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代勸善故事
-
2 # 走心英文
明代著名學者呂坤曾在他所著的《呻吟錄》中提到:“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正飲食不責,正歡慶不責,正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七不責”,古人從心理和生理等各個方面去理解孩子,認為在上述七種情況下,不建議家長責罵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不責罵孩子不代表我們聽之任之,教育孩子的主動權始終在家長手中,但我們要懂得科學教育,用溝通的方法,鼓勵好的,批評錯的,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少犯錯。
切莫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出氣筒,也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順心遷怒到孩子身上。
祝您的親子關係越來越融洽,孩子越來越優秀!
-
3 # 育才家教1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分為三種:一是家庭教育;二是私塾教育,相當於現在的私立學校;三是官辦學堂,相當於現在公立學校,但不像現在公立學校那樣面向全體國民,而是服務少數特權階層,如國子監,學生主要是七品以上京朝官員子孫;太學主要招收八品以下子弟和庶人傑出子弟,其分校為辟雍,又稱外學。
一 家庭教育。古代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承擔,“子不教父之過”,說明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主要責任。由於古代女子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女子往往沒有讀書的機會,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只有那些官宦之家或者開明的地主鄉紳才會讓女子讀書習字,即便這樣女子也不能拋頭露面,所以在家就承擔了相夫教子的責任。
古人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品德的修養,注重家規的遵守,家風的傳承。而這些內容很多都是靠言傳身教,比如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這個故事說明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作為父母要言必行行必果,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作用,如果自己說話不算數,孩子也可能也學會了撒謊、不講誠信。
而岳母刺字則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教育的典範。晚晴名臣曾國藩在兵馬倥傯的歲月,在與家人的通訊中,也不忘對弟弟對後輩們進行教誨,後人將這些書信編成《曾國藩家書》,作為家訓代代流傳。
二是私塾教育。私塾或者是官宦鄉紳自己請先生辦學,教育自家子弟,或者是一些落第秀才自己開辦,招收當地的學生養家餬口。教授內容一般從蒙學開始,四書五經均有涉獵,主要是為了科舉考試。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代,只有讀書考取舉人進士就可以當官,光宗耀祖。
三是官辦學堂教育。而要進入官辦學堂的難度,不亞於現在考985/211,先要經過童試(縣級考試),再經過府試(地區級考試),再經過院試(省級考試),層層淘汰過關,取得秀才資格了才能進入官辦學堂,這種學習也是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為統治階級服務。
-
4 # 朱八戒CC
古人對孩子的教育如同當今社會相當重視,甚至做的更好。許多沒有讀過書的父母,雖然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但是他們以其言傳身教,以傳統的古訓,以好的家風家教,同樣給了子女很好的教育,也培養出很優秀的人才。
這些父母大都是普通的百姓人家,他們是那樣地勤勞樸實,通情達理。為了養育兒女,父母含辛茹苦,為的是望子成龍,出人頭第,有所作為。他們對子女從小嚴加教育,有的甚至“棍棒”管教,恨鐵不成鋼。在這種嚴勵的家教之下,許多的寒門出貴子,光宗耀祖。
讀書人家書香門第的教育,使富家的子女從小受到很好的培養。他們除在家受到好的家教而外,大多都是在官府學校讀書,也有一部份在私熟就讀。他們所學的內容都是四書五經,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家長和老師對待學生的教育重在道德品質,以提升下一代高尚的思想境界。
