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o斌209216225

    劉伯溫,一位在中國民間傳說介於神人之間的人物,人們總不由自主地把他同姜子牙、諸葛亮等同起來。

      在風雲動盪的元末明初,劉伯溫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的故事,至今人們依舊津津樂道。劉伯溫名基,字伯溫,諡文成,浙江青田縣人。在正史中,劉伯溫是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卻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關於他的傳說可以說不勝列舉。至今,蘭州民間還流傳有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

      明初,蘭州是明軍和殘元勢力激烈爭奪的要地。對遙遠的江淮地區而言,交通不便的蘭州似乎難以企及,劉伯溫怎麼會來蘭州斬龍脈呢?說起這個故事,知道的人很多,但僅僅限於瞭解,知道劉伯溫來此斬龍脈而已,至於他為何來蘭,故事究竟儲存了什麼樣的群體記憶,無人深究。

      11月26日,蘭州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周建睿講述了他所知道的劉伯溫來蘭州斬龍脈的故事。

      興隆山曾叫興龍山

      我長期在武協工作,因為工作的需要,經常到西北各地拜訪一些民間武術家,在同他們的交流過程中,自然也就說起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一些民間故事就是這樣知道的。

      我發現,關於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在西北好多地方都有流傳。比如在天水秦安,比如在青海民和、貴德。這些故事,雖然版本不盡相同,但結構大體相似。民間傳說中,故事的發生地大多為一條山脈主峰餘脈,或者在水邊等和風水有關聯的地方。山的餘脈,恰好有座比較深的豁口,附近還有很多紅色土壤。於是,人們說,這條山本是條巨龍,結果被劉伯溫斬斷了,血流把山都染紅了。

      在流傳在各地的故事中,卻很少講到劉伯溫是如何發現龍脈的。這我就想起了在榆中興隆山下聽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在興隆山邊的一位民間武術家中聽說的,後來在榆中的其他地方,也聽到了相類似的故事。

      鄉親們告訴我,興隆山原先並不叫興隆山,而是叫興龍山。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是天水人,對於興隆山的認識也停留在書本上,書本上寫為“興隆山”,乍一聽鄉親們這樣說,我自然很吃驚。

      在和他們喝酒聊天中,鄉親們慢慢道出了故事的來龍去脈。

      蒲陰陽找出了龍脈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在以前,興隆山並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山中的生態環境比現在好得多。人們說,山中森林密佈,林間走獸成群,潭水裡蛟龍出沒。那時,人少,工具落後,鄉親們很少走入大山深處。山邊有個小村莊,村民們農獵兼營,種著幾畝地,閒了就在山邊獵點野雞、兔子、鹿之類的動物,補貼生活。

      這個小村莊中卻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人物——蒲陰陽。這個老頭不得了,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尤其有一手絕活——看風水。在民間,這樣的人往往享有著非常高的威望。周圍幾十裡地的鄉親們都請他看風水,選吉地,生意好得很。

      蒲陰陽雖然賺了不少錢,奈何後人不成器,兩個兒子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一事無成。匆匆幾十年過去了,蒲陰陽人老體衰了,他的兒子們著急了。父親跑不動了收入也少了,生活水平就逐漸下降了,最為關鍵的是老人家當了一輩子的陰陽,但至今沒有給自己選擇一塊吉地。

      一天,兩個兒子按捺不住就去問個究竟,蒲陰陽說,不是我不為你們著想,而是你們根基不行。興隆山上真有盤龍臥虎的吉地。給你們說了反而糟蹋了龍脈。

    老頭說,他死後不要聲張,不要給任何人講,把“身體”用清水洗乾淨後,赤身用草蓆裹好,用草繩捆上,向著興隆山快跑,啥時候草繩斷了,就地埋下,不可隨便移動,墓修好後,要守墓100天,每天還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太陽剛出的時候,要用老頭留下的“桑弓柳箭”拉弓三次。等到100天,將柳箭對著太陽射出去。這樣你們就出人頭地了。

      兩個兒子自然對老爹臨終的話深信不疑。可是,就在他們準備按照老爹遺言安葬時,卻出了岔子。

      驚天一箭射在了金鑾殿上

      蒲陰陽的姑娘說,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赤身下葬終究不妥。在她的堅持下,兒子們只好給老漢穿了一條褲子。最後,兩個兒子抬著去埋葬了。埋葬後,蒲陰陽的兩個兒子天天堅持在日出時分拉弓射日,可他們終究不是細心人,關鍵時候又出岔子了,日期算錯了,到了99天時,他們以為是100天,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桑弓柳箭。等太陽出來時,拉開弓將柳箭射了出去。

