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珂夢歷史人文

    春秋戰國,於當時的統治者而言,是一次軍事層面的試驗場,在制度設計層面同樣如此。在諸子百家的倡導下,思想的爭鳴使得戰國時代諸多政治思想並存,並且在諸侯國政治家的倡導和實踐中發展出相應的政策措施,這一點我們從法家諸多代表人物在各國倡導的變法便可窺見端倪。

    可以確知的是,在春秋戰國之際,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可以完全不顧是非曲直、不顧現實狀況而進行的,結合現實狀況並且透過有效的政治舉措推動政治層面的進步,已然在戰國後期得到各諸侯國的認同;有鑑於此,戰國後期的百年間,北方兩國趙、燕紛紛掀起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

    戰國七雄,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子之

    戰國中後期,燕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雄峙華北,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長期與北境匈奴抗衡。諸侯國合縱抗秦,燕國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公元前318年的修魚之戰中,秦軍大敗五國聯軍,燕國由此元氣大傷,不得不尋求國家內部的恢復和發展。

    燕國此時的國君是公元前320年即位的燕王姬噲,姬噲其人,篤信儒墨兩家的思想政治體系,當時的諸國政治局勢中,齊國經過“田陳代齊”事件後,不僅沒有取得滅亡,反而取了相對長久的統治和發展。於是,一股推崇“禪讓”的政治思潮開始在列國間悄然興起。

    禪讓思潮,最初在戰國中的燕國掀起了大型實踐;燕王姬噲在修魚之戰的失敗後,便開始反思自己的作為,燕王噲在聽從了群臣的建議後,在深思熟慮之下,將王位讓給了丞相子之;然而子之在擔任了三年的燕國之王后,將軍市被和太子謀反,子之迎擊,此後市被又和太子之間爆發了戰爭傾軋,燕國亂作一團。

    此時,位於燕國之東的鄰國齊國趁機入侵,燕國自保尚且困難,又怎能抵禦齊軍?燕國於是被破。這場持續了三年的燕國內亂,使得燕王噲、太子、市被、子之一應人等都成為了刀下亡魂。

    據《韓非子》記載:“(燕王)噲之苦身以憂民。”並說他不沉湎女色、音樂、打獵,也不修築豪華宮殿,只是愛好和百姓一同躬耕畎畝之中;韓非子的文章自然是為了宣傳他的法家理論而敘寫,然而韓非子畢竟和燕王噲幾乎處於同一時代,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手史料。

    從這裡的記載可以看出燕王噲的行為,堪稱賢明並且不貪圖權勢,誠然如此,從現實意義上來講,他的作為卻委實太過,未免有作秀之嫌,這與國家需要背離開來。

    禪讓制之所以在三皇五帝時期能夠有所成就,不僅是因為當時民風尚且淳樸,百姓安居樂業;而到了戰國年代,諸侯並起,天下紛爭,已然成為了“大爭之勢”;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諸侯紛爭的結果,除了土地民眾等國有的物質條件,還有社會價值評判尺度的變化。

    姬噲沉湎於遙遠的三皇五帝,然而卻脫離實際,不考究自己身處的時代背景。姬噲的失敗乃因其不務實而務虛,不操實事而求虛名,篤信“禪讓”,給了齊國可乘之機。加上燕王噲本人性格上的怯弱優柔寡斷,燕國內亂的過程中完全置身於事外,終致燕國的失陷。

    趙武靈王將王位禪讓給王子

    而與燕國的禪讓可以作對比參照的,便是在三十年後發生的趙武靈王的“禪讓”行為。趙武靈王聞名於史冊的,多是他“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透過胡服騎射,趙軍的單兵作戰實力不斷提高,在二十年間不斷對北方征伐,趙國的軍事實力達到前所未的鼎盛。

    趙武靈王在親政二十七年後,將國君之位讓渡給了王子趙何,這就是趙惠文王。而趙武靈王自己,則號稱“趙主父”,外出為將,繼續著趙國開疆拓土的事業,正是以這樣類似“雙元君主”的政治模式,趙主父依舊掌握著國內部分權力;趙章是趙主父的長子,趙主父在王后吳娃生子以後便獨寵次子趙何,最後甚至將王位傳給趙何。而後又憐愛長子趙章,當趙主父滅掉中山國便大行封賞,將自己的長子趙章封為安陽君。

