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點燃回憶

     

      你說它是小吃,有人用它來招待貴客!

      你說它是正餐,有人又當做街邊小吃!

      有人賣5元一碗,吃的人很多!

      有人賣50元一碗,依然有人吃!

      有人賣100元一碗,仍然有人吃!

      有人賣300元一碗,照樣有人吃!

      有人早上吃

      有人中午吃

      有人晚上吃

      有人當做宵夜吃!

      米線承載著雲南人的思鄉之情,凡是外出一週以上的雲南人,回到家鄉第一件事情,就是上街去“甩”上一碗米線!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能看到雲南米線的影子,比如迪拜、新加坡、美國……

      

      品味雲南各地的特色米線!

      吃貨們,走起!

      

      1、坨坨牛肉米線逆天的坨坨牛肉米線,絕對的重口味!有火鍋的味道哦!看到那麼大坨的牛肉嚇到了,三大坨牛肉目測有150克哦!好害怕不好咬,結果不然……筋肉相間又化又糯,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每次吃牛肉米線木有牛肉了。

      

      這種大坨大坨的牛肉,過癮吧?

      2、蘸水米線這是一款以米線為載體的養生食品,滋補藥膳湯底配純天然優質米線,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不失補血、護肝、養胃的食補功效。“內容豐富”得讓人過嘴不忘:滑肉、火腿、番茄、青菜、豆芽、海帶、木耳……。濃郁的藥膳老火湯裡,肉香裹著當歸獨特的香味,不僅滿足了口腹之慾,更是對美女們的身體好處多多!如果喜歡重口味,那就配著糊辣子蘸水,鮮香麻辣,滋味十足。愛她就帶她來吃三根蔥的蘸水米線吧。

      

      這樣的蘸水爽不爽?

      3、韭菜花小鍋米線小鍋米線是昆明米線的一大流派,鍋由紫銅打造,一鍋一碗。小鍋裡舀上高湯,待湯煮沸後,加上鮮肉、韭菜、酸醃菜、拓東甜鹹醬油和香料,最後,畫龍點睛加入雲南曲靖的韭菜花,那恰到好處的酸味、鮮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

      

      4、蒙自菊花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的“過橋”之處就在於那碗湯,各家有各家的熬製方法,但總歸是鮮香美味。三根蔥的湯用大骨、老母雞、老鴨、老鵝、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湯上覆著一層封面的鵝油,開吃的時候把數種鮮料如雞肉片、豬肉片、火腿片、冬筍片等逐一放入湯中燙熟,再放入米線即可食用。而最具特色的當屬蒙自菊花過橋米線,“以花入菜”是雲南美食的一大特色,傳統的過橋米線加入當季豔麗、可食用的菊花,捻一片入口,清香繞舌,成就了一道美麗風景似的美食。

      

      過橋米線文化第一人、關明大師說,吃過橋米線的步驟是:先燙肉片來慢慢吃,同時佐杯小酒→燙各種蔬菜,也是佐口小酒→夾起一筷子米線,在碗裡涮上三圈,撈出直接入口→涮一筷子吃一筷子,堪稱完美!

      5、文山麻辣雞米線文山的米線和辣椒同樣出名,而麻辣雞米線絕對是二者結合的一大代表作,隨米線上桌的一盤麻辣雞,麻辣鮮香,採用土雞肉,香醇中有筋骨、有嚼頭,作料當然得配丘北小米辣,香至極,油辣椒裡少不了香脆的芝麻,吃起來令人回味無窮。

      

      麻辣刺激的米線,看看就爽翻了!

      6、廣南酸湯米線酸湯,在壯語裡稱為“岜夯”,是廣南土著壯族獨有的美食。因壯族人喜居依山傍水的河谷地區,氣溫較高,用細葉芹菜等作配料,加以紅青菜提色並用米湯發酵而成。因紅青菜中含有多種天然色素,酸湯經發酵後,湯色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淡粉色,味微酸、略有回甜、香氣誘人。用紅酸湯烹煮出的酸湯米線,湯色潤眼、不油不膩,食之沁人肺腑,且具有消暑解渴、健脾開胃的功效。這樣一碗酸鮮可口的美味米線豈可辜負?

      

      酸酸的味道,如同初戀?

