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剛子聊歷史
-
2 # 在下葵小胖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說劉備青年時期能夠從一個草根成長為一方諸侯,我總結一下,劉備的“三高三借”,幫助他走向成功,即“志向高,逆商高,賢明高,善於借時,善於借勢,善於借力。"具體分析如下:
一,劉備“志向高”,少年時期就不甘平庸,夢想恢復王侯身份劉備本來是中山靖王之後,由於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爵位越分封越低,土地越分越少,到了劉備不知道哪一位祖上時,就已經淪為平民了。劉備的祖父、父親都當過官。劉備年輕時,父親就去世了,劉備最困難的時候,只能靠織蓆販履維持生活自己與母親的生活。
劉備年輕時,就顯露出有大志向、大夢想的樣子。劉備在和同村的小朋友在樹林裡玩鬧的時候,看到了桑樹,劉備說出了一個語出驚人的話,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因為桑樹的樹冠呈現出一個傘的字形,很像車上的傘蓋, “羽葆蓋車”是天子乘坐的高規格車子。劉備小時候的夢想,不僅是要讓自己恢復王侯的爵位,還想做做真龍天子。
《三國志先生傳》: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在一個古代農村,一個賣涼蓆的小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確實讓人驚奇。但大家只當笑話聽了,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孩子將來真的當了天子,雖然這個天子當的時間並不長。
劉備的大志向,從劉備的字“玄德”也可以一窺玄機:
“玄德”二字,老子的《道德經》有專門解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所謂的玄德有三種狀態:
生而不有,蘋果是我種的,但是我不佔有它,我們大家共享,道理是我發現的,我不佔有它,我們大家共用。
為而不恃,這事情是我做的,這個貢獻是我做的,但是我不賣弄,不自得,謙虛低調。
長而不宰,“宰”是“主宰”的“宰”,“長”是“長輩”的“長”,身處權威尊貴的位置,但是不強加於人,懂得放權和授權。
從劉備的字就可以看出,劉備的長輩對於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具備玄德之能,建功立業。
劉備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明白了長輩給自己取字的含義,加上自己本來就有大志向,所以終生都為自己的志向和夢想而奮鬥。
劉備一生蹉跎,但從未放棄自己恢復王侯的夢想。在劉表那裡避難,一呆就是七八年,一直在等待機會東山再起,期間還大嘆時光流逝、功業未就。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從劉備感嘆自己髀裡肉生,可以看出劉備的志向一直沒有泯滅。
二,劉備“逆商高”,屢戰屢敗,從不氣餒逆商,就是對待失敗的態度,逆商高的人把失敗當成功之母,逆商低的人被失敗擊倒,再也爬不起來。
劉備因為是白手起家、零基礎創業、整體實力有限,所以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在三顧茅廬前,幾乎沒有打過什麼勝仗。
但是劉備並不氣餒,敗了一次,沒關係,重頭再來;再次失敗,再次想辦法從頭開始……劉備是屢敗屢戰,從不言敗,表現出了極高的“逆商”!
呂布偷襲徐州,劉備失去了根據地之後,不是和立馬和呂布決裂,兵戎相見,而是能夠審時度勢,與呂布和解,化解危急,這種受了嚴重挫折後的冷靜和理性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劉備衣帶詔事件後逃出許都,襲佔徐州,後又被曹操擊敗,關羽投降曹操,劉備放下身子,到河北袁紹處避難。官渡之戰時,劉備從袁紹處逃出,在結合兵力在汝南抗拒曹操。又被曹操騰出手來擊敗,只得逃到荊州劉表那裡待機。劉備在荊州避難時,一邊反省自己失敗經歷,一邊注意尋訪人才,終於三顧茅廬請出乾坤大才諸葛亮,從此以後,人生如同開掛,順利入主荊州、益州,成為蜀漢的開國皇帝。反觀,三國時期那些逆高低的,比如和劉備同一時期的諸侯袁紹,在官渡大戰上,剛愎自用,被曹操率軍大敗,經歷過此戰後,袁紹一蹶不振,最後在悲憤中逝去。
亂世初起時,當時揚州刺史劉繇也是這樣,被孫策大敗後,不久也就病死。
劉備的好友兼恩人公孫瓚更是被袁紹打敗後,自焚而亡。
在三國那個亂世,逆商低的人早早就領盒飯,只能逆商高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曹操、劉備逆商都高,所以都比同齡諸侯活得久。
三,劉備“賢明高”,透過“仁政愛民”打造自己的“人和”大旗。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認為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得人和。
這個總結很貼切,也符合實際。曹操的最大天時其實是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討伐各路諸侯。孫權的江東佔有長江地利,打贏了三國三大戰役中的兩次。
沒有天時也沒有地利的劉備,卻佔有“人和”!“人和”是劉備的金字招牌,也是劉備和曹操對抗的法寶。
劉備的主要對手是曹操,不是孫權,這點劉備清楚。所以劉備要想和曹操對抗,就必須和曹操對著幹。曹操做得好的,劉備要學。曹操做得不好的,劉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曹操喜歡屠城害民,一生屠城無數,死在曹操及曹操手下屠刀下的無辜民眾,至少幾十萬人。
曹操“虐民”,劉備就偏偏“愛民”,用“愛民”爭取民心,劉備不僅一生都沒有屠過城,而且每到一地都行仁政,使得民心歸附。
早在劉備當平原相時,平原有個叫劉平的人、估計也是漢室宗親,恥於劉備之下,竟然派刺客去刺殺劉備。沒想到這刺客被劉備的仁政感動,竟然告訴劉備自己是刺客,讓劉備當心點。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魏書曰: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原來劉備當平原相期間,對下面的人經常佈施財物,所以民心歸附。
