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雞史

    對於康熙朝的三藩之亂,以往我們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吳三桂早有謀反之心,是蓄意叛亂,並且還認為由於吳三桂降清,又叛清,漢族士大夫對他的人品有懷疑,所以不積極配合,所以導致三藩失敗了。下面,我們來用詳盡的史料澄清這幾個問題。

    第一:三藩叛亂實際上是被清廷逼反的

    康熙帝親政後,認識到以吳三桂為代表的三藩集團,可能會變成唐代的藩鎮,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以三藩、河務、漕運為三大事,書而懸於宮中柱上,表示日夜不忘這三件大事。三件大事之中,尤以三藩為第一急務。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太皇太后(孝莊太后)以太宗皇太極時開疆拓土,甚重騎射,提醒康熙帝居安思危,訓練武備。《康熙王朝》裡說孝莊太后不主張撤藩,要把吳三桂拖死,等到吳三桂死了,再撤,其實是瞎說,太皇太后是積極鼓勵康熙撤藩的。

    第二年,正月,清廷在北京南苑舉行大規模閱兵,軍容嚴整,威震遐邇。清廷公然向三藩炫耀武力,使得三位藩王惴惴不安。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以無法管教長子尚之信嗜殺不法之行,疏請撤藩,歸老遼東,並請以其子尚之信世襲王爵。康熙帝接到奏摺,吏部討論的結果是,藩王尚存,不準世襲王爵,意思是當你死了,位置才能傳給你兒子,並下令尚可喜全藩北撤。清廷此舉,更使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深感不安,吳三桂、耿精忠分別於7月3日、9日上書朝廷,請求撤藩。清廷再次就三藩問題展開討論,會議的結果是耿藩全撤,但對勢力最大的吳三桂則久議不決。

    荷蘭人繪製的尚可喜畫像

    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為首的少數人主張撤掉吳藩,而以大學士索額圖為首的多數人以撤則激反為由,主張仍由吳三桂鎮守雲南。

    康熙認為吳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發制人,乃決策撤藩。撤藩令一下,吳三桂世守雲南的希望破滅,遂於當年11月21日殺害雲南巡撫朱國治等,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明年為周元年,恢復漢制,蓄髮易服,同時致書平南、靖南二藩以及貴州、湖南、陝西、四川的官員,相約共起。

    從事情的經過,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絕對不是先挑釁的,而是清廷決心撤藩,激反吳三桂。再說吳三桂是1612年生人,1673年已經60多歲的人了!還想當皇帝?吳三桂只是想世守雲南,並不是想當皇帝。那麼吳三桂世守雲南的想法在當時合不合清理?絕對符合,因為清兵入關,讓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攻打南明的承諾就是讓他們當王。現在國家穩定了,清廷想撤藩了,這到底是誰先違反約定的?

    第二:三藩極盛時,南邊三藩已經飲馬長江了,北邊陝西、山西已經陷落。但為什麼還失敗了呢?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率主力,到達湖南,陳兵長江南岸,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與靖南王耿精忠也先後舉旗叛亂,廣西、福建失陷,原吳三桂總兵官、陝西提督王輔臣殺莫洛,舉兵叛亂,攻陷蘭州。

    於此同時,各地漢族官員以“反清復明”的口號紛紛舉事,數月之間吳三桂佔據半壁江山,雲南、貴州、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相繼失陷,中原動搖,烽火遍及大半個中國。

    此時吳三桂如果渡江北上,清廷很有可能土崩瓦解。但是他惟命諸將不得過江,有人說,吳三桂,你這不是傻嗎,怎麼錯過了大好時機?大家注意!此時吳三桂已經60多歲了,根本就沒有心思當皇帝,而且三藩叛亂成功了,他也當不了皇帝,反清復明,反清復明,將來還是朱家的人當皇帝,但你吳三桂可以找老朱家的人當傀儡啊,像劉邦、項羽一樣找楚懷王的孫子過渡一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吳三桂殺害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將來老朱家的人當了皇帝,怎麼地也要算這筆賬。所以吳三桂耗不起,不能向曹操那樣,先找漢獻帝當個擺設,權力鞏固以後,讓兒子當皇帝,況且吳三桂的兒子也死了,只剩下年幼的孫子,所以成功了,吳三桂的後人也擺平不了那麼多起義的藩王和官員。

    吳三桂惟命諸將不得過江,是希望清廷能夠收回撤藩的成命,以強大的兵勢迫使清廷與其談判。但是康熙皇帝斷然拒絕了談判。堅決要撤藩,撤亦反,不撤亦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三: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

    因為江淮等地的官員沒有起事,所以清廷能夠依靠江南的財富鎮壓三藩。清廷集中力量在湖南、江西攻打吳三桂,對其他人則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各地漢族官員看見吳三桂進兵緩慢,也心生疑慮,康熙又拿出了殺手鐧,說各地官員凡是投降者,不追究叛亂的罪名,如果有功的話,還會再次被任用。於是各地漢族官員,都在觀望,當吳三桂不行的時候,大家都投降,並且還踹他一腳,這樣就有功了,不僅不會被康熙秋後算賬,還會被繼續錄用。

    吳三桂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自知無濟於事了,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登基大典那天,大雨如注,潦草成禮而罷。三月八日,吳三桂病死衡陽,只當了8天的皇帝,比袁世凱還悲催,袁世凱至少當了80多天啊。自知無濟於事,為何還要稱帝,因為古人比較講名分,所以臨死之前,吳三桂還想給自己一個名分。

    吳三桂一死,你想想看,後果可想而知。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分路攻入雲南,年底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身亡。歷史八年的三藩叛亂結束。

    三藩叛亂有沒有得到漢族士大夫的支援,有!連北韓都準備出兵,直搗燕京,可是當時的北韓國王比較謹慎,另外清廷嚴厲監視北韓,防止其策應三藩。等到北韓磨磨蹭蹭,準備妥當的時候,三藩之亂早結束了。