    四年後,長期居於安陽的趙章難以自制權欲,起兵反抗趙惠文王。這場趙國內亂歷時一年,趙章失敗,奔逃到趙主父處,父子皆被餓死於高臺之上。趙主父的初衷是兄弟相和,君臣得當,然而事事皆做得不徹底。趙武靈王初衷值得認可,但其後的選擇實在令人費解,讓位而不放權,且在對於嫡子長子的關係問題上處理不當,最後只落得一個自家離亂的結局。

    燕國、趙國“禪讓”對比

    參照對比燕、趙兩國的“禪讓”政策,燕國國君將權力完全讓渡給了賢臣,卻只顧“國”而不顧“家”,是以最後有太子與將軍作亂;而趙國國君的“禪讓”雖然以“家”為基礎,但是自始至終躑躅不定,難以取捨,是以最後兄弟相殘,趙主父也死於其亂。

    兩國國君的政策措施都有一定的政治度量和良好初衷,而後卻歸於失敗,這是為何?其實兩者的策略雖為殊途,但其實同歸,只是趙國在政治執行中尚且有所顧忌,所以造成的損失較小;而燕國則對過去的政治體系和現實狀況全然不顧,最後落得國家破敗的結果;然而策略之所以最後變成了鬧劇,實在是因為政策的選擇全然不顧現實。

    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政權相對獨立互相征伐,然而“家天下”的政治模式是當時主要的政治模式和話語體系,“家天下”自夏啟開始,乃是原始民主政治和胞族政治的統一體,從歷史意義上來說,其推動了文明從氏族文明向國家文明的進步。而趙國和燕國的舉措則是完全意義尚的逆歷史潮流而去,實在是難說明智,政策的選擇需要研究現實,而又復歸於有利現實進步,如若未經深入研究辨析而成的一時之策,或有奇效,然而終究無法成為長久之計,而由於現實的變化總是出乎於政策制定者意料之外的,這就需要統治者有統治的魄力決心依循舊例之外,有所創新,如此兩者相繼,才能維持穩定的發展趨勢和長期的發展需求。

    綜述

    筆者認為,考究“禪讓”制度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其形成早於春秋戰國甚遠,西周唯一一次類似禪讓的程序便是華人內亂後的周召共和,然而這也是在大亂之後不得已而為之,禪讓所謂讓賢,由於標準的模糊性,只可適用於小國寡民的古代社會,而不適用於夏朝以後的文明社會。

    對於賢才的標準,也不是簡單地透過眾人推舉便可形成,因為政治的管理需要的除了個人的才華外,還同時需要豐富的經驗。所以,賢才的任命,出類拔萃的能力和高超的管理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古代的官員任職標準透過科舉考試統一後,經過科舉制的人才,最初往往被任命於地方政府。其目的,便是積累充足的管理經驗。

    政治的執行主體是人,而在古代的人尚未得到啟蒙的狀況下,只有極少數當權者能被稱之為政治意義上的“人”,這一改變一直到近代社會出現了民主、共和、法制等西方政治學理念後才得以改觀。

    所以,制度設計所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複雜的、多變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可謂如履薄冰。然而中華民族之所以長久存續並且具有頑強的生存保種力,不惟在中華民族的包容與博大,更在於其在長期發展歷史中,知學習,善改進。而正是在這不斷“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推動著中華民族在曲折的發展道路中,走向光明的前途。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漢書》、《左傳》等

  • 2 # 爺死奴

    禪讓制這個事情從三皇五帝開始就是糊弄人的事情。要麼是武力加輿論,要麼是陰謀加輿論。如果真是靠德治,禪讓能解決所有問題,那麼禪讓者的心胸寬廣與格局要比常人大得多才能做到,能用賢人那就充分授權就夠了,何必一定要禪讓呢?

