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成本1塊賣5塊,利潤率80%,單筆賺4塊;成本20賣40,利潤率50%,單筆賺20。如果二者銷量差不多,哪個好?
8
回覆列表
  • 1 # 海標量化兵法金融科技

    海標看來,關於利潤率與利潤量,優先考慮哪一個?比如成本1塊賣5塊,利潤率80%,單筆賺4塊;成本20賣40,利潤率50%,單筆賺20塊,如果兩者銷售數量差不多,也就是可以近似地認為Q1=Q2=Q>0, 顯然20Q>4Q, 經營成本20賣40的商品較好;,如果兩者銷售金額差不多,也就是可以近似地認為C1=C2=C>0,那麼,經營成本1塊賣5塊的商品較好,本小利大,風險可控。如果兩者銷售量銷售金額都一樣為零,分別經營這兩種商品的經營成果相同。

    “商品利潤率、商品利潤量”,區別於股票收益率、股票收益額;

    上面回答了在商品銷售中,如果兩者銷售數量差不多,哪個好的問題。

    注:海標看來,股票交易的收益率相當於投資利潤率;股票收益額相當於投資收益的利潤額。投資的利潤率與商品的利潤率演算法不同…

    利潤率與利潤量優先考慮哪一個呢?

    海標量化兵法v金融科技c職業炒股操作時,利潤率與利潤量誰優先?利潤率與利潤量優先考慮哪一個呢?

    換句話說,中小投資交易者在職業炒股操作時,面對利潤率與利潤量相關因子排序時,應該優先考慮哪一個呢?

    操作中的止盈止損的問題,總賬戶的這止盈止損位的閥值,雖然常設百分數,實際上我認為這個百分數主要應該對應著會計年初的本金基數,也就是對應著一個利潤量(假設累積年度總賬戶的利潤率25%,對應著利潤量25萬);(假設累積年度總賬戶的虧損比率為-5%,對應著虧損值為5萬,作為第一檔止損位),那麼,當“LZH100”賬戶資產發生較大波動,例如,某月由最高市值達到130萬峰值之後回撤到125萬時,穩健型投資交易者李志慧就進行了止盈操作處理,所依據的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利潤量。假設李志慧LZH100”賬戶

    操作過程中不慎出現較大失誤,虧損值累計達到為5萬,他賬戶的總資產不幸降為95萬,觸發他預設的第一檔止損位,穩健型投資交易者李志慧就進行了止損操作處理,所依據的指標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虧損量(負利潤量)。

    假設李志慧先生在LZH100”總賬戶之下虛擬或者實設了兩個子賬戶(每個子賬戶資產值比率為1:1),那麼,他在子賬戶每月動態操作交易時,為高效便捷地進行操作,嚴格做好風控,設立的止盈止損位,首先依據的指標是動態的百分比率(對應著一個利潤率);

    假設他常參與5至10只個股的交易操作,個股止盈位25%,第一止損位-5%,所首先考慮的是利潤率(或者負利潤率)。

    另外,選股排序時,遇到利潤率與利潤率哪個優先的問題,在滿足上市公司的利潤量可以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之後,李志慧先生選股首先考慮依據上市公司的利潤率大小進行比較,大者優先…這樣來進行高成長性股票交易標的篩選…

    對上市公司而言,所談的利潤率與利潤量,實質上各自關聯的是經濟實體的發展速率與發展規模及數量之間的關係。利潤率體現出來的是某經濟體的成長性,利潤量體現出來的是某經濟體的增量;

    激進型投資交易者主要追求更高的利潤率,穩健型投資交易者主要追求更高的利潤量;

  • 2 # 股傻歷險記

    短期單期利潤量是比較重要,這其間也只能表明利潤量的總成本比較高。但長期多期利潤率肯定是更有吸引力,那是複利的幾何式增長的魔力!越後期的結局兩者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 3 # 如事我Wen啦

    對於2個不同的產品,簡單的對比哪個方式更好沒有意義,因為市場競爭和接受度不同。

    比如競爭激烈的生活用品,同質化嚴重的產品,當利潤為50%時,可能根本賣不出去。

    而對於某些有特色或核心優勢的產品,利潤50%和100% 時,銷售很可能相差不多,因為溢價空間大,買家選擇餘地小。

    對於同一個產品,價格過高和過低都不利於總利潤額,過低則利潤率低,賣再多也不掙錢,極端的情況就是低於成本,賣越多虧越多。

    利潤過高則影響銷量,極端的情況是高到沒人購買,則利潤率再高也沒有意義。

    總利潤額和單價的關係複雜,實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理論上 是二次函式關係,如下圖所示:

    當價格在 頂點左邊時,價Grand SantaFe高,利潤率越高,總的利潤額也越高。實際銷售時 可能價格上升10%, 賣一個產品夠漲價前賣3個產品,甚至更多。

    當價格高到一定程度,則價Grand SantaFe高,接受度下降越快,銷量下降的速度越快,總的利潤額反而越低。 實際銷售時 可能價格每上升1%,銷量下降3% 或者更多。

    理想的定價是 價格適中,處於拋物線的頂點或者附件。定價也需要根據市場情況多次調整以找到最適合的點。

    但是實際中情況有所不同:

    隨著銷量的增加,成本會下降,利潤率和利潤額也跟著增加。辦公費用,營銷費用等等雜費 是否和銷售數量直接正相關。如果是固定支出,這塊作為成本考慮時,銷量越大則單位成本越低。售後服務,質保等等,在薄利多銷策略時不能忽略。否則薄利可能變成 無利或者虧本。銷售渠道和銷售能力。行業以及企業需要考慮的別的因素。

    企業的生存需要利潤,獲利是企業的職責和尊嚴。所以定價要趨於合理,即不賠本掙吆喝,也要避免 “曲高和寡”,脫離市場接受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知道馬自達的車好,但為什麼你就是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