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封神榜也是由歷史傳說和作者腦洞寫下的一本書 眾所周知紂王是被黑的,是周王室趁其年老搶奪其位的。而姜子牙歷史中也確有此人,那楊戩哪吒李靖雷震子他們會不會也是歷史中真正存在的大將軍呢? 封神榜除了姜子牙和周王室以外,楊戩哪吒李靖雷震子等人不是死後成仙,就是肉身成仙,總之這些人都不在人間了。 那麼除去在戰亂中死去的,肉身成聖的這幾位會不會是周王室覺得他們功高蓋主,手握軍權給秘密殺害的呢?
8
回覆列表
  • 1 # 七世貓哥

    《封神演義》這部小說成書於明代。它和《西遊記》共同完成了我們神話故事的主要構架。這兩部神話小說有一個特點,就是根據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或者真實人物的經歷,想象虛構出來的故事。

    從現在發掘的歷史資料來看,紂王被黑,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說那7位“肉身成聖”的人,是因為周天子害怕這些人功高震主,就秘密除掉了。大概是把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誅殺功臣的事情,套到武王伐紂的故事上去了。

    在《封神演義》中,因為昊天上帝缺乏人手兒,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教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都是什麼人呢?通天教主曰:“吾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元始曰:“……當時在你碧遊宮,共議封神榜,當面弭封,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墮輪迴之劫,此乃天地之生化也。……“

    這麼大規模的造神運動,雖然是仙界天上的事情。但是它的具體過程卻是在人間來完成的。那麼,在人間是透過什麼來體現的呢?那就是改朝換代。紂王無道,氣數當終;周室仁明,應運當興;參與到這場改朝換代中的人物,基本上有三種結局,被殺死的,大部分被封為神。活下來的,作為開國功臣被西周封到地方做諸侯國君。還有一種,就是投靠西方教(就是後來的佛教)。

    等到故事結束的時候,有名有姓的人物,基本上都有著落。要麼被姜子牙封神,去天庭給昊天上帝打工,享受公務員待遇。要麼作為功臣義士,被周天子封為諸侯國君,成為西周的臣子。

    在書中,姜子牙的最後的去處交代的很清楚。那就是被封到了齊國,侯爵。武王謂師尚年老,不便在朝,乃厚其賜賚,賜以黃鉞白旄,得專征伐,為諸侯之長,令其回國,以享安康之福。次日牙入朝,拜謝賜賚。這些描述,和歷史記載描述的也很一致。

    書中還有7個比較特殊的人物,既沒有被封神,也不肯被周天子封為諸侯,最終歸隱山林,做了方外的隱士,最後“肉身成聖”。這7個人分別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

    第一個先說說雷震子。

    雷震子是周文王的義子,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周文王的第一百個兒子。這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在真實歷史中是沒有這個人的。周文王姬昌也沒有100個兒子。在書中,他既是闡教的三代弟子,也是西周的皇親國戚,但是如此重要的角色,只在這部書中有描述,就在中國傳統神話世界裡消失了。雖然有訛傳雷震子為雷神,但是顯然是錯誤的。在《封神演義》中,描述的很清楚,雷部諸神是由商朝太師聞仲和他的朋友將領組成的,民間雷神的形象是聞仲的部將辛環。

    第二個說說韋護。韋護當然也是虛構的人物。封神之後,韋護也是到了西方教(佛教),皈依佛教成了韋陀護法。

    第三個說說李靖、金吒、木吒、哪吒父子幾個人。這四個人活躍在中國神話裡,在《西遊記》中,李靖和哪吒後來也到了天庭任職,李靖做了托塔天王,哪吒則成了三壇海會大神,這爺倆成了玉皇大帝手下的得力干將。金吒則是到了佛教(《封神演義》裡西方教)如來佛祖的身邊,做了前部護法。而木吒跟隨了觀音菩薩(《封神演義》中慈航道人),說是做了觀音菩薩的徒弟,叫做惠岸行者。這爺幾個李靖、哪吒父子在玉帝的天庭裡可謂是位高權重。金吒在佛教老大如來佛祖身邊做事,類似於貼身侍衛。而觀音菩薩可以說是佛教中除了如來佛祖之外,勢力第二大的力量,木吒就跟隨在觀音的身邊,是觀音菩薩的絕對心腹。李靖父子混的可以說是風生水起,相當牛逼的。

