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電影痴人

    黑澤明的電影一向以深刻聞名,但同時這也使其電影給人以深奧難懂的感覺,再加上他的大多作品成於黑白時代,對於今天的觀眾來說更是如同深谷幽蘭,顯有人能欣賞其獨特之美。

    但若想要欣賞絕美風光,就需登上高峰,探尋谷底。黑澤明的電影雖然深藏意蘊,卻能讓我們有機會Range Rover景,睹奇觀,因此還是很有必要涉獵的。

    黑澤明的電影之所以深刻,是因為其故事講得有味道,有深意。我們以電影《七武士》為例,電影講述了一個農民為保家衛田僱傭武士殺山賊的故事,故事的設計能曲折緊湊,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引人入勝,這都不足為道。重要的是故事背後蘊含的深厚意味。我們從故事的結尾談起,影片結束時,山賊被武士殲滅,農民們載歌載舞,慶賀勝利。剩下的三個武士望著山丘上死去的四個武士的墳墓,表情落寞,失望地說道:“這或許也是一場失敗的戰爭,真正勝利的是農民。”

    影片至此結束,然而意味著剛剛開始蔓延。武士明明剿除了山賊,農民的憂患解決掉了,為什麼武士沒有一絲勝利的感覺呢?讓我們回顧一下整部影片,我們發現武士作為日本的一個社會階層,一般情況下只為領主貴族服務,因為他們能給武士豐厚的報酬,而本片中的僱主卻是農民,而且俸祿只有一日三餐,這與武士的追求是相背離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風險這麼大,回報又如此之小,為什麼這幾個人依然願意答應呢?其實,這幾個人的動機其實各不相同,他們或是出於同情,或是為報知遇之恩,或是出於對武士的崇拜,或是為了學藝,或是僅僅為了展示身手……幾個動動機各不相同的人組成了一個團隊,共同去打擊山賊,請注意:和山賊有生死矛盾的不是武士,而是農民。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消滅山賊,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武士而是農民,而承擔最大風險的卻不是農民而是武士。

    這是一個這個巨大的不對稱“風險——收益”匹配表。從武士的角度來說,從踏上應徵之路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這是一個凶多吉少的征程。贏,農民的憂患消除,武士就此離去:輸,武士犧牲,農民頂多糧食被搶光。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戰役結束之後,農民們的心腹大患消除了,歡天喜地,而武士卻死傷大半,黯然離去,這只是影片的第一層意味——悲劇意味。

    整體來看,影片的諷喻意味也是十分濃厚的。在武士眼中,農民是愚昧、無知、貪生怕死、自私、狹隘、畏縮的,他們身上的缺點可以說多如牛毛,數都數不清。可從結果來看,農民才是最聰明的。他們懂得冒最小的風險,花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收益,而看似勇武機智的武士呢,卻只想著幫農民剿除山賊,到頭來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愚蠢的成了最聰明的,而最聰明的卻成了最愚蠢的,諷喻的意味何其濃厚?

    影片透過講述這樣一個戲劇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和農民兩個階層各自鮮明獨特的心理特徵,而且揭露了兩者之間本質上對立的矛盾,整部影片蘊含著濃厚的悲劇意味和諷喻意味,在藝術上和思想上均有極高的造詣,令人歎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五萬左右,油耗低,耐用,有一定透過性,對配置沒要求,空間大的suv有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