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棲鴻看紅樓

    沒怎麼,不理不睬就是了,用不著專門怎麼對待。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時的情形,英宗朱祁鎮在南宮被囚禁,已經過了八年,不允許與大臣接觸。這樣的八年,他還有培植什麼勢力!

    如果不是景帝自己出了問題,憑一個八年的囚徒,想要政變,想要奪位,想要取皇帝而代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當時景帝出了什麼問題呢?史料記載,景帝登基時,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後來廢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不料自己的兒子早死,還是唯一的兒子。當時朝廷已經有復立太子之議,景帝不願,自己也越來越病入膏肓。帝國的權力中心,漸漸有了真空的可能。

    這時候,一幫別有用心的投機分子,跑到南宮迎接“太上皇”朱祁鎮,重新登基坐寶座。朱祁鎮忙著復位,忘了弟弟還在皇宮中臥病不起,以至於明朝歷史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國兩帝的局面。好幾天以後,朱祁鎮才想起這回事,用太后的名義廢掉景帝朱祁鈺。接下來朱祁鈺就死了。

    有人懷疑,朱祁鈺的死亡,是朱祁鎮下了毒手。其實不下毒手,也差不了多少。一個重病的中年人,一個政權失去控制的皇帝,一個身邊沒有親信的君王,受到被廢的打擊和冷落,他的生命力再頑強,也很難挺得過去。

  • 2 # 漫步史書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伴隨著一場戰事的終結,大明王朝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拐點。皇上被俘,自古以來只有徽欽二帝,而兩人的遭遇,可想而知皇帝會怎樣,在這樣一個朝野動盪的時刻,郕王朱祁鈺力挽狂瀾,穩定了大明王朝的江山。景泰八年,奪門之變,被囚禁在南宮七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鎮復辟。事實上由於過於興奮,朱祁鎮在最初竟然忘了廢黜弟弟的帝位,直到一個月以後,才回過味來,下旨廢掉了朱祁鈺的帝位。而此時朱祁鈺卻仍然活著。事實上奪門之變發生之前,朱祁鈺的身體確實有一段時間不適,但是卻還沒有到駕崩的時候,而正月十七這一點,朱祁鈺早上起床的時候,甚至還感到自己身體舒服了不少。歷史記載中,朱祁鈺在幾天之前上朝,還精神倍增,結果因為一時不查,釀成了驚天的災禍。正月十七朱祁鎮復辟,正月二十一改元天順,上朝的時候,朱祁鎮還說自己弟弟身體好多了,可以吃粥了。大臣不敢說話,實際上朱祁鈺早已經被朱祁鎮軟禁到西內永安宮。直到二月十七日,朱祁鈺死。朱祁鈺死後,明英宗下旨,認定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取消帝號,並加惡諡“戾”,稱“郕戾王”。按照親王的禮節葬在北京西山。其子朱見濟,去世後被尊為懷獻太子,朱祁鎮復辟後被廢掉,追廢郕王為世子。朱祁鈺的帝號,在南明時期被恢復,被上廟號、諡號,然而朱見濟太子的名分卻始終沒有得到承認。朱祁鈺的皇后汪皇后,早年由於主張立朱見深為太子,因而見惡於朱祁鈺,被廢除皇后之位,朱祁鎮復辟以後,恢復汪皇后朱祁鈺的正室,複稱郕王妃,並安養在後宮,後世屢加尊號。而另外一位皇后杭皇后,朱祁鎮廢黜她皇后之位後,毀掉了她的陵墓,並終明代一世,都無人認可他皇后之位。至於後宮嬪妃,大多殉葬,成為明代殉葬后妃之中的最後一次記錄。而最可疑的是,朱祁鈺之死迷霧重重,之前也提到過,朱祁鈺只是身體偶爾有疾病,正月十七上朝之前,已經好了很多,甚至還準備上朝,然而沒過一個月的功夫就病逝,讓人感到懷疑。有不少記載稱,是明英宗派宦官蔣安以帛勒死查繼佐在《罪惟錄》中也持此觀點。不過朱祁鈺死的蹊蹺這是事實,或許明英宗害怕再出現一次奪門之變,因而狠下殺手殺死朱祁鈺。也或者說是朱祁鈺不甘心引頸就戮,因而仰藥而亡也不是沒有可能,不管真相如何,終究已經成為過去。朱祁鈺的歷史功績,在明英宗之後,終究還是得到了認可,並在後期屢加追諡,也算是對他有一個交代。