這些莘莘學子的寒窗苦讀,懂得了仁義禮智信的經世致用,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他們品學兼優,既是忠孝禮義,又是琴棋書畫,多才多藝,全面發展。他們“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溫文儒雅的書生意氣,滿腹詩文的博學多才。
古人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國學的核心之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至今仍然值得借鑑和引用。
-
5 # 月輪山老人
謝謝!家教,家風.、家訓,是國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炎黃子孫生生不息,延續不斷冠絕天下,家庭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家教故事豐富,如岳母為兒子刺字"盡忠報國"、楊門女將的愛國主義教育;如孝順教育,有廿四孝故事。如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子女成功的,口頭相傳的家風,如勤儉之家,積善人家。有文字相傳的家教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些也成了家訓。幾千年來,還出版了一些家教專著: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潘家書、弟子規等。請指正。
-
6 # 聖蓮學堂
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簡單,自己先做到,然後透過身教,因此古代普遍的人都對於道德層面自我約束做的比較好。
過去都是家族製為主,那些略微有錢都家庭,實際上都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肯定就不是我們現代人眼裡的那幾戶人家,有些家族幾百人,有些家族幾千人,幾百人幾千人的一個團體,想要管理好的話,管理者必須要德高望重,德高望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獲得這樣的殊榮,而是多年持續的日常德行累積,逐步大家都公認這個人值得被人敬重,隨後再選家長的時候,那個德高望重的人極有可能就被推舉為管理者。
想要能成為德高望重被人尊重的人,必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到了德高望重者在教導子孫的時候,依然是會如父母那樣點滴指引子孫日常德行盡最大可能提升。
現代人都在教導孩子,為人應該狡猾過去的人教導子孫,為人應該忠厚;現代人教導孩子時候一定是首先考慮如何獲得利益最大化,而過去的人教導孩子都是如何遵守道德絕不能為了利益違背良心;現代人觀念行為裡面道德是約束別人,而過去的人遵守道德都是主要針對自己……相比於過去來說,現代人很多方面都幾乎說完全相反都道路上在狂奔,正是因為這樣,現代人好像總是遇到一些非常消耗時間但是卻必須面對的問題有很多。
過去的那些大家族都比較普遍,幾乎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家的家法,家法執行非常嚴格,不管是誰違犯家法,絕對無法逃脫家族長輩們公審性質的懲罰。有些家族的家法可能會流傳數百年或甚至超過千年以上,家法說不同於朝廷法令那樣,但是整體社會都預設家法都自由裁量權,正是因為所有家族都有嚴格家法,全社會雖然也有很多不良人員,相對而言某些底蘊性質內容,即使一些貪官汙吏或土豪惡霸,自己家裡同樣都有家法,過去數千年的歷代朝廷,只需要守護好邊疆,相對現代來說,治安案件比例那可以說非常低,為什麼會這樣?難道說過去的華人都不會做壞事嗎?答案肯定說否定,主要原因就是全社會崇尚家法,都嚴格要求自己,相對來說社會敗類就極少。
有些人非常了不起,比如實現了建功立業,或者自己德行有了大幅度進步,然後為了子孫後代的健康和幸福,就把自己多年來的一些社會經驗和人生見識,寫成做人處世的家書告誡子孫後代,比如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或袁黃所著的《了凡四訓》等,這些我們現代人學習的著作,最早根本不是為了著書立說而誕生,原本那些內容都是作者寫給後世子孫的忠告箴言。
那些家書被後世的我們奉為經典,原本那些書不是為了教化社會,而是僅僅限於教導作者自己的子孫後代,確實寫的很好,才能流傳後世被世人重視,所以我們今天這些局外人才能讀到那麼多的家書遺訓。
-
7 # 成長洞察
我們先來說說古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古人的說教沒有現在的人這麼頻繁。
古人的教育首先是建立了一個讓孩子自我學習的環境。比如中堂,比如房梁牆壁上的字畫,孩子是在好奇的引導下去激發求知慾。成人起引導作用。
古人的教育其次是經典教育,建立所有人的共同認知是聖人之言,大家的思想是統一的。在四書五經中的教育中讓孩子的三觀與人格完善。
