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酌詞習格律
-
2 # 老哥詩詞對聯
平仄是對聯最基本的要求,怎樣區分對聯的平仄,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讀一年級學的拼音,一到四個聲調,第一、第二聲屬於平聲,第三、第四聲屬於仄聲。例如:“醉臥山林聽虎嘯”這句對聯怎樣區分它的平仄和怎樣區分它是上聯還是下聯呢?“醉臥山林聽虎嘯”正確的平仄是這樣的:(仄仄平平平仄仄),請大家仔細看好,最後一個字是第四聲,就是仄聲,所以這句“醉臥山林聽虎嘯”是上聯,如下圖所示:
-
3 # Mary
一聲、二聲為平聲,三聲、四聲為仄聲。例如:
上聯: 一帆風順年年好(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 萬事如意步步高(仄仄平仄仄仄平 )
-
4 # 聖劍守護者
按照現在的四音標準,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音律保持“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奇數字不講究平仄,偶數要對稱,結尾上聯一般為仄,下聯對平,這樣更有韻味,也讓對聯此起彼伏,有氣勢!
-
5 # 嚴文兵
上聯,天恩深似海,
求下聯?情愛重如山。情愛遠如空。父愛,母愛大如山。
對聯規則,上聯的尾字一定要仄,漢語拼音的3和4 聲,如夜,野字,下聯的尾字一定要平,漢語拼音的1和2聲,如一,遺字,仄起平收,不提倡3連平3連仄。上下聯要平仄相對,迴避同一個字,名詞對名詞,數詞對數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等,意義關聯。相對,第1,3,5,7,字不管,第2,4,6,8,字要堅守平仄相對。還有寬對,意境相容,可以忽略平仄。歡迎溝通交流,自娛自樂哦。謝謝斧正。既然愛好,就堅持。加油。
上聯:時下拼音律聲易懂。
下聯:古今漢語平仄難分。
個人認為以現代漢語拼音分平仄是比較簡單易懂的。通常是一聲“a”陰平,二聲“á”陽平為平聲,其餘兩聲為仄聲。如:對聯還有三個禁忌,絕對不能犯。剛才提到的三平尾是一個,還有一個是忌合掌,意思就是上下聯不能是一個意思,也不要過於接近。如:今日星期六;明朝禮拜天。又如那副民間流傳甚廣的古春聯:生意興隆同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上下聯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這就是合掌。最後一個禁忌是忌不規則重字,意思上聯如果有相同的字,下聯對應的地方也應該用另外一個相同的字來對仗,不允許在不對齊的地方出現重複用字。說起來比較拗口,舉例說明:今日星期六;明天禮拜天。下聯兩個天字,一個對的是日,一個對的是六,這就是沒對齊,是不規則重字。再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上聯兩個一,下聯對應的地方沒用另外一個重複的字來對應,還是用一,這個也是不規則重字。再舉個正確使用重字的例子: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個就是重複用字的正確用法,霧一直對的是天,鎖字一直對的是連,山字也一直對的是水。 形對意聯。這是對聯的精華所在,也是對聯的本質。通俗講就是,形式對仗,句意關聯。以上前五點就是對聯的外形,是格律範疇,死記硬背的東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真正難的部分就是在意上。
-
6 # 梅子青轉紫白衣返北涼
對聯中的平仄相諧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一.什麼是平仄
在我們現代普通話中,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簡單說就是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
二.平仄相諧
不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聯尾字是仄起平收,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以前我們上學學的是,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上聯最後的暖字,三聲,為仄。下聯的春字一聲,為平。仄起平收。押韻啊,我們的老祖宗很v8吶
-
7 # 詩詞詠相傳
對聯的平仄,不像詩詞那麼嚴格,因為句式長短不一,不會像七言、五言那樣,一定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