  • 3 # 覃仕勇說史

    答:正式回答之前,先糾正一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一般稱“明代宗”或“景泰帝”,不稱“明景帝”。

    有人說,權力是一根考驗人性的魔杖。

    事實的確如此。

    在封建王朝裡,帝王擁有絕對的權力。

    那麼,在帝位的誘惑之下,凡是有可能獲得到它的人,為了得到它,都會露出極其醜惡的一面,不惜一切手段,把競爭者置之死地——不管這競爭者是父母、兄弟、叔伯、子孫,全都六親不認,對方不死不休。

    這一點,在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宗和代宗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長子和次子,他們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小時候感情很好,兩小無猜,相處甚歡。

    英宗即位後,哥倆雖是君臣,但手足情深,英宗處處照顧弟弟,封弟弟為郕王。

    但是,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大明帝位懸虛,權力出現真空。

    為了避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不立英宗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朱見深為帝,另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改元景泰。

    代宗登位,挫敗了瓦剌人劫持英宗勒索的陰謀,穩定了局勢,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從這一點上來說,代宗對明朝的江山社稷,是有大功的。

    但是,瓦剌人敗退之下,面對迎歸英宗的問題,他表現得非常不情願,處處暗中作難。

    即使這樣,在於謙等大臣的積極斡旋下,歷盡苦難的英宗還是得以回來了。

    英宗回來後,目睹人是物非,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與弟弟爭帝位了。

    但代宗還是擔心哥哥會跟自己爭帝位,他將哥哥軟禁在南宮,為防備哥哥與舊臣聯絡,嚴加防範他的一舉一動,甚至把南宮的樹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過高牆與哥哥見面。

    本來,在土木之變發生後,孫太后命代宗監國,同時也立了英宗之子朱見深為太子。

    但代宗帝位坐穩,不但軟禁了哥哥,也廢掉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

    哪料到,人在做,天在看。

    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

    朱見濟是代宗的獨子。

    代宗的精神上大受打擊,就此病倒。

    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代宗的病還沒有起色。

    其實可以想象得到,一旦代宗病崩,帝位肯定又回傳回到英宗父子的手上。

    但是,石亨、徐有貞等奸佞之徒為得擁戴大功,於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夜裡策動了奪門之變,成功迎請英宗復辟。

    英宗復辟當日,便逮捕了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並將一批大臣、太監下獄。並廢代宗為郕王,將其軟禁到西內永安宮。

    代宗本身有病,被軟禁之後,過了一個月,即在二月十七日離世,死因不明。

    可能是病重不治死的,也可能是英宗使人提前送了他一程。

    而從英宗接下來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後者可能性更大。

    因為,英宗在不久之後,便將當初擁立代宗的于謙等人一個個處死。

    然後,又下詔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諡,意指代宗是個與生俱來的大惡棍。

    另外,陸釴的《病逸漫記》和查繼佐在《罪惟錄》均指出,代宗之死,就是英宗派宦官蔣安以帛勒死的。

    止不過,陸釴和查繼佐所記,恐怕也是猜測之語。

  • 4 # HuiNanHistory

    朱祁鎮先是把弟弟景泰帝朱祁鈺囚禁了起來,然後派人把他殺了。

    景泰八年(1457)朱祁鈺病重時,在曹吉祥、石亨、徐有貞等外臣以及孫太后的主導下,明英宗朱祁鎮透過奪門之變復辟。

    隨後,朱祁鈺就被朱祁鎮軟禁在了西苑,關了一個多月後去世。關於朱祁鈺的死因,明人是有說法的。

    根據查繼佐《罪惟錄》記載: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這是說當時朱祁鈺的病情好轉了,朱祁鎮擔心未來也會有人像曹吉祥一樣,再把這個弟弟擁護出來當皇帝,所以就授意太監蔣安將其勒死了。

    很多人都洗朱祁鎮是個“好人”,其實他真不是。

    如果他真是善良的好人,怎麼會殺掉於國家有大功的弟弟呢?

    如果他真是善良的好人,怎麼會逼迫自己弟弟的后妃殉葬呢——廢除殉葬是很多人說他善良的理由,但很可惜這份善良沒有擴及他弟弟的后妃身上,這些女人就算是活著,還能影響他當皇帝?

    如果他真是善良的好人,為什麼會把忠君愛國的于謙給殺了呢?

