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豪村人1

    廣西工業落後,汙染自然小,環境生態就好。

    廣西山青水秀,空氣清新,風調雨順。

    廣西貧窮人多,自然吃肉類少,吃素菜多,患心血管疾病人相對少,自然飲食合理。

    廣西山區多,出門就走坡路,等同運動,腳力好,心臟好。

    廣西人喜歡唱山歌,一唱歌,什麼煩心事都一掃而空。心情好,人不易老。

    總之,廣西經濟不發達,生態環境相對好。老百姓雖窮,但逼著愛勞動,到老都在運動,氣血執行,筋絡暢通。還有吃素食多,自種自給,安全可靠!這些″弊端"讓廣西人普遍長壽老人多!

  • 2 # 叫我逗比

    中國有76個“長壽之鄉”(截至2016年),其中廣西最多,為25個,遙遙領先其後的廣東(8個)和山東(6個)。人均預期壽命在全國排第12的廣西,為何長壽之鄉的數量居全國之首,百歲老人比例遠超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為何廣西貧困的喀斯特山區,竟成了中國罕見的“極高壽”老人(即百歲老人)密集區?1929至1931年,金陵大學對中國16個省20萬人口進行抽樣調查,這是民國期間最權威的一次人口調查。結果顯示,農民平均壽命只有34.7歲。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口壽命迅速提高,1981年全國平均壽命超過67歲。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顯示,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4.83歲,已躋身發達國家水平行列。與此同時,媒體也驚呼,中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一般說來,富裕地區的人比較長壽,因為他們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獲得更好的食物、醫療和環境。日本、瑞士、義大利、法國等發達國家,組成了人均壽命的第一梯隊,遙遙領先貧窮落後的國家。在2010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人均預期壽命排行榜上,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吉林、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大多是經濟發達地區。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人們對長壽的定義也在發生變化。目前,中國通行以法定退休年齡60歲為老年的開端(注:很多歐美國家是以退休年齡65歲為老年的開端)。60—79歲,為一般意義上的老年人口;80—89歲,為高齡人口(注:80歲也是許多省、市、自治區發放高齡補貼的年齡);90歲及90歲以上為長壽人口。新中國成立後,曾進行過6次全國人口普查。在半個多世紀裡,全國超過百歲的老人數量越來越多:1953年為3384人,2010年則增長到35954人。想想看,十多億人口中,只有3萬多名百歲老人,可見百歲老人的珍稀性了。

    100歲以上的老人,我們不妨稱之為“極高壽”老人。在許多方面,極高壽老人都不同於高齡老人,他們數量稀少,心理和行為模式獨特,其空間分佈也耐人尋味。據最新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廣西的百歲老人為4800人(該數值約佔全國百歲老人總人口的11%),佔廣西總人口的比例為11/10萬,遠高於3.2/10萬的全國平均數值。在百歲老人數量和百歲老人佔總人口比例這兩項指標中,廣西在全國都排名第一。可以說,廣西是中國百歲老人分佈最密集的省區,是名副其實的“極高壽”密集帶。正因如此,廣西長壽現象的“悖論”也特別引人矚目:這個2010年人均壽命全國排名第12名的自治區,為什麼在百歲老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力壓許多經濟發達的地區?難道極高壽人群只能誕生於貧困?這其中,究竟蘊含了什麼祕密呢?說起來,廣西的百歲老人奇蹟,很早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1991年,廣西的巴馬就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長壽之鄉”。新世紀以來,國內許多機構進行了“長壽之鄉”的評選。

    一般認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簡稱中國老年學學會)評選的“中國長壽之鄉”最具權威性,其評選的長壽之鄉,其實是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要求區域戶籍人口在15萬以上。其中必達指標有三項:一是長壽的整體性,區域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比全國水平高3歲;二是長壽的代表性,區域現存活百歲及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0/10萬以上:三是長壽的持續性,80歲以上高齡老人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在14%以上。此外還有十多項其他考核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期喝生薑紅糖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