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各個國家的版圖彎彎曲曲不直,那麼各個國家的地圖是如何測繪出來的呢?
9
回覆列表
  • 1 # 黑科技辣評

    在沒有飛機、遙感資料與人造衛星的年代,「繪製地圖」看上去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但實際上,古人們的測繪方式卻非常樸素——說白了,就是田野作業,實地考察。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恰好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當然了,對於沒有現代科技,不能以「上帝視角」俯瞰地面的古人們而言,採用這種原始方法所測繪出的「地圖」,繪圖的形式也與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地圖大不相同。

    古代中國有以下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

    首先介紹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這種地圖非常常見,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縣域圖、城池圖等等,基本都屬於這種形式,應該是我接觸最多的一種古地圖了。 這種「地圖」,說白了,就是給官員們的一份說明書:首先把縣城畫在中央,再把轄區內的山川、名勝按照相對於縣城的大致方位繪製出來,最後把各個村鎮填到相應的山上、河邊。 比如這份清光緒十一年版的《大寧縣疆域圖》:

    這張圖並非按照典型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排布方式,而是根據縣域地勢和主要河流走向,將西北設為上,東南設為下。 這與現代的大寧縣(巫溪縣)地圖相比,完全是兩個樣子(一百年間,縣治駐地、地界、水文等均會有些許改變,但疆域輪廓並沒有太大變化):

    進一步對比,在電子地圖中搜索那些一百多年前的地名,發現還有許多可以對應得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這兩份地圖做一下比較,相信你一定會轉向的。

    可見,沿著同一條道路或河流的村子,之間的位置關係具有一定的準確性,這大致說明這類地圖的繪製,是依靠繪製者帶著定向裝置與測距儀器,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但是由於缺乏定位技術,又沒有經緯度這樣的一套絕對座標系統,其誤差會逐漸累積,而且地塊之間不成比例,導致人只能沿著地圖所描繪過的道路行走,否則會迷失方向。尤其是在山地地區,這種地圖對於較偏遠的村鎮來說,基本沒有參考價值。

    典型的還有清同治八年的《豐都縣近城關隘圖》:

    第二種是以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為基準的地圖,比如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上的一幅「京杭大運河沿線圖」的浮雕,就是很典型的以水路為基準的地圖。這幅「地圖」就是在中央畫一條河,在畫卷的首端畫上北京城;作者坐上船,把沿線經過的山川、城池一一劃出,等到到達杭州後,在畫卷末端畫出杭州城,一張地圖便繪製完成了。

    《京杭運河全圖》:

    這種「地圖」,可以說就是一套「遊記」。以作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看到什麼就畫什麼。富裕的地方畫大點,無聊的地方少畫點,完全不講究絕對方向與比例尺,「藝術性」要遠高於「紀實性」。想象一下,如果繪圖者的繪畫水平再高一點,或許那就是一幅可以與《清明上河圖》或《富春山居圖》相提並論的名畫了。

    再比如說下面的這張《鄭和航海圖》分圖,描述的是長樂(福州)一帶的海岸線。

    《鄭和航海圖》是以行船者站在船頭觀測有關景物時產生的視覺感受而繪製的,有山畫山,遇島畫島,突出了海岸線、離岸島嶼、港口、江河口、淺灘、礁石以及陸地上的橋樑、寺廟、寶塔、旗杆等沿岸航行的標誌。 《鄭和航海圖》在繪製中還採用了不同的比例,航程總圖和山陸島嶼放大圖繪在一起。 圖中,用虛線表示航線,在離岸較遠的航線上註記了針位(航向、方位)和更數(航程、距離),有時還註記出航道深度、航行注意事項,是中國最早不依附海道專書而能獨立指導航海的地圖。

    以上兩種地圖,均是從作者(旅人、水手)或讀者(縣官、船長)的主觀視角出發,以使用需求為中心,依賴實際觀測與經驗,藉助簡單的定向與測量技術(如司南和天象)所繪製而成的。這與今天嚴格按照比例尺與經緯度座標的地圖,從理念上就大相徑庭 —— 用現代設計中的理論講,這兩種地圖很好地體現了「形式追隨內容」與「形式追隨功能」,不僅不受固定框架約束,還做到了「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