隨便起了個首聯,下聯就要按照相反的對上去
1.相對的字,上是平,下就要是仄,詞性要一致,數字的要對數字,人物的對人物。有拆字特點的要對上一樣特點的。譬如,一個偏旁的,也要對其他一個偏旁或字頭字尾的;有金木水火土的,也要對類似的,等等
2.一個詞語,如不能完全做到每個字的平仄相對,那麼至少最後一個字必須平仄對上。許多時候,第二聲的陽平可以看做仄聲,如遇上陰平的話,這種情況要首從氣象、格局、意思。
3.上聯一般仄首尾,下聯平結束,所以一般判斷上下聯,可以簡單地按這個方法。也可以相反。
4.對對子,還需要,下聯的氣象、格局、意思和上聯對得上。甚至,上聯的平庸,還可以透過下聯的適當補救,造成戲劇的衝突。
許多人對對,往往是差了氣象、格局、意思,譬如:你出大炮,他對蚊子,你出龍,他對個豬。
舉例:1.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符合上述要求。
人在囧途有歌有詩方算遠方
家為何物無源無水不能行船
這個對,嚴格說上聯,平收,下聯也是平結束。船是陽平,看做仄吧,氣象上對的上,人在囧途,只有家才安穩吧。
-
8 # 沐楓集
風吹海面層層浪(平平仄仄平平仄)
雨打沙灘點點坑(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上聯中的尾字必須是仄音,而下聯的尾字則要平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仄起平收”。
有時候也可以不那麼嚴格,在奇數位置(除尾字)的對應可以平仄不合,但是在偶數位置上則必須平仄相合。如此聯: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們看到上下聯的首字都是平音,但二、四、六的位置上一定要平仄相對。
-
9 # datudou
眾所周知,對聯是由上下兩句組成的,上句叫做上聯(又叫右聯,有人按照出門方向說叫左聯),下句叫下聯(又叫左聯)。不僅上下聯的字數要相同,而且對字的聲調即平仄也有要求。現代漢語文字分為一二三四4個聲調。在詩詞對聯中把一二聲歸為平聲,三四聲歸為仄聲。
通常在寫對聯時要求上下聯相對應的字的平仄聲要相對應,即上聯為仄聲時,下聯則為平聲。還要求兩字為一組,即兩個字同為仄聲或平聲。例如7字對聯,上聯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則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但是在寫對聯時上聯是平聲開始還是仄聲開始,根據需要而定。由於實際當中情景的限制,有時不容易使兩個字都同為平聲或仄聲,所以又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就是說第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可以靈活掌握,但二四六位上的字則不能亂。
上下聯尾字的平仄也有嚴格規定,即上聯結尾的字必須是仄聲,下聯結尾的字必須是平聲。
由於具體場景的限制,在平仄聲上很難做到循規蹈矩,尤其是字數較多,或有分句的情況時。所以就沒必要完全遵守倆倆字的平仄要求了。但是在同一副對聯中,上下聯的平仄還是必須遵守對應原則的。
-
10 # 半山樵書生
對聯是從古代格律詩中發展出來的文學體裁,只有兩三行,即上聯,下聯,橫批(橫額)。看似簡單,其實規矩,禁忌很多,要求極嚴。這裡不提結構,詞性,特殊形式等等方面的要求,只說音調即平仄的要求。
求平仄的目的是使詩,詞,曲,對聯等等具有節奏分明(平,仄交替出現),抑揚頓挫的形式,它同押韻,對仗等等一起構成了韻律感,音樂美,便於吟詠誦讀,廣為傳播,這也是唐詩,宋詞,元曲等古代優秀文學作品能夠流傳千百年,仍被我們喜歡的重要原因之一。
舊時對聯要求上聯,下聯的所有字平仄完全相反,遵循的是古韻"平水韻""詞林正韻"等等,還有入聲聲調(入聲字),"嚴式對聯"很難。請看古詩巜錢塘湖春行》中是對聯的詩句:
幾處早鶯爭暖樹,
仄仄仄平平仄仄,
誰家新燕啄春泥。
平平平仄平平平。
這裡除"爭,啄"在第5字,未能平仄相對外(但符合今天一三五不求平仄的要求),其他位置的字全是上下聯平仄相反的。
古漢語,舊時代一般分為4個聲調:平聲(大約包括了今天的陰平,陽平即一二聲)是"平",,而"上聲,去聲"(這二者與今天基本一致),和"入聲"都是"仄"。
今天漢語拼音,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聲調(一些地方語言還有,這裡不提),原來的"入聲字"已經分別歸入其它三個聲調中了,對聯的平仄要求也降低了,用的是"中華新韻",屬於"寬式對聯"。且看我總結的歌訣:
新式對聯平仄歌訣: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或以片語稱;(偶數位置的字求上下聯平仄相反,奇位的字則不強求,或者以片語,短語的最後一個字來論);