      7、晉寧燒辣子米線雲南各地素有吃火燒辣子的習慣。高原的長日照賦予雲南的青辣椒具有特別濃郁的香氣,整個青辣椒放在炭火上烘烤,用心使得烤制的程度一致。待青辣椒烤焦之時,其香氣被激發出來,非常惹味。這時趁熱把燒辣子剁碎放在米線裡,青椒的炭燒味和清香瞬間四溢開來。

      

      燒辣子米線,好過癮!

      8、路南滷肉米線路南滷肉米線的吃法已在當地風靡了30多年,肉湯湯底加入一大勺滷汁,滷汁裡各種香料的香味和肉的鮮味層層疊疊交融,鮮香不疾不徐,不死鹹,不膩口。融合了雲南人喜歡的鹹、鮮、香、甜,再加上肥瘦適當的滷肉,讓人慾罷不能。

      

      滷肉、滷水、滷蛋,將一碗米線的口味調得很厚重!

      9、老昆明豆花米線豆花米線是老昆明獨有的傳統吃法,燙過的米線,放在土碗裡,加入煮過的水豆腐腦,再依次放上所有調料,拌勻讓米線和豆腐腦融為一體。入口有淡淡甜味,脆脆的冬菜粒飽滿彈牙,豆花的素淨柔和了辣醬的鮮辣,米線的軟滑沾滿了清香的韭菜。

      

      雪白的豆花,增添了另一種風情!

      10、玉溪豆粉涼米線在解放前玉溪城的豆粉涼米線就久負盛名了。盛好一碗米線,先放入韭菜,蓋上四指見方,約一釐米厚的豌豆涼粉,放入作料,最關鍵的是加入特製的梨醋(此物酸甜可口,類似於現下風靡的水果酵素),最後澆上一勺清亮、鮮紅帶有兩三小點油渣的油辣椒。碗裡雪白的米線,金黃的涼粉,翠綠的韭菜,烏黑的醬油,鮮紅的辣椒,五色煥然,豔麗悅目,讓人始終不願把這畫面給破壞了。

      

      把涼粉夾成小塊,放入嘴裡讓它慢慢溶化,拌好米線後,挑起一根米線,“噓”的一聲就把米線吸進了嘴裡,這米線軟而不爛,長而不斷,米線被吃完後,碗底只剩下了一點湯汁,每個人抬起碗一口氣就把汁湯全都喝完了。

      11、江川銅鍋米線銅鍋米線,以黃銅為器皿,同時也是煮米線的鍋,味道因為有了古黃色的銅鍋,顯得味道更加鮮美。

      

      銅鍋米線,好燙的美味,一燙抵三鮮,冬季的最佳選擇之一。

      12、錫紙包燒米線這是最近兩三年來,因為錫紙花甲的流行,而誕生的一種米線新吃法,將米線、作料、辣椒、醬料等包在錫紙裡,放在火上燒,等米線燒熟,將錫紙作為器皿同時上桌,滾燙的米線,十分鮮美、刺激,如果是冬天的話,有很好的保溫效果。

      

      13、鮑魚米線這也是一款昆明版本的新派米線,小鍋米線煮制過程中,放進2只小小的新鮮鮑魚仔,一碗高逼格的小鍋米線誕生了!48元一碗,你會吃嗎?

      

      14、老昆明炒米線這是一款最傳統的老昆明炒米線,米線用醬肉、甜鹹醬油、韭菜辣椒、白菜、豌豆等炒熟,雖然顏色不好看,看上去亂七八糟的,但是,吃起來卻是十分的過癮、開胃,只有一些燒烤攤上在做這個傳統的米線了!

      

      15、文山汆肉米線這個是文山市的特色米線,湯由豌豆苗煮制,鮮美可口,不用放味精、雞精,一樣的美味!

      

      新鮮的肉片在特大鐵鍋的湯裡舀一瓢,衝進特大的瓷碗裡,將裡面的生豬肉、腰片等立馬燙熟,米線則是自己上桌放進去,吃起來很爽,再配上一杯老白乾,號稱:一杯早酒,精神抖擻!

      16、文山燜雞米線丘北風味,門口一排爐子,上面燉各種帽子:燜雞、排骨、驢肉、旱鴨子、肥腸等,任你選擇!

      

      10元至50元一大碗的米線,可以吃所有的肉,特別豐盛哦!

