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我本人是是非常討厭這種,耍小聰明也沒必要這樣
7
回覆列表
  • 1 # 小白兔已成精

    我其實很驚訝,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對別人辛苦寫出來的字,一點都不尊重。

    就好像朋友圈裡的作者朋友,但凡有誰出了書,底下就會有一大堆人留言:天哪,出書了!送我一本吧!可是,你不會去開飯店的朋友家裡說,你家開飯店的,讓我免費吃頓飯吧。也不會去開服裝店的朋友家說,這件衣服蠻好看的,送我吧,反正是你的店。因為你們知道,別人開店賺錢需要成本。那麼出書呢?在你們眼中,就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東西,所以哪怕免費也沒有關係嗎?

    先說作者。你知道一位作者寫一本書有多苦逼嗎?如果要出一本短篇故事集,最少的話需要十萬字。大概二十篇文章。很可能要寫上整整大半年。因為會有寫不出來的時候,會有寫出來了之後,編輯說這篇不好撤掉的時候,甚至會在送給出版公司之後,又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換掉的時候。

    而書出完了就算了嗎?遠遠不,還需要各種配合出版公司宣傳,各位求著別人推薦,寫書評,以及所有能夠做到的宣傳書的方式。只為了能夠多賣出去一本書。這還是稍微有點名氣的作者,要是完全沒有名氣呢?書出了之後,大概連宣傳推廣的機會都沒有,直接發到市場上,能賣幾本是幾本。

    再說稿費。都以為出一本書能轉很多錢嗎?也是太天真。看到有人回答,剛出道的作者,版稅是8,那也是放在正規大出版公司。而一般的小公司呢?版稅是 5%,6%,甚至乾脆千字60 ,80 買斷。一本書,十萬字,買斷6000塊,還扣稅。這就是出版圈生物鏈裡最底層的那群作者的生存現狀。

    而每一個,你或許不屑於他們寫的那些矯情的故事,傻逼的雞湯的作者。他們寫下這些東西,花了多少心力呢?我朋友圈裡,一大半都是作者,深更半夜見到他們發朋友圈,在改稿子。寫了一萬字的短篇因不符合整本書的定位被換掉。稿子已經送到出版社了,因為涉及了敏感詞,被下令刪除,只能重寫。更別說,那些辛苦寫長篇小說的。看到《花千骨》《何以笙簫默》《盜墓筆記》這麼火,是不是覺得一部長篇小說或許就可以成為大IP ,分分鐘給作者帶來好幾百萬的收入?屁咧,長篇小說根本賣不出去。圈裡做小說的幾家公司,除非是知名作者,很多小透明作者的印量都是隻有幾千。

    辛辛苦苦寫了二三十萬的長篇,最後能換來的,不過是幾千塊錢而已。

    當然有大作者一炮而紅,分分鐘走上人生贏家,一年的稿費在幾十萬上百萬的,但是,那真的是極少數極少數。甚至,即使是他們,你買他們一本書,他們能夠賺到的,或許也只有四塊五毛錢。

    再說書。我覺得在國內。書真的是再便宜不過的一種東西了。一本書定價35,看起來很貴是吧,網站打個六折,才二十幾,噹噹活動四九折封頂,才不到18。難道這樣的價格,是一般人負擔不起的嗎?

    你可以去淘寶或者亞馬遜搜搜港版書,臺版書,外版書,看看在香港臺灣,美國,一本書買多少錢。我曾經在亞馬遜做活動的時候,用80塊錢,買了5本書,其中還包括了像《耶路撒冷三千年》這種定價很高的。而我那天見到的一個妹紙跟我說,她再國外留學,隨便買一本書,都是一百往上,一本啊親!

    出版行業,是一個非常非常窮的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很低很低。因為沒有辦法,整個行業的利潤都很薄。

    我剛到北京的時候,開始做圖書編輯,月薪3500,還需要完成任務,這個月必須將工作做到某個進度,要不然扣錢。最窮的時候,一個月工資扣了保險還剩2200。呵呵,你想想,這是什麼概念?在北京,隨便哪家公司的前臺不比這個薪水高?

    而出一本書,公司能賺多少錢呢?坦白說,如果這本書沒有賣出去,印製成本也許都會有十幾萬。十幾萬的成本,要賣掉多少本書才能賺回來?