    如果他真是善良的好人,為什麼會去報復當年拒絕給帶路黨的自己開啟大同城門的郭登呢?

    ………………

    總而言之,朱祁鎮不是善人,而是奇葩的惡人。

  • 5 # 張傑談史

    奪門之變的時候,景泰帝身體就已經很不好了,這也是于謙在面對奪門之變時,束手無策,慨然赴死的原因。

    但這樣就帶來一個無解的問題,就是奪門之變一個月後景泰帝就死了,為何而死。因為沒有資料佐證,實際上就是一個迷。可能是自然病死,根據當時情況,景泰死也正常。也有可能是英宗派人殺死的。不好說。

  • 6 # 冰哥聊史論古今

    朱祁鎮在奪門之變中,重新奪回了原來屬於自己的皇位之後,自然對自己的弟弟朱祁鈺不可能有什麼好做法。首先朱祁鎮就將已經病入膏肓的朱祁鈺進行嚴加看管,事實上就是軟禁了起來。

    要知道朱祁鎮在當皇帝的時候可謂是胡作非為,重用大太監王振,導致朝政相當的糜爛。後來瓦剌入侵之後,朱祁鎮在王振的勸說下又冒險御駕親征,結果導致大軍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而瓦剌的也先也打算利用明朝被俘的皇帝來從明朝得到鉅額的好處,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江山可謂是岌岌可危。

    後來以于謙為首的正直的大臣,堅決立皇弟朱祁鈺為新的皇帝,從而斷絕了瓦剌人的希望,導致瓦剌人無法從中原王朝得到任何的好處。不過這對朱祁鎮可能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因為朱祁鎮還想著明朝能夠把他贖回去,但是朱祁鈺當皇帝之後明顯放棄了他。後來朱祁鎮經過輾轉反側終於回到明朝,朱祁鈺也害怕他回來危及自己的皇位,最終將他囚禁起來,一囚禁就囚禁了八年。

    這八年朱祁鎮過得可謂是相當的悲催,時刻有性命之憂,並且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可謂是吃不飽穿不暖,受盡了磨難。好不容易在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的擁立下終於登上了皇位,自然不可能放過虐待自己的弟弟,首先將他囚禁,後來又將朱祁鈺害死,並同時害死朱祁鈺的親信于謙等大臣。同時朱祁鎮將朱祁鈺的皇帝名號廢掉,將他以親王之禮草草安葬,使得朱祁鈺成為明朝唯一一個沒有葬入皇陵的皇帝,並且還勒令朱祁鈺的嬪妃給朱祁鈺殉葬。不過後來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給朱祁鈺平了反,恢復了他的皇帝名號。

  • 7 # 仁者厚德載物

    最是無情帝王家,在“奪門之變”以後,復位稱帝的明英宗朱祁鎮先是囚禁了剛剛病癒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後來又派太監把朱祁鈺活活勒死。

    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胡人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被眾臣推舉為皇帝,是為明代宗。 後來,明代宗朱祁鈺重用兵部侍郎于謙成功抗敵,並與瓦剌議和,瓦剌首領也先眼見朱祁鎮已經無用,於是同意讓朱祁鎮回燕京。

    朱祁鈺表示不願意迎回哥哥朱祁鎮,曾對大臣說:“我並不是貪戀帝位,而是當初把我推上寶座的,是你們啊。”

    因為于謙打包票保證朱祁鈺的皇位,朱祁鈺勉強把朱祁鎮迎接回京師,囚於南宮,尊為太上皇。並以錦衣衛對朱祁鎮加以軟禁,宮門不但上鎖,並且灌鉛,食物僅能由小洞遞入。明英宗朱祁鎮渡過了七年失去自由的生活,對弟弟明代宗朱祁鈺恨之入骨。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奸臣趁機發動奪門之變,擁立太上皇朱祁鎮復位。

    明英宗朱祁鎮復辟以後,明代宗朱祁鈺雖然生病,但病情已經開始好轉。

    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的那一天,明代宗朱祁鈺原本要重立皇太子的,而群臣商議的皇太子人選,恰恰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不過,一個突如其來的奪門之變,把一切計劃都全部改變了。

