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花塢裡桃花扇

    《清平樂》(46字),上闋依律仄韻,適於表達熱切、執著的情緒;下闋換平韻,適於表達沉著、黯淡的心情。如黃庭堅這首《清平樂》~:“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這首《清平樂》沒用典故,不表議論,也無生字僻句;而構思新穎,筆調曲折,融人於幻境,寓情於物景,且語言流暢。無論誰讀,都不能不承認它是當行之作、絕妙好詞。………“春歸何處”此一問,顯露出他惜春的熱切心情。春悄然而逝,令人暗自驚訝,“寂寞無行路”。她寂寞地離去,但不知她去到何處?與殘春慘淡的境況相融下,真正凸現寂寞的,乃是詞人自己。驀然,筆鋒一揚:“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這裡流露出他對春的依戀,也蘊含詞人那一種難得的執著精神。…………“春無蹤跡難知?除非問黃鸝”,意思是誰也不知春之訊息,忽然又萌生希望,也許快樂的黃鸝知道春的下落吧?作者又把自己與讀者都帶回到美好的幻境之中。這上下句的一個波折,泛顯出春末夏初黃鸝歡唱著幸福的季節和時光,那可是“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的一種境貌!…隨之,詞人又從幻境中回到殘酷的現實:黃鸝鳴囀,薔薇花影,已屬於春去之後的初夏,似也情屬詞人的春天,確乎一去不復返了!………惜春、戀春、留春至於傷春到此昇華為自傷,這都是詞人對他十年貶謫生活的(無限)感喟。他經歷了“哀眾芳之蕪穢”,“恐美人之遲暮”《離騷》),佳人空谷、自憐幽獨的人生苦荒之悲。………黃庭堅為詞,往往慣以清剛峭拔之長,他不齒妍姿投趣之勝。但這首《清平樂》卻一反常態,以活潑輕巧之句,跌宕新奇之筆,幽美幻化之境,勾勒出“絕塵超脫,詞別是一家”(李清照語)的獨特風貌,為後世贈獻上品。……………!!

  • 2 # 半世飛仙

    首先題目就錯了,辛棄疾的清平樂,是樂不是月。

    這首詞的樂是音樂的樂。

    宋詞的詞牌都是可以演唱的。

    不過類似的有拋球樂,傾杯樂,平湖樂。大聖樂,小聖樂等等。

  • 3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清平樂:詞牌名。又名《醉東風》、《憶蘿月》。原為唐教坊曲名,宋代王灼《碧雞漫志》雲“歐陽炯稱李白有應制《清平樂》四首。”借用漢樂府《清樂》、《平樂》調名稱為詞調名。一說取海內清平之意。此調有不同諸格體,俱為雙調。其中一體為: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片句句押韻,均用仄聲韻:下片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用平聲韻。

    名作有:

    宋代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代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宋代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 4 # 隴上鋤禾

    歲歲春光,又偎柳絲淚。摟把柳絲生痴情,換來怨聲悽悽。今歲夢裡霧中,潸潸雙眼淚花。待得微風還徐,應知仍痴柳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反相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很多鏡頭,什麼情況下換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