    三藩叛亂的一個客觀的好處是,漢族官員受到重用,以前六部尚書、大學士都是滿人,康熙為了拉攏漢人,孤立吳三桂,開始大批錄用漢族官員,提高了漢官的待遇。

    漢人對於吳三桂的人品產生懷疑, 主要不是其降清,當時很多人認為吳三桂是不得以而為之,是借師助剿,漢族士大夫討厭吳三桂是因為他殺害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所以三藩之亂時,大多數漢人持觀望態度,既不支援清廷,也不支援吳三桂,更不會起義。康熙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極力拉攏漢族士大夫,給予高官厚祿。還開了特科“博學鴻儒”科,開科取士,把歸隱的漢族讀書人請出來參加考試,但是大部分人拒絕應試,有的參加了考試,但故意把試卷寫得文句不通,但康熙一樣給了他們官職。

  • 2 # 青年史學家

    吳三桂最終失敗既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首先,吳三桂起兵之時沒有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因此沒有得到對明朝心懷眷戀的漢族士紳的支援和幫助,也曾經有謀士向吳三桂提出立一個明王室的傀儡作為號召,但遭到了吳三桂的反對,吳三桂志在自己稱帝,認為與其先立一個傀儡,將來再殺掉,絕對是多此一舉。因此,吳三桂以明朝叛徒的身份再次反叛清朝,是為再叛,因而無法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和支援。也正是因為吳三桂沒有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臺灣的鄭經以及廣東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精忠都對他離心離德,沒有全力配合。

    其次,吳三桂在軍事策略上犯了嚴重的保守主義的錯誤。吳三桂在迅速席捲江南後,沒有立即決定渡江北上,從而直搗黃龍,而是在松滋停滯不前,並向康熙提出了釋放自己的兒子,並與清廷劃江而治的主張,康熙帝非但沒有接受吳三桂的提議,反而斬殺了吳子,並集結兵力準備決一死戰,而此前江北的清軍根本沒有招架吳三桂的實力,但是吳三桂錯過了渡江的最佳時機,因而形勢開始變得不利於吳三桂集團。吳三桂缺乏大局意識的小我格局最終註定了他的失敗。

    再次,當時的漢族地主普遍支援清王朝也是吳三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吳三桂不僅沒有得到江北漢族地主的支援,連他起家的雲貴地區都很難獲得大多數的漢族地主士紳和民眾的支援,原因在於他治理雲貴的數十年間魚肉百姓,盤剝地方,失去了人心。因而在康熙帝緩過神來後,迅速集結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與吳三桂集團作戰,持久戰對清廷有利。

    康熙帝的排程指揮和正確決策也是打敗吳三桂的原因。康熙帝小吳三桂49歲,吳三桂死的時候,康熙帝才25歲,因此時間在清王朝一邊。

    康熙帝在打敗吳三桂後,命令將吳三桂的骸骨分發全國各地,以儆效尤。

  • 3 # 古今事

    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大軍原本勢如破竹,為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吳三桂之敗,其實是可以預見的,當滿清在關內站穩了腳跟,擺在吳三桂面前的便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降清,他已經無力迴天——當他逆勢力而行,甚至還稱了一把皇帝,其實於事無補,幹不過,當然就要倒了。

    清王朝建立早期,其統治尚未穩固,加之滿清兵力有限,所以入關後仍需要使用明朝的降將。既然是降將,在異族的統治之下自然難以走上人生巔峰,這一集團遂逐漸拉幫結派,三藩勢力也是這個情況下逐漸形成。三藩既是清人手中的利劍,卻也畏懼它一個不慎傷著自己。

    經過了二十多年零敲碎打的鎮壓,義軍勢力和南明政權終於煙消雲散,清王朝統治階層遂調整暈車中佈局:入旗軍鎮守北方,司保衛京師、鎮守重鎮之責,而藩王勢力則多分佈於南方。三藩勢力是清王朝最大的威脅,廣東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及雲南的吳三桂,這三人如果猛然發難,清人難免要好一番手忙腳亂。

    吳三桂可謂是歷代擁兵自重的典範人物了,他對待清王朝的態度讓統治者有苦說不出,又不能貿然對他下手。吳三桂手下有死忠將士十數萬,對清帝而言可說是如鯁在喉。康熙十二年,清王朝經過勢力沉澱,實力發生巨大變化,遂發下削藩之令。吳三桂自然不甘放棄手中的權力,遂在暗地裡緊鑼密鼓地策動反清之計,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終於拉開了序幕。

    其實吳三桂作為主導掀起此亂,已經難以挽回敗局。吳三桂與李自成山海關時便已經損兵折將,他一時義憤之下降於清軍,雖藉助了清人的勢力作戰,但在反清時這些勢力還是不會跟他,他依舊在不停地減損勢力。

    吳三桂反清時亦沒有抓住最佳時機。本來其勢力已經不及清軍,又等它進來站穩了腳跟羽翼漸豐際際反抗,可說是不智——當然,吳三桂或許起始並未抱定反心。吳三桂起兵時,已經是花甲之年,可說已經沒有幾年活頭了,其人雖有謀略,卻遠不及以弱勝強清之地步,幾年殫精竭慮下來,身體上的反應就來了。

    吳三桂在其生命的末期稱帝,可說是三藩之亂的又一大敗筆,當然,這其實也符合那個時候破罐子破摔的心境吧。歷數古來的反王,真正有那個實力稱帝的,無不是在其勢力鼎盛之際,吳三桂之稱帝,卻在其即將滅亡之際,當真只是為了完滿一個心願而已。

    康熙十七年,經過數年的交戰,眾多藩王勢力被按倒,僅餘吳三桂死守雲南。此時可說是大局已定,吳三桂也已經走入人生的末期,他於六十七歲時建國稱帝一遂帝王之心願,便在同年秋天病逝。吳三桂一死,三藩之亂更是掀不起浪花了,兩年之內便被平定。清平此亂,前後歷時八年之久,吳三桂作為三藩之亂的“幕後黑手”,可見其實力之強。

  • 4 # 當代曹植

    老百姓早已厭倦戰爭,誰願意重回戰火?