陶謙因為誤殺了曹操的父親,惹得曹操攻打徐州,劉備到徐州救駕,幫了陶謙不少忙。陶謙死後,就把徐州牧的位置讓給劉備,徐州百姓也希望劉備當徐州牧,劉備見民心歸附,才接管徐州。
劉表依附劉表時,對新野、樊城的百姓都施行仁政,很少民眾歡迎。後來曹操來攻打荊州,劉表見孤城難敵曹操,就棄新野、樊城,去江夏劉琦那兒迎擊曹操。結果,荊州竟然有數十萬民眾要跟隨劉備南進,導致劉備一天只能行十來里路,被曹操輕騎追上,當陽大敗。
赤壁之戰後,劉備幫助劉琦治理荊州,劉琦死後,荊州民眾共推劉備為荊州牧。這也是劉備行仁政的結果,叫求仁得仁。
劉備攻下成都後,張飛等武將都想讓劉備把成都的房屋、田地分給有功諸將,唯獨趙雲建議劉備把土地、房屋分給百姓,劉備聽從了趙雲的意見,也在益州初步贏得了民心,站穩了腳跟。
《三國志.蜀書.關張黃馬趙傳.雲別傳曰》: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駮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四,劉備善於“借時”,巧妙利用漢末天下大亂的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逆襲。自古能成大事者,往往最能善於抓住機遇。
這個機遇,也可以說是時機。劉備能夠成功,和他善於抓住時機分不開。
劉備是沒落皇族,平民身份,正常的治世很難成功,但是漢末,先是黃巾起義導致天下大亂,接著董卓入京,惑亂朝綱,東漢末年是一片亂世。
亂世對其他皇族來說是災難,對劉備來說正好是機遇。因為治世靠關係,亂世靠本事。
劉備是個有本事的人,漢末天下大亂的這個機遇劉備敏銳抓住了。
黃巾起義,天下大亂,劉備果斷起兵,跟著鄒靖討伐黃巾,因為戰功,首次正式當官——安喜縣尉!因為鞭打督郵,沒做多久就棄官而去,劉備也是蠻有血性的。
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當過平原相、平原令,因為救陶謙而當上徐州牧,有了第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只是這地盤沒多久又被呂布搶走了。
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是否青梅煮酒論英雄不確定,但曹操確實對劉備說了那句名言: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劉備也沒辜負曹操的一雙慧眼,真的在亂世中逐漸顯露出英雄本色。
而同期其它漢朝宗室和皇族卻沒有抓住,譬如說益州的劉璋、荊州的劉表,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苟且偷安,白白地錯過了創業良機。
五,劉備善於“借勢”,利用皇族後裔身份,高舉復興漢室大旗吸引追隨者。漢末天下大亂,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劉備“借勢”而為,利用自己漢室後裔的身份,學習光武帝,提出復興漢室的口號,藉助漢室殘存的影響力包裝自己,藉助復興漢室吸引追隨者。
譬如說富商張世憑,劉備拉起隊伍的錢,都是由張提供的,張世憑是販賣馬匹的,走南闖北,幫助劉備與許多地方的割據勢力,豪門貴族拉線結識,他在劉備身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和政治押寶,他對劉備的政治投資,也是劉備“借勢”的事例體現。
還有關羽和張飛,關羽和張飛就是深信劉備的漢室皇族身份,所以才會和劉備成為異性兄弟,成為了劉備的左膀右臂。
在漢末,漢獻帝被曹操挾持,許多希望復興漢室的人希望有人能夠振臂一呼,呼應天下英雄討賊復漢,劉備就巧妙地利用了這方面的勢力,高舉復興漢室的大旗,吸引人才、招兵買馬、攻城掠地……最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長為一方霸主。
六,劉備善於“借力”,透過藉助別人的力量圖存與發展。劉備出身赤貧,完全是白手起家、零基礎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劉備善於從各方面借力,藉助別人的力量成就自己,讓自己一步一步做大。
少年時期借力於自己的本家叔叔劉元起,劉備的這位叔叔一直出錢出物資助劉備上學,並且對自己的這個侄子寄予厚望。
青年時期借力於恩師盧植,盧植原先官拜中郎將,後因得罪了董卓被罷官,才隱居到劉備的家鄉之地。由於盧植是一位文武兼備,有膽有學識的大學問家,使的劉備在學識知識上突飛猛進,劉備在追隨盧植一年的時間裡,可以說是收益匪淺,收益終身,劉備後出任官員,也得益於自己這位老師的推薦。
《後漢書》上記載,盧植“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不好辭賦,能飲酒一石,”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壯年時期借力於地方諸侯公孫瓚,公孫瓚為人講義氣,有膽色,是河北一帶的諸侯,與劉備結為兄弟,劉備的第一份官員身份就是公孫瓚極力舉薦的,所以說公孫瓚是劉備的伯樂也不為過。
《後漢書公孫瓚傳》記載,"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劉備成為一方諸侯後,和孫權,曹操兩位諸侯,亦師亦友,互相比拼,互相共存。在劉備被呂布趕出徐州時,劉備就藉助曹操的力量剿滅呂布。
而當劉備與曹操反目後,劉備依附劉表,曹操南下,荊州失守後,劉備和劉琦只有江夏和夏口兩座城池,難以抵擋曹操大軍,這時候劉備又藉助孫權的力量,火燒赤壁,大敗曹操。
綜上,劉備的一生,一方面利用“三高”塑造自己仁政愛民有夢想的復興漢室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又通借時、借勢、借力,讓自己一步一步做大,最終成長為一方諸侯,並在漢獻帝禪位曹丕後,續漢大統,即皇帝位,延續大漢的基業。雖然最後未能完全復興漢室,但其零基礎創業的成功經驗依然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成為我們後人學習的楷模!