    最後說說二郎神楊戩。

    二郎神楊戩活躍在中國的諸多神話故事裡,不僅僅在《封神演義》、《西遊記》裡有他的形象。甚至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傳說。這裡只說說從封神到西遊裡楊戩的故事。封神結束之後,神仙世界赫然發現,二郎神楊戩竟然和玉帝竟然有血緣關係,玉帝竟然是他的親舅舅。玉帝對這個外甥的待遇相當不錯,沒有讓他到天庭任職。而是把他封為二郎顯聖真君,在灌州灌江口享受人間香火,聽調不聽宣。不但有梅山六兄弟,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還有一千二百草頭神的小部隊,儼然成為天庭轄下的地方小諸侯,可以說是自在逍遙。

    在歷史上,唐代有個叫李靖的將軍。這個人是隋末唐初 的大將,為李唐打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另外這個唐朝的李靖,在《說唐》、《薛剛反唐》等等評書中,也成為了神仙一類的人物。在唐傳奇《虯髯客傳》,就是關於他的故事。

    在北宋,有個叫楊戩的太監。這個叫楊戩的太監,深受宋徽宗趙佶的信任,卻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傢伙。在《水滸傳》中,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人,是害死宋江、盧俊義等人的元兇。可惜 了二郎神楊戩竟然和這個太監同名,真實讓人無話可說了。

    假如這些人真的是活在西周初期,作為開國元勳,會像韓信、岳飛等人那樣被殺死嗎?答案是不會。在小說中,擁有領兵權的只有姜子牙一個人。這些人都是單打獨鬥的將領,沒有統兵的權力(神仙鬥法,凡人兵士連炮灰都算不上)。而在歷史上,周武王是親自統兵討伐紂王的,姜子牙更像是一個謀士,而不是統領一方軍隊的將帥。在《史記》中關於姜子牙的記載都是:太公之謀計居多。……師尚父謀居多。等等。

    因為《封神演義》成書於明代,按照明朝人的思維,所以大大誇大了這場戰爭的規模,和複雜程度。武王伐紂,更像是兩個部落之間的衝突。一般的將領沒有多少軍隊可以掌握,更別提造反了。周武王死後,真正造反的是他的兩個弟弟,只是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 2 # 月淡風青

    第一、透過對比這三本小說,可以看出,李靖家四位和楊戩等七人,都是許仲琳的藝術加工。

    《武王伐紂平話》的男一號是殷交(也就是後來的殷郊),是紂王的兒子,就是所謂的太歲臨凡。雷震子出現了,但是沒多少戲份。《列國志傳》中,雷震子的戲份基本和殷郊相當,都是伐紂的主力隊員。到了《封神演義》中,殷郊被設計成反面人物,楊戩成了三代弟子中最厲害的角色。從這個角度說,這六位都是虛構的。既然是虛構,也就不存在秘密殺害的問題。

    第二、武王和紂王之間只發生了一次戰役——牧野之戰。

    主要功臣是呂尚(姜子牙),封到齊國。其他人像南宮适等人也是論功行賞,虛構的人物,要麼死去,要麼離去。畢竟那時還是要依據史實的。不像現在的架空小說。一次戰役,而且只打了一天,又是呂尚統帥,所以戰功不會太多。周國強大,是周王幾代人,尤其是周文王周武王和所謂四賢八俊的功勞,分封諸侯自然以同姓王為主,而不會以武將為主,更不會分封虛構人物。何況,哪吒傳入中國,最早在唐,韋護也是佛教護法神,李靖是唐初功臣,楊戩可能原型是秦國戍守李冰的兒子李二郎(灌口二郎顯聖真君),早早就給他們封了封地,讓後世的皇帝們幹什麼,這也太扯了。

    第三、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雷震子,都是闡教三代弟子的優秀代表。對他們來說,方外修真比起榮華富貴,不知道要強多少。