    吳三桂絞死明永曆帝,成為漢人之敵,也不可能立明朝宗室為帝。

    吳三桂只是想與清廷劃江而治,逼清朝收回成命,使清朝得到了喘息之機。

    起兵之初,沒有打出復明的旗號,且吳三桂起兵準備不足。

    吳三桂風燭殘年,時日無多。

    吳三桂以西南一隅與清廷全國之力相抗,只能速戰,但重兵卻止步於長江。

    康熙重用漢人,將漢人拉隴過去。

    綜上,吳三桂年事已高、子孫不堪重用,妻子去世,身體不佳等等,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

    1678年吳三桂的死,是導致三藩失敗的直接原因。

  • 5 # 常棣tandy

    吳三桂最終失敗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暴虐統治不得人心

    吳三桂駐紮雲貴,軍隊與家口,除了靠國家提供資金,還透過掠奪的手段,聚斂財富。他在雲南也搞圈地,掠奪民地。開始,朝廷同意圈佔些土地,解決兵士與其家屬的生計問題,但吳藩額外多圈,給當地本已窮困的百姓帶來了新的災難。康熙七年(1668年),雲南巡擾袁懋功不得已出面為民請命:“滇服極薄、百姓極貧,今一旦驅別境,窮困顛連,不可盡狀”。朝廷出面干預,吳藩被迫停止圈地。但他以放牧、狩獵為由,強行徵用民地,奪其產業。

    他把昆明三百里內作為芻牧的場所,“其外為奉養之區者三百餘所,其道路之所費,歲時政獵徵求,又不與焉”。他與其部屬剷除民人墳墓,奪佔民居,奴役其妻兒,鬧得民不安生”。吳藩用圈佔的土地,開設諸多田莊。他的“勳莊棋佈,管莊員役盡屬豺狼”、又“勒平民為餘丁,不從則曰:“是我逃人’”,以法律加以懲處。

    明末清初,雲貴的賦稅已經“過重”,而吳藩意猶未盡,仍在過重的賦稅基礎上,實行“按地加糧”。清初,按土地肥瘠不同,劃分為若干等,規定了不同的稅額。吳藩不守規定,任意加糧。據平息吳三桂之亂後調查:吳藩在雲南“播虐萬狀,民不勝苦,廢田園轉溝壑者,已過半矣”。基本反映了當時的實況。雲南“地產五金”,為生財的一大來源。吳藩壟斷省內礦產的開採,利潤源源進入他的府庫。

    其辦法是,或向金、銀、銅、鉛等礦場徵收高額稅,或部分礦場由藩府直接經營,或用銅鉛鑄錢,專發售給越南,換取銀兩,吳藩透過這種違禁的交易,從中獲利。除此,又壟斷鹽井稅收;非法放高利貸,向經商或從事其他行業者放貸,稱“藩本”,收取高額利息。

    明裡請示朝廷,允許雲南同西藏開展茶馬貿易,暗裡卻變成吳藩的私人貿易。地方官走私貿易、經商及放債等活動,為朝廷所嚴禁,特制定法律加以約束。康熙六年(1667年),左都御史王熙遵照聖祖的指令,專門調查走私貿易的問題,點出耿藩所在的福建、尚藩所在的廣東,以及江西、湖廣等地,當地官員走私貿易十分猖獗,有的“指稱藩下,挾勢橫行,假借營兵,放債取利”。

    雖未點雲貴,但其走私貿易、放債比尚、耿兩藩有過之而無不及。聖祖再次下令嚴禁,違者重處,並指示戶部制定具體條例,其中一條就是針對“三藩”的:如藩王縱容家人“強佔關津要地,不容商民貿易者,要對藩王本人罰銀一萬兩,將管理藩王家務的官員革職,將軍、督撫以下文武各官都以革職論處。事實上,這些制定的法規,他們並不執行。朝廷百宮懼於“三藩”勢力,“三藩”又得朝廷恩寵,誰也不敢揭發,避之猶恐不及。

    二、戰略失誤給了清廷緩兵時間

    吳三桂年老,一心想在雲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實系被玄燁逼迫而反。因此當佔據半壁江山後,他沒有如朱棣那般孤注一擲、夠狠敢搏的決然,而是隻想和滿清劃江而治。若其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則滿清統治崩潰便成定局。

    吳三桂據江不上,只想南北分治,耽誤滅清的大好時機,而他年紀太老,繼承人年幼。戰局越拖下去,滿清方面控制的華北各省和江南地區,形成的政治和經濟優勢就越明顯。更讓聖祖得以有充足時間整合滿清軍政力量,從容部置依次掃滅各地反清力量。

    清軍在經歷了戰爭初期的驚慌與失敗之後,很快進行調整,戰鬥潛力逐漸得到發揮,加之聖祖調動與部署正確,又有全國的物資與後方的可靠支援,終於頂住了吳軍進攻的勢頭。

    聖祖親定戰略方針:以荊州為戰略立足點,牽制湖南戰場的吳軍主力,與之對峙而不攻,全力從東西兩個側翼入手,待除掉兩顧之憂,再集中兵力與吳軍展開決戰。在“剿撫”並用方針的指導下,於康熙十五年六月迫使王輔臣兵敗後向清軍投降,陝西平定,西線戰鬥結束。至十月,耿精忠投降,東線戰事亦停。

    十二月,一度迫於形勢而假投降吳三桂的尚之信(尚可喜之長子,尚可喜於康熙十五年去世,尚之信襲王爵)也公開反吳。形勢大變,對清軍有利;吳軍連遭失敗,士氣低落,已失王輔臣與耿精忠之助,處境更加孤立。