      選好帽子,作料10多種自己放,實在、美味,多肉!

      17、文山牛肉米線紅燒的牛肉味道香濃、很耙爛,配上韭菜、薄荷、辣椒等作料,可是一碗過癮的早餐!

      

      18、玉溪鱔魚米線玉溪的鱔魚米線是玉溪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一些商家據說是用了野生的鱔魚,現炒現吃,有錢的主炒上一斤、半斤,放在米線裡,一次吃個夠!一碗米線幾百元,很正常!

      

      19、玉溪扒豬腳米線這個是玉溪任亞偉創的,很多地方都有連鎖店;裡面的豬蹄肉已燉的極爛,喜歡吃豬腳又愛美的菇涼,千萬不可錯過。

      

      20、宜良扒豬腳米線宜良縣城的一家名小吃,名氣很大,價格很便宜!東門附近的這家力香園(匡山西路農貿市場內)為最,碗大、湯鮮、肉多,特別是那塊呈棕黃色的皮子,軟糯香滑,是豬腳中的極品。

      

      21、德宏牛肉米線傣族的牛肉很香,他們的牛肉米線自然很贊!

      

      冬梅早點店的牛肉米線是以清湯的牛肉為湯底,鮮美的牛肉東加上指頭大小的牛肉粒,5元一碗,加冒是7元。不但湯好、肉香,作料也是多多,一拖十呢。作料有油辣椒、涮涮辣、小米辣,還有大蒜油、花淑油、花淑面、緬芫荽、香芹、香柳、小蔥等十多種配料自選,好豐盛啊!據說這樣一個小辣椒可以涮一頭牛啦!

      22、安寧昆鋼的糊辣子米線安寧昆鋼廠區的糊辣子米線,藏在菜市場裡,本地人才找得到!

      

      一碗米線一般放上兩至三勺的糊辣椒,立馬可提味!香辣過癮!這個糊辣椒的香味第一,臘味其次,值得專程一嘗!

      23、建水腸旺米線建水古城裡有一家早點店叫“花園小吃”,天天爆滿,賣的就是腸旺米線,裡面還有當地的特產:草芽!

      小店名氣大,每天早上要排隊才能吃到,排隊後還要自己去路邊找桌子和凳子,基本上是自助。

      

      味道不錯,有許多的作料,如當地的草芽、豌豆尖等,腸子是滷製過的,很香。辣椒是油炸過的,也很香。

      可以加帽子、加滷肉,米線也很軟,值得一吃。

      24、開遠牛肉米線藏在菜市場裡的榮華米線館,主打產品是帶皮牛肉,可以吃牛肉米線,也可以專門點一份按照重量來稱的牛肉湯,加上辣椒、花椒、芫荽等作料,吃一個過癮!

      這個帶皮的黃牛肉,就在堂口的那口鍋裡慢慢煮熟,切成大塊大塊的,肉香、皮糯,很有嚼頭,可以慢慢來吃。

      

      米線是用炭火煮制,這是昆明小黃牛米線們,無法媲美的真味道!

      店家還配有老白乾,第一碗是免費喝,第二碗才算錢;因為開遠人也有喝早酒的習慣,像是蒙自、文山、建水一樣,吃早點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25、陸良黃金娣米線曲靖陸良一中門口的黃金娣米線,可是大名鼎鼎,每時每刻都是人滿為患,生意極好!

      

      他們家的米線軟糯,純瘦的肉帽子很香,沒有一點肥肉,味道鮮美、價格便宜。

      26、昭通泡椒米線昭通的泡椒米線,味道可是另外一種天地,酸辣開胃、十分可口,與我們平時吃的糊辣、麻辣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27、雙江豬血米線臨滄的雙江縣,有一家叫做豬血米線的早點鋪,6元一碗的滷肉米線沒有幾片肉,如果要10元一碗的就有好多的滷肉,吃都吃不完,對於喜歡吃肉的人來說真是太過癮了;

      

      滷肉有豬的各個部位:豬頭肉、腿肉、腸子、肝等等,還有滷的雞腳、雞腿,都非常好吃,每天早上排隊等候,去晚了的人好多滷肉的品種就沒有了,他們只賣到下午1點左右,賣完為止,去晚了就沒得吃。