    所以,禪讓這事情跟糊弄鬼差不多。

  • 3 # 北雪生

    首先分析下當時的環境背景

    燕國—公元前11世紀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開國君主是燕召公奭(跟周武王,周公旦是同一時期人),姬姓,一直以來跟中原交往甚少,文化較於落後。在春秋出年差點被山戎滅國,後來藉著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進入戰國時代以後,各國征伐頻繁,亦都紛紛實行變法改革,以求強國。

    而燕國一直在這場大爭時代中採取默默無聲,緩慢發展的狀態,被南邊強大的齊國持續攻伐,損失城池,在韓、魏、趙等國的幫助下得以苟且偷生。

    公元前323年,燕國參加了公孫衍發起的韓、魏、趙、燕、中山“五國相王”活動,燕國在此年稱王。兩年後,易王卒,兒子噲繼位。

    燕王噲三年,作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大事,將燕王的君位“禪讓”給相邦子之。為什麼說是驚世駭俗呢?一直以來,古代“禪讓”只存在於久遠的堯舜禹時期,也就是說在燕王噲之前,並沒有有實實在在記載的例子。

    縱觀燕國建國以來,一直處於一個弱小隨時可以被任何國家滅國的狀態,以前燕國固步自封,那也沒有影響,但是進入戰國時代,是思想開放的時代,各國相交頻繁,強國一一稱王,而燕國還像處在屋簷下的鳥兒一般受強國保護,才能生存,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這種長期以來委曲求全,懦弱沉默的狀態在燕易王跟隨其他強國稱王,燕王噲繼位後迎來了強烈的爆發,欲要燕國稱霸四方,燕王噲有自知之明,自己做不到只能讓賢與他人,才效仿古之先賢事蹟“禪讓”。

    可惜,結果很悲慘,燕國內亂,齊國攻克燕都,後來燕昭王繼位,設“黃金臺”“千金買馬骨”招賢,蘇秦,樂毅,鄒衍一大批人才來投。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才抱得滅國之仇。

    燕王噲的強國之心能理解,但他強國的變法方式實是身為姬姓身份的優越感和尊崇“周禮”的苦果。

    趙國

    趙武靈王15歲繼位,初期趙國國力不強,一直還要受中山國,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不時騷擾侵犯。

    趙武靈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頒佈命令,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一度掃滅黃河以北的遊牧民族,建立雲中,九原兩郡,趙國國力一時強盛,公元前296年吞併中山國。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傳位於太子何,是為趙惠文王。稱“主父”。

    趙武靈王一輩子做得最牛的兩件事:一是派兵護送羋八子贏稷母子歸國,指定讓贏稷當秦王,二是派兵護送在趙國為質的燕昭王復國,差點滅了齊國,替秦國提前剪除了一個對手。

    趙武靈王退居太上皇,本意想著撇開繁勞的國事,專心大局把握,可惜他小看了人心,人們對權利的慾望,最終成功把自己玩死了,一代英主悽慘落幕。

  • 4 # X威龍

    戰國中後期,燕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雄峙華北,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長期與北境匈奴抗衡。諸侯國合縱抗秦,燕國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公元前318年的修魚之戰中,秦軍大敗五國聯軍,燕國由此元氣大傷,不得不尋求國家內部的恢復和發展。

    燕國此時的國君是公元前320年即位的燕王姬噲,姬噲其人,篤信儒墨兩家的思想政治體系,當時的諸國政治局勢中,齊國經過“田陳代齊”事件後,不僅沒有取得滅亡,反而取了相對長久的統治和發展。於是,一股推崇“禪讓”的政治思潮開始在列國間悄然興起。

    禪讓思潮,最初在戰國中的燕國掀起了大型實踐;燕王姬噲在修魚之戰的失敗後,便開始反思自己的作為,燕王噲在聽從了群臣的建議後,在深思熟慮之下,將王位讓給了丞相子之;然而子之在擔任了三年的燕國之王后,將軍市被和太子謀反,子之迎擊,此後市被又和太子之間爆發了戰爭傾軋,燕國亂作一團。

    此時,位於燕國之東的鄰國齊國趁機入侵,燕國自保尚且困難,又怎能抵禦齊軍?燕國於是被破。這場持續了三年的燕國內亂,使得燕王噲、太子、市被、子之一應人等都成為了刀下亡魂。

    據《韓非子》記載:“(燕王)噲之苦身以憂民。”並說他不沉湎女色、音樂、打獵,也不修築豪華宮殿,只是愛好和百姓一同躬耕畎畝之中;韓非子的文章自然是為了宣傳他的法家理論而敘寫,然而韓非子畢竟和燕王噲幾乎處於同一時代,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手史料。

