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人的天涯
-
2 # 刑部侍郎
農商行的發展首先要找到企業的定位,服務物件,存在的目地與形式,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所講的盈利方式!
農商行利潤的存在形式,一般是透過放貸和投資。
放貸就是銀行透過門路拉取大量的存款,然後再透過放貸的形式貸出去,賺取中間的差價,其中農商銀行和其他銀行所面對的都是同樣的情況,只不過大銀行與小銀行相比,抗風險能力強一些,容易獲得客戶的信賴。
針對這種情況農商行應該做一些改變,從本身的客戶入手,要考慮怎麼樣才能讓客戶加以信賴,從這一點出發,就很容易操作,最主要還是看你們的宣傳力度,和服務意識,一個良好的服務人員對客戶的滿意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點就是銀行對企業進行繫結,可以以入股的方式對企業進行投資,企業賺取的錢再回流給銀行,這樣把銀行當成企業的儲備庫,可以隨時隨地的放貸,存款!
若是這兩點做成小銀行不一定吞不下大銀行!
-
3 # 書今
本人愚見,在當前現實中,所謂農商行,與其他銀行相比,無非就是實力的差別,並無性質的差別,“農”字並沒有限制農商行發展,反而是農商行獨有的優勢。第一,農商行在農村地區深入佈局,其他行所不具備;第二,農商行比其他行更熟悉農村農業農民,其他行所不具備。農商行要尋求突破,一是在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上進行探索,多項台州銀行、泰隆銀行等學習,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二是在農業領域深耕,農村人口少了,不代表農業不發展,農村不發展,農民不發展。
農商行作為中國金融體系中在特殊時期成立的金融機構,分佈在全國所有的縣域和郊區。
前身是各個縣域的農村信用聯社,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近幾年經過改制,成為了農村商業銀行。而以前的城市信用聯社分別成立為城商行。
每個農商行都是獨立的一級法人機構,下設若干家網點不等,延伸至村鎮。
大部分省份後來合併為省級信用聯社,各省聯社為最高法人機構,但各縣域農商行依然還是獨立法人機構,但接受上級農商行的管理和人事任命。
農商行內設董事長、行長以及各個部門和支行網點,存款規模有大有小,部分農商行已經在主機板或者新三板上市。
整體來看,各家農商行業務經營範圍主要服務於本地,各項貸款逾期率普遍高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農商行的創新發展,個人認為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有條件的農商行可以成立網路金融部,閒置資金可以透過網路投向市場,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取得更高的存貸息差和中間業務收入,獲取更為廣泛的優質客戶資源。
2,閒置資金可以透過金融市場操作參與一級市場交易,獲取更為穩定的市場收益,比如國債逆回購,也可以委託券商代理交易。
3,有條件的農商行也可以註冊成立理財子公司,透過理財業務的投資和老百姓對理財產品的購買賺取中間業務收入。
4,閒置資金還可以透過同業理財或存放取得較大的穩定息差。
總之,農商行的發展,必須走出去,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取得更多的存款,獲得更多的優質貸款。必須網路化,在對全國投資的同時減少人員的增加,要堅持零售立行的根本,分散自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