      有10多種的作料可以自己放,光辣椒就有3種,特別辣,不能吃辣椒的人,最好少放一點。

      28、雙江稀豆粉米線臨滄的雙江縣,還有一家專門做稀豆粉米線的小吃店,門口就是一大鍋的稀豆粉,米線燙好,加入高湯、稀豆粉、肉帽子,然後自己去放作料;

      

      加了稀豆粉的米線,味道濃厚,作料因為稀豆粉可以掛在米線上,比較有地方特色;

      29、普洱老倉醋米線獨特的“米線+果醋”的吃法,除了米線,還有普洱特色米幹。鮮肉沫做帽,小銅鍋煮制,加清香的高湯、加翠綠的韭菜,煮出來的小鍋米線有著白色略微濃稠的湯汁,或許口味特別淡的人會覺得膩。所以,必須要有秘製果醋的加入才顯得完美。

      

      30、漾濞溫吞米線大理漾濞縣的吃法,關鍵在煮小鍋米線的時候,加入了鮮鮮的青蠶豆,湯鮮味美,還有一些必須的肉帽子、韭菜、小蔥、酸醃菜等,顯得特別具有春天的氣息。

      

      31、蓮花白米線安寧縣城的珀玉蓮花白米線店,據說已有25年的歷史,隨時都有吃貨在排隊等候。

      

      特色米線,有燜肉、鮮肉可選。大碗海大,小碗也比城裡的大碗要大!辣椒特別辣,裡面還放了諸多的芝麻,讓米線很香很香!

      泡好的蓮花白放在外面的桌子上,客人可以隨便取,吃多少老闆都不會翻臉!很多人都是一碗一碗的去取,過癮!

      32、瀘西老砍刀米線老砍刀,江湖上的說法就是刀子特別快,價格高的離譜,不走尋常路。在20年前的一個小縣城裡,就敢賣20元一碗的米線;有錢人來了,她要賣你100元一碗!

      

      米線好吃!因為它的配料很多,肉有三種:火腿絲、酥肉片、鮮肉絲,加上酸醃菜、韭菜薹、油辣椒等等,一個大大的湯碗被裝得滿滿的,肚子小的人一定很難吃完。這些配料都十分好,火腿絲很多、很香,至少是一年以上的火腿。韭菜薹很嫩、也很甜,調味正好。

      33、彌勒滷雞米線彌勒的滷雞米線很有名氣,在彌勒、昆明等地有好多店,但真正好吃的卻不多!

      

      彌勒的竹園鎮上保永全牛肉館,他們家的滷雞米線值得推薦!滷雞香濃皮脆,剛煮熟的牛肉更是超級棒,已加了鹽煮熟的大片牛肉,下酒之神器!難得一見的好牛肉,切上一斤喝酒哦!

      34、楚雄菌子米線楚雄盛產野生菌,楚雄人也開始賣野生菌米線了,他們叫菌子米線。野生菌用油炒的乾乾的,放在米線裡吃,如果是雞樅的話,就十分的奢侈了(不過這個是在家裡自己吃的時候,街上說是雞樅的,大多是人工菌吧?)!

      

  • 2 # 雲易者

    說起雲南米線,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過橋米線,但事實上它只是雲南米線的一個小小支系,只是雲南米線王國的萬花筒中一個閃光點。雲南人把米線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烹調方法有涼、燙、滷、炒;配料更是數不勝數:豬肉有燜肉、豬皮、腸旺、酥肉、雜醬,牛肉也可紅燒和清燉,其餘還有雞鴨羊魚之類,只要想得到的,似乎都可進入“米線家族”——雖然只是用筷子劃拉進肚皮的簡單小吃,但云南人就是如此肯花心思,誓用數不清的花樣豐滿自己的“米線人生”。

    1 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的吃法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它的“過橋”之處就在於那碗湯,雖然各家熬製方法略有不同,但總歸是鮮香美味的。湯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具有濃郁鮮香味的一類高湯。湯上覆著一層封面油,起著保溫的功效。開吃的時候把鮮料放入湯中燙熟後,再放入米線即可食用。

    2 小鍋米線

    小鍋米線是昆明米線的一大流派,一鍋一碗的米線,鍋是紅銅做的,比碗稍大。小鍋裡舀上高湯,待湯煮沸後,加上鮮肉、蔬菜、酸醃菜、醬料和香料,最後再放米線入鍋,一碗小鍋米線就煮好了。小鍋米線中有微微的、恰到好處的一點酸味、鮮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