    從這裡的記載可以看出燕王噲的行為,堪稱賢明並且不貪圖權勢,誠然如此,從現實意義上來講,他的作為卻委實太過,未免有作秀之嫌,這與國家需要背離開來。

    禪讓制之所以在三皇五帝時期能夠有所成就,不僅是因為當時民風尚且淳樸,百姓安居樂業;而到了戰國年代,諸侯並起,天下紛爭,已然成為了“大爭之勢”;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諸侯紛爭的結果,除了土地民眾等國有的物質條件,還有社會價值評判尺度的變化。

    姬噲沉湎於遙遠的三皇五帝,然而卻脫離實際,不考究自己身處的時代背景。姬噲的失敗乃因其不務實而務虛,不操實事而求虛名,篤信“禪讓”,給了齊國可乘之機。加上燕王噲本人性格上的怯弱優柔寡斷,燕國內亂的過程中完全置身於事外,終致燕國的失陷。

    趙武靈王將王位禪讓給王子

    而與燕國的禪讓可以作對比參照的,便是在三十年後發生的趙武靈王的“禪讓”行為。趙武靈王聞名於史冊的,多是他“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透過胡服騎射,趙軍的單兵作戰實力不斷提高,在二十年間不斷對北方征伐,趙國的軍事實力達到前所未的鼎盛。

    趙武靈王在親政二十七年後,將國君之位讓渡給了王子趙何,這就是趙惠文王。而趙武靈王自己,則號稱“趙主父”,外出為將,繼續著趙國開疆拓土的事業,正是以這樣類似“雙元君主”的政治模式,趙主父依舊掌握著國內部分權力;趙章是趙主父的長子,趙主父在王后吳娃生子以後便獨寵次子趙何,最後甚至將王位傳給趙何。而後又憐愛長子趙章,當趙主父滅掉中山國便大行封賞,將自己的長子趙章封為安陽君。

    四年後,長期居於安陽的趙章難以自制權欲,起兵反抗趙惠文王。這場趙國內亂歷時一年,趙章失敗,奔逃到趙主父處,父子皆被餓死於高臺之上。趙主父的初衷是兄弟相和,君臣得當,然而事事皆做得不徹底。趙武靈王初衷值得認可,但其後的選擇實在令人費解,讓位而不放權,且在對於嫡子長子的關係問題上處理不當,最後只落得一個自家離亂的結局。

  • 5 # 白露為霜65799235

    燕王噲是傻子,貪圖虛名上趕著去找當上。

    子之是個無能陰謀家,能篡國卻無力治國。

    趙雍本身是個雄主,但這在這事上也算是夠傻的,一來雖說他讓位給兒子是有大的圖謀在裡面,但是也沒必要整個讓出來嘛,二來之前廢立太子本身就是動搖果本,製造矛盾,三來更不應該再想著中分趙國。趙國的內亂和趙雍自己的傻逼逼死法都是自己作出來的怪不得公子成等人。活該。

    建議自行查閱,很有意思的兩段歷史,拍電視劇都不一定都編出這麼搞怪精彩的劇本來。

    對了,個人覺得趙雍讓位給兒子不能算禪讓。

  • 6 # 蟻史為諫

    堯舜禹禪的傳說,“能者居之”說法在後來朝代的更迭中謀朝串位者多采用這種說法。

    著名的王莽篡權就是以賢德的名義篡權成功。歷史中被迫讓位者很多,主動讓位者很少;而像這兩位這樣的有卻也不多。

    一,所謂“能者居之”不過是另有所圖的玩笑,卻成了國家動盪的罪魁禍首。

    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燕王噲繼位。因為禪讓事件的影響,他死後沒有溢號;每個領導人都會有自己信任的人,燕王噲最信任的人叫“子之”被任命為相國。

    子之在民間的威望很高,提拔重用了很多人;在朝廷之中擁有了自己的勢力。

    子之代表的平民派與太子代表的貴族派在朝廷中形成了明顯的對立。

    公元前318年蘇秦的弟弟蘇代以齊國使臣的身份出使燕國。由於他們兩兄弟都與子之關係很好,當燕王問到齊王為人如何時蘇代回答“一般,因為他不能重用有才能的大臣”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燕王噲的心中。