    康熙十七年三月,吳三桂在湖南衡州(今衡陽)稱帝,國號大周。八月,74歲的吳三桂得病暴亡。長子吳應熊在京師被處死。其孫吳世璠即位,改元“洪化”。他見勢不妙,棄衡州,退居貴陽,再退回到昆明死守。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清軍全面反攻,吳軍全線潰敗,直至滅亡。清軍進入湖南,於康熙十八年正月進攻重鎮嶽州,吳軍棄城逃,常德、長沙、衡州等重鎮相繼而下,湖南、四川、貴州、廣西被清軍收復。

    聖祖遣三路大軍,分別自湖南、四川、廣西向雲南進軍。康熙二十年二月,三路大軍會師於昆明城郊。經過8個月的圍困後,於十月二十九日,三路大軍攻破昆明城,吳軍降,吳世璠服毒自殺,其黨羽也被一網打盡。吳三桂之亂徹底平息。

    除吳三桂及夫人張氏病死,其家族成員皆死於非命,族滅藩亡,其藩下骨幹多處死,活命者皆發配到東北地區,充當驛卒服苦役。

    (正文完)

  • 6 # 歷史麻辣鍋

    在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亂中,吳三桂的軍隊剛開始已經勢如破竹,佔領了幾乎半個中國。但是最後卻是失敗了。

    關於這一點,很多人不得其解。市面上最常見的解釋就是吳三桂不得人心,他親手殺死了南明永曆皇帝,所以在他起兵的時候,全國的漢族士大夫並不支援吳三桂。

    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很多人都認為當時清朝的滿族人,已經在中國站穩了腳跟。清朝和吳三桂雙方的力量不成正比,這也是導致了吳三桂最終失敗的原因。

    其實以上兩點並不是主要因素。

    吳三桂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的年紀太大了,而且他並沒有十分合適的繼承人。這才是吳三桂最終失敗的關鍵所在。

    我們現在看到了很多史料,其實都是滿清朝廷為了貶低吳三桂的能力編寫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吳三桂本身並沒有想造反,他的政治理想最多隻不過是想在雲南自立為王,作一個諸侯王而已。

    但是作為少年的康熙皇帝,十分心高氣傲的人,他想一次性解決南方的三番,從而刺激了吳三桂,迫使他不得不起兵。

    也正是因為他起兵造反,比較倉促,所以他並沒有準備好後繼者。

    我們縱觀吳三桂整個造反的路線和事情經過,我們發現,在吳三桂死之前,其實吳三桂的軍隊還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年紀比較老了,而且他的長子吳應熊,那時候已經被康熙皇帝殺死了最後繼承他的皇位的是他的孫子,而他的孫子當時十分年幼,並不足以有威望來統治整個軍隊。

    所以,當吳三桂稱帝之後,由於年紀和身體原因死了,而他的孫子也並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統治整個勢力,所以吳三桂的死才是造反失敗的關鍵的轉折點。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吳三桂劇照

    首先,吳三桂不得民心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漢奸來,除了近代的汪精衛,估計就是吳三桂最討人厭了。吳三桂本是大明山海關總兵,率軍幾次擊敗皇太極,但是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霸佔陳圓圓,吳三桂這個多情種子衝冠一怒為紅顏,帶領清軍入關打敗了李自成,將這漢人的錦繡江山送給了滿人。再者,吳三桂絞死了本來已經逃入緬甸的永曆帝,以臣弒君,這是當時的社會倫理絕不允許的,所以當他起兵“反清復明“,當時的漢人集團對他可謂是麼有一點點好感,沒有民心的吳三桂自然難以成功。

    陳圓圓劇照

    其次,吳三桂是以雲南敵全國

    雖然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大軍勢如破竹,接連攻陷長江以南的重鎮,但是實際上,由於時間不長,吳三桂並沒有在這些地方形成穩固的統治,收不上賦稅。從大局看,康熙還有有著三分之二的天下,吳三桂還是以一隅敵全國,物質條件決定了吳三桂拖不起,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三桂勝利的希望也就越來越小了。

    康熙帝劇照

  • 8 # 愛看愛思考

    吳三桂造反,以吳三桂控制住地區最多也就是雲貴兩省地區而已。以一隅之地對抗康熙皇帝的全國?勝算有多大?再說了,吳三桂造反的目的是什麼?能夠獲得輿論的支援嘛?吳三桂親手處死了南明的永曆皇帝,民間的反清復明的不會支援吳三桂。道義上也沒有立足之地,僅僅是依靠著一些驕兵悍將,就想割據半個中國?吳三桂的政治能力也不夠用。吳三桂造反早就註定了,失敗的下場。

  • 9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現如今滿螢幕的辮子戲,感覺就彷彿沒有辮子不成戲,瞅上幾眼老梁覺得腦仁疼。所以咱大中國的老百姓不知道三番為何物,那絕對是老林子隱居人士,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我勒個去扯遠了,我們再溜達回來。

    我們不妨將題主這個問題,拆成幾個小問題來回答。其一,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番乘著老天爺沒注意,從那犄角旮旯裡蹦出來的?這其二,這三番好好的啃著金錢鼠尾大清朝賞那三瓜兩棗,蹲自己地頭上砸吧嘴畫圈圈的時候,咋就說反就反了呢?這其三,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幹嘛事都要佔天時地利人和,這三番他佔了沒有啊?有了這三個問題,那麼題主的問題也就完美的回答上了。

    三番那蹦出來的

    話說,明末的時候,咱大明崇禎皇帝苦於沒有經費來解決戰局,想要大臣們募捐一點。

    本著錢是我的,國家是你的原則,這幫子大臣都急哭了:“老天爺啊!我們真是沒有錢啊!”