    以為除了稿費給作者,剩下的都是公司賺的嗎?還有渠道費,還有給各大網站的回扣和返點,還有參加各大網站活動必須打著降價。

    之前亞馬遜有99買贈,參加這個活動的所有供貨商,給亞馬遜的價格都是5塊錢一本。五塊錢哦親!一本書的印製成本可不止五塊哦!也就是說,當你選擇了一本亞馬遜的免費贈書的時候,所有的成本都需要出版公司買單。多賣一本,就虧一本的錢。

    最終年終一核算,在行業內,能夠盈利的出版公司都算是做得不錯的。

    說個出版界的事兒。當初新經典購買《百年孤獨》的版權,就花了1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印製成本和翻譯成本。只是買一個版權而已。噹噹上這本書的定價是28.4,你可以算一下,它需要賣多少本,才能回本。那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去做?因為它是值得被人看到的東西。很多堅守的出版人,所信奉的,也無非就是這一點。

    再從題主本人來說。我始終信奉的一句話是,有些小便宜,佔了或許並沒有什麼,甚至能夠讓你暫時得利,但從長遠來看,必然吃虧。

    如果在你眼中,獲取知識和學習這種事,都需要違背一個人最起碼的良知和道德感去做,那麼,請恕我直言,這書,你不看也罷。真的,你不需要。別說自己是學生狗,沒有多少錢。拜託,一本書不過是肯德基一個漢堡的價格好嗎?

    還補充一點,比如我們在網站上買了書,拆了塑封不喜歡了退回去,或者在快遞的途中有點皺了,磕著了碰著了,退回去。這可以理解,很多人就是喜歡到手的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然後網站會把這本書退回到出版公司,然後呢,出版公司是沒法重新賣出去的,只能重新包裝或者銷燬。誰花了錢買東西不希望東西是好好的,但是,這和看完了然後退回去是一個概念嗎?

    如果你喜歡一本書,認為他有價值,喜歡一位作者,認同他的觀點,那麼,最好的讚賞就是把這本書買回來。如果你覺得紙質書太笨重不方便攜帶,可以去噹噹,亞馬遜,豆瓣閱讀去搜索這本書的電子書有沒有上市,不要去下盜版的電子書,這是對別人勞動成果最起碼的尊重。

    補充:有人在評論裡回覆,任何行業都不容易,經濟社會就是這樣,難道叫委屈就可以了嗎?是,任何行業都不容易,圖書行業也有賺的盆滿缽滿的,但是,我以為,一個成熟的經濟社會,並不是崇尚免費去盜取別人的勞動成果,要學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東西。我說圖書行業不容易,並不是想要擺出一副低姿態。誰賺錢都不容易,不僅僅是做書。只是想要說一點,一本書,它背後的成本沒有你想象中那麼低,為它買單,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有人在回覆裡問,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盜版猖獗嗎?其實我覺得不是,其實現在盜版書已經很少了,出版公司在下印廠的時候,封面和內文都不會選擇一個印廠,國家對印廠印盜版書也一直打擊的很嚴厲,反正在我的觀察裡,賣盜版書的那種小店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還有種情況是,自從大家習慣了在網站上買書之後,書真的已經很便宜很便宜了,新華書店不打折,一本書35,你覺得貴去買本十塊的盜版書,還算正常,可是網站上一本正版書也不過賣19塊,那就沒有太大的去買盜版書的必要。

    我的看法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國內大部分人,都習慣了免費獲得知識,看電視不要錢啊,看網路影片不要錢啊,看網上公開課不要錢啊,為什麼買書要花錢,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咯。可是,電視網劇網路公開課,這些都有廣告商買單,你看愛奇藝還要花錢衝會員呢!而一本書呢?你幾乎不會在一本書裡,看到廣告宣傳單。一本書能夠收回成本的途徑,只在於你花錢買回了他。都有一種慣性思維,可以花錢在吃喝上,在穿衣打扮買車買房上,在出門請客假裝大款上,但是不願意花在買書上,花在給別人的技能和知識付費上。他們不尊重別人的知識和技能。

    不僅僅是買書。有做設計的朋友。經常會遇見有熟人來找,你幫我做個圖吧,你幫我做個logo吧,反正你會呀,很簡單的,幾分鐘就好。你如果拒絕他,他就會認為你人品有問題。可是,他從來都不會去管,你從什麼都不會走到,幾分鐘可以做一個圖,這之間,花了多少時間和力氣。

