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媽引雛飛
-
2 # 賣家拒絕
因為熊孩子也是個孩子,成年人無法對其認真處理(往死裡打)。但是他的家長是成年人啊,下次碰到搗亂的熊孩子,找其家長管,如果其家長不講道理,那就打家長啊,打完走人,免得惹一身騷。如果有了實際損失,那就麻煩了,熊孩子的家長一般不講理,甩鍋給孩子是其必備技能,如果國家出臺凡是未成年人造成的損失全部由其監護人賠償的法律會好一點,否則只能男默女淚了。
-
3 # 騫雨曦
在公共場合孩子大吵大鬧是挺讓人感到煩或者氣憤,現在的家長不做為,讓孩子們都沒有了時間地點上的不分,說孩子是上帝也不為過。那麼現在家庭教育真的迫在眉睫,孩子是我們的接班人,我們的溺愛寵慣,嬌縱了他們。真是糊塗的愛給了糊塗孩子。
-
4 # 啥啥的1
孟非沒有訓斥孩子,而是訓斥家長,這沒毛病。誰小時候沒熊過呢,沒有人天生就是紳士,也沒有人天生就是暴徒。孩子吵鬧的根本在於他的表達沒辦法被接受,如果他輕聲細語的態度能被重視,恐怕也不需要吵鬧。大人當眾吵架的也很多,為什麼孩子的發聲就不能被容忍。大概中年壯漢罵街也好,放音樂跳廣場舞也好,大家都敢怒不敢言。當然,家長的置之不理也很過分,孩子有獨立人格的,需要被傾聽被理解,放任孩子吵鬧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更不是寵愛孩子的方式。希望熊家長不要說“小孩子都這樣”來逃避責任,更希望人們對熊孩子的吵鬧多一些包容。
-
5 # 紅豆媽媽寫育兒
熊孩子的爆棚能量,不管正負,我相信大家都曾經見識過。不管你是熊孩子的父母,小姑,還是路人甲。
有的時候熊孩子在公眾場合的吵鬧,可以帶給我們笑聲,幫我們緩解尷尬,說不定相視一笑泯恩仇。
上個星期楊麗萍帶著她的《十面埋伏》現代舞來到墨爾本。朋友們個個和她共進晚餐,捧場她的孔雀紅酒,晚上又買票去看舞。不管怎麼樣,微信朋友圈裡不是現場影片,就是感慨萬千。說是愛藝術的,喜歡現代舞的,崇拜楊麗萍的,都不能錯過,否則後悔一生之類的。
看到微信圈的時候是星期五的早上,顯然昨晚也即星期四的晚上是第一場。上網一查,還有兩場。不想訂當天星期五晚上的,可以訂星期六晚上的。 女兒已經十歲,兩歲開始學芭蕾舞,也學了一陣現代舞,每年都會參加學校的年終彙報演出。所以對於觀看現代舞演出應該還是挺有經驗的。但是我們還有個十五個月大的熊寶寶啊。老爸不在家,就我們娘三。在國外又不象在國內,隨時可以抓個七大姑八大姨的來看一晚孩子。如果真的要去看,唯一的辦法,是帶著熊寶寶一起去。
於是我專門打電話先問訂票處,先問了位置。有我心儀的前幾排位置。於是先和他套了下近乎。
票務是個西方小夥,非常熱情,問我:你是怎麼知道這支舞在上演的呢?
我說因為昨晚我好幾個朋友來看,我的中國社交媒體已經被刷爆了。
我看他這樣,於是不動聲色地把我的十五個月大的寶寶同行要求向他提出。問他可以嗎。因為晚上沒有人看孩子。
他爽朗大笑:當然可以,藝術就是要從小抓起啊。只是寶貝要坐你的膝頭上。我說沒問題。
我的策劃是如果他有什麼動靜,我就在黑暗中動用秘密武器 – 餵母乳!