    正月十六日那一天,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的前一天,明代宗朱祁鈺讓群臣商議皇儲之事。當時的文臣主要有兩種意見,由於明代宗朱祁鈺無嗣,一派大臣主張立襄定王朱祁鏞為皇儲。朱祁鏞是景泰帝朱祁鈺的堂弟,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孫子,有賢名,拋開明宣宗朱瞻基僅有的兩個兒子朱祁鎮與朱祁鈺這一脈來講,朱祁鏞也是最接近儲君資格的人。

    而另一派大臣以兵部尚書于謙為主,主張立太上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朱見深是朱祁鈺的親侄子,是與朱祁鈺關係最近的嫡親。

    不過,朱見深在土木之變以後曾經被立為皇太子,後來被明代宗朱祁鈺廢黜。

    最後群臣決定還是復立朱見深為皇太子。但是由於天晚,于謙等人決定次日正式嚮明代宗朱祁鈺上奏。如果不出意外,大明王朝的皇太子將是朱見深無疑。

    倘若這復立沂王朱見深的奏疏早一天遞上,或許于謙等人不會遭到殺身之禍。短短几個時辰,不但改變了明朝的歷史,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

    可是,意外在當天晚上發生了! 關於文臣的意見,以石亨為主的一些武將卻不滿了。石亨等武將認為,不管文臣擁立朱祁鏞還是朱見深,文臣都有擁立之功,而武將會被疏遠。

    於是,石亨聯絡曹吉祥、徐有貞等人,選擇了一個冒險的方案,即迎立太上皇明英宗復位。

    然後由太監曹吉祥進宮去見孫太后,密告她復辟一事,藉機取得了孫太后的支援。

    石亨等人的政變行動很快,從計劃出臺,到進入皇城迎出明英宗,前後不過幾個小時。由於明英宗朱祁鎮是太上皇,其復位的過程非常簡單,基本上沒有引起什麼反抗。等到正月十七早朝的時候,明英宗朱祁鎮已經成功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後,立即宣佈廢除明代宗朱祁鈺的皇帝身份,將其降為郕王,明代宗的杭皇后已經去世,她被明英宗朱祁鎮廢除了皇后的身份,不僅如此,杭皇后之子,已經去世的皇太子朱見濟也被追廢皇太子身份,降其為郕王世子。不僅如此,明英宗朱祁鎮還命人毀掉了明代宗朱祁鈺為自己建立的帝陵。

    明代宗朱祁鈺被廢后,隨即明英宗朱祁鎮安排到西苑永安宮幽禁起來,雖然之前朱祁鈺也將朱祁鎮幽禁於南宮,可是此時,明代宗朱祁鈺的境況與當時明英宗朱祁鎮被幽禁時卻截然不同,為防止明代宗朱祁鈺與朝臣聯絡,明英宗朱祁鎮下令對其進行了最為嚴格的看管,朱祁鎮下令不許任何人同其講話,明代宗朱祁鈺沒有任何自由,與囚徒無異。然而就是這樣囚徒的日子,朱祁鈺也沒能熬多久。

    明代宗朱祁鈺自從被幽禁於西苑永安宮後身體狀況竟然日漸好轉,這讓明英宗朱祁鎮深感意外,也頗為忌憚。

    於是,明英宗朱祁鎮授意太監蔣安,讓其持白綾赴永安宮將29歲的明代宗朱祁鈺活活勒死。

    根據查繼佐《罪惟錄》記載:

    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明代宗朱祁鈺被絞殺後,明英宗朱祁鎮隨即將朱祁鈺死訊公佈朝野,此時朱祁鈺的帝號已經被廢,於是明英宗朱祁鎮下令將其以親王禮葬於西山,同時還給明代宗朱祁鈺賜了一個惡諡“戾”稱其為郕戾王。

    為了斬草除根,擔心朱祁鈺有遺腹子,明英宗朱祁鎮下令把明代宗朱祁鈺生前的嬪妃唐貴妃、李賢妃等人強令殉葬。

  • 8 # 沉墨I方之城

    明英宗朱祁鎮是大明朝最恥辱的皇帝,也是最偽善的皇帝,特別是“奪門之變”後對待景泰帝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一直被後世史家稱為“是好人,不是好皇帝”,這都是被他偽善的面目遮蓋了,說他一直溫文爾雅,待人溫厚純良,特別是他臨死廢除了大明朝“殉葬”制度,成為他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亮點。