古人的教育再次是祠堂教育,中國的文化之所以有傳承是因為在家族中的代代相傳,有家規,有家訓,每個孩子都要遵守祖宗的教導,家庭教育是古代最完整的教育體系。
說個故事,有個人兒子犯錯了,他把孩子帶到祠堂,他先給祖先跪下磕個頭,說自己不孝,沒有管教好孩子,請祖先懲罰自己。然後起身說替祖先懲罰孩子,打了二十板子,打完後抱著孩子找醫生療傷,你看古人多聰明,既讓孩子對祖先有個交代,也讓孩子得到應有的懲戒,還不失父親的慈悲。
就這樣一代代的將先人的教導寫下來讓後輩人遵守,就成了家規,家訓。
回覆列表
一、陶母教子千古傳名
陶侃(259—334),字士行,原籍鄱陽郡(今江西鄱陽縣東北)人,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九江),東晉著名的軍事家。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陶侃出世不久,父親陶丹就去世了。陶丹家境貧寒,沒有什麼積蓄。陶母紡紗織布,洗衣做飯,照料孤兒,辛勤勞作後,還要擠時間教育兒子。她認為,孩子的品格,是從幼年形成的。課子不嚴,教子不緊,將會貽誤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兒子崇尚勤勞,又教育孩子“結交勝己”,就是說要結交那些人品、學識勝於自己的人,向他們學習,不濫交朋友。更不能結交損友。
◎截髮延賓
陶母一個人撫養陶侃,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有一天,陶侃的好友範逵等數人,路過陶侃家,正趕上天色將晚,冰雪封道,於是來陶侃家借宿。突然的來訪,讓本來十分貧寒的陶家,拿什麼來招待客人呢?陶侃一時手足無措,過意不去,範逵也顯得很尷尬。陶母見狀,連忙上前,熱情招呼客人,同時要陶侃和客人聊聊天、敘敘舊,她轉身便去安排食宿問題。
家中早已無錢買米,怎麼辦呢?陶母習慣地用手捋了下鬢角,頓時想出了辦法。她趁客人們閒坐寒暄之際,毫不猶豫地拿出剪刀。 “咔嚓”一聲,將青絲剪下,編成假髮,旋即出門賣與鄰人,換回了米油酒菜。但還缺柴火、馬料,在這冰天雪地裡實難尋覓,陶母便撬下幾塊舊樓板當柴燒,把墊在床上的草蓆子,拿出來切碎餵馬。陶母透過努力,把客人款待得很好。範逵等人,深為感動,連聲讚道:“非此母不生此子!”母親用自己的行動,教育著陶侃。“截髮延賓”的待人美德,深深銘刻在陶侃心上。陶侃為官以後,始終保持著“恭而好禮”,“引接疏遠,門無停客”的待人作風。
陶母又說:“為母我,拿不出什麼東西為你餞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 陶侃疑惑不解。
“是的。”陶母拿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袱,遞給陶侃說:“帶上它吧,到時你自會明白的。”來到官府後,陶侃開啟包袱一看,只見裡面包著一坯土塊、一隻土碗和一塊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過了一會兒,才慢慢領悟到母親的用意:原來,一坯土塊,是教兒子永記家鄉故土;一隻土碗,是教兒子莫貪圖榮華富貴,要保持自家本色;一塊白色土布,是告訴兒子,為官要盡心恤民,廉潔奉公,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親的忠告,深深打動了陶侃的心。後來,陶侃在仕途中,果然沒有辜負陶母的期望。他正直為人,清白做官。
◎封壇退鮓陶侃成人後,深知母親的艱辛,為了分擔母親身上的生活擔子,他在朋友的幫助下,在縣內找了一份“監魚梁”的差事。這是個管理漁業的職務。潯陽瀕臨長江與鄱陽湖,水產自是豐盛,陶侃是漁鄉人,對水產自然不覺陌生,加上母親的指點教育,他幹得頭頭是道,深得同事與上司的喜愛,因此人們喜歡與他交往。有一次,同事們見他生活儉樸,且工作認真,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就悄悄地從魚庫裡取了些魚,做成糟魚,送給他吃。可孝順的陶侃,想到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心中總覺歉疚不安。他捨不得自己吃,差人把這壇糟魚,送給母親。母親先是欣慰,待問清緣由,得知是官物時,臉色頓時變得陰沉起來。她把糟魚重新封好,又附上一封信,叫來人連同原物帶回。
陶侃一見,先是不解,待讀過母親的來信之後,才恍然大悟。是啊,母親說的可謂一針見血:“你身為官府的人,卻拿公物送我,以為我會為此而高興嗎?不!恰恰相反,我不僅不欣慰,相反,我還替你擔憂。你現在為監魚梁,就拿官府的魚送我;以後如果你為縣令或官位更高,管理府庫錢糧,豈不要把官府的錢糧往家裡搬……”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和回信,大為震動,愧疚萬分。他決心遵循母親的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勤於政事,多為國家做有益的工作。
陶母的高風亮節,千古傳頌;陶母的煌煌母教,萬世稱揚!