-
3 # 星星影視混剪輯
劉備為什麼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他不論任何時候都能放的下自己的身份。劉備自稱是中山王之後,也就是皇室的分支血脈,但是他是個靠賣草鞋身世的人!這樣的出生決議了他日後成果大小的元素之一。人都是在出醜中生長的,那劉備出的醜必定不少,出的醜多了也就臉皮厚了,臉皮厚了也就能放的下身份,不論你是阿貓阿狗只需有本領他劉備就情願去求你給他就事。
劉備很講義氣,有人說他是假裝好人,但就是這種假意讓張飛、關羽、趙雲這樣的絕世猛將對他死心塌地。就是他的假仁讓陶謙把整個徐州都送給了他。是的他臉皮厚,他就是厚重這張臉皮草廬三顧請出了諸葛亮。
劉備很喜歡哭,有人說他是裝的,可就是因為他會哭所以哭出了他的半邊江山,劉備看起來沒有老曹那麼有實力,看起來沒有孫權那般睿智,但假如小看他那結果會很嚴重,那就是一隻踩不死的小強,只需有一口氣在就能復生!
從平原到北海再到徐州再到汝南再到新野再到荊州再進益州……半生流離失所,但不得不說這樣的一個人就成果了一番霸業!四世三公的袁家怎麼?戰神呂布又怎麼?西涼馬騰又怎麼?都是浮雲!不得不說這劉備儘管假裝好人還愛哭、還說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經典!但這個人真的有一套,假如讓他壽命長一點,司馬 能不能一致還真說不好了!劉備是工作武士身世,靠著超卓的領導才能,組織了一隻歸於自己的小裝備。
在後來幫助徐州的戰鬥中,遭到當地豪強的推重,接任了徐州牧,正式成為一方諸侯。隨後身經百戰,總算在赤壁戰後,獲得了歸於自己的地盤,和荊州地主的合作,使得他的工作更進一步,逐漸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劉備的成功,源於自己的才能和人品,一個文弱之人,不行能在部隊中獲得將士的擁戴,一個愛哭的人,更不行能被當地豪強推為君主。
曹操說過劉備是我的對手,也在劉備面前論過英雄,曹操器重劉備,是看出了劉備的器量,劉備和曹操一樣,想要完畢戰役,重建社會秩序。孫權更多的是經營父兄留下的基業,曹操是在為了自己的抱負而戰,而劉備是不甘寂寞,為了夢想在摸爬滾打。
-
4 # 讀史看現實
一是時代機遇。如果劉備不是處於東漢末年這個最大的時代背景,那麼後面的一切都無從談起。因為一個人能力再強,在和平年代,也只能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不能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裡攪亂時局。時事造英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是成長環境。劉備從小就是跟隨那些大人物一起學習成長的,要知道,所謂的中山靖王王之後也只是他的障眼法而已,他其實就是一介平民,但是他從小就和富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拜盧植為老師,提前打入了圈子,這要為他事業後期的崛起創造良好的人脈條件。
三是自身素質。劉備是一個非常懂謀略的人,他真正起家是在劉璋那裡。之前,他一直都在不斷隱忍,直到把劉璋的地盤佔領了以後,他才真正起家。前期是他在不斷積累不斷沉澱的階段。
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缺時代機遇,他可能會混一箇中層;缺成長環境,他只會懷才不遇;缺自身素質,他即使爬上去也會摔下來。
因此這3點才是劉備能夠成功的原因。
-
5 # 永亮1987
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備隨不是什麼大才,但起碼懂得這句話,再加上一路上遇到了兩個好弟弟,都是萬人敵(關張),又遇到一個好軍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孔明,想不成功都難!
-
6 # 國哥愛生活
劉備能從普通百姓而一躍成為一方諸侯,一般人很難做到,他確實是很有能力的,他有那些能力呢?主要能力是,
(一),頭腦聰明,能有效地利用人和事為自己服務,他聰明地認識到關張兩人對自己的重要性,結為兄弟,為他捨身打天下,他知道自己有缺欠就他放下身份,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先生是高人,一般人請不動的,他這個人還有個倔脾氣,就是能請動他的人,他拼命給你幹活,這不,後來給劉備幹活累死了,還有趙雲,多英俊,多瀟灑武藝還好,被劉備幾滴淚水情,留下趙子龍。為救阿斗拼命殺入曹營,血染戰袍。蜀漢中還有很多戰將,謀士都為他忠心效力。
(二),有信心。劉備這個人對自己非常有信心,你看他不管是被打得丟盔解甲,還是寄人籬下,總是信心滿滿,不恢心,不洩氣,他就象是一個不倒翁,怎麼打,我還是坐著,很難得,這樣的人不好對付。就是老對手曹操在這點上還不如玄德公,當初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沒有信心了,要跑,要遷都,要不點手下人出點子,讓孫權出兵取荊州,曹操就腳底摸油,溜了。
(三)有毅力。有堅軔不拔的毅力,凡是能做大事的人,都有堅強的毅力,不會半途而廢。劉備也是這樣,諸葛亮在隆中對是給他設定的戰略目標,他在一步步實現,雖然遇上很多困難,也沒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始終向目標邁進,直至成功。
(四),仁義賢德。劉備為人至仁至義,禮賢下士,諸葛亮和各位謀士將領也知他是仁義之人才跟隨他,他在劉表讓荊州時而不受,在陶謙三讓徐州才免強答應,這要曹操早能攢在手中了,省以後費那麼大力征奪。
-
7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劉備能從一個草根成長為一方諸侯,我想有以下幾點:
一,他從小就有大志,賣草蓆、草鞋並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不會去想把草蓆、草鞋如何做大做強,而是依靠這個暫時維持生計,等待機會,機會一到,他毫不猶豫地放下草蓆、草鞋,做他想做的事。
二,及時把握住了機遇。黃巾起義爆發,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登上歷史舞臺的好時機。劉備把握住了,依靠中山大商人張世平和蘇雙的資助,招兵買馬,雖然只有五百人,但就是依靠這五百人,劉、關、張開始了他們人生新的道路。
三,劉備很有眼光,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出現在他面前,他就能把他們招攬在自己身邊,和他們結為異姓同生共死的兄弟,有這兩個厲害的角色,劉備幾乎走遍天下都不怕。劉、關、張團結得就像一個人,無論誰想害劉備,都會忌憚關羽、張飛。關羽、張飛為劉備打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