    3 大鍋米線

    前面提到了小鍋米線,自然也有大鍋米線。大鍋米線是米線中最便捷的吃法,將米線燙熟,撈起來盛上骨頭湯放上醬冒即完成。不過大鍋米線的花樣完全來自於它的醬冒,分別有燜肉、脆哨、三鮮、腸旺、炸醬、鱔魚、葉子、辣雞、趴肉等,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醬冒。

    4 過手米線

    過手米線是阿昌族食品,吃時需先取一團米線置於手心,然後將拌料放在米線上食用,由此而得名“過手米線”。過手米線由當地特產紫紅米做成,香糯滑軟,不結團、不粘手,肉餡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頭,均勻地散佈在米線之中。咬起來有米的清香,更有肉的鮮美。

    5 涼米線

    6 炒米線

    炒米線的步驟和炒米粉之類的步驟相差不多,不過配料一般是韭菜、韭菜花、雞蛋、番茄、肉末等。每家小店炒出來的口味都不一樣,小夥伴們可以自己去嚐嚐,有好吃的地方記得給大家推薦推薦。

    7 滷米線

    滷米線從字面上理解,是不是和滷豆腐一樣呢,其實這是個誤區。滷米線指的是將米線焯水以後,用滷汁、滷料作為配料的一個做法(想一想幹拌麵你就能大概想象出滷米線的成品張啥樣了)。

    8 豆花米線

    豆花米線是涼米線的一種。煮過的水豆腐腦,先把米線用熱水燙過,放在土碗裡,然後加入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調料即可。帶有淡淡甜味的冬菜粒脆脆的,豆花的素淨掩蓋了辣醬的鮮辣,米線的軟滑沾滿了清香的韭菜。

    9 罐罐米線

    罐罐米線是用一個無蓋小土罐子盛裝的。罐子中裝上米線、湯、薄荷、臭豆腐等放到烤架上加熱,在要熟之際放入辣椒粉、精鹽等調味料,做好後吃起來濃郁可口。在罐罐米線的基礎上還有罐罐卷粉、罐罐洋芋、罐罐藕、罐罐海帶、罐罐肥腸、罐罐臭豆腐等一系列罐罐小吃。

    10 臭豆腐米線

    其實它算是小鍋米線的一種,但是作為昆明老官渡的特色小吃,單獨拿出來介紹。把成塊的、臭味遠揚的豆腐和鮮肉、韭菜、酸菜、豆等放在小銅鍋中煮沸,然後加入米線即可食用。加的佐料或許每家都會有些不同,但是味道的濃厚卻大多相似。

    11 扒肉米線

    燉熟的棒骨,從棒骨上撕下來的肉即為扒肉,扒肉熟而不爛,入口綿軟。扒肉米線在大理比較常見。

    12 雞/羊肉米線

    這兩道米線就是米線和雞肉或羊肉的搭配,米線的質地與兩種肉類的口感和湯汁的結合,雖然看似少了幾分特色,但是口感絕對不錯。在雞肉米線的基礎上還有彌勒滷雞米線、黃燜雞米線、紅河與開遠的土雞米線等。雲南昭通的羊肉品質很好,因而昭通羊肉米線也很出名。

    13 鱔魚米線

    鱔魚米線以鮮鱔魚、米線為主料,味道酸甜麻辣,清香爽口。關於鱔魚米線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一個故事:有戶窮苦人家晚年得子,適逢過米線節,親朋紛紛前來祝賀。可是他家窮得半年沒吃肉,哪來米線“帽子”,急得沒法,老人就捉鱔魚來做“帽子”待客。誰知客人們嚐了後讚不絕口,連問這種米線叫什麼名字,主人隨口答道:“鱔魚米線”。從此鱔魚米線便逐漸流傳開了,而且越制越精,越來越好。

    14 砂鍋米線

    砂鍋米線這種吃法在雲南和雲南以外的地方都十分常見。食客可以依據個人口味新增羊肉、蘑菇、青菜等配料,砂鍋內放入高湯後放在火上煮,中間放入各種配料,然後下適量米線燒沸後鋪上豬肉片,燙到斷生後馬上關火。