上聯仄結尾,下聯平收聲。(最後一個字上聯的是仄,下聯的是平。本條是區分上聯,下聯的標準。)
拼音普通話,三四聲是仄,一二聲是平,輕聲也是平。(陰平,陽平及輕聲是"平",上聲,去聲是"仄"。)
不管上下聯,都忌三連仄,也忌三連平。(不能連續三個字都是平,不能連續三個字都是仄。這條前邊,中間可以不守,但結尾三個字必須遵守)。
短聯格外嚴,長聯可放鬆,但求每一節,結尾最好守。(長聯一般指超過十字的,需要標點符號斷句分節的對聯,一般追求意境 ,結構一致,詞性相同等等對得上,平仄等方面的要求比短聯放鬆了,有時還允許上下聯出現相同的字,而短聯一般嚴禁上下聯有相同的字,除非是"拆字聯,合字聯"等特殊對聯。)
長聯舉例,南京洪秀全天王府舊時紀念聯:
天命誅妖,殺盡群妖,萬里江山歸化日。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王赫司怒,勃然一怒,六軍甲冑逞威風。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這裡一是舊時"入"聲字,所以是仄。化日,即光天化日。
玩對聯首先要問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娛樂一把,那就不用守規矩,只要上下聯字數相同,意思通順就行了。
如果想在傳統文化,詩詞方面有所作為,那就要好好學習對聯的平仄,規矩,禁忌,漢語語法,反義詞同義詞,甚至修辭手法等等知識,還得有豐富的常識,不能犯邏輯性的,常識性的錯誤。
比如,網上有一副長聯"前中山(明朝"中山靖王"徐達),後中山(民國孫中山先生),前後中山葬鐘山(南京紫金山別稱鐘山,此聯還暗含同部分的拆字,合字"鍾,中",又是同音字),,有人對出"大熊貓,小熊貓,大小熊貓是雄貓",勉強算寬式對聯,但犯了邏輯常識錯誤。我替他把後半句改成了"大小熊貓含(有)雄貓",可笑的是,後來有人非要把我的回覆改成"大小熊貓都雄貓",拜託,你們難道不知道熊貓跟人一樣,是要分公母雌雄的嗎?
北故宮,南故宮,北南故宮藏古宮(寬式,只求意境,平仄不嚴,南故宮指海峽對岸的"故宮博物院")。
前中山,後中山,前後中山葬鐘山。
北京城,南京城,北南京城經驚城(寬式,只求意境不求平仄,指北京,南京歷史上都經歷了多次戰爭,滿城驚慌)。
最好買一本講對聯知識的正版實體書,學習對聯基礎知識,仔細揣摩古今名人名聯。
舊時代,兒童一進入私塾,就要開始學作對聯,搖頭晃腦地背誦"雲對月,雨對風,天對地,前對後,來鴻對去雁,晚照對晨空(朝霞)......"可以說,學好對聯是古人填詞作詩的基礎功夫。古人雖說沒有拼音,但有"反切"等注音法,有《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專門的"韻書"。對於古代文人來說,對聯是"小兒科"。
在文化,修養等等方面,今人比古人差不少。
這裡主要說了對聯在聲調方面,即平仄上的要求,一些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放棄平仄要求的,轉而追求更重要的"結構,詞性,意境"等等方面工整對上,還有橫批(橫額)的作用與概括方法,對聯貼掛常識,稱呼用語等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對聯看似簡單,其實學問挺多的。
-
11 # 夢書生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沒有所有字必須平仄相對才行,那樣反倒失去了對對聯的樂趣,古人對對聯重意輕律,今人也沒必要畫蛇添足,如果意境足夠把律彌補的話,和有律卻意境不佳的對聯相比之下,老談覺得應該更勝一籌,不過有最重要的一點,不管是對對聯還是出對聯,一定不要犯三平和三仄,更不要犯孤仄和孤平,讀起來非但不通,就算意境再好也是枉然
回覆列表
平仄,就是漢字聲調格律二元化。
平、上、去、入四聲是古韻平仄標準。上、去、入聲統稱“仄”,其餘為“平”。
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是今韻平仄標準。陰平、陽平,即普通話第一、二聲,統稱為“平”;上聲、去聲,即第三、四聲,統稱為“仄”。
古入聲字及相應方言,已分別規範到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四聲系統中了。今人對聯,面向普通話語音規範交流的大眾群體,以今韻為平仄標準,能有效避免入聲字及相應方言的困惑和干擾。
現代漢語拼音四聲系統漢字拼音包括聲母、韻母。漢字聲調符號都標在韻母中開口度較大的母音字母上方,請看下錶,從左到右依次是: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平聲:陰平、陽平。
仄聲:上聲、去聲。
古入聲字及相應方言已分別規範到上述四聲中了!新韻平仄不再受入聲字干擾,無疑是格律平仄初學者的福音!
