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說節日越來越沒有味道,那是因為傳統丟失的太多了。你們老家的清明都有什麼習俗?
10
回覆列表
  • 1 # 深圳小於

    清明節的祭掃禮儀

    (1)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 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2)祭掃烈士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動程式是:全體肅立在紀念碑前聆聽領導講話;代表在碑前演講;全體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奏樂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參觀事蹟展,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注意的禮儀事項: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聖,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蹟;注意衛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 2 # 鳳銘鈺

    其實現在沒什麼特別,但我倒是可以談談過去。 這些年春節回老家無非是見男女老少都忙著打牌、喝酒。許多年輕人不到過年不著家,過年了帶著辛苦一年的所得回家沒幾天就輸個精光,來年再借路費返廠繼續搬磚。 但在我小的時候,村裡大家都一樣的苦,常年吃不飽飯,大部分人家只有到過年才能傾全家之力買幾斤肉。

    那個時候每到過年,無論你到誰家玩就總要被人問今年你家買了幾斤肉…… 他們好像都喜歡以肉的多寡來決定是仰慕或者鄙視你。 然而除了極少數的幾家外,那肉買了回來通常並不是吃的,而是給人看的。一條或長或短的肉掛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几乎是村裡人家的共同愛好。 我家窮得叮噹響,即使是過年也難得有吃肉的時候,這導致我自小就討厭過年,更討厭過年去別人家拜年。因為我很不耐煩總要被人拉著問,你爹今年買了幾斤肉啊? 至於各家放在桌子上的各色盤兒碟兒更是不能吃的,因為誰也搞不清那看起來像酥肉、丸子、魚塊、牛肉乾之類的玩意已經為這家撐了幾年的門面了。 大人們的世界孩子總是不懂的。 我們的樂趣,除了趁著夜色忙著抓麻雀外就是玩玩鞭炮。 住在村頭菜地的瘸子夫婦每到臘月就開始動手做鞭炮,現在想起來,他們做的鞭炮真是虛有其名,不過圓珠筆芯粗細而已,點燃後的響聲就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這樣的鞭炮也要等到過年才有得玩,而且按個賣的。我忘了一分錢幾個了,總之非常之便宜,那時我爹發善心賞我幾毛錢我好像就能買一堆回來,儘夠玩上好幾天的。 那鞭炮本來就小,瘸子夫婦為節省成本偏又將引信做得極短,於是為了玩鞭炮,許多孩子就點了煙把那玩意兒在手裡點燃再用力扔出去,嘭的一聲,也換來許多歡笑。 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農村菸民之所以多,男孩子們小時愛玩鞭炮似乎也居功至偉貢獻良多吧。 關於過年,所能談的本來還有許多,但我不願意再回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哪些很悲慘的、催人淚下的真實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