    子之送蘇代黃金百兩表示感謝,蘇代也投桃報李請出了燕王噲寵幸的方士~鹿毛壽。

    鹿毛壽給燕王噲講了一個故事:堯禪位給許由,許由跑到河裡去洗耳朵。他勸說燕王噲故意禪位給子之,子之必然會拒絕;之後他就可以成就自己的賢德之名。

    於是乎燕王噲真的宣佈了讓位的決定。本來以為子之會拒絕,沒想到的是子之直接同意了還要求將俸祿三百石以上官員的任免權交給他。

    從此子之得到了燕國的最高權利,之後就是大子找機會想要奪回政權(燕國內亂)、齊國乘機打劫、燕國差點滅亡。

    本來只是想開個玩笑卻被奪去了政權,導致燕國內亂差點滅國,直到燕昭王的出現才慢慢結束了內亂。

    二,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一世英主卻逃不了親情的束縛。

    趙武靈王繼位以後採用了胡服騎射的改革措施,使趙國的軍事實力直逼秦齊兩國。

    公元前299年他將王位傳給了次子趙何(趙惠文王)肥義出任相國,自己稱“主父”帶領著強大的軍隊向西北進軍開疆擴土;曾經有一段時間甚至想要從雲中、九原一帶進攻秦國本土。

    趙武靈王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公元前298年他將樓煩併到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公元前297年終於滅掉了中山國這個心腹大患(中山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被趙國包圍的國中之國,卻也讓趙國寢食不安)。

    也就是這一年他回到了國都邯鄲,開始大封功臣;長子趙章被封安陽君駐守代郡。

    對於趙何與趙章我們需要簡單介紹一下。

    公元前321年趙武靈王娶了韓宣王的女兒並立為王后,之後生下了大子趙章。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趙武靈王死後就由他繼承王位。

    歷史沒有如果,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娶了大夫吳廣的女兒(娃贏)寵愛有加,於是改立娃贏為王后,立她的兒子趙何為大子。

    從此趙章心中便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一個本來屬於自己的王位就這樣被奪走如何能不恨呢!

    分家一事難為著趙武靈王,最終釀成大禍。

    公元前295年春節,趙何在大殿之上接受百官的朝拜,趙武靈王在屏風之後觀察;趙章作為臣子也在朝拜者之中。

    趙武靈王看著身為哥哥的趙章還要向弟弟行禮,覺得對不起趙章。於是有了一個主意“將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在代地稱王”,他找肥義商量,肥義強烈反對。

    趙武靈王任然不死心,於是春節過後帶著兩個兒子到沙丘度假,想要在度假時向趙何提此事。

    一代英雄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與趙章住在一個宮殿裡,趙章在田不禮的慫恿下發動了政變。先是控制住趙武靈王的宮殿,接著假借趙武靈王的命令想要騙趙何過來殺掉。

    只是趙何似乎不笨,在肥義的配合下見機不妙跑了出去,肥義則成為了犧牲品。

    之後趙何帶著李兌與公子成的軍隊輕易的打敗了趙章的叛軍。

    為了徹底拿到趙國的統治權,趙何默認了軟禁趙武靈王的做法;不給吃喝直到三個月後才打開宮殿的大門,只是這時候的趙武靈王已經被蟲子吃的面目全非,再也沒有了胡服騎射的英姿。

    秦國在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強中央集權、加快統一六國的步伐。而燕王噲與趙武靈王卻在人民迫切希望統一,能夠安居樂業的時候玩起禪讓的遊戲;所以他們的失敗是必然的、他們的悲慘結局是可以預見的。

    他們的禪讓又有所不同。趙武靈王禪讓是想開疆擴土、退居幕後;他的失敗在於:想要將王權平分給兒子;燕王噲的禪讓則是一個昏庸國君被大臣矇蔽的結果。

  • 7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戰國末期,各國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可以說,諸侯們為了擁有最高的權力,建立一統天下的蓋世奇功,大家都打紅眼了。

    春秋時期及戰國早期,要攻打別的國家,還得找點理由。比如你這個國家不敬周天子,或者說你去欺負別的小國,好了,找到理由了,大家就聯合起來,“替天行道”,一起打你,讓你撤兵並承認錯誤。但是到了戰國後期,打仗基本上不要理由了,而且還經常搞偷襲。只要偷襲能得手,打下來的地盤就是你的。還盛行欺騙,就像張儀騙楚國的地盤一樣。只要騙得了手,那就是本事。