    姜子牙就是因為水平不夠,只能享受人間富貴。度厄真人當時也是這麼交代李靖的。因為後來躲哪吒,遇到燃燈,也說:“你修道未成,合享人間富貴。”就連申公豹也是視功名如糞土,他憤恨的是,老師不讓他修道就罷了,幹活都不讓他幹,安排了姜子牙。所以他才下山,到處贈人富貴。所以,修道是一等,人間富貴是次等。

    第四、周代廢除了人牲,更不可能殺功臣。

    殷商祭祀經常用人牲祭祀祖先,牧野之戰,奴隸和平民反戈,讓武王看到了民眾的力量。況且人才是生產力。土地多了,需要人去開發,周王缺的是人手,不可能把用的順手的手下白白殺掉,讓他們帶人去開發土地才是上上選。土地多了,糧食多了,人也就多了,這是良性迴圈。周國的日漸強大就得益於此。武王之所以敢和紂王對著幹,並不僅僅是因為紂王暴虐,更主要的是,周國有這個實力了。

    所以說,周王不會虐殺功臣,李靖等六人本來就不存在。即便是管叔和蔡叔也是因為造反,才被周公旦幹掉的。

  • 3 # 吉月文

    從時間上看,兩者時間差距實在太遠,不存在這種可能。

    武王伐紂發生的具體時間,現在有爭論不能確定。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給出了一個時間,但是在史學界有爭論。但是一般的寬泛一點的時間範圍是可以框定的。大致是在公元前10~12世紀左右。

    封神演義的具體成熟時間現在也沒法確定,不過大體可以斷定是在明代中晚期。比西遊記成書的時間要更晚一些,因為此書的創作很明顯的受到了西遊記的影響。因此封神演義的創作時間,應該就是在公元16~17世紀。

    對照一下,兩者之間相差了至少2600年。在這麼漫長的歷史時間內,王朝更替已經數十代。因此不可能是西周王朝用來為自己辯護愚民的工具。

    那麼封神演義的主題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傾向呢?答案也不是。

    現在封神演義的作者一般認為是許仲琳。但是對於這個作者的生平了解甚少。傳說他是個道士。從作品的寫作傾向來看,這種傳說比較合理,有一定的可信度。

    在沒有了解作者生平的情況下,探討作品的主題就有一定難度,主要依靠作品本身來進行解讀。從作品的本身來分析就不難發現封神演義是一部小說,但是並沒有特別強的政治傾向。這部小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構建一個神仙譜系,從而解決長久以來上古神仙體系和道教興起以後民間神仙體系之間相互割裂的問題。這對於道教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隨著封神榜在民間的廣泛傳播,重構神仙譜系的工作得到了普通民眾的全面認可,應該說在這一點上這部小說非常成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學者猜測小說作者應該是個道士的主要原因。

    其實作者本身對於武王伐紂的正義性並沒有做過多突出的描寫,在這個過程當中,不難發現,無論是武王還是闡教一方,都有一些較為下作的手段。這種描寫實際上也就體現了,作者本身並沒有在小說當中強行的賦予雙方一種正義和不正義的對抗關係。準確的來說,這場戰爭就是一場在上天諸神,主要是女媧和原始天尊等人指示之下所演的一齣戲。在這齣戲當中,演員的地位是一樣的,出演正派角色和反派角色並沒有什麼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商紂一方的人在封神臺上可以封神的主要原因。小說當中呈現出了非常濃厚的宿命論色彩,並沒有刻意的為武王的正義性進行渲染。

    那麼為什麼會有一些人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呢?這和影視作品改編有關係。如果過於強調宿命論,恐怕是不好透過審查的。而且也會使整個故事變得枯燥乏味。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將整個故事的主題改造為正義戰勝邪惡,也就是賢能的周武王戰勝昏瞶無能的商紂王,顯然既能透過審查,也更符合觀眾一般的觀賞習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影視作品改編後的封神榜主題實際上和原小說發生了很大的差異。大部分人是沒有興趣去讀大部頭的,封神演義原小說的,主要是透過影視作品來了解封神榜的故事情節。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人,就把影視劇的主題當成了小說主題。