趙雲、馬超、黃忠等將神勇,劉備識才也欣賞喜歡,並且重用。
四,劉備有家世、家族背景。雖然他父親早死,母子生活過得不怎麼樣,但家族背景就是他的一面大旗。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室子孫何其多,可是立志匡扶漢室,匡扶天下的劉氏子孫卻寥寥無幾,劉備很勇敢地挑起了這份光榮的使命和重任。雖然他最後稱王、稱帝,但他畢竟是漢室後裔、劉氏子孫,他的國家叫蜀漢,沒人敢說這不合法,這不對,時勢造英雄,他就有這樣的幸運,只可惜,只能三分天下,氣運如此,也無可奈何。
五,劉備意志堅定,有毅力,早年的劉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到處奔波,顛沛流離,寄人籬下,還有人加害,要滅他的除了曹操,還有呂布、袁紹等,孫權跟他也是互相利用。這些都沒有讓劉備有一絲一毫的畏懼和退縮,他總是那麼積極樂觀,勇往直前。沒有這份毅力和意志,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六,劉備仁德,對他的愛將非常尊重,對關羽、張飛,劉備從來沒有拿他們當過外人,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多少同父母的同胞兄弟爭得死去活來,可是他們三個異姓兄弟,卻真正做到了同生共死。這種感情,超越了他們建功立業的魅力,光照千秋,令人感動,成為後世佳話和楷模。
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同樣被後世傳頌。兩人如魚得水的君臣關係,同樣令人感動。
劉備臨終前,不僅對諸葛亮、李嚴託孤,對趙雲也是語重心長,和他深情告別,讓他好好輔佐他的兒子。
所以這些能力一流的忠臣良將,對他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打天下。
七,劉備能力還不錯,如果他是一個十足的草包,他就算有毅力,能堅持,就算他是皇室宗室,如果沒有能力,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走遠的。
這些就是劉備從一個草根成長為一方諸侯的重要原因。
-
8 # 金全有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身世是漢室宗親,按常理應該不會貧窮。但劉備偏偏一貧如洗。其原因是祖上失寵被剝奪官位。在第一章寫到劉備時,有這麼一段: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後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蓆為業。那麼劉備為何能混亂的東漢末年稱霸一方呢?
一一上圖劉備
一、劉備胸懷大志劉備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遊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劉備當時靠織蓆販履為生,其生存狀態已屬於社會最底層,劉備並沒有消沉,在這樣艱難處境中仍想的是創出一番事業,可見劉備志向遠大。哈佛大學曾經對本校畢業生做過二十年的追蹤調查,凡小時候就有明確目標的人,90%的孩子長大後都能出人頭地。
二、劉備善借力壯大自已。劉備成功許多人認為全靠諸葛亮的輔佐,其實不然,劉備的起家不是一帆風順的,劉備之所以能逢凶化吉,不同的時期他巧借了不同人的幫助。
首先,是他的叔父劉元常以資助,使劉備能出去遊學,開闊眼界。如果只是織蓆販履恐怕到老也不會有大出息。
其次,借張飛、關羽之力。桃園三結義是劉備起家的基礎,借的是其弟張飛之資和關張二人之力。書中寫道:當時黃巾作亂,朝廷發榜招軍,時劉備已二十八歲。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後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後遇關羽,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於桃園中,三人焚香拜為異姓兄弟。可見,劉備之初的發跡,張飛首功,關羽次之。二人功不可沒。
一一劉備、關羽、張飛
起兵後劉備先投盧植,再投朱雋。後做縣令後因張飛鞭打督郵掛印而去。投代州劉恢,恢以書薦玄德見虞。虞大喜,令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數日,挫動銳氣。漁陽盡平。劉虞表奏劉備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公孫瓚又表劉玄德前功,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玄德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後又投袁紹,曹操,劉表,直至最後三顧茅廬,以上諸公皆對劉備有所幫助,使他渡過了一次又一次難關。最後請出孔明,借孔明之力終於成為一方霸主。
三、劉備善打漢室宗親牌推銷自己。劉備逢人便介紹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後。我們先看下皇族家譜的排序。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
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子也。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山靖王到劉備已經第十八代了,如果每代20歲生子,也已過了360年,拿幾百年前的老祖宗說事,劉備是不是很有心機?用幾百年老祖宗來抬高自身人望,劉備是不是善於做營銷?事實證明,劉備的推銷方式很成功。劉備初起兵去見涿郡太守劉焉時首先說起的是自己中山靖王之後,劉焉大喜,遂認玄德為侄。以後劉備走到哪裡,都不忘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這給劉備抬高了身價。如義軍盟誓討董卓,袁紹初不識劉備,劉備是站在人群中的,後袁紹聽說是漢室宗親,立即叫人拿登子請其坐下說話,袁紹說:“我不是看其官職,而是尊重你為漢室之胄。”可見劉備漢室宗親身份的作用。最顛峰時是漢獻帝查族譜,劉備又得到了一個劉皇叔的身份。當時荀彧曾進言曹操防劉備坐大。在東漢亂世,皇叔這樣的身份價值及號召力一定是不同凡響的。
一一劉備
四、劉備依靠自身魅力吸引人才劉備的人格魅為在於重情重義,自力更生,善待人才。
一是倚重與自已同心同德者。武將如:劉關張趙馬黃,文如: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初時劉備並沒有走宗親路線,他剛開始完全可以投靠劉表等人。沒去投靠這說明他當時與有勢力的漢室宗親並不能平等對話,人家對他是俯視,他對這些宗親只能仰視,沒有投靠人家的資本。只能自己另起爐灶重開臺。