    15 稀豆粉米線

    保山和臨滄都有這種吃法,稀豆粉搭米線,再放點辣椒、芫荽等調料,喜歡吃肉的還可戴個燜肉帽子。

    16 腸旺米線

    這道米線是豬腸和血旺的組合,一定能夠吸引到不少內臟愛好者(聽起來十分重口味的樣子)。

    17 雜醬米線

    什錦雜醬炒肉作“帽子”,昆明街市最尋常。什錦之所謂什錦,是用了雲南特色的昭通醬、甜麵醬、豆瓣醬、辣椒醬、湯池老醬、芝麻醬、花生醬和其他特殊配料等以密方配製而成的。成品鮮紅,鹹辣微麻,醬香濃郁,後味回甜。調稀了拌菜或用來裹燒珥塊都很不錯,拿來炒雜醬肉帽也最合適不過。

    18 酸辣米線

    酸辣米線適合“重口味”愛好者,米線之外的配料如豬肉、香蔥、豌豆尖並非主角,調味品醬油、醋、油辣椒等才是。一碗酸辣米線下肚後,滿頭大汗才是王道。

    19 滷雞米線

    說彌勒滷雞色、香、味、形俱佳,一點也不誇張。首先,它選料精良,非剛鳴的土雞不要;其次,它加工方法獨到,湯要陳年老湯,滷料多達20多種;最重要的一點的滷料的比例,多一錢則多,少一錢則不及。它佐以的蘸水也不同凡響,青韭、白蔥、玉蒜、黃姜……小小一碗竟盛著赤橙黃綠青藍紫。

    20 大酥牛肉米線

    大酥牛肉米線色澤紅亮,香濃味美,牛肉葩而不散,香糯可口,米線軟滑,加上雲南特有的醃酸菜更增添了湯味的鮮美。另外配上新鮮的薄荷葉、熟韭菜、小蔥花和香菜,真正的雲南特色。

    21 紅米線

    哈尼人的紅米制成的紅米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哈尼梯田紅米栽種在海拔1400米以上,它外皮呈紫紅色,內心紅色,微有酸味,是雲南六大名米之一。

    22 撒撇

    這是一道傣味特色,撒撇即為涼拌用的蘸水,常配米線吃。撒撇因有牛苦腸水,不但具有豐富的百草營養成分,而且有清熱解毒和健脾開胃的功效。初食有點微苦,再食回味悠甜。

    23 黃燜雞米線

    黃燜雞是滇西名菜,用這道美食作為“帽子”,光名字就足以誘人。

    24 葉子米線

    25 脆哨米線

    切成丁的肉粒炸到酥脆,配上炸過之後又用滷汁煮過的豆腐丁,一兩片白肉,一勺建新園特製的紅油血旺,湯頭是大骨和雞架骨湯……不用多說了。

    26 汆肉米線

    文山的小夥伴應該都不陌生。這道米線裡面的汆(cuān)肉和酥肉特別香,湯也很純,而且好大一碗,如果特製的還有雞腿。

    也許還有很多的吃法等著我們去發現呢!那麼有機會去雲南探索一下吧!

    運營者vx:619-219

  • 3 # 美食島

    對於米粉,其實只要是江南產糧區大體上都有各自獨特的做法。

    而南昌米粉與其它地方在細節上稍有些不同。一個是做法,既有涼拌也有熱炒。標準的涼拌米粉只需要薑絲,蔥花,炸黃豆和一勺熱辣辣的辣椒油。現在大街小巷的很多涼拌米粉都是福建人的吃法南昌化。炒米粉標準做法自然是豆芽牛肉絲做配料,不過我感覺空心菜配著炒更好吃。

    另一個重要的是米粉與其它地方的不大相同。贛南和廣東做成薄片叫河粉,裹著東西吃。廣西也叫米粉,但粉比較粗,韌性也不足。雲南叫米線,比較細。南昌的米粉粗細適中,爽滑軟韌,久煮不爛。我以為麻姑粉的口感是最好的。

    對於我這樣的老吃貨,經常吃的那家店,只要老闆一換了進粉的渠道我就吃得出來。

    對於外地來南昌,其它東西都不太好帶,帶著正宗的麻姑粉回去是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消:最近做銷售看到客戶的店面都好小,我需要給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