    使用文學作品來為自己進行洗白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除了洗白也有抹黑。實事求是的說,金庸在小說鹿鼎記當中,對於其祖先的描述與歷史事實不盡相符,有不少美化之處。抹黑者也不乏其人。比如,武大郎的原型武植和妻子潘氏據說是一對恩愛夫妻,因為得罪了人,所以被人抹黑寫入了水滸傳之中。但是像這種超越2000多年,進行洗白的情況恐怕不會發生。

  • 4 #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新搜神記,用科學和歷史打通神話的任督二脈。

    我只能說,題主你小說看多了,野史看多了,才有這樣的腦洞。

    首先“眾所周知紂王是被黑的”。這個“眾所周知”應該加個定語,那就是“現代”。因為對於紂王,說他“被黑”,只不過是歷史翻案流的一個傑作。如果你能多看點書,瞭解下歷史上真實的紂王,煬帝這些昏君,你就會發現,給這些人翻案的手法何其相似。你以為自己瞭解了真實的歷史?未必!因為歷史是多維的,要騙一個不懂思考的人太容易了。

    紂王太遠了,如果我以他為理由舉證據,那就是騙你你也不知道。那舉隋煬帝為例子吧。現在隨便一個都會說隋煬帝被李世民黑了,他開了科舉,修了功在千秋的京杭大運河。實際呢?科舉根本不隋煬帝開的,京杭大運河也不是他修的。有些人所以這麼說其實都是玩顛覆,騙不懂的,彰顯自己有學問。

    紂王其實也一樣,所謂“解放奴隸,破除神權,開疆擴土”其實全是後人為他抹上的脂粉。我知道你可能不信。我普及的也累了。如果你真想知道,你應該自己去考證去翻古書,去找證據,而不是等別人來轉述。事實上很多為紂王辯護的說法就是文字遊戲。比如說紂王尊重女性,以婦好為例子。事實上,婦好這個人物真正是否存在還另說,而紂王絕對是沒見過婦好的。就算婦好存在,按出土甲骨文,她也是個被當做生育機器,因難產而死,死後還被老公武丁冥婚給了其他先王。真的尊重?而她的所謂“武功”,更是吹牛不犯法。墓中發現了白種人骨骸就是雅利安人戰俘。她就拯救了華夏,就是白起老祖宗。

    婦好拯救華夏與否我不知道,白起是肯定不知婦好是何人的。

    狂吹商朝,吹得比《封神演義》更神的另一面就狂貶周朝。同樣,我不知道周朝黑沒黑商朝,但周朝肯定是被現代人黑了。始作俑者就是郭沫若。現在網上比較難找他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紂王翻案的原文了。因為太荒誕,很容易看出問題。

    所以說荒誕,是因為郭沫若是拿當年周武王批判紂王的發言稿《牧誓》一字一句找漏眼。完全就是欺負人家死了幾千年,還有大部分人古文水平不高。例如,周武王說紂王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也就是說紂王任用一些罪犯作為官員。這就被郭沫若說成紂王“不拘一格用人才”,“任用奴隸”。但這“奴隸”到底是誰,他就說是叫飛廉的。而事實上,紂王死了沒多久,飛廉一族就投奔了周朝,他們是秦國的祖先。郭沫若說紂王打破階級差別的說法就顯的毫無根據了。因為第一,他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飛廉一族就是周武王說的“罪人”。第二,他也無法證明飛廉一族就是奴隸。第三,為什麼紂王任用飛廉就值得歌頌,武王任用飛廉就不歌頌?

    類似的奇葩論調還有很多,比如武王說紂王酗酒,郭沫若就說:“你爸文王也喝酒,沒聽過"文王千杯"嗎?”武王說紂王浪費糧食造酒,郭沫若就說:“這是生產力水平高,糧食豐收的原因!”