      只見那支箭“嗖”的一聲,鑽入了雲霄不知去向了。兄弟倆見此情形,頓時驚呆了。他們害怕惹出什麼禍事,趕緊收拾上東西,跑回家去了。

      這支箭飛到了哪裡呢?飛到南京城。這時,坐天下的正是朱元璋。早上,朱元璋正在洗漱,就聽見“呼”的一聲,抬頭一看,只見一支箭如同流星一般,帶著紅光而來,“嘭”就釘在金鑾殿的柱子上。這還了得,朱元璋非常生氣。讓錦衣衛徹查,誰知無所不能的錦衣衛卻一籌莫展,根本就找不到是何人所為。

      無奈中朱元璋讓劉伯溫看看究竟。劉伯溫屈指一算說,箭從西北方向而來,主西北方向出龍人,將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聽後,趕緊讓劉伯溫帶人到西北去看看,斬斷龍脈,確保大明江山平安。

      劉伯溫帶著人,四處尋訪,檢視風水地脈。這一天,來到了榆中,只見眼前這一條山脈,山清水秀,奇峰羅列,鳥獸成群,的確不凡;再往前走,河水嘩嘩流淌,小魚跳躍。劉伯溫斷定射出驚天一箭的人就在這一帶,就耐下性子慢慢查訪,果然打聽到了蒲陰陽這個人,更聽到了安葬時的怪事。

      於是,劉伯溫就帶人找到了蒲陰陽的墓,讓人把墓挖開看個究竟。誰知,蒲陰陽的墓很神奇,白天挖開了晚上又合上。無奈中劉伯溫下令晝夜不停地挖,終於把墓挖開了。這時,人們吃驚地發現,屍體上爬滿了長螞蟻,上半身已經長出了龍鱗。由於穿著褲子,下半身並沒有長出龍鱗,奇怪的是一隻腳已經跨上了一條土龍,眼看就要騰飛。

      原來是這個蒲陰陽站住了龍脈,劉伯溫下令毀墓滅屍。然後,劉伯溫又祭起寶劍,將蒲陰陽墓地周圍幾座山脈砍斷。又把興龍山改為興隆山。劉伯溫斬斷龍脈後,此地的“風水”就逐漸不好了。樹木長得慢,人們砍得快,生態逐漸變了,就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劉伯溫斬斷皋蘭山龍脈

      據我瞭解,同一母本的故事在西北很多地方都有流傳,只不過細節各有不同。在我老家天水,也流傳著劉伯溫斬龍脈的故事。說是劉伯溫到秦安後,屈指一算,知道龍脈必定在秦安西川鎮一帶。果然,他發現了不同之處,一戶人家的黑狗很有靈氣,經常守著一個蘆葦根,原來這支蘆葦便是龍脈之根。可是,這支蘆葦斬不斷,最後人們用蘆葦葉子才“斬”斷蘆葦根,破了龍脈。

      相類似的故事,在蘭州也有流傳。據民間傳說,一日,劉伯溫來到蘭州城,登望河樓,四處眺望。忽然發現黃河奔騰而去,南北兩座大山隔河對峙。黃河中的水汽竟然與南北兩山的霧氣逐漸融合在一起,南北兩山不正是兩條龍嗎?南面的龍頭在皋蘭山,北面的龍頭在九州臺,兩龍相交,將要出真龍天子。於是,劉伯溫揮劍向皋蘭山下斬去,相連的山脈便被斬出缺口。以後,人們就管劉伯溫斬龍處叫大豁峴,把皋蘭山尾部叫成龍尾山,龍血流下的地方叫紅山根。他還在龍尾處修建了四個墩子,人們把那裡叫四墩坪,也叫伏龍坪,而且還在坪上建了一座伏龍亭。人們說,龍脈斷了後,南北兩山生態逐漸惡化,變成了荒山禿嶺。

    生態變化和人口增加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西北地區曾經山清水秀,許多地方植被非常好。明代,五泉山修建時還能用本山大木材,到了清末就剩下了荒山禿嶺。明初,甘肅各地人口相對較少,可謂地廣人稀,所以朱元璋才從山西、江淮等地向甘、寧、青遷來大批人口,戍守邊疆,充實當地。人多了,就要砍樹蓋房,就要開荒種地,生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

      人們無法理解,就附會於劉伯溫身上,因為他能呼風喚雨,自然也能斬斷地脈,改變風和水。我想,劉伯溫斬龍脈後當地生態發生了變化,而民間故事就是這一變化的群體記憶。可以這樣說,斬龍脈故事背後其實是生態逐漸變化留給人們的記憶。