二是高舉仁義寬厚招牌。初時劉表想讓出荊州給劉備,劉備始終拒絕,後來劉瓊及蔡氏一族獻地於曹操,劉備仍未去取。益州劉璋請其入川幫助抗拒張魯時,剛開始龐統、法正都勸其殺了劉彰,劉備沒有同意,龐統擅自作主,在劉備宴請劉璋時暗伏刀斧手欲殺劉璋,被劉備制止,並因此責備龐統陷他於不仁。劉備後來取了益州面對劉璋垂淚道:“我不得己而為之。”同時把劉璋一家安排妥當,讓別人沒有閒話說。
三是兄弟情高於一切。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備傾舉國之兵伐吳,劉備並非不知道北伐中原才是恢復漢室的正確之路,但此時如果不興兵討吳,那他的兄弟之情及仁義招牌就會受到眾人質疑,隨之會連帶損害他長期經營的蜀漢政權,只是沒想到夷陵一戰他會敗得這麼慘,連自己的性命也搭進去了,但他兌現了桃園三結義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張飛丟失徐州欲自殺吋,劉備說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讓張飛感動不己。再如趙雲從數萬曹軍中單騎奪回阿斗時,劉備擲之以地,說:為豎子幾損我一員大將。令趙雲為之動容並言:願為公肝腦塗地。龐統投劉備,看中的就是劉備仁義寬厚的名聲。孔明出山幫助是因為劉備能讓其盡能所用,當魯肅勸孔明投東吳時,孔明說孫權可尊他為賢士,但不能盡其用。劉備和孫權比較,不能不說劉備魅力大於孫權。三顧茅廬是劉備求孔明,其實孔明也在選明主,二人三觀相合,這才成就了後世一段佳話。
一一三顧茅廬
五、劉備善於以示弱方式籠絡人心
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其實劉備的哭大有講究,這是劉備以“哭"這種示弱的方式表明心跡籠絡人心,是劉備的殺手鐧,有必要專門研究一下。
劉備的哭有真哭和假哭之分。真哭一般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出現:
一是為兄弟之情會“真哭”
如張飛丟失徐州,見到劉備關羽,因羞愧欲拔劍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說罷大哭,關、張俱感泣。
再如:聞關公父子遇害,哭倒於地。眾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內殿。孔明勸曰:“主上少憂。關公平日剛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禍。主上且宜保養尊體,徐圖報仇。”玄德曰:“孤與關、張二弟,桃園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雲長已亡,孤豈能獨享富貴乎?”言未已,只見關興號慟而來。玄德見了,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
關羽與張飛是劉備桃園結義,是劉備最核心的班底,二人對劉備忠心耿耿,關羽為保劉備妻小,屈居曹操,後又幹裡走單騎投奔劉備,張飛更是對劉備言聽計從,忠勇有加,二人俱為劉備立下汗馬功勞。劉、關、張感情十分深厚,不是常人所能比擬的。所以對關羽的死劉備痛哭不可能有假,再後來不聽眾諫,包括一向尊重的諸葛亮諫言多次也未聽,並將其諫文擲之於地,起兵攻打東吳,再一次印證了劉備對關羽的真感情。
一一關羽
二是為自己久不得志而“哭”
書中記載:劉備在投奔劉表後,某日劉表見玄德有淚容,怪問之,玄德長嘆曰:“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裡肉生。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三是為失去人才會真“哭”
曹操扣徐庶之母逼徐庶離開劉備時,玄德聞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親,元直無以備為念。待與老夫人相見之後,或者再得奉教。”玄德請徐庶飲酒,庶曰:“今聞老母被囚,雖金波玉液,不能下嚥矣。”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對而泣,坐以待旦。徐庶臨走時,劉備就馬上執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會卻在何日?”說罷,淚如雨下。
再看劉備對龐統的態度,書中記載:玄德一行軍馬,再入涪關。問龐統訊息,有落鳳坡逃得性命的軍士報說:“軍師連人帶馬,被亂箭射死於坡前。”玄德聞言,望西痛哭不已。
徐庶是第一個協助劉備的得力助手,出山便幫助劉備打了兩個大勝仗,使劉便看到了希望,可好景不長,徐庶被曹操設計賺走,這使得劉備一下子如墜山谷中,重又陷入無助的狀態,不免對前途再次迷茫。劉備從內心感到了痛,所以對徐庶的哭劉備是發自內心的。
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在進軍西川過程中給劉備立下不少功勳,成了劉備的左右手,可好景不長就死於落風坡。劉備此時求才若渴,好不容易風雛,臥龍二人俱效力於門下,一個卻過早仙去,劉備哭龐統是憐其才,與哭徐庶雖在感情上有差距。但對兩人離開自己的哭都是真的,因為劉備己經嘗夠了沒有人才輔佐的苦楚。
四是求賢不得時會真“哭”
如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初被諸葛亮拒絕,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
劉備欲圖大業,必須有高人輔佐,徐庶己走,劉備身邊人才處於空白地帶。好不容易打探得孔明的大名和能耐,又三顧茅廬上門懇請,卻不料遭拒,這使劉備不由得心生絕望,面對自己事業無人能幫,不由自主淚佔衣襟。此時的哭不會有假。
五、為自己後人前途擔憂時會“真哭”
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獨以曹丕比較,是以伐魏為重也。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生命盡頭劉備再也沒有必要裝哭,這時候的哭是最真實的,他擔心自己後人的命運,不由得不發自於內心。
一一劉備託孤
劉備的“假哭“也有幾種情形
一、為維護自己仁義寬厚的名聲假“哭”
因未出於真心,且心存異念,表面與內心難以一致,但又要用哭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所以這時的哭多有含假,表現形式以“泣”居多。
如荊州劉表病重,使人請玄德來託孤。玄德引關、張至荊州見劉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託孤於賢弟。我子無才,恐不能承父業,我死之後,賢弟可自領荊州。”玄德泣拜曰:“備當竭力以輔賢侄,安敢有他意乎?”