    (趙武靈王)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戰國末期卻出現了好幾起禪讓事件。比如趙武靈王把王位禪讓給自己兒子,燕王噲把王位禪讓給宰相子之。連秦孝公也打算禪讓給商鞅。因為商鞅沒答應,最終才不了了之。

    一般的禪讓,都是被逼迫的結果。就算遠古時期的堯舜禪讓,按照《竹書紀年》裡講的,也不是堯舜心甘情願的,而是因為年老了,被逼迫乃至被囚禁的結果。後世的封建時代發生過幾起禪讓,但大都也是因為被逼,迫不得已。比如漢獻帝禪讓給曹丕,曹奐禪讓給司馬炎,李淵禪讓給李世民等等。就算宋高宗、乾隆那樣的禪讓,也是讓位不讓權,權力一直緊緊抓在手裡。

    然而,戰國末期的這幾起禪讓事件,卻是出於主動,並非逼迫。這是怎麼回事呢?

    (燕王噲禪讓)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把上面提到的這三起禪讓事件清理一下。

    趙武靈王讓位給自己的兒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趙武靈王透過胡服騎射,讓趙軍強大起來,接著又南征北戰,攻下了不少地盤。那時候,趙武靈王覺得,他自己一個人,既要管理國家,又要外出打仗,實在忙不過來。於是他決定把王位讓給兒子,讓兒子在國內當王管理國家,他則在外面專心打仗。

    燕王噲之所以要把王位禪讓給宰相子之,是因為蘇代對他說,子之很賢明,能夠帶領國家從勝利走向勝利。燕王噲想,燕國當時比較弱,如果不發憤圖強,很容易就被別的國家給滅了。如果能夠找到一個讓燕國變得強大起來的人來領導燕國,當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秦孝公禪讓給商鞅,是在秦孝公即將去世的時候對商鞅說的。秦孝公的想法是,要想讓秦國能夠持續強大,改革的事情,就不能半途而廢,必須一以貫之地推行。但是,秦孝公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貴族反對商鞅。如果秦孝公去世了,反對商鞅,阻礙商鞅改革的肯定會更多。這樣,秦國的改革必然半途而廢。一旦半途而廢,秦國就不可能再保持強大,更不可能實現一統天下的目的了。

    以上咱們談的,都是史書告訴我們的內容。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些禪讓的君王,是從整個國家富裕強大這個大局出發考慮的。他們捨棄了個人利益,為的是壯大國家的整體力量。

    (秦孝公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這樣做,真的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利益嗎?其實真相併非如此。

    趙武靈王之所以敢於把王位讓出來,是因為他對自己當時的軍隊太自信了。覺得他完全可以打下更多的地盤,乃至於打下另一個趙國。打下另一個趙國後,他還可以再當諸侯王。燕王噲考慮的是,雖然沒有王位了,但是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而且,他還獲得有“堯舜遺風”的美譽,何樂而不為呢?秦孝公考慮的是,既然自己都提出把國君位置讓出來,而商鞅並沒有接受(他一開始就料定商鞅不會接受),那麼,今後商鞅就不可能再有非分之想了。同時,秦惠王也不會為難他了。人家都推辭國君之位,不和你爭了,你還為難人傢什麼呢?

    所以說,這三個君王所謂放棄,其實還是考慮了自己利益的。

    而且,從三個人禪讓行動的結果中,我們更能夠看出,利益在這次禪讓行動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趙武靈王禪讓後,他並沒有實現再打一個趙國下來的目標。這使得他極為後悔。想重新獲得王位,又開不了口,於是攛掇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奪。結果他反而被兒子囚禁起來,活活餓死。燕王噲禪讓以後,燕王噲的兒子燕昭王不幹了,因此起兵攻打之子,打得一塌糊塗。秦孝公並沒有實現大家都太平的目的,結果是秦惠王猜忌商鞅,找理由把商鞅殺掉了。好在他殺了商鞅,卻還堅持了商鞅的變法,因此秦國走了一條正確的路。

    看看這些結果,我們就非常明白了,戰國末期的所謂禪讓,其實還是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沒有例外。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等)