    好嗎一幫子肥頭大耳的大臣扣扣索索顫顫巍巍的,你一兩,我一錢,甚至有人將家當拉大街上典當給崇禎湊了二十萬兩。

    咱崇禎皇帝準備拿著這二十萬兩和李自成再幹一架,沒成想這城就破了,崇禎皇帝找了一歪脖樹把自己掛了上去,以發覆面,覺得自己無顏面對天下老百姓,讓他們受苦了。

    而那幫子哭窮的大臣,被不按規矩出牌的李自成,拉到大街上要樂呵樂呵,這幫孫子居然吵著要拿錢贖命。

    “呸!都是我的!”一口濃痰就飛這幫孫子腦門上糊了半張臉,還都不敢擦,隨後就被李自成一個個的把腦袋剁了扔臭水溝裡,跟著就抄了家,好嗎這幾千萬兩都不止,把個李自成美的都冒泡了。

    這不三番就開始登場了。

    當時的吳三桂手裡握著大明最後一點精兵(崇禎到了最後關口都沒有捨得用,就是為了阻擋滿人的辮子軍),瞅著李自成招降的文書,樂呵呵的從屁股底下抽出一封密信送給了山海關外面的滿人的辮子軍。

    好嗎,這幫子沒見過花花世界的中原大地的貨,擠破了腦袋往裡鑽。

    說道這裡,就有人說了,人家吳三桂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都是陳圓圓惹的禍,要不然就沒有大清什麼事了?

    狗屁!這都是託詞,在老梁看來這吳三桂看著天下大亂是想著從裡面分一杯羹出來,一張老臉不好意思往上蹭,拉著陳圓圓當背鍋的。

    有機會我們再聊這段往事,話頭再扯回來。

    這滿人人口他也不多,整個天下那麼大,他就是把腳都算成手來打,他也不夠,這不拉了老牌的奴才,首屈一指吳三桂,再加上後來的耿仲明,尚可喜和孔有德。

    這四頭大瓣蒜那是衝鋒陷陣的排頭兵啊,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將反抗滿人起義軍以及後來的明朝小朝廷幹翻了踩在地板上使勁的措,生怕自己的主子不高興,拿不到滿人賞的哪三瓜兩棗。

    這不其中的孔有德,由於實在是衝的太前,把命都搭上了,被李定國給按在地上狠狠的鋼了一下,兒子丟了命,覺得自己顏面盡失想不開自殺了。

    這不四瓣蒜,就剩下三頭了,清廷建立了,清廷把自己的八旗主力放在了北方,這南方廣大地區,人手不夠,雲南扔給了吳三桂,廣東丟給了尚可喜,福建摔給了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讓他們臨時管著,就當他們這二十年的苦力給的賞。

    這三番的局勢也就形成了。

    這不是商量好的嗎?你南我北,咋說反就反了呢?

    究其原因就是三番的勢力太大了,當初吳三桂這幫人腦袋確實硬,大傢伙想想一多半的江山都是這三腦袋打下來的,手底下人可都是精兵強將啊。

    八旗兵要和他們硬槓,損失慘重不說,搞不好就要捲鋪蓋滾出三海關了,所以再給了地的時候,雲貴督撫全部受他們節制,還允許他們“便宜行事”。

    大傢伙看電視劇,這四個字可金貴這呢,這不發展到後來,朝廷可以選官,這三番吳三桂也他孃的可以選,媽了個巴子的還給起了個名叫“西選”。到了順治的時候,這西選的官就開始遍佈天下了。

    而且還不止,每年三番佔的地頭上的賦稅都有兩千萬兩不到三千萬兩白花花的雪花銀,都進了三番的口袋了,這還不算,朝廷收的賦稅還有一半要補貼給他們。還拉著一幫子鐵匠鑄錢,起了個名叫什麼“西錢”,你說氣人不。

    還以為朝廷不知道,偷偷摸摸的造兵器,暗地裡把火藥的原材料囤積了一大堆,這是要幹嗎呢?

    這就不是賞了,這是吸啊,張著血盆大口吸血啊!搞不好還得給你一傢伙什要你命啊!

    剛剛乾掉鰲拜的康熙,這可就坐不住了,拉著虎皮扯大旗,扯著嗓子眼要削番,朝廷一大幫人不同意,但依然幹不過年輕有為的康熙。

    天時地利人和

    這不原來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的兩人,這就開打了,這一打就是八年。

    到了康熙十三年的時候,吳三桂這一隻腳已經伸入棺材裡的老人,到了湖南,這就蹲在了長江的南岸。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還是四瓣蒜的時候,自殺的哪位,只有一個女兒,就嫁給了這貨,孔有德原來的部將就歸他節制)和耿精忠也扯了大旗反了,廣西和福建也和清廷沒了關係,陝西這西選的官王輔臣也反了。

    他吳三桂咋就這麼順利呢,這得說,那吹牛滿人不過百,過百不可敵的八旗兵十餘年蹲太陽底下享受生活,這所謂的八旗鐵騎,在溫柔鄉呆久了都他孃的廢了,而三番的大頭兵就沒有停止過訓練,這不剛一接觸清軍就潰了。

    咱這麼說吧,這一開始清廷敗了,吳三桂如果能一鼓作氣跨過長江,直搗黃龍也許就有翻身的機會,但這吳三桂估計是腦子被水洗了,這就停了,不打了,要和清廷劃江而治。

    這絕對是腦子有坑,這清廷名義上還是華夏的正統部門,這就給了清廷喘口氣的機會。

    康熙將八旗大兵先扔一邊涼快去,開始充分信任漢族大臣,你還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原先漢人不能插手的部門也有漢人進入,這不前腳幹翻了大明小朝廷,後腳又想靠著反清復明的把戲拉攏人才的吳三桂沒人去,達到了分化瓦解的目的。