其實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劉備並非不知,劉備此時沒有一寸土地,如能取得荊州就有了立足之地,可以藉此大展鴻圖,劉備想得荊州,但又不想揹負不仁不義的惡名,劉備的過人之處就在於處處維護仁義寬厚的招牌,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劉備就佔據了人和,有了人,人地皆可得。失去了人心,人地皆無。這一點諸葛亮也只能望其項背。
二、為收買人心會假“哭”
比如在受到曹操追擊,百姓隨劉備轉移受難時。劉備於途中竟四次哭泣。第一次:玄德於船上望見,大哭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路過劉表之墓,玄德率眾將拜於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託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干。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言甚悲切,軍民無不下淚。
第二次:因攜百姓行走較慢,而曹操追趕甚急,為保全部隊少受損失,眾將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裡,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玄德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仁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
第三次:張飛保著玄德,且戰且走。奔至天明,聞喊聲漸漸遠去,玄德方才歇馬。看手下隨行人,止有百餘騎;百姓老小並糜竺、糜芳、簡雍、趙雲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
第四次:趙雲縱馬過橋,行二十餘裡,見玄德與眾人憩於樹下,趙雲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
一路四哭,再懦弱的人也不至於如此,而劉備是一代梟雄,這就不能不懷疑他四哭的真實性。
三、為化解危機會假“哭”
劉備東吳召親後,諸葛亮請其迴歸,但劉備知道脫身不易,要藉助孫夫人之力,於是玄德入見孫夫人,並不說話,只在一旁暗暗垂淚。孫夫人曰:“丈夫何故煩惱?”玄德曰:“念備一身飄蕩異鄉,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今歲旦在邇,使備悒怏不已。”孫夫人曰:“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故推此意。“
玄德曰:“夫人之心,雖則如此,爭奈國太與吳侯安肯容夫人去?夫人若可憐劉備,暫時辭別。”言畢,淚如雨下。
大丈夫身陷危機應處驚不變,而不是如婦人一般,動輒垂淚,毫無主見一般,幾無梟雄的風範,兩次落淚不能不使人懷疑其真,書中這一節標題用的是“玄德智激孫夫人”己經說明問題。
四、為達目的欲擒故縱時會假“哭”
張松去曹營獻圖遭拒,劉備在張松歸川的路上厚禮相待,書中寫道:自此一連留張松飲宴三日,並不提起川中之事。松辭去,玄德於十里長亭設宴送行。玄德舉酒酌松曰:“甚荷大夫不外,留敘三日。今日相別,不知何時再得聽教?”言罷潸然淚下。
松於袖中取出一圖,遞與玄德曰:“深感明公盛德,敢獻此圖。但看此圖,便知蜀中道路矣。”
一一張松獻圖
為得入川地圖,劉備的演技不可謂不精彩。
再如劉備入川在處理劉彰時,也顯得有假哭嫌疑。書中說道:劉璋決計投降,厚待簡雍。次日,親齎印綬文籍,與簡雍同車出城投降。玄德出寨迎接,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義,奈勢不得已也。”
一一劉彰
劉備真實心態如何呢?在奪得涪關後,劉備酒喝多了,對龐統曰:“今日之會,可為樂乎?”終於露出真情。劉備在劉表席間醉後失言,於此復見。龐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聞昔日武王伐紂,作樂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歟?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退。”龐統大笑而起。亦有醉意。左右亦扶玄德入後堂。睡至半夜,酒醒,左右以逐龐統之言告知玄德,玄德大悔。
由上可見,劉備的“哭”玄機重重,不可以一般行為視之。
-
9 # 一葉小舟168521774
三國鼎立的三個國家中,以蜀漢的實力最弱,某種程度上講,和劉備的出身有莫大的關係。曹操是官宦人家出身,自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孫權直接從父兄手中接一份基業,更是不可比擬。唯有劉備是一介草民出身,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山。那麼,草根出身的劉備是如何實現人生的逆襲,又有著怎樣的個人魁力呢?