  • 2 # 秉燭讀春秋

    大西北黃土山名字叫興隆山(又名興龍山),據傳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曾在這裡斬過龍脈。這個傳說是這樣的。

    甘肅榆中縣境內的興隆山,有西北黃土高原隴右明珠之稱,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龍”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果然是山明水秀,人傑地靈。

    據說在明朝時,最早發現這個寶地的是蒲家莊的風水大師蒲陰陽,蒲氏家族在榆中縣原來是個望族,在金代和元代時,先後出了五六個當過國公、將軍之類的大官,可是到了明代蒲陰陽這一輩,連個七品芝麻官都沒出過,還就出了他這個風水大師,他的兒子也給他學習風水知識。

    蒲陰陽總想改換門庭,年事已高,想透過百年之後葬在寶地,改變一下風水格局。於是他踏遍了方圓百里的山山水水,最後他來到了興隆山,看到此山有“伏龍之狀,祥雲繚繞,紫氣升騰。”蒲陰陽大吃一驚,這不是龍脈所在地嗎?葬在此地必定出天子。

    蒲陰陽壓制住狂跳的心,顫抖雙手拿出羅盤,左右校對龍脈的龍眼部位,等三點交匯一個點後,從口袋裡摸出一枚銅錢埋在了龍眼部位。蒲陰陽興奮的回到家,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測試一下兒子的水平,讓兒子也去勘察一下。

    事不宜遲,兒子立馬就上山了,選好龍眼後,用“探龍針”紮在了那個地方,次日,蒲陰陽上山扒開土一看,“探龍針”正紮在他放的銅錢方孔裡。Δ朱元璋

    話說蒲陰陽心事已了:此處作為墓地,可奪得大明江山。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於是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說:“我算過了,再過五天午夜十分我會仙逝,你不要哭,我也沒給你留下什麼財產,”我死後不能給我掛一針一線,出殯時,你若見到『戴鐵帽的人,蛇打鼓、驢騎人』這三件事後,方能下葬。下葬完事後,不要離開,守在墳邊一百日,在一百日期滿那天,太陽昇起時,往東方射三隻箭,切記啊!

    蒲陰陽的兒子點頭答應了,到了第五天,蒲陰陽果然死了,兒子便按其遺囑,不給死去的老爹穿一針一線,光著腚。而他的妻子認為光著身子有傷風化,硬是給老人穿上了一件褲頭。

    兒子找了幾個朋友,將靈柩抬到墓穴等待時機。誰知剛才天氣還好好的,突然下起了小雨,這時從道上走來了一個頭頂鐵鍋的年輕人,原來他上集市買了口鐵鍋,誰知下起了雨,於是把鐵鍋頂在頭上,這不正是戴鐵帽子的人嗎?

    還有兩件事沒有出現,蒲陰陽的兒子不免有點著急,驢怎麼會騎人呢?正胡思亂想之間,山道上有個揹著驢仔的人出現了,原來他的母驢下了個驢仔,他怕雨淋病了小畜生,於是把它背在身上。這個驢騎人也出現了。

    老爸的水平挺高的,兩件事都出現了,不知……,突然,出殯的吹唱班的鼓手叫了起來:“蛇,有條蛇,”原來等的時間太長了,鼓手把“陰陽鼓”放到了地上,有條蛇正好被壓在了下面,蛇很著急,於是拼命的搖尾巴。蛇尾急劇的擺動,打在陰陽鼓上,咚咚作響,就好像打鼓一樣,這不正是蛇打鼓嗎?兒子一看時辰已到,急忙把父親下葬了。

    做兒子的怎能違背父親的遺願,他就在墳的旁邊搭了個窩棚,妻子每天為他送飯,就這樣苦守了99天了,又到了妻子送飯的時候,妻子看到丈夫很辛苦,出於心疼丈夫,也是送飯送的膩煩了,於是對丈夫說。99天和100天,不就差一天嗎?俗話說:“有個九十九,沒個一百一,”你就按爹說的,照東方日頭射上三箭,然後跟我回家吧。好久沒進家了,兒子想你了。

    蒲陰陽的兒子聽了妻子的話,心想只差一日,也無大礙,便張弓搭箭,嗖、嗖、嗖連射三箭,收拾東西跟老婆一起回家了。

    他是回家了,你道這三箭射到哪裡了嗎?原來正射在南京紫禁城裡金鑾殿的柱子上。恰好朱元璋剛洗完臉離開柱子,否則當場就射死老朱了,這還了得!朱元璋勃然大怒,吼道:哪個龜孫子要謀害朕,快去把軍師劉伯溫找來,看看是誰這麼大膽!