    殊不知,朱祁鎮曾經勒令景泰帝朱祁鈺的所有嬪妃全部為他殉葬,按理說朱祁鈺已經不是皇帝了,他的女人不應該殉葬,朱祁鎮的殘酷、冷血暴露無遺。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重新登基稱帝,當時的景泰帝朱祁鈺並沒有死,只是病重而已。按照當時的朝局情況來看,雖然朱祁鈺沒有子嗣繼承皇位,但是皇位的歸屬大機率是原廢太子朱見深繼承。

    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太子,朱祁鈺臨危登基後,廢了朱見深,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沒想到朱見濟沒多久就死了。朱祁鈺沒有兒子繼承皇位,按照《皇明祖訓》,唯一能夠繼承皇位的只能是原太子朱見深,畢竟他是朱祁鈺最近的親屬,而且還是晚輩。

    “奪門之變”改變了劇情發展,一幫投機份子擁立了朱祁鎮復位,這種政變能夠成功完全得於太后孫氏的支援。朱祁鎮登基後,對病榻上的景泰帝朱祁鈺進行了很冷酷的報復。

    朱祁鈺不是病死的,而是朱祁鎮派人殺害的。

    朱祁鎮登基後,第一件事情是立刻逮捕了景泰帝時期的重臣于謙、王文,沒過多久就處決了他們,更換了朝中的重要職務,讓徐有貞、石亨等“奪門”功臣把持朝政。

    然後朱祁鎮以太后的懿旨廢除了景泰帝朱祁鈺的皇帝號,廢為“郕王”,並押送到西苑的永安宮居住。

    朱祁鈺到了永安宮後,遭受的待遇遠遠比不上當初去他囚禁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不允許任何人與朱祁鈺見面,聯絡,甚至是說話都不行,朱祁鎮深知自己是怎麼重新登基的,他非常忌憚朝中有人又來一次“奪門之變”。

    朱祁鈺被囚禁永安宮的時候已經是病得非常嚴重了,朱祁鎮也希望他趕快斷氣,自己不落個誅殺親弟弟的惡名,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朱祁鈺在永安宮居然身體日益好轉,甚至有了病癒的可能。

    這就讓朱祁鎮太意外了,也讓他內心的殘酷和冷血湧現了出來,既然你無法自然死亡,那就送你一程。

    朱祁鎮安排了貼身的蔣姓太監前往永安宮,用白綾勒死了景泰帝朱祁鈺,並對外稱景泰帝朱祁鈺病重身亡。

    如果說暗殺朱祁鈺是朱祁鎮為了保證皇權的必要手段,可以算是政治謀殺,而他對死後的朱祁鈺就完全是處於人性的卑劣和虛偽了。

    朱祁鈺死後,朱祁鎮不但沒有打算葬他入已經修建完成的皇陵,還直接把建好的景泰帝陵拆毀,令人以一般親王的規格葬入了西山。景泰帝朱祁鈺好歹是給明英宗朱祁鎮收拾了“土木堡之變”的爛攤子的,如果沒有他和于謙,估計大明都亡了。

    真正體現朱祁鎮偽善、殘酷的是不但給了朱祁鈺一個非常惡劣的諡號——“戾”,稱之為“郕戾王”,而且還勒令除了朱祁鈺的正妻汪氏外,所有的嬪妃一律陪葬。

    這就太過惡劣了,一般來說,活人殉葬的規格只用於帝王,在大明朝從朱元璋起,也只有皇帝能夠享受這種落後、殘忍的待遇。朱祁鎮為了發洩對其弟弟的刻骨的仇恨,既然已經廢之為郕王,還要讓一幫後宮女人殉葬,這完全泯滅了人性。

    明英宗朱祁鎮是大明朝最為窩囊、無能的皇帝,在他對待景泰帝朱祁鈺的這個過程,讓人更看清楚了他真實的人性,沒有其弟朱祁鈺有能力,卻遠比朱祁鈺更殘忍和偽善。

  • 9 # 帶志逐夢

    我是逐夢,我們一起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一、官方記載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內。皇太后吳氏以下悉仍舊號。癸丑,王薨於西宮,年三十。諡曰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軍二百戶守護。---《明史》

    《明史》中記載到明英宗復位後,對景帝的安置:

    一、廢除景帝帝王之位,將他安置在西內(西內即西苑,位置在今北京中南海一帶。),也是一種監視。

    二、將景帝的生母太后之位去除,仍是太妃。

    三、景帝去世後,給其定惡諡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四、搗毀景帝生前營建的陵墓

    五、以親王之禮下葬於西山(海淀玉泉山對面金山口),命令200中衛軍守衛。

    二、民間記載景泰帝之崩,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病逸漫記》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罪惟錄》