    雖然這兩種地圖因為技術含量太低,在現代地理學、測繪學中一般很少被提到,但是在歷史上均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與現代製圖技術相相容的,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第三種地圖,也是由其使用目的所決定的。 比如國家疆域圖,作為國防的重要工具之一,若是誤差太大則無法調兵遣將。其中經典的例子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比例尺約為1:180 000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長沙國南部駐軍圖》,和偽齊阜昌七年所刻的《禹跡》與《華夷》兩石刻圖。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透過粗細不同的線條來區分幹、支流與上、下游,並藉助類似於等高線形狀的閉合曲線來描繪山脈,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一張透過科學方法描繪地形地貌的「地形圖」。)

    (應用了「計裡畫方」技術的《禹跡圖》,具有相當高的數學精度。) (計裡畫方,顧名思義,以統一尺寸的方形網格為單位,圖中方格的邊長代表實際的裡數,以此對測量出的地理資訊進行固定比例的縮放。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比例尺概念,在便於閱覽的同時,也大大縮減了繪圖過程中的誤差。可以拿相同時代中未採用此項技術的《華夷》圖與之對比,後者在地圖邊緣地區,如嶺南、東海海岸、膠東半島等地,均有明顯的比例失調。)

    再比如城市的坊巷圖,不僅要方便市民出行,還涉及到地租、地契等事宜,必須要求方向、面積的儘量準確。以這幾張不同時期的蘇州城圖為例:

    蘇州文廟中的南宋石刻《平江圖》: 清代《姑蘇城圖》

    和現在的Google地圖 - 蘇州:

    可見,至少從南宋起,對於蘇州城廂坊巷的描繪程度就已經近乎於極致了。(當然,也壯哉大蘇州古城保護得好,對戰亂和拆遷基本免疫)

    這種地圖較之前兩種而言,更為「寫實」,與現代地圖更貼近,更容易被我們所接受。而就也意味著,這類地圖對繪製精度與嚴謹性的要求,也要遠遠高於前兩種地圖。所以這種地圖的應用範圍也受其難度所限——基本上,要麼應用於「極大」的疆域圖,可以集國家之力組織測繪,很大的比例尺也可以涵蓋精度上的缺陷;要麼就是「極小」的坊巷圖,範圍較小,容易丈量。

    至於其他要說起來很複雜,我可以告訴你在測量在很早就有了,最早的測量著作《海島算經》,起源於三國(公元3世紀),大禹那個時代雖然有測量的方法了,但沒有什麼書來明確記載. 最早的製圖原則~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 “計裡畫方”就是現在的以比例尺繪圖,北宋沈括,以二寸折百里編制了《天下州縣圖》(又稱《守令圖》)。元代朱思本,用計裡畫方的方法繪製的全國地圖—《輿地圖》,精確性超過前人。此法沿用1500餘年,直到清初,具體的可以去看看 中國古代地圖測繪 這本書

  • 2 # 懶人娛見

    繪製世界上第一張全球地圖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前610~前546),而在中國古代,做出這方面貢獻的主要有三國時期的劉徽和西晉時期的裴秀。

    古代地圖都是靠一些很熟地貌地形的人描繪出來的,一個人從小到老一直在這個地方活動,對這個地方的地形變化很熟悉,這樣才能準確地繪製出地圖。但是為了求一個精確的值,必須量這量那,經過精密的計算才能把地圖縮小畫在圖紙上。這樣畫出來的地圖還不一定準確,因為人是站在地面上看的,你必須在天空往下看才能看清地貌,即使對這個地方很熟也不會很精確。所以,古代領兵作戰的將領看的地圖都是把附近的地形大致畫出來,哪裡有山哪裡有河等,但一些很小的道路沒有畫出來。 古代地圖的繪製,一般來說就是採用三點定位的方法。繪製前首先在選定的區域內確定三點,然後測量一點至另外兩點的距離,按比例關係把測量區域內的山脈、河流縮小,就可以繪製成二維平面地圖了。用這種方法繪製的地圖往往是誤差較大,尤其是山脈的高度很難達到準確無誤。

    後來人類社會發明瞭望遠鏡、水平儀,並且利用飛機航空拍攝提供資料,這種情況就得到了解決。 現在繪製地圖都靠衛星,衛星能探出地球上的地貌,即使是一條很小的路也會被發現。再借助專用軟體,根據自己所知的修改一下,按一定比例縮小,表上地名,地圖就製成了。也可以說現代地圖的繪製靠的是遙感技術與投影原理。

  • 3 # 卟呤卟呤

    就是靠人一步步的探測,再手工畫在紙上,最後再把無數張小地圖彙總,做出一個國家的大地圖,古時候沒有衛星,只能用這種笨方法,所以古代地圖會有些偏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耀magicbook14和紅米筆記本14增強版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