  • 8 # 圍爐品茗人

    戰國時期有兩次較為著名的禪讓,一次是發生在燕國的燕王噲禪讓,另一次是趙國的趙武靈王禪讓。這兩次禪讓對這兩個國家的命運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為這兩國國家帶來了較大的混亂和動盪。

    燕王噲的禪讓

    燕王噲是戰國中期燕國的國君,他在位時期正是齊、秦兩國崛起,將戰國初期稱霸的魏國趕下霸主寶座的混亂時期。而燕國作為資格最老的諸侯國,雖然躋身戰國七雄之列,但是實力並不強。

    整個戰國中前期的歷史就是一部變法圖強的歷史,由於戰國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開展變法,使魏國迅速成為戰國的第一位霸主。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楚、齊、秦、韓等國紛紛變法,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復國強兵的效果。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姬(燕)噲在公元前320年繼承了燕國國君之位,史稱燕王噲。他上臺之後也渴望變法圖強,而此時燕國的相國子之因為辦事果斷,因此受到燕王噲的寵信和重用。

    而另一位名滿天下的燕國大臣縱橫家蘇秦(也就是因遊說六國諸侯組成合縱聯盟而身配六國相印的蘇秦)也為子之造勢,他利用與燕王噲談話的機會,故意說齊王不信任自己的大臣因此不能稱霸,以此暗示燕王噲要信任和重用子之。於是燕王噲更加信任和倚重子之,但是事實上子之與蘇秦是兒女親家的關係,而且子之還為此贈送了大量財物給蘇秦。

    無獨有偶燕國另外一位叫鹿毛壽的人更是直接建議燕王噲效法古代先賢,將國家禪讓給相國子之。以此來使燕王噲獲得古代堯舜一般的德行。此後更是有人提出當年夏禹逐步禪位給益,但卻沒有將兒子啟的權力剝奪,導致禹死後,夏啟違反了禪讓制度,自行奪取了天下。提出要將官吏的任免權交給相國子之,削弱當時的燕太子平的權力。

    由此可以推斷,當時燕國有一批以子之為核心的政治勢力,極力在燕王噲面前慫恿他將權力移交給子之。並把子之塑造成有能力的臣子,而燕王噲則只需要效法古之堯舜一樣將國君之位禪讓,就可以成就古代聖賢的德行,以達到以德治國的效果。

    最終在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將燕國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全部收起來交給子之,同時讓子之行使國君之權,自己不僅不理政事,而且成為子之的臣子,燕國大小事務都有子之獨斷。

    這就是燕王噲的禪讓,而這樣可笑而迂腐的禪讓鬧劇使得燕國本來的繼承人燕太子平非常不滿,也最終釀成了燕國曆史上的子之之亂。

    子之之亂

    由於燕王噲的禪讓鬧劇嚴重脫離了實際,這讓本該繼承國君之位的燕太子平非常不滿,特別是將官吏的印信收走,就等於剝奪了太子平的權力,畢竟此前作為未來國君的太子平,一定有不少跟隨者在燕國國內任職,這一做法必然讓燕太子平的勢力大減。

    到了公元前314年,已經代理國君之位三年的子之非但沒有讓燕國富強,反而因為政治上的明爭暗鬥和無序的統治導致燕國國內大亂。此時不甘心失去權力的燕太子平與將軍市背密謀武力奪權。

    而此時一直覬覦燕國領土的齊愍王利用燕國的這種亂局,慫恿燕太子平發動兵變奪權,並聲稱將全力支援他。在得到了當時第一強國齊國的口頭承諾後,燕太子平與將軍市背終於發動兵變武力奪權。由此引發了燕國國內的子之之亂,結果這場動亂持續數月,燕太子平沒能擊敗相國子之,反而被子之等人殺死。

    蓄謀已久的齊愍王立刻發兵攻打燕國,因為子之之亂的緣故,燕國國內大亂,士兵不應戰,城門不關閉。本就比燕國強大的齊軍如入無人之境,輕鬆佔領燕國。燕王噲和相國子之都被齊軍殺死。

    燕王噲的這場禪讓鬧劇嚴重違背現實,這種毫無血緣關係的禪讓根本不可能達到儒家典籍中那種德行治國的效果,反而讓國內權力內鬥加劇,最終被齊國撿漏。所幸當時齊國過於張揚,引發了其他諸侯國的忌憚,加上齊軍佔領燕國之後軍紀敗壞,最終在其他諸侯的軍事外交壓力和燕國國內民眾的反抗下,齊國軍隊撤出燕國,燕國得以保全,而牽頭組織對齊國施壓的正是著名的趙武靈王,他在逼迫齊國撤兵之後,把燕國派往南韓做人質的公子職送回燕國即位,也就是著名的燕昭王。