    在民間的記載上,明景帝是非正常死亡的,被太監勒死。

    總結:在正史中,明景帝的最後時刻記載寥寥,對於死亡的記載也只是一個字“薨”,卻沒記載如何“薨”。而在民間記載上詳細了死亡的過程。關於其在明英宗奪位後的待遇,可以想象是淒涼的。正如常說的:帝王家無親情可言。

  • 10 # 薛白袍

    關於景泰帝的死,有兩種說法。

    《明史》上說的是病死。在明英宗復位前,景泰帝本就病重,統御能力下降,這才導致石亨徐有貞有機會發動奪門之變。

    其實奪門之變是一次不該發生的政變。

    從瓦剌被放回後,明英宗被囚禁,不能過問世事,大權一直在景泰帝朱祁鈺手裡,但是有個問題,景泰無後,他生了幾個兒子先後夭折,就不得不把皇帝繼承人再次還回到英宗一系。

    畢竟宣宗朱瞻基就倆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鈺,朱祁鎮很能生,這個時候已經有三個兒子了,而且三個兒子都茁壯成長,景泰帝朱祁鈺看了都恨死了。

    自己生一個死一個。

    沒有繼承人這事兒太要命了,景泰帝剛29歲,身體還不好,大臣們開始催促他復立明英宗的長子朱見深為皇位繼承人了。

    其實朱祁鈺即位之初也是這麼承諾過,把太子之位還給英宗一系。

    但是權利這東西,一旦擁有,不想放手。

    坐上皇帝位,嚐到權利甜頭的景泰帝又怎肯輕易放手呢。

    他遲遲不肯冊立太子,意思大約群臣也都明白,就是表示:

    我還行,我還能堅持,我還想努力工作一下,萬一生了兒子呢。

    但是沒有萬一,朱祁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時不如一時一會兒不如一會兒。

    群臣們看的很明白,權利早晚還得回到英宗一系手裡。

    很多人希望繼承皇帝位的是朱見深。

    朱見深繼承皇帝位算是順位繼承,正常的皇位傳承,大臣們撈不到什麼好處,但是擁立朱祁鎮復位就不一樣了,擁立的大臣有擁立之功。

    於是大將石亨,太監曹吉祥,副都御史徐有貞策劃了奪門之變,趁著景泰帝病重,在南宮接出英宗皇帝,然後敲鐘撞鼓讓群臣上朝,坐實了英宗的帝位。

    英宗復辟群臣倒是沒有多少牴觸情緒,雖然和很多人預想的略微有差別,大臣預想中是朱見深即位,明英宗當太上皇輔助皇帝,這次太上皇直接成皇帝了,想想倒也行。

    畢竟朱祁鎮幹過一任,對業務很熟練。

    英宗最後也是要把皇位傳給朱見深的,無非過度一下而已,反正太子還年幼,肉爛在鍋裡,都是宣帝一系,誰當皇帝大臣們都沒太多意見。

    英宗復位,真正得利的是擁立英宗復位的徐有貞等三人。

    徐有貞擁立有功被封為兵部尚書武功伯,石亨被封為太子太師忠國公,曹吉祥更被封為遷司禮太監,總督三大營。

    京都三大營分別為:五千營,三千營,神機營。

    等於英宗把京城安危都交到曹吉祥手中。

    這三人權勢熏天,一時間好不威風。

    另一邊被篡位的景泰帝怎樣呢?

    正月十七奪門之變成功,亂哄哄的很多事情要處理,很多人似乎忘了還有景泰帝這個皇帝存在,所以大明王朝這時候實際上有兩個皇帝。

    一直到二月初一英宗才想起自己這個弟弟來,英宗以太皇太后的名義罷黜了朱祁鈺皇帝之位,封他為鄴城王。

    十九天後朱祁鈺去世。

    關於朱祁鈺的死,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是病死的。

    明史中採用的就是這個,另一個說法就是被太監勒死的:

    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被太監勒死其實未必是朱祁鎮的意思,就是曹吉祥稍微授意一下,有的是人願意替他做這事情。