一,由於出身低微,因而也就沒什麼心理上的負擔,也造就了他獨特的風格。
史書記載:劉備小時,曾指著家中一個樹說,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說他自小就有遠大理想,這是給他臉上貼金。中國的史書大都如此記載,不必當真。
事實上,草根的劉備,比常人少了一些衿遲,多了一些仁義,狡猾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而已。
否則,也就無法理解他屢敗屢戰,把當時的大小諸候投了一遍這種複雜的人生經歷。劉備投靠過公孫瓚,然後是陶謙,呂布,後來是,曹操,袁紹,再後來是劉表,孫權。這些大小軍閥中,有英勇善戰者,也有多謀寡斷者,有狡猾奸詐者,也有徒有其表者。但無一例外都收留了他。
箇中原因,有對方極力壯大勢力,招賢納士的原因,更多的應該是劉備獨特的個人氣質和魁力。致少,他沒有給人有危險感。不象武功蓋世的呂布,誰都怕收留他。
劉備的性格和反映在外表的表現,也吸引了一批忠誠的部下,關羽,張飛,趙雲是萬人敵一類人物,但是,一生追隨劉備,忠心耿耿。唯一能解釋的理由,只能是劉備的氣質和魅力折服了他們,也包括道德楷模一類人物諸葛亮。
治國安邦,打天下沒有人才只是一句空話,有人才卻留不住更非一個領導的作為。如顯赫一時的袁紹就是如此,曾經的袁紹,憑藉著顯赫的家世,事業上一度如日中天,大有一統天下的趨勢。可惜袁紹這個大雪球,經不得Sunny照射,只能是越來越小。
劉備的雪球雖小,卻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變的越來越大。
二,對賢德之士的獨俱慧眼和放心使用是劉備的又一種風格。
這種性格是所有領導者都應俱有的風格,不過許多人,並不能善始善終。難能可貴的是,劉備始終是如此。
諸葛亮,龐統,法正,在三國一世都是一流人才。諸葛亮謹慎正統,龐統放蕩不拘小節,法正偏激而有奇謀。這三個人的性格可以說是各不相同,但又都能為劉備所用,而且,忠心不渝。不能不說得益於劉備的眼光和方法。
白帝城託孤,歷來眾說紛紜。然而,仔細分析,其中的真心實意應占了大多數。後世如何發展,不是靠臨終時的權謀和心機所能左右得了的。劉備一代人傑能不知道。然而,又有幾個帝王在臨終時能有這種清醒和氣度呢?就算劉備運氣好遇到了千古完人諸葛亮,可是,如果劉備沒發現他,沒起用他,沒託付他又有何用呢?所以,僅靠運氣,權謀,陰謀,計巧是解釋不通的。
劉備打下漢中後,在眾人都以為他一定任張飛為漢中太守時,劉備卻力排眾議,任用了不被看好的魏延。事實也證明,劉備的眼光沒有錯。
夷陵之戰失利後,江北的黃權無奈之下投靠了魏國。劉備手下有人建議殺了黃權留在蜀漢的家人。劉備說:我負黃權,黃權不負我,黃權家人在蜀漢待遇一直很好。這種心胸,這種氣度,歷史上許多的君王都做不到,看看漢武帝是如何對待李陵的吧。
從個人的資質,能力,謀略,手腕上來講,劉備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算不上出類拔翠者,就是在當時,他也比不上曹操,甚至也比上孫權。但是,劉備有他別人不能及的優點,也正是這些優點,助他成就了一番事業。
-
10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苦出身的劉備並不愛讀書,漢末只有靠讀書才能發跡,所以在這個社會環境下不會給循規蹈矩的年輕人以出人頭地的機會。劉備真正喜歡的是聲色犬馬美衣盛服,更喜歡結交天下豪俠,關羽、張飛就是他這時結交的兄弟後來盤踞遼東、與曹操分庭抗禮的公孫瓚,也是劉備“讀書”時結交的好朋友。
漢靈帝做皇帝時,黃巾起義爆發,中山商人張世平、蘇雙等在涿郡從事販馬活動,對黃巾起義十分害怕,見劉備很有組織能力,就捐助了許多錢財,讓他糾合起一支隊伍,鎮壓黃中軍。就這樣,因緣際會,劉備由此走上了漢末亂紛紛的軍閥混戰的歷史舞臺。
不過,在漢末的戰亂中,劉備一直鬱郁不得志,他先後投靠過何進、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等人,在大大小小的軍閥夾縫中求生存,最高曾經做過豫州刺史徐州牧,但時間都不長久,很快被別人打敗,老婆孩子還經常被敵人俘虜,很難看出有真正發達的跡象。劉備投奔曹操時,曹操對他非常看重。於是推薦劉備做了豫州牧。曹操與劉備出則同車,坐則同席。有一次,曹操舉行盛大酒宴,評論當時英雄人物,曹操說:“今日天下英雄,看來只有您和我。袁紹之徒,不足齒。”劉備聽此話,嚇得連筷子都失手掉落在地上。
劉備雖然被曹操許為天下英雄,但這位英雄卻很不顧心,不僅勞果半生,尺土皆無,而且還屢次寄人簡下,根本沒有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建安五年,劉備又投奔荊州的劉表。劉表待他以上賓之禮,讓他屯駐新野,但卻對他時刻保持警惕。劉備只能蹈光養晦,徐圖大計。劉備在屯駐新野期間,廣交荊州英雄豪傑、賢能之士。有一次,他去拜訪荊州名士司馬德操,向他請教天下大事。
司馬德操素以善於識別人才著稱,他謙虛地對劉備說:我一介俗士,哪能看得清天下大事?只有俊傑才能識時務。他向劉備推薦了外號臥龍、鳳雛的兩個人。劉備趕緊問誰是臥龍,誰是鳳雛。司馬德操告訴他,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錐。
名士徐庶也向劉備大力推薦諸葛亮,於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從駐地前往隆中拜訪,沒想到一連兩大都吃了閉門羹,第三次才見著。三顧茅廬,劉備以自己的誠意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向他分析天下大勢,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此後,劉備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設計,聯吳抗曹,立馬荊州,西取巴蜀,最後在號稱天府之國的益州建立政權,成為蜀漢政權的開創者。我劉備是帝室之胄,他自起兵起,就以興復漢室為號召。
劉備的這些舉動,很能爭取當時部分還對漢室心存幻想的土人一要 知道,諸萬亮的隆中對也是以興復漢朝作為最終目的一劉備念茲在茲的漢 室情結,也頗引起後世學者與小說家的不少好感。宋代朱熹把蜀漢當作三國政權的正統對劉備說過不少好話,到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便把劉備奉為明主,當作正義和真理的化身,還給他安上一個“皇(指漢獻帝)權”的稱號。實際上,據記載,劉備雖然是西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的後代,東漢東郡範令劉雄的孫子,但從劉貞到劉備的祖父劉雄中間的三百多年間的傳承情況,卻完全是空白,無從查考。世系都搞不明白,輩分就更難以論清。所以,劉備究竟是不是皇叔,其實還存在謎團。
不過,劉備從一個小小的鞋販,成長為與曹操、孫權一樣三分天下、雄霸一方的帝王的發跡史,見證的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治亂更替,演繹的是中國古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大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認為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這或許可以看作是劉備成功的奧秘所在。
-
11 # 小草85670788
努力,奮鬥只是一個方面,哥們義氣是另一個方面。
劉備主要靠樹起的一面大旗,皇室宗親。是這面大旗能讓他聚來天下英雄,完成各自目標,復仇的,想當官的,找飯吃的,幫劉備實現了帝業。
-
12 # 舞蹈體音美中小學舞蹈
還不如做一個草根呢!