  • 2 # 陽光女青年

    只能說這種人人品不好。我們讀書群裡有個這樣的人,還得意洋洋地談及此事。真是讓人鄙視。我是做不出來,至於嗎?你就差那幾十塊錢?沒錢你買電子書讀呀,幾毛錢幾塊錢的。幹嗎做這種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事情?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筆者很討厭這種人。

    這新聞讓人想起孔乙己的那句名言: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叫偷嗎?當然消費者退書和孔乙己偷書不可相提並論,因為商家授權消費者可以無理由退貨。既然商家提供了無理由退貨這項服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願退貨,即便這個意願是買書閱讀之後再惡意退書。這種行為肯定不道德,是鑽空子佔便宜,我們只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讀書人這個群體並不都像他們的愛好那麼高尚。

    而且我發現,這兩年經常會看到各種華人惡意鑽空子的新聞。前些年這種事都發生在國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遊客到了異國他鄉各種鑽空子,然後還會奔走相告,老外人傻空子多,速來!一時間華人簡直成了各國規章制度是否有漏洞的專業鑑定員。

    看看網友們經歷的例子:一位中國來的留學生在COSTCO(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買了一個微波爐,用了幾年,畢業了,走人了,居然去退掉了,說是不好用。COSTCO沒辦法,還是給人退了。還有人買了床或者床墊,畢業了,退掉了。還有風扇,鏡子,桌子,椅子……

    最近,隨著中國店家也開始引進無理由退貨規則,鑽空子的“習俗”開始回潮。我們能下結論說華人普遍素質不高嗎?恐怕不能,只能說,華人對於這種新鮮事物還處於適應階段。而如果你翻看國外的惡意退貨行為,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在這項制度實行了十幾二十年之後,人們漸漸地找回了體面。

    既然有這麼大的漏洞,商家為什麼還不懈地推行無理由退貨呢?因為競爭的壓力。市場競爭中,除了價格和產品質量之外,售後服務也是重中之重。無理由退貨極大地提高了商家的競爭力,這甚至形成了一種門檻,沒有實力的商家很難承受這樣的成本損失。商人那麼精明,自然也會意識到這種規則會帶來道德陷阱,會讓一部分“聰明人”利用,但是和收益相比,惡意退貨帶來的這塊成本,他們認了。

    無理由退貨會到來什麼樣的收益呢?首先是口碑,既然商家敢於這樣承諾,就意味著對自己產品的質量有信心,相信退貨的情況會很少,而且還會給消費者一個誠信的印象。

    其次,無理由退貨會給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試想一下,一個每次你想退貨都二話不說的商家,是不是能夠贏得我們的好感呢?下一次買東西是不是還去他家呢?商家這一次損失的錢,很可能在未來幾十上百倍地收回來。

    反過來講,你以為商家對惡意退貨就沒有應對辦法嗎?天真。有網友總結了商家五大應對招數:1.提價;2.不負責來回運費;3.收退貨費(10%~20% 左右)4.退錢時間拖長;5.列入黑名單。所以基本上來講,消費者佔的便宜最後又轉嫁了回來。當然,這裡面大多數誠實的消費者補貼了那些道德低下的消費者。

    儘管如此,從整體而言,無理由退貨規則還是對營造市場的誠信氛圍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把消費者和商家的關係比作是兩個陌生人交往,假如雙方相互提防相互猜疑,就無法建立起良好關係,只能陷入劉慈欣所描述的黑暗森林。

    相反,如果有一方無條件地相信對方,我想雙方的關係就會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即便有遇到壞人的可能,但從大機率上來講,交朋友的還是大多數吧。而當整個社會都產生這樣的信任感,那麼市場誠信也就建立起來了。歐美國家通過幾十年完成了無理由退貨的誠信構建,而我們則剛剛起步。

    那這樣做###會盈利嗎?我想會的,能在規定時間內把書看完的人不多,而只要講一點誠信的人就不會辜負商家的信任,不會沒讀完還退書。這些買書沒讀完的人就像是辦了健身卡沒去幾次的人,這些沉澱下來收入就很可觀了。至於退掉的部分,就當作是廣告費用了,和因此而擴大的消費者群體來說,這點成本就不算什麼了。

    所以,商家推行無理由退貨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傻,這裡既有精細的成本核算,也有對人性的準確判斷,而且這個制度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是利好的,至於那些習慣性鑽漏洞的人,那是人類永遠無法杜絕的一小撮,又何必跟他們置氣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主打“輕奢”的WEY VV5後期養車費用是否也跟著“高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