四個字簡單區分平仄媽(mā):陰平(第一聲)
麻(má):陽平(第二聲)
馬(mǎ):上聲(第三聲)
罵(mà):去聲(第四聲)
“媽”、“麻”都屬於“平”聲字。
“馬”、“罵”都屬於“仄”聲字。
其他漢字聲調,仿此類推。
對聯的本質是什麼同聲母韻母漢字對聯:
上聯:麻媽罵馬,平平仄仄
下聯:各舸隔哥。仄仄平平
名詞對名詞,如“舸(仄)”對“媽(平)”,“哥(平)”對“馬(仄)”。
動詞對動詞,如“隔(平)”對“罵(仄)”
句中雙數位置平仄交替,如“媽(平)馬(仄)”,或“舸(仄)哥(平)”
對聯的本質是對仗。用“替對同等異”五個字歸納對仗基本要求,缺一不可,簡稱對仗五規則。
1.句中雙數位置平仄忌變,即“平仄”交替或“仄平”交替;單數位置平仄慎變,即變格後不能出現孤平(句中三字兩仄夾一平)、後孤仄(句末三字腳兩平夾一仄)、三平尾(句末三字腳連平)、三仄尾(句末三字腳連仄);這兩層意思簡稱“替”,否則為失替。
2.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簡稱“對” ,否則為失對。
3.上下句對應位置詞性相同,簡稱“同”,否則為“失同”。
4.上下句字數相等,簡稱“等”,否則為“失等”。
5.上下句義避免雷同,簡稱“異”,否則為“合掌”。
第1、2條是對仗與對偶的本質區別。其餘二者相同。
對聯成熟于格律詩對仗,所以對聯的本質是對仗,而不是對偶!
例如:
三星白蘭地,平平仄平仄
五月黃梅天。仄仄平平平
出句孤平且雙數位置“平平”失替!
對句三字腳連平犯三平尾!
平仄變格後出現孤平、三平尾,不是對仗,因而不是對聯,只是上下對應位置詞性相同,不合平仄要求,只能是修辭手法之一的對偶!
平仄替、對是區分對仗與對偶的客觀標準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詞性相同,是對仗,也是對聯。例如:
普洱茶,仄仄平
龍井茶。平仄平
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失對,只是詞性相同,不是對仗,也不是對聯,而是對偶。
又如:
五糧液,仄平仄
普洱茶,仄仄平
雙數位置平仄相反,但出句犯孤平,不是對仗,也不是對聯,而是對偶!
如果改為:
五糧醇,仄平平
普洱茶。仄仄平
上下句雙數位置平仄相反,出句第三字仄變平後,不僅避免了孤平之嫌,而且對仗工穩,對聯完美!
有人說,對聯只能“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就是“亂腳”,缺乏平仄對仗理論依據,不敢恭維!“平起平收”實際上就是押韻的對仗。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平仄仄平平
風煙望五津。平平仄仄平
平仄正格工對,對仗實至名歸,難道是“亂腳”嗎?難道沒有資格榮登對聯大雅之堂嗎?草民理論依據截圖佐證如下。
(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平仄竿”)
(五言平仄正格的擷取)
(七言平仄正格的擷取)
(“三字腳”、“孤平”、“孤仄”定義)
“非律調”都是第三、五字平仄變格所致。
再看:平平仄仄平(正格)
第一字平變仄為:
仄平仄仄平(變格)
上述分析探討說明:網傳“一三五不論”漏洞百出,“二四六分明”模稜兩可!
對聯平仄案例分析木生口上誰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雙峰耳冠我姓聶
平平仄仄仄仄平
對句雙數位置“平仄仄”失替!
上下句詞性失同!
上聯:
木生口上誰家杏
仄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
???????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表示所在位置的平仄可變,其餘位置忌變。道理前面說得很清楚了!
下面出句播放量截圖時是1.8萬,是否優質對聯出句呢?
上聯:秋葉染紅半江水
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句雙數位置“仄平平”失替!
上聯:秋葉染紅江上水
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聯:???????
仄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