於是我化了將近兩百刀澳幣,欣欣然買了票去了。
結果開場不久,十面埋伏的鏗鏘之聲讓寶寶非常激動,然後場面安靜的時候,他卻興奮不已。
他還不停地抬頭去撩坐在我旁邊的觀眾。摸著旁邊坐著的一個帥氣歐洲小哥的大腿,眯著眼笑看他。他揪坐在我們前排美女的長髮。我覺得其實旁邊的帥小哥和前排的美女其實內心是很抓狂的。我們買的票都是差不多的價位。每個人都想在星期六的晚上好好放鬆一下,碰上這個熊孩子,怎麼辦呢?
看來藝術中心是允許父母帶孩子進來的,因為坐在我們後面很多排位置上也聽到別的孩子的聲音。我們做父母的顯然也買了票,也有權利享受我們的位置,他又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熊,你說別人能怎麼辦?總不能說你出去吧。我幾次三番地把秘密武器掏出來,使出殺手鐧,但是他總是不能在我們希望他笑的時候笑,靜的時候靜。
經過大約半個小時的糾結掙扎,我覺得讓熊寶寶這樣笑鬧,太對不起周圍的觀眾了。還是我自己浪費我的票吧。所以我就決定帶他出場。
結果藝術中心倒是不錯,給我在外面開了個電視,看現場直播。熊寶寶是有大面積的地方跑來跑去的,但是我,買了昂貴的前排票,結果卻在看電視機。一場兩個小時不休息的舞臺劇,我連位置都沒有坐熱。最後其實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確保熊寶寶跑得開心,從電視機上拍了幾張照片。至於燈光,音響,舞臺佈局,舞者的力量和勁道,我根本無從感受。
等舞蹈結束的時候,觀眾都出來了。
很多觀眾看到我狼狽的臉色,熊孩子還在興高采烈地跑來跑去,我卻坐在一個電視機的前面。
大部分人都笑了。
我也只好笑了。
而且比別人笑得還要甜。彷彿我今晚看得最開心。
但是有一點我知道,這些對我笑的觀眾,是寬容有愛心的觀眾。我想,如果換個位置,我也會這樣做的。
回覆列表
很理解孟非的“忍無可忍”。的確,在一些公共場所經常看到一些熊孩子如若無人的在追逐、吵鬧。父母有的無作為,他們有的把公共場所當做自己家的遊樂場;有的大聲打罵,引來孩子更歇斯底里的哭鬧。每當看到這一幕,我也很氣憤,這些父母太不顧及他人或太簡單粗暴。有人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要釋放孩子這種天性。我很反對這種意見,這句話的本身沒有錯,但是它也是有時間、地點的前提條件的。
人是社會的人,是受社會規則約束的,比如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到景區遊玩要買票、要做到文明旅遊,等等。只有每個人都嚴格遵守規則,我們的生活才會井然有序。孩子也一樣,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這也是為了孩子將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在學校裡,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出現缺乏自制力,行為自由散漫,不願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爭執,發生攻擊性行為等表現。這些都是家庭缺少規則意識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就拿在公共場所吵鬧的事例來說。當家長髮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應該及時制止,你把孩子叫到身邊,慎重地告訴他:“孩子,火車車廂是公共場所,你吵鬧會影響別人,你不可以這樣。”也許孩子會不高興,你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和他一起玩個簡單的小遊戲,或講個故事等等。特別反對動不動就打罵的家長,孩子需要教育需要陪伴,只要你和他平等地對話和真誠的陪伴,相信孩子是會合作的。
其次,在吵鬧中還有另一種情況,哭鬧。不停的哭鬧,這種情況是家長最頭疼的。但是我一直以來牢牢的記住一句話“先處理情緒,再來解決問題。”記得又一次大女兒在火車裡和她表弟發生衝突,就一直大聲哭。很多人看過來無言的譴責,當時自己也很氣惱。可是我只是抱住我女兒在她耳邊輕聲說,“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委屈,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看這麼多人看過來,我們可以輕聲哭。”聽了我的話,女兒果然放低聲音輕聲哭泣。我在旁邊輕聲安撫,等她不哭再來解決兩姐弟的小衝突。
總之,公共場所對於孩子的吵鬧,家長一定要干預,不能放任不管。為了別人,也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