-
1 # 靜海子安
-
2 # 歷史知事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晉國被瓜分經歷三階段
1,晉國這個春秋時期最長期的霸主,重視驅逐公室旁支,重用六卿人才,實現了霸業。
2,晉國公室直屬領地不斷縮小,也使得六卿逐漸成為晉國最有權勢的家族。六卿各掌一軍,各有領地,雖然矛盾很深卻互相牽制,力量平衡。六卿發展自己的同時也讓晉國實力達到頂峰。
3,晉國後期六卿內鬥升級,範氏,中行氏先後被滅,趙魏韓聯合滅了知氏。三家為了避免繼續內鬥,直接瓜分晉國就是好主意了。
其實整個戰國時期,趙魏韓實際上還是一家,前期以魏國帶趙韓兩小弟,趙國崛起後趙國當過一段老大。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
3 # 青年史學家
晉國在春秋時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家,曾經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晉國就已經不存在了,主要原因就在於三家分晉,實際上晉國真正的瓦解過程要複雜的多。許多史家也把三家分晉當作春秋戰國的臨界點。
公室與私家之爭:
三家分晉並不是像過家家一樣,說分就分了,實際上這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關係,春秋後期出現了所謂的公室與私家之間的鬥爭,公室指的是諸侯國君,私家則指的是卿與士大夫之家,我們所熟知的是西周中後期開始諸侯的勢力開始逐漸強大,周天子的權威不斷下降,實際上隨著分封的逐層實行,諸侯的勢力也在下降,諸侯國內的卿和士大夫的勢力則在不斷上升。晉國在晉獻公之後出現了所謂的“晉無公族”時期,於是晉國內部的中行、範、趙、魏、韓、智伯等六卿就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周天子也承認了這六家為諸侯,因而晉國只剩下一個殘存的軀殼。
春秋末期,中行和範氏首先被滅,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其中又以智氏為最強,但智伯由於缺乏足夠的德行,引起韓趙魏三家(韓康子、魏桓子和趙襄子)的共同討伐,因而最終被三家給聯合消滅了。這就形成了所謂的三家分晉的結局,也是我們所熟知的一個結果。
晉國走向歷史:
三家分晉已經說明持續了近千年的分封制已經完全走向沒落,新的制度正在孕育。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晉國就在卿大夫的爭鬥中最終壽終正寢,永遠成為歷史。後來雖然有很多朝代都以晉朝冠名,但是持續時間都不長,因而無論是晉國還是後來的晉朝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個悲劇的角色。
-
4 # 沒理想的鹹魚
是韓,趙 魏. 三國,。晉國在晉文公的時候作為春秋超級霸主的存在,,實力是所有霸主裡面最強橫的,,,後來的韓趙魏,都是七雄之一,,,也就是一個霸主分出來了三個雄主,,可看晉國當初是多麼強橫,,如此強橫的存在,,若是不分裂的話,估計沒有幾百年是沒人很撼動晉國的霸主地位,,三家分晉以後原來的霸主一分為三,,也為別的雄主提供了爭霸的機會和機遇。。就像秦始皇在的時候沒人造反是一個道理的,,,秦始皇的死和趙高的亂政給陳勝吳廣,,劉邦項羽提供了造反的時機,,
回覆列表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於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