    遺憾的是,很多人生活知識太缺乏了,以至於連“酗酒”和“酒量好”都分不清,所以看不出郭氏的荒唐處。就後面的那個問題,就好像說看到一個人用高檔手機就說他有錢,殊不知人家那個手機是用賣腎的錢買的。

    至於所謂“殺害功臣”問題,倒是有人真的被黑了。不過不是別人,正是被說成“濫殺功臣”的皇帝。我以前統計了一下,所謂“濫殺功臣”,事實上歷史上只有隋和明兩個朝代。漢、唐、宋、清都沒這麼做。就是被說成“殺功臣”鼻祖的劉邦,也沒殺幾個,大漢開國144功臣,除了韓信和造反的陳豨,基本都死在劉邦後面。就算韓信,也不是死在劉邦手裡。

    所以題主你說這些,從根本上就是不存在的。趁著防疫的時機多看看書,多思考,有好處的。

  • 5 # 百家悅讀者

    首先《封神榜》誕生的時間是明代,離周朝相距甚遠……很多東西都是作者臆想出來的內容……你且比對另外一部《西遊記》就知道,它只是借用了道教仙神的名字罷了……事實上武王伐紂的歷史並沒有那麼具體……其中大部分仙神之名還是作者想出來的。

  • 6 # 餘逸遙

    基本上沒有這個可能。

    歷史上雖然沒有封神的故事,但有分封諸侯的事實。

    從歷史角度來看

    周朝只不過是歷史上第三個王朝,在開國之後殺伐社稷之臣這種事要發生,還是快1000年後的漢朝,在此之前,雖然也有因為害怕將帥權利過重而設計殺害的事情,但沒有漢朝初立那麼嚴重。

    對了,秦二世上位之前,也大肆殺害過重臣。

    從制度上來看

    在之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這些時候,因為有分封諸侯制度的存在,所以並不會惡意去殺這些個大將們,中央也並不會害怕諸侯們反。

    因為那時候的人還算比較遵守約定,並不會手握重兵覺得能打過中央就開始反。

    自己做自己的諸侯,也挺逍遙自在。

    不過,聽說後來由於這些個人表現不太好,被周王弄死的有很多。

    人貴有自知之明啊。

  • 7 # 農民看笑話

    封神榜只是一部暢銷的小說而已,根本就不是歷史!周是以爺孫三代持續造反才得到的天下,也恰巧帝辛(紂王)派兵出去打仗了,朝歌空虛,周這個部落趁虛而入才逼死帝辛(紂王),屠戮商的反抗者後,才建立的邦國!自古以來國比邦小,邦國天下而不是國邦天下!

  • 8 # 文子心語

    在回答問題前,先說明一下《封神榜》是電視劇名。而明代的小說應該是《封神演義》。題主所問的《封神榜》會不會是周王室虐殺功臣後愚民的故事?個人認為:不會是這樣的。

    年代上差異。

    《封神演義》的確是透過幻想的姜子牙封神故事,描寫了武王伐紂,經過無數激烈的戰鬥,殲滅了助紂為虐的諸侯,最後終於推翻殷紂王荒淫殘暴的黑暗統治。而書中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均發生在上古的周。

    但《封神演義》的成書則約是在明隆慶、萬曆年間。二者相距近千年。這本書的編撰者沒有必要去為周王室開脫而以此書去愚民。

    《封神演義》屬於文學作品。而不是記傳體通史類的著作。

    《封神演義》是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它是以宋元講史話本《武王伐紂平話》為基礎,博採民間傳說,並加以幻想與虛構而演繹成書的。此書的原題是“鐘山逸叟許仲琳編輯》。

    由此可見《封神演義》其中既有歷史上真實的人物或事件的影響和脈絡,更有民間口頭流傳的虛構和幻想成分,而且可以肯定地說,虛構和幻想的成分是主要的部分。而不能簡單的把它說成“是由歷史傳說和作者腦洞寫下的一本書”。既是傳說,它真實性就要打個問號,而且這本書是編輯而成,而不是哪一個作者的專著。所以不能用記傳體通史去看待它。

    既然是文學作品,就不能以史志類的作品去判斷和要求。

    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它的文學屬性。《封神演義》同樣如此。例如書中揭露紂王昏君無道,沉湎酒色、聽信讒言、殺妻誅子、殘害人民、治炮烙、造蠆盆、剖孕婦、敲骨髓等惡行。頌揚了文武周王“仁慈愛民”的“聖德”,把他們統治下的“西岐”寫成一個“民風物阜、市井安閒”,“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仁政”樂園,從而來肯定武王伐紂是以有道伐無道的合理性。

