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宇宙中的恆星數萬億,在這些恆星中有沒有密度超級大的。密度大到什麼程度?
11
回覆列表
  • 1 # 湯溼爺

    應該是黑洞 黑洞不是洞而是一個密度被壓縮到極致的星球 只因它強大的引力能把光都給吸住 所以它看上去是黑的 又是個球體所以稱它為黑洞 再其次為中子星 一立方厘米的體積質量高達10億噸

  • 2 # 火星一號

    雖然宇宙中的恆星數量不計其數,但恆星的密度往往較低,這與恆星的結構有關。恆星的主要成分為氫,其次是氦,此外還包含少量的其他元素。理論上,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往引力中心收縮的趨勢也越強。恆星的質量往往都很大,比如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但由於恆星中心不斷進行著核聚變,產生了很強的輻射壓,能夠阻擋恆星自身的坍縮,所以恆星的密度會比巖質行星更低。例如,太陽的平均密度為1.408 g/cm^3,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4 g/cm^3,所以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約是太陽的3.9倍。儘管如此,由於恆星的質量很大,其核心區域的密度極高。例如,太陽的中心密度為162.2 g/cm^3,這是地球中心密度的12.4倍。

    對於處在主序星階段的恆星,質量越大往往密度越小。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核聚變越劇烈,輻射壓越強,使得恆星越難引力坍縮,所以密度就越小。例如,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其質量為太陽的315倍,半徑為太陽的30倍,它的平均密度僅為太陽的1.16%。另一方面,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其質量為太陽的12.21%,半徑為太陽的15.42%,它的平均密度為太陽的33倍。

    可以預見,如果恆星停止核反應不再產生輻射壓,恆星就會發生引力坍縮,星體的密度將會急劇升高。如果恆星核心的質量小於1.4個太陽質量,結果會坍縮成白矮星,平均密度可達1×10^6 g/cm^3,這是地球的18萬倍。如果恆星核心的質量介於1.4至3個太陽質量,結果會坍縮成中子星,平均密度與原子核相當,高達3×10^14 g/cm^3。如果恆星核心的質量大於3個太陽質量,結果會坍縮成黑洞,所有質量都被壓縮到奇點中,在該點的密度無限高。如果以史瓦西半徑作為黑洞的半徑,則黑洞的平均密度仍然很高。例如,太陽的史瓦西密度為1.84×10^16 g/cm^3。黑洞的密度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密度越低。這是因為黑洞的質量與史瓦西半徑成正比,而體積與半徑的三次方成正比,則黑洞的密度與質量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隨著質量的增加,黑洞密度快速減小。例如,R136a1的史瓦西密度為1.86×10^11 g/cm^3,地球的史瓦西密度高達2.04×10^27 g/cm^3。對於某些質量極高的超大質量黑洞,其平均密度有可能還會比空氣更低。

  • 3 # 菩提心69456200

    密度最大的當然是黑洞,強大的引力證明這一點,其次是中子星,完全由中子構成,再就是白矮星黑矮星,除去這些,就屬岩石行星了,而恆星就是核心密度大,整星並不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膝上型電腦聯網後,不斷自己下東西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