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彬145837792

    中醫有很多自己都不是很瞭解中藥!因為沒有去實踐!熬二遍到了第二遍藥性就非常淡!還熬三遍?還說中藥一定要用砂鍋熬效果才好!就這樣才害得很多人不吃中藥,熬中藥這直接用電磁爐低壓半小時就可以了,我吃那麼都是就樣熬的,也不見得效果不好。

  • 2 # 孤獨意識

    現在雖然西藥已經很普遍的被運用,但是還是很多人對中藥深信不疑。尤其對慢性病,很多人還是選擇中藥治療。很多大醫院都提供了中藥代煎服務,殊不知為了提高煎藥的效率,很多都只熬一次裝袋了事,浪費了藥材。在家自己熬中藥,放心又省錢。

    如何選擇熬藥的鍋

      1.熬中藥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鍋、砂罐,因其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並且導熱均勻,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鏽鋼鍋。

      3.煎藥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因為金屬元素容易與藥液中的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可能是療效降低,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煎藥前的浸泡

      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於浸出。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一般為15分鐘。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一般為半小時。

    煎煮次數

      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熬藥方法

      1.先把藥放在砂鍋裡面,根據藥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須漫過中藥(千萬不要加少了,否則熬中藥容易靠幹)。大約泡20分鐘左右。泡的過程中最好不時用攪拌棒攪一下,這樣泡的均勻一些。天熱時可以加涼水泡,天冷時用涼水要延長浸泡時間,或者可用溫水,這樣效果更好郵箱。

      2.中藥泡好後,放在煤氣爐子,或者蜂窩爐子上面開始熬製。在中藥熬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後轉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製大約20分鐘。看著表,到時間後,如果藥湯還是很多,可以再繼續熬一會。切記千萬不能把中藥熬幹了。熬完後,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鍋沿上擋住藥渣,再用藥淋子過濾,這樣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製時,可以加溫水,加的水應是第一次的一半。也是熬20分鐘左右,熬完看看藥湯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來。若藥湯較多,可以再多熬一會兒。

      4.有時間的話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但是一般情況下,熬兩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藥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藥湯泡腳。

      5.在倒中藥時,一定要小心燙手。盛中藥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鏽鋼的,這樣中藥不易與器具發生化學反應。

    煎煮時間

      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30分鐘,第二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分鐘。滋補類藥物煎煮時間可適當延長。

      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後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在其它藥煎至預定服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囑煎煮。

    小貼士

      1.中藥在熬得過程中如果熬幹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須倒掉,因為熬乾的中藥毒性相當大。這一點很重要,熬中藥時一定記好時間,應該有人專門在旁邊看著。

      2.中藥很苦,喝完後可以吃塊冰糖。但熬製中藥過程中不要加糖,那樣很影響藥效。最好憋著一口氣喝完,這樣感覺就不那麼苦了。

      3.喝中藥期間忌辛辣、生冷、油膩等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 3 # xs63775273

    主要是為了節省藥物,熬一遍兩遍也行,三遍之後基本上就沒藥性了,所以基本上最多三遍,其實兩遍以後藥性已經不強了。傷寒論裡基本上只熬一遍

  • 4 # 雲腳低

    類比加臆斷,巫術加暗示。讓你熬三遍咋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嗎?事不過三,過三則永珍雲起,事必變更了嗎!這個道理看著易經就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臨供房、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的京一代80後,擁有多少存款才能不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