    清廷瞅住機會一個突刺,將王輔臣按在地上這頓揍,降了,鐵板被撬開一塊,沒等吳三桂反應過來,大耳光子就糊在了耿精忠的臉蛋上,沒得辦法也降了,尚之信一看沒得玩了,也降了。

    吳三桂也是眼瞎了,自己的孫子又將孫延齡給幹掉了,這下好了吳三桂成了一支孤軍,沒蹦躂多久,感覺自己沒多少日子了,在一個大雨天這就登基了,過了幾天皇帝癮這就掛了。

    這個時候,那就是群龍無首的局面,吳三桂的孫子雖然繼承了位置,但已經彈壓不住手下了,敗局已定,沒多久就被圍在了昆明,自己個掏傢伙自殺了。

    三番之亂隨之結束。

    你吳三桂從頭到腳就佔了個地利,天時不在他那裡,人家清廷怎麼說都是正統部門,這人和也不在他那裡,全天下都瞅著呢,你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之前你是幹嗎的?明白人都蹲在家裡看熱鬧呢。

    而且吳三桂不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當初如果打過長江,之後的情形還真難說。

  • 10 # 微史春秋

    在明清之際的歷史舞臺上,吳三桂先以迎清軍入關而名噪一時,30年後又舉兵叛清被視為“逆臣”。

    我們看吳三桂前後的表現,可知道吳三桂眼中沒有國家民族大義,只有個人的私利,這就是他為什麼歸降清朝,又在三十年後反清叛亂的原因,也是他為何最終失敗的原因。

    一、吳三桂只看重個人利益。

    吳三桂反叛並非“興明討虜”,反叛之後,他釋出檄文說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一切看起來似乎是民族英雄,然而自他用弓弦勒死永曆帝的時候,他就只是一個“忠於新朝”的叛徒。

    他之所以謀反就是因為康熙此時要削藩,嚴重損害了他自己的利益。

    吳三桂想做的是像明朝的沐英那樣,永鎮雲南,然而清朝撤藩的決定粉碎了吳三桂“世鎮雲南”的美夢,而不得已他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不然他不會在成了“白首老翁”的年級反清的。

    吳三桂反叛時,曾策動一些同樣降清的明朝士族同時行事,不少人就拒絕了他,說他“在明朝,亡明朝;事清朝,叛清朝,是兩朝亂賊,天地不容”。

    二、吳三桂起兵比較倉促

    這也能夠從側面證明吳三桂反叛是因為利益受損而緊急發動的叛亂,並非蓄謀已久。在知曉康熙撤藩態度堅決的情況下,吳三桂和心腹密謀叛亂。

    由於吳三桂專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另外的二藩也舉兵響應,一時間勢頭極猛,但時間一長,部將離心離德的問題就出現了,糧草兵馬都出現了後繼無力的問題。

    此外,參與叛亂的多是和吳三桂一樣,不忍數十年戰場拼殺得來的功勳富貴成了一場空,所以參與了吳三桂叛亂,但到了戰場上,手握一支兵馬,這些兵馬也能成為他們的籌碼,如果清政府給他們足夠的待遇,他們是絕對會調轉馬頭反手一擊的。

    三、吳三桂名曰“復明”,卻始終沒有擁立明朝宗室為旗幟

    封建王朝,血脈關係至關重要,既然要復明,就要找一個朱明宗室收拾民心,但吳三桂沒有這樣做。雖然反叛之初他說要復明,一時間讓眾多明朝遺民紛紛響應,但他始終沒有擁立明朝宗室後裔為帝,冷了人心。

    其實他壓根就沒有就是利用反叛和清政府討價還價,反叛之前,他就造勢說自己是“中國真主”,最後他直接稱帝自立建立大周,大失人心。

    看起來反叛之處,各地反清勢力都行動起來,但並不代表這些人都是吳三桂的人,他們都想些復明,卻沒有一個人推出一個明朝皇室子弟來,這也使得這些反清勢力沒有有效聯合起來,等到清政府度過了反叛之處的不利,分析形勢,便可以從容應對,再無之前的慌張了。

  • 11 # 大國布衣

    三藩失敗,責任不在吳三桂。一直以來吳三桂的兵法造詣爐火純青,在戰場上難逢敵手,但在三藩之亂時,他年事已高,身體不佳。

    三藩之初,吳軍本是連連得利,但之後耿精忠、尚可喜接連投降清朝廷,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立稱王,被吳世璠在桂林斬殺,此後吳三桂便與清廷對立。

    1678年6月,吳三桂在都城衡州親率5萬大軍南下,攻打永興,兩站皆勝,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帥哈克三,奪取了清軍河外營地。但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六十七歲的吳三桂病死,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吳三桂的病死,導致形式驟變,吳軍士氣全無,眾心瓦解。吳世璠即位,清軍圍攻昆明,吳世璠窮途末路自殺身亡,至此三藩之亂結束。

    三藩之亂,不是吳三桂想反,而是康熙想消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三桂雖年邁但不得不反。

    吳三桂的失敗有許多致命的原因:年事已高、子孫不堪重用,妻子去世,身體不佳等等,但在這種情況下清軍依然被打的丟盔棄甲,這樣說明吳三桂的軍事能力之強。

    1678年吳三桂的死,是導致三藩失敗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見他的子孫沒有一個可擔重任之人。而歸降康熙的耿精忠、尚可喜接一個被殺,一個被賜自盡,吳三桂早就看明白結果,態度比耿、尚二人更明確。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等不過是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如果不反,吳三桂也會步耿、尚二人的後塵,與其等死,不如搏一搏。