    趙武靈王的禪位

    作為趙國甚至是戰國最出色的國君的趙武靈王親身經歷了燕國的禪位鬧劇。這位在趙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變強的明君,卻也在壯年時期上演了另一幕禪讓鬧劇。

    趙武靈王的禪位鬧劇首先源於廢長立幼。趙武靈王的第一位王后是在他即位前就定下的南韓王室之女,也稱為韓夫人。由於趙國在崛起之前,一直與南韓這個難兄難弟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其他諸侯,所以趙武靈王的第一位王后也是政治上的聯姻。

    最然趙武靈王和韓夫人的婚姻是政治聯姻,但是兩人婚後感情不錯,也生下了嫡長子公子章,而且公子章能力不俗,年紀輕輕就在趙武靈王討伐中山國時擔任中軍主將。本來一切都是很完美,夫妻感情和睦,兒子能力不俗趙國王位後繼有人。

    但是後來韓夫人病逝,趙武靈王又另有新歡,這個被成為吳娃的女人成為趙武靈王的第二任王后,也為他生下了兒子公子何。因為對吳娃的寵愛,趙武靈王將公子章的太子之位廢掉,改立公子何為太子,這就是趙武靈王的廢長立幼之舉。

    此後趙武靈王帶領趙國攻伐林胡,向西北拓地千里,同時攻破中山國,基本解決了這個嵌在趙國國境內的心腹大患。趙武靈王對國內的政務感到不耐煩,他別出心裁的想到了內禪的方法。

    他將國君之位禪讓給自己的太子何,也即趙惠文王。同時讓重臣肥義擔任惠文王的老師輔佐趙惠文王。而從政務中解脫出來的趙武靈王開始了新的謀劃,他準備繼續向西北進攻,同時策劃從雲中、九原一帶向南襲擊秦國的戰略構想,以達到繞開天險函谷關的目的。這一天才般的戰略構想如果成功實施,必然極大的破壞秦國的戰略環境,將有效的遏制秦國的不斷壯大。

    在趙武靈王的第二任王后吳娃病逝後,他發現自己的長子公子章因為太子之位被廢變得十分頹廢,曾經英氣勃發的少年將軍要向小十幾歲的弟弟趙惠文王跪拜行禮顯得很可憐。於是他感覺有些愧疚,就謀求讓公子章到代地封王,即將趙國一分為二,以邯鄲為中心漢文化區域由趙惠文王管轄,以代地為中心的胡人文化區以公子章為王。這一可笑的政治安排由此引發了趙國內亂,最終導致趙武靈王壯年而亡。

    沙丘之變

    由於趙武靈王產生了將趙國一分為二,讓公子章到代地稱王的危險想法。很快就導致了正處於強勢上升期的趙國陷入內亂。

    趙惠文王雖然年幼,但是他已經在重臣肥義等人的輔佐下開始勝任國君之位。趙國國內的宗室重臣也大都支援對他們較為尊重的趙惠文王。此時讓趙惠文王將趙國分一半給哥哥公子章,這時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而公子章因為此事不僅重新受寵,時常跟隨在趙武靈王身邊。同時他內心不僅想要在代地稱王,甚至也產生了取代趙惠文王成為整個趙國國君的野心。因此公子章也依靠身邊的臣子形成了一個奪權班底。

    而趙武靈王雖然很快就放棄了讓公子章稱王的想法,但是他成功的挑起了公子章和趙惠文王的內亂。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和公子章一起遊沙丘宮,公子章乘機發動兵變,而趙惠文王一方也早有防備,雖然重臣肥義被誘殺,但是其他宗室大臣組織軍隊很快擊敗公子章。公子章最終逃入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趙惠文王的軍隊直接闖宮殺死公子章,並且將沙丘宮中的人全部趕出,為了不承擔弒殺趙武靈王的罪名,他們對趙武靈王只圍不殺,最終一代英主趙武靈王活活餓死在沙丘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一直在提倡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