二、傳承絕學的一代賢母---宣文君
宣文君是“十六國時期”前秦女經學家。姓宋,名字失傳,人稱宋氏,後來被皇帝賜封為宣文君。
宋氏是韋逞之母。身世堪憐,幼年喪母,由其父撫養。父親看她從小就很聰明伶俐,好學善問,覺得是可塑之才,就親自向她傳授儒家經典《周官經》。
父親對宋氏說:“這部《周官經》是周公旦所編著,是一部闡述儒家理想官制的典籍,對歷代官制的建置,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我們家傳祖學,世世代代都以研究、傳授《周官經》為業。到你這一代,人丁稀薄,只有你一個女孩。為了不使家業失傳,我決定把這些學問,傳授給你。你必須恭恭敬敬地學習,認認真真地鑽研。不然的話,《周官經》的學問,就要斷絕了。”宋氏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她把父親的教誨,深深地銘記在心中。
當時,連年戰火紛飛,社會動盪。就在這種情況下,宋氏照樣精研《周官經》,從不懈怠。
紀元334年至349年期間,後趙皇帝石虎,在位。他性同野獸,荒淫無恥,征伐不息,眾役繁興,徵調頻仍,刑罰嚴酷,人民的脂膏被剝削得乾乾淨淨,人口被餓死了十之六七。為了逃避苛政,人們紛紛離家遠走,出逃他國。
這時,宋氏已經結婚生子。為了躲避石虎的暴政,她身背父親傳給她的《周官經》,跟隨丈夫,攜帶兒子,徒步遷徙到山東。在那裡,他們得到膠東富人陳安壽的資助,勉強維生,但生活仍十分艱難困苦。
宋氏時刻都沒有忘記繼承父業,研究、弘揚《周官經》。生活的清貧,絲毫動搖不了她把《周官經》的學問 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決心。在兒子韋逞,長到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解《周官經》。
白天,她要上山打柴,但不管有多勞累,晚上她都要堅持在昏暗的油燈底下,教兒子讀經。在兒子睡覺以後,她又操起紡車紡線,撫機織布,掙錢來供兒子求學讀書。在宋氏的親自指導下,子韋逞,對《周官經》也很有造詣,被任命為專門負責祭祀禮樂的太常官。
紀元357年,前秦國君苻堅即位。苻堅提倡漢文化,相容各族,提倡儒學。於是,他大興學校,廣招精通並能傳授周官學問的人才。他把各位經學博士請來,詢問有沒有人能傳授《周官經》。博士們面面相覷,紛紛搖頭,說:“不能勝任。”
正在苻堅失望之際,一位叫盧壺的博士,走上前來,稟告國君說: “現在,精通《周官經》的人,確實是鳳毛麟角。我聽說,太常韋逞的母親宋氏,深通儒家典籍,幼時即跟從父親研習《周官經》,很有造詣,她現在已年過八旬。不過,聽說她身體很好,耳不聾,眼不花,思維也很清楚。看來,只有這位老人,才能擔負起傳授《周官經》的重任。”
秦王苻堅聽了,又驚又喜,立即頒發詔旨,請宋氏來任教,並在都城設立《周官經》講學堂,親自招收了學生一百二十多人,由宋氏給學生講解《周官經》。
在宋氏的刻苦努力下,《周官經》之學,不僅得以儲存,而且又使之流傳了下來。為表彰宋氏的功績,秦王苻堅賜她為“宣文君”。
在當時社會,像宣文君這樣有才華的女子,並不多見。為了繼承、儲存祖國文化遺產,她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刻苦鑽研,成為不可多得的專門人才。同樣也是為了繼承、儲存祖國文化遺產,她還精心培養兒子韋逞,教授《周官經》,也把兒子培養、造就成為專門人才,使《周官經》的研究,後繼有人。
宣文君,不僅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還是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繼往開來的經學家!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源遠流長,萬古清芳!