    吳三桂的失敗還有一個戰略性的錯誤

    吳三桂起兵後想在西北開闢一個新戰場,他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部下甘肅提督張勇和王輔臣身上,便派人去勸說起兵。誰知王輔臣不念舊情,反將吳三桂派去的人交給了清廷,吳三桂本已死心。哪隻陝西經略莫洛逼反了王輔臣,王輔臣也起兵造反,這對吳三桂來說局勢大好。但他卻犯了戰略性錯誤,本應該痛飲黃龍,直逼京城,吳卻留守長江,在松滋駐軍三個月,白白失去大好機會。謀士劉玄初勸他渡江北上,他還是無動於衷,留守觀望,企圖跟康熙分江而治。如果此刻他揮師北上,清廷的江山將動盪,但他立足不前。

    吳三桂的猶豫,給了康熙充足的時間。他調動全國兵力,向吳三桂撲來,先是削去吳三桂親王爵的頭銜,然後處死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到康熙十四年四月,康熙已經組織了十路大軍逼近吳三桂,甚至還把蒙古軍也調到前線,總共兵力達到十二萬以上。

    康熙十五年王輔臣歸降,西北戰場的勝利讓康熙沒有了肘腋之患,在加上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吳三桂失敗是註定的。

  • 12 # 一半秋色

    康熙平定吳三桂,絕對是險中求勝。他果斷下令撤藩,憑得是一股出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如果他再年長几歲,或許就不會有此冒險之舉。這就是一場豪賭,賭注就是祖輩辛苦打下的江山。

    康熙下令撤藩後,如果吳三桂主動交出兵權,這場戰事就能避免。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康熙。他縱橫沙場這麼多年,所向披靡,自然沒把康熙這個十九歲的小夥子放在眼裡。但他的自負會讓他付出了慘痛代價。

    本來,吳三桂率先打起反清大旗,福建靖南王和廣東平南王遙相呼應,各地三藩的黨羽紛紛揭竿而起,先後攻克了貴州全省、湖南的衢州,形勢一片大好。

    這時候,康熙採取了分化叛軍的策略。對吳三桂堅決打擊,對其他叛軍大舉詔安,以此孤立吳三桂。後來,這項策略果然有了效果。

    反叛大軍內部出現裂痕。其實,反叛大軍中,以吳三桂反清決心最大,其他的起義軍都各懷心事,並未使出全力。後來,臺灣鄭經進攻福建漳州、泉州等地,靖南王腹背受敵,不得已投降清朝。廣東平南王看到老隊友投敵了,感覺獨木難支,也投降了清朝。

    吳三桂大軍只好縮在湖南之地。這時候的吳三桂年已古稀,年老力衰,他也意識到大勢已去,但投降是死,戰敗還是一死,索性當個皇帝過把癮再死吧。於是在衢州稱帝,國號大周。

    此時吳三桂民心盡失。起兵之時,對外宣稱反清復明,但卻自己稱帝,明擺著打自己臉嘛,民心豈能依附。

    吳三桂皇帝癮還沒過夠,當年秋天就一命嗚呼了!他兒孫們更不頂用,沒堅持幾年就被剿滅了!

  • 13 # 戰爭史

    眾所周知,三藩之亂是清朝康熙前期的一場大規模叛亂,清政府歷時八年才將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軍消滅,恢復了國家的統一。關於這場叛亂,歷來有很多人懷著各種各樣的想法,討論“三藩”獲勝、推翻清朝的可能性。的確,三藩之亂來勢兇猛,波及面廣,一度也確實令清廷的統治風雨飄搖。但是,筆者在分析了三藩之亂的過程之後認為,這場戰爭,“三藩”是不可能獲勝的!他們失敗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想推翻清朝!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吳三桂起兵叛亂的場景)

    先說實力最強的吳三桂。吳三桂本來就沒有推翻清朝的打算,只是因為康熙悍然撤藩,才狗急跳牆,臨時起意反叛。從一開始,吳三桂既沒有北伐中原、推翻清朝的戰略計劃,也沒有跟清朝死磕到底的決心。所以,雖然其自身實力比較強,又有四川、貴州兩省的舊部幫助,一時間佔據了南方大片土地,但在打到了長江邊上之後,就突然停了下來,同清軍隔江對峙了四年時間,硬是不渡江北上。如此詭異的現象背後,反映了吳三桂心靈深處的想法——一方面他畏懼八旗軍的野戰能力,不敢跑到北方平原與八旗軍決戰,一方面他也根本不想渡江北上,北伐中原,推翻清朝,他只想等康熙同意和他劃江而治,讓他割據江南半壁,建立吳家王朝。私心如此之重,不但失去了原先對他寄予厚望的明朝遺民們的支援,而且也失去了最好的戰機。等康熙把其他各路反清勢力一一蕩平,集中全力對付吳軍的時候,吳三桂集團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三藩之亂形勢圖,吳三桂屯兵長江南岸,始終不敢過江北上,給了清廷以充分的時間)

    再看耿精忠。相比吳三桂,耿精忠就更沒有推翻清朝的決心了,他本人是清朝的駙馬,又做過順治帝的御前侍衛,跟滿洲貴族集團之間有著無法割斷的關係。他起兵造反一是對康熙撤藩不滿,二就是被下面人編造的一個所謂“天子分身火耳”(意為“耿”姓要做天子)的謊言所忽悠,而實際上既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更沒有推翻清朝的決心。所以當康熙對三藩進行分化瓦解,宣佈停撤尚耿兩藩之後,耿精忠就開始動搖了。再加上耿精忠的軍隊戰鬥力比較渣,被清軍連連打敗,又被“豬隊友”——臺灣的鄭經奪了不少地盤,所以一怒之下乾脆又投降了清廷,反過來打起了鄭經。

    (被“天子分身火耳”的謊言給忽悠上了反清這條船的耿精忠)

