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小石頭
-
2 # 松鼠老孫
古代的天文和地理知識跟現在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天文”是“天之文字”,古人把星象變化(其實有些是天氣的影響)看成上天對人間的預示和警告。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夠看懂天文(星空),就一定程度上可以預言未來。這是多麼牛逼的一件事情啊。
雖然,古代大多數時期因此禁止民間私自學習天文,但有些人還是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的。可能這是因為天文知識不夠普及,才會讓古人覺得天文很神秘,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懂,你就真的厲害了我的哥。
古人講的地理,主要是山川地理形勢,既有自然知識,也有結合軍事政治的內容。嗯,由於古代戶籍制度的限制,再加上交通不便,生活不便,外出耗資巨大,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只能呆在一個小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夠說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o⊙)哇,大神啊,哥你是我的偶像啊。
換句話說,這是古代的科學和教育水平太低,很多人讀不起書,資訊傳遞方式落後,造成的古人的一種想象。今天上知天文的,可能只是一位死宅極客,下知地理的,可能是一位資深驢友。
所以這些說法都是跟歷史時代相關的。今天很多中小學生所擁有的天文和地理知識,就會秒殺古代所謂知識最淵博的人。當然了,具體的知識範圍可能還是不一樣的。
一、天文是指天文學,包括天文知識、天文曆法、地球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和天體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天象,天文學所研究的物件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佈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大小小塵埃粒子。天文學家把所有這些物體統稱為天體。地球也是一個天體,不過天文學只研究地球的總體性質而一般不討論它的細節。另外,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人造飛行器的運動性質也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可以稱之為人造天體。
宇宙中的天體由近及遠可分為幾個層次:(1)太陽系天體:包括太陽、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衛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介質等。(2)銀河系中的各類恆星和恆星集團:包括變星、雙星、聚星、星團、星雲和星際介質。(3)河外星系,簡稱星系,指位於我們銀河系之外、與我們銀河系相似的龐大的恆星系統,以及由星系組成的更大的天體集團,如雙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此外還有分佈在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星系際介質。
天文學還從總體上探索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整個宇宙的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結局,這是天文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宇宙學的研究內容。天文學按照研究的內容還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
天文學始終是哲學的先導,它總是站在爭論的最前列。作為一門基礎研究學科,天文學在不少方面是同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時間、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嚴格規律都須由天文學的方法來確定。人類已進入空間時代,天文學為各類空間探測的成功進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學也為人類和地球的防災、減災作著自己的貢獻。天文學家也將密切關注災難性天文事件——如彗星與地球可能發生的相撞,及時作出預防,並作出相應的對策。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非常特殊,因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併的一門大科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因為在古人的概念裡天文是最深奧神秘的學科,也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學科,充滿了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