三、李母教子:為官吏時,要圖清白!
唐朝初年,有個名叫李畲(讀奢)的河北高邑人,家境貧寒,父親因病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母親李夫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並供他讀書,教育他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聰明好學的李畲,在科舉考試中一舉成名。踏入仕途後,他牢記母親教誨,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深受百姓愛戴。由於他清正廉潔,政績卓著,武則天皇帝,將他調往京城任監察御史,主管考察官吏、巡視郡縣、檢查刑獄等。
一天,李畲在官邸審閱案卷,官倉小吏,奉命前來送廩米(薪俸)。家人量米時,發現比規定的數字多了三斛。李畲感到十分奇怪。小吏解釋說,這是多年沿襲下來的慣例,過去給歷任御史大人送米,也是如此。李畲正色說: “我是朝廷執掌考察百官的官員,豈能執法犯法?多收三斛,無功受祿,是不許可的。”要小吏速將多出的米帶走。小吏因奉上司之命到此,不敢擅自作主,婉言拒絕了李畲的要求,向他保證下不為例。
李畲見狀轉念一想,如今官場積習已久,頹風難改。況且三斛米和那些貪官汙吏們搜刮的錢財相比,真是九牛一毛。於是便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正在這時,後院裡傳來母親的呼喚。李畲趕至後院,原來母親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見她神情嚴肅地說:“兒啊,這可千萬使不得。娘只吃你分內的廩米,這多餘的一粒也不能留!”
李畲自知有錯,但因已答應小吏“下不為例”,如今又要悔言,面子實在難捨。於是便對母親說: “這次就算了,我已吩咐小吏,下次不要再多送。”
李母一聽大怒,聲色俱厲地說:“廩米是萬民血汗,怎能隨意多收? ‘下不為例’原是官場惡習!如何可以說出口? 你身為考察百官的官吏,自己卻不能遵紀守法,又如何去正人呢?”
李畲聽了,不覺愧疚難當,連連謝罪,並立即回到前廳,將多出的三斛米命小吏帶回,還付給小吏力資。小吏十分感動地說: “付力錢,朝廷雖有明文規定,可從來就是句空話。小的不知給朝廷御史官送過多少次廩米,可誰也不曾付過一次力錢。”
小吏走後,母親又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 “我早對你說過:處貧賤時,要有志氣;為官吏時,要圖清白!(這兩句話,精粹凝重!堪稱警言)三斛米雖然值不了多少錢,卻在官德上,塗下汙點。你要記著:辦事要秉公,不畏權勢,不欺弱民。即使仕途不順,我寧願和你回河南老家,你種田,我打草鞋,照樣能過清白日子啊!”(李母的話,句句是金言!)
李畲聽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連夜寫出自劾狀紙,揭發廩官濫送廩米,討好官吏、糟蹋百姓血汗的罪行。迫使大小官吏,紛紛退回多收的廩米,付出該付的力錢。
李母不因為自己兒子已成功名、身居高位,而放鬆對他的嚴格要求。這對當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很有啟發。(均據清代《淵鑑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