    作品中有不少描寫,具有較高的認知價值。例如,對紂王荒淫暴虐,修築臺、造酒池、建肉林,橫徵暴斂,害得朝歌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描寫。客觀上反映了武王伐紂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的必然趨勢。

    至於書中所舉的例子是否符合歷史事,是否是黑化,或者含有什麼目的和企圖,這不一定是讀者所關心所想知道的。比如歷史上的“楊家將”與“潘仁美”,就不是真實的。但是在老百姓中卻家喻戶曉。

    《封神演義》也含有極其明顯的思想矛盾。

    在《封神演義》中一方面肯定了武王伐紂是以有道伐無道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極力宣揚王權至上,千方百計地維護殷商王朝的正統地位和紂王的絕對權威。在某些描寫上否定了武王伐紂,把它說成是不忠不孝之舉。例如,作品充分肯定了堅決反對武王伐紂,寧願餓死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等人;又熱烈的頌揚了文武周王的“忠君”之心,文王被紂王囚禁七年,令姬發肉卻毫無怨恨之情,直到死前還念念不忘訓誡姬發(武王):“縱天子不德,亦不得造次妄為,以成臣弒君之名。”等等。

    《封神演義》上所表現的這些思想上面的左右矛盾。不僅含有封建糟粕,而且也容易使讀者混淆視聽。

  • 9 # 啊哩吖

    《封神榜》是歷史與神話的結合產物。

    《封神演義》參考了歷史古籍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史詩風格,但是其內容描述主要以奇特瑰麗的想象取勝。

    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些人物的形象。許多神仙妖怪的奇形怪狀的容貌,例如楊戩的眼睛、雷震子的肉翅、哪吒的三頭六臂,加入想象創造出來的形象往往能使讀者產生濃厚的興趣。

    《封神榜》又名《封神演義》,作者是明朝的許仲琳,也有一說為明代道士陸西星。

  • 10 # 西山講歷史

    《封神榜》就是明代的小說家瞎編出來給老百姓解悶的東西,雖然它是以武王伐紂為主線,但是究其根本,《封神榜》其實就是一個明代的故事,為的就是讓當時的老百姓好接受好理解,畢竟作者寫小說是為了賺錢。

    《封神榜》這本小說現在看起來很牛,其實和現在的網路爽文是一個性質的。明代市民文化發達,百姓也需要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明代大量湧現出各種題材的小說滿足大家的需要。

    武王伐紂根本就不是作者所理解的那種改朝換代,西周代替商朝和後面唐朝代替隋朝、明朝代替元朝這樣的改朝換代完全是兩碼事。

    武王伐紂從戰爭性質來講,就是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周部落打敗了商部落佔據了關中平原,然後獲得了大多數部落的認可,成為了正統,而且周部落也沒有對商部落趕盡殺絕,還給了商部落封地,讓他們繁衍生息。

    《封神榜》的作者不知道這些歷史,所以他照著明朝的樣子開始刻畫他心目中的武王伐紂。塑造了各種個性鮮明的人物出來,比如像聞太師,太師明顯就是明朝的官職,西周那個時代肯定不能有太師。

    明代喜歡殺功臣,其他朝代真沒有這個習慣。周代實行分封制,而且周朝剛開始佔領的國土面積並不大,只是在黃河那一塊,外面還有廣大的國土需要擴張,所以周王室會給功臣分封土地,讓他們去外面自己擴充套件領地,然後只要大臣們效忠周王室定期納貢就行。

    分封制在周朝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對武王和功臣雙方都有利的東西,武王可以藉由封臣的擴張進而擴大周朝的版圖,封臣可以借武王的首肯成立自己的封國。

    在分封制這樣的制度下,武王根本不需要殺害功臣,因為可以封賞的東西太多了,而明朝就不一樣,朱元璋時刻怕自己的權力被挑戰,所以才要殺害功臣。

    總之,《封神榜》就是一個披著武王伐紂的明代故事,把裡面的人物換成明朝的人物,大家也不會覺得突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死亡,你選擇是全力求生還是尊嚴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