    第三說尚之信。尚之信被列入“三藩之亂”其實很冤枉,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真的叛亂。吳三桂起兵後,廣東也是叛軍四起,尚藩孤軍奮戰了一年多,最後被打到只剩廣州周邊地區,為了儲存廣東,當然也因為平南王府的家庭矛盾,尚之信才改旗易幟,附叛吳三桂。但是尚之信宣佈反清之後,二百多天裡不發一兵支援吳三桂,也沒和清軍打過一仗,甚至原本在廣東境內的清軍都被他“禮送出境”。尚之信還秘密上書康熙,表示自己完全是為了儲存廣東才偽反,康熙也表示完全理解。等到局面一緩和,尚之信立刻重新倒向清廷,並賣力地為清廷攻打吳三桂。可見他根本就沒想要真的反清,純粹是迫於形勢,為了保全廣州,演了一齣戲給吳三桂看而已。

    (三藩之亂中最大的倒黴蛋尚之信,他根本不是真心反清,卻被打入作亂的三藩之列)

    然後是臺灣的延平王鄭經、陝西提督王輔臣、廣西將軍孫延齡這些人。

    鄭經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三藩之亂本是鄭家反攻大陸的最好時機,結果他不去攻打清朝的地盤,反而和耿精忠去搶福建的地盤。本來屬於盟軍的鄭、耿兩軍為了地盤大打出手,耿精忠前面要跟清軍打,後面還要被鄭軍打,腹背受敵,最後怒而降清。鄭經也為自己的短視和狹隘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軍隊被清軍和耿精忠的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廈門和金門老根據地都丟了,完全龜縮到了臺灣島上。

    (鄭經軍隊西征形勢圖,可見全是在閩粵沿海和盟友搶地盤)

    王輔臣本來就沒有造反的想法,吳三桂起兵時派去遊說他的使者還被他綁了送交清廷。後來是因為他和西北清軍將領莫洛、張勇等人的私人矛盾才讓他一時激憤,攻擊了清軍軍營,打死了莫洛。他自知惹下大禍,只好趁勢宣佈反清,但是其部下都沒有做好反清的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後來康熙剿撫並重,一邊派圖海去征剿,一邊派王輔臣的兒子去招撫,很快就平定了王輔臣。

    孫延齡也是同樣情況,他自己是清朝的駙馬(老婆是孝莊太后的養女孔四貞),又受清廷重用,從現實和感情出發都不願和清廷為死敵,也是因為同清朝派在廣西的官員之間的私人恩怨才憤而豎起反旗。但是他一方面被忠於清朝的老婆吹枕頭風,一方面也控制不了孔有德的舊部,所以起兵後不久就秘密聯絡清廷,結果被吳三桂發現,派人將其刺死。

    至於察哈爾王布林尼,能被圖海率領的家奴打成渣,可見其實力真心不行,不提也罷。

    所以我們就能看出,三藩之亂中的反清陣營看似聲勢浩大,其實真正鐵心要推翻清朝的一個都沒有。即使是吳三桂都沒有決心和能力北伐滅清,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了。而且,反清陣營內部根本沒有統一的指揮,吳三桂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盟主地位,大家各自為戰,互不呼應。這種情況下,只要清廷自己不驚慌失措、意志崩潰,堅持打下去,獲得勝利是必然的。而三藩叛軍遇到的恰恰又是少年老成、意志堅定的康熙帝,您說,他們還能有獲勝的希望嗎?

    參考文獻:《清史列傳》、《中國斷代史系列之清史》、《兩代梟雄吳三桂》

  • 14 # 有書共讀

    提到清朝的三藩之亂,最先被想到的必然是吳三桂,他作為前朝大明的臣子,先是叛明投清,後來又在自己的封地起兵反清,在很多人眼中是十足的投機分子。

    三藩之亂,吳三桂從優勢到劣勢,最終被徹底清除勢力。究其原因,有書君認為以下幾點非常關鍵。

    其一:吳三桂本人年老體衰

    年輕時的吳三桂是戰場上的絕對將才,不管是對抗滿洲軍隊、李自成農民軍,還是投降清朝後追擊明朝軍隊,都表現出了絕對的戰鬥力。

    但不得不說,在他起兵反清時,吳三桂已過花甲之年,不再像當年那般能夠身先士卒,很多戰略思維也不夠靈敏。在戰鬥過程中,他也錯失了幾次關鍵的機遇。

    而隨著吳三桂的死亡,三藩之亂也迅速崩盤,其子孫後代完全擔不起這份重任。因此,這可以說是導致三藩之亂後期失敗的直接原因。

    其二:吳三桂叛亂之心不堅定

    其實,歷史上的吳三桂未必真的想要判斷,畢竟已經年近70歲,誰不想安穩地過個晚年。

    只是,年輕繼位的康熙皇帝一心想要削藩,所以逼得吳三桂不得不反。

    而事實證明,吳三桂的選擇是正確的,另外兩位藩王耿精忠和尚可喜,在選擇投降後,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可是,這種不堅定的心思,影響了吳三桂在戰場上的決斷。

    在戰爭前期,吳三桂全面優勢,可他在長江面前卻選擇了暫時駐軍,並向朝廷議和。

    在他心裡,是想要向小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我並不想真的叛亂,只要留住自己的那份權益。

    只可惜,康熙皇帝削藩的心思堅定,而吳三桂的遲疑,給了清軍更多的準備時間,讓自己錯過了戰機。

    其三:出師無名,難以贏得人心

    吳三桂起名時打出了“復明”的口號,但在實際行動中,卻並沒有擁立明代後人的意思,這無疑削弱了自己出師的合理性。

    畢竟在當時,清朝統治穩定,對老百姓來說,到底誰統治,其實沒那麼重要,百姓想要的只是穩定的生活。

    因此,除了三藩地區的百姓之外,北方廣大地區的人心,其實是偏向於清朝一方的。

    因此,除了三藩地區的百姓之外,北方廣大地區的人心,其實是偏向於清朝一方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決定了吳三桂最終的命運。

    儘管他靠著前期的出其不意,贏得了一些戰場上的優勢,可最終還是不能扭轉身死名滅的下場。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年輕人在買房的時候會買小公寓,住宅和公寓有什麼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