    劉伯溫不敢怠慢,屁顛的跑來,看了現場,箭的方向是從西北方向過來的,掐指一算,連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朱元璋一聽就急了,立馬御賜劉伯溫斬龍劍,讓他帶兵去西北跑一趟,務必消滅即將生成的真龍天子。

    劉伯溫帶著三千人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訪龍脈,每到一處,將有龍脈的地方挖開口子斬斷脈氣。這也是為什麼甘肅山上有許多豁口的原因。

    最後劉伯溫一直尋到蘭州榆中興隆山,見兩峰繫馬銜山支脈,如龍飛躍,經過劉伯溫勘測,找到了龍脈所在地,帶領三千人馬連夜鑿挖興隆山。

    起初劉伯溫命人挖龍脈的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間又會長平,一連挖了十幾天還是原來的模樣。

    有一天晚上收工後,有個老士兵的鞋掉在坑裡,他原來不想找了,但又不能光著腳走路吧,於是返回去尋找,來到坑裡,他聽到有說話的聲音,“快點長!快點長!”老士兵把這件事稟報給了劉伯溫,劉伯溫便下令輪班斬挖,晝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終於看到了龍腳跟,劉伯溫用力揮劍,一劍下去,鮮血噴湧,血一直流到興隆山峽河邊,離峽水河邊不遠的地方有個牛蹄窩,血流到蹄窩裡不流了。劉伯溫上前一看,暗暗叫好,幸虧不流了,否則流到峽水河就糟了,血流到峽谷的河水裡,便可藉助‘青龍’,東山再起。”劉伯溫總算鬆了一口氣。

    第二天,劉伯溫和當地老人閒談,知道了蒲陰陽葬寶地和他的兒子守墳的事,他不由得大吃一驚,幸虧他兒子少守了一天,否則第一百天的時候,三箭肯定能殺死朱元璋,劉伯溫推測出那天朱元璋會站在柱子前。

    劉伯溫有點後怕,馬上帶領士兵直奔蒲家墳,扒開墳一看,蒲陰陽就差一點變成龍了,只因為他兒媳為他穿了褲頭,否則早就生成真龍騰飛了。假如他兒子在百日射死朱元璋,這條龍就是大明朝的新主子。

    朱元璋再次揮起斬龍劍,三下五除二把蒲陰陽的屍首斬為兩段,沒形成龍的屍首化為一道青煙散了靈魂。留下的殘肢落在地上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樹,樹根攀巖在半山坡上,頗像龍爪。現如今,興隆山上有許多像龍爪的松樹。許多遊客都喜歡在龍爪樹下留影留念。

  • 3 # 山河慶陽

    這件事說的是西北黃土高原慶陽(今慶城縣),據《史記》記載,夏末政衰,后稷不窋棄官,率族人穿奔於狄戎之間,教民稼穡。窋卒,子鞠陶立,建立了方國,與民同下田耕作,下河撲魚。是一位深受子民愛戴的君主,老百姓尊稱他“周老王”。

    “周老王,坐慶陽,把龍脈斬斷”的故事,是講某一年慶陽爆發大洪水,洪水如猛獸一般淹沒了大量農田人家,周老王所在的都城雖說地勢高挺,但三面臨水,持續不斷的暴雨已有湮沒都城的趨勢。周老王率部族沿河疏通河道,發現在十多里下游河道的山灣處,一條巨大的土梁橫亙在河道中間,將咆哮的河水堵在此處,抬高了水位,波及都城。周老王率族部齊力將土梁挖開一個缺口,洩了洪水,都城轉危為安。

    可誰知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洪水又捲上城門。周老王派人一檢視,原來下游的土梁缺口有合攏在一起了。於是大家再次挖開缺口洩洪,誰知白天挖晚上又合攏,這樣反覆五六天,一點辦法也沒有。第七天周老王筋疲力盡地伏在案上打了個盹,夢見見一白髮老翁送了一支冰草(馬蓮草)給他,並說此物可斬龍,然後一忽兒不見了。周老王一驚醒來,尋思這是上天助力我也!急忙率眾人來到土樑上,用馬蓮草葉的鋸齒在土樑上輕輕一拉,只見一股鮮血噴薄而出,直衝雲霄,染紅了半邊天。土梁瞬間爆裂坍塌,洪水如猛獸一般只洩而下,一時間解了洪災。

    直到今天,在慶陽老城下游的馬蓮河兩岸,整個崖面都是血紅色的,人們將這一地方叫做斬龍灣。原來橫亙在馬蓮河上的是一條土龍,傷了龍脈,從此慶陽出不了將相,只能出一些芝麻官。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不必當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考生多少分夠上2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