劉備除了引起戰爭,殺死許多人外,根本沒什麼建樹,而是重複著歷史的皇帝夢!對於人類而言,劉備的出現是一種災難!
-
13 # 漁樵散人
劉備並非草根,如果劉備真是草根,又怎麼能聚眾數千人剿滅黃巾軍呢?
劉備的草根,是與袁紹袁術這些當朝貴族相比,而他自己,在當地也是有一定的名望,畢竟皇室之後。
-
14 # 春天來了7270
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
主要就是機遇,人氣,還有一夥忠誠可靠,身懷絕技好朋友們的支援與幫助,才成就了他的霸業!
再說了,就像天時,地利,人和這個賣草鞋的劉備都佔據了!
最可惜的就是,最後讓他那個窩囊廢阿斗把所有的一切的葬送了!
-
15 # 天空44081
劉備這個人一開始就打的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以自己是漢室正統的身份為口號,並且前期十分尊重人才和愛護百姓,還有就是諸葛亮等人的輔佐和把握天下的形式之變
回覆列表
作為領導要有相當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手段,才能讓下屬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善用人者興,不善用人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用人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二是管理者要有一定的手腕,只有下屬對領導心服口服,才會服服帖帖的追隨著領導。
說到三國時期的劉備,完全可以用草根逆襲來形容,雖然劉備一直號稱中山靖王之後,但可考證的實際性並不強,中山靖王有120多個兒子,傳到劉備已經有一二十代了,就算劉備真是他的後人,但也是實實在在的破落戶“織蓆販履”之輩。劉備最終成帝王霸業與他高超的馭人之術離不開,而並非他喜歡扛著的那槓大旗。
三國演義中常山趙子龍於百萬軍中七進七出,最終救得劉阿斗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劉備因被曹操追得走投無路,只能摔孩子收買人心,我們不糾纏阿斗是不是真被摔過,而是要借“劉備摔孩子”這個典故來討論一個話題:劉備的用人之術。
除了摔孩子還有一件事能體現劉備的人格魅力,就是劉備攜民渡江。
曹操在收復荊州後,為了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親率大軍來取劉備的人頭,為了保命劉備不得已率軍南下,因為劉備平時廣施仁德,深得民心,等跑路到當陽時,身邊已經聚集了十多萬拖家帶口的百姓,換任何一個人在逃命的時候,哪還管得了這些,估計早就自己策馬狂奔了,最終劉備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帶著百姓每天只能前進幾十裡,很快被曹操的騎兵追上,差點丟了小命,但此舉卻為自己收攏了人心。
劉備的“厚黑學”學得好,善於炒作,有時候都不知道他是在演戲還是真情流露,有句老話說得好:做一次好事不難,難得的是做一輩子,即使劉備是在演戲給百姓看,但拿自己的腦袋演戲確實不容易,況且劉備演了一輩子,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公司小可以採取作坊經營模式,以人情管理,如同梁山好漢稱兄道弟一般管理,大家一個鍋裡撈肉吃,但公司大了必須用制度管理。
劉備在入主西川之前,實實在在是一個“小作坊”,所以攻克成都之前,劉備承諾破城後允許中下層軍官私分府庫財物,進入成都後,劉備又大大賞賜了高層文武,透過這一番,兄弟們對劉備是死心塌地。
關於人才方面,劉備不能和“財大氣粗”曹孟德相比,人才對於劉備來說,好比大白饃,一餐不吃就餓得心發慌,入主西川前,劉璋的部下黃權和劉巴是極力反對請劉備來“幫忙”的,這些劉備不可能不知道,在得了益州之後,二人閉門不出,靜等著劉備上門算後賬了,但劉備卻沒有這麼做,甚至下令嚴禁部下去“打擾”他們。
這一招實在是高,不僅讓黃權劉巴感動的痛哭流涕,真心追隨劉備,而且給其他原劉璋的部下做了一個好榜樣,劉備心胸寬廣,是個不計較的“好老闆”。拉攏了一大批蜀地的人才。
不得不說劉備以德報怨的戲演得不錯,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但劉備“公司”壯大後立馬改變了管理方法,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劉備親提大軍要跟孫權拼命的時候可是軍紀嚴明,決不允許手下計程車兵“私分”府庫財物,到底是不是來報仇的明眼人一看便知,連孫權都說:大耳賊已經把吳的屬地當作蜀國的了,至於報仇只不過是出兵的藉口而已。
對待下屬也不再是一貫的懦弱容忍了,比如彭羕和法正一樣是狂徒,但法正受寵,而彭羕則不受劉備喜歡,彭羕心理不舒服就激出事來了,竟然想聯絡馬超造反,結果東窗事發,雖然在獄中磕頭如搗蒜的懺悔,最終劉備還是處死了他,擱以前劉備為了維護自己的“仁德”形象,最多趕跑他,斷然不會殺了彭羕。
劉備高超的手段最終成就了自己“集團公司”的老闆地位,從一個“織蓆販履”的破落戶到三國鼎立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