    作為奪門之變最大的受益者,曹吉祥願意景泰帝早死,景泰帝一死他的好處就是實實在在的落實了。

  • 1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明景帝朱祁鈺,對他最常用的稱呼一般是景泰帝或明代宗,而不是明景帝。景泰帝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代宗則是南明時期明王朝官方給朱祁鈺追上的廟號。在此之前,朱祁鈺一直只有諡號、沒有廟號,諡號全稱恭仁康定景皇帝,簡稱明景帝。因此,一些人說明景帝的說法有誤其實是不正確的,朱祁鈺的諡號的確是景皇帝。

    這套諡號是朱祁鈺去世多年之後,大侄子明憲宗朱見深給的,不是他那位哥哥明英宗朱祁鎮。在朱祁鈺去世之後不久,剛剛復辟的朱祁鎮廢除了朱祁鈺的一切皇帝尊號,將其重新降為了郕王並給了一個惡諡——戾。直到朱見深即位之後,才再次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名分,但依然是打了折扣的——不上廟號、諡號字數嚴重縮水。換言之,直到南明時期被追上廟號、補全諡號之前,朱祁鈺雖然被恢復了皇帝名分,卻一直都是“低配版”……那麼,“奪門之變”後,朱祁鎮到底是怎麼對待朱祁鈺的呢?

    意想不到的事情——兩個皇帝並存

    在“奪門之變”發生後,明英宗朱祁鎮復辟,這位“太上皇”又重新成為了明王朝的皇帝。可是,被突如其來的勝利整得心花怒放的朱祁鎮居然忘了立即廢除景泰帝朱祁鈺的皇帝名分。就這樣,明王朝居然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兩個“合法”皇帝並存的局面。後來,朱祁鎮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這才下旨正式廢除了朱祁鈺的皇帝名分,將其降為了原先的郕王。

    “奪門之變”時景泰帝做了什麼

    “奪門之變”雖然是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蓄謀已久的事情,但事先居然沒有走漏半點風聲,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已經無法知曉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直到“奪門之變”發生之後,景泰帝朱祁鈺才知道——哥哥復辟了。彼時病重的朱祁鈺面對既成事實已然是無力迴天,無可奈何地說了句:“哥哥做皇帝,好、好、好!”便背過身去,不再吭聲了。此後,朱祁鈺就一直被明英宗朱祁鎮軟禁在西內永安宮中,沒有再做任何事情,更加沒有任何過激的行為。

    景泰帝到底怎麼死的

    就在“奪門之變”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景泰帝朱祁鈺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西內永安宮。至於朱祁鈺是怎麼死的,沒有人知道……因此,也便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鬱鬱而終說。二、明英宗謀害說。

    鬱鬱而終說是明王朝官方給出的結論,大意是說朱祁鈺本來就已經病入膏肓,經過“奪門之變”的打擊之後,終日心情鬱悶,不久之後病情加重、一命嗚呼了。這種說法顯然是明英宗朱祁鎮最想要的結果,朱祁鈺自己病死了,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屠戮兄弟的罪名也算是徹底撇清了。朱祁鎮不但沒有屠戮兄弟,而且在這位弟弟死後還給了他一個親王名分、按親王之禮把他“厚葬”了,夠以德報怨了吧?絕對是仁至義盡了!

    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相關史料曾經記載,在“奪門之變”發生幾天之後,朱祁鎮還曾公開說過,朱祁鈺的病情有所好轉了,已經可以喝粥了。這起碼說明,朱祁鈺並沒有真的病入膏肓,不是嗎?一個已經開始進食的病人,怎麼僅僅一個月之後,突然就死亡了?而且沒有任何徵兆,這顯然是不太正常的,多少有些前後矛盾。

    當然,這樣的事情在醫學上是講得通的,暫時的病情好轉,不一定就是真的好轉了,突發一些其他疾病死亡是可能的,出現人們常說的“迴光返照”也不是沒有可能。可問題是,提前一個多月“迴光返照”是不是太早了?那麼,就只剩突發一些其他疾病死亡這一種可能性了,而且根據現存史料我們無法完全排除,長期重病、體虛,加之經歷了重大刺激,一些潛在的心腦血管疾病突發,也不是沒有可能,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

    可這裡面還是有說不通的地方,如果真的是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奪門之變”發生時應該是最容易誘發的時期,但朱祁鈺的表現非常“淡定”,“淡定”到讓人有些無法相信。如此“淡定”之人,為什麼短短一個月之後卻突然不“淡定”了?而且急火攻心、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去世了,這難道不奇怪嗎?更何況,從朱祁鈺在發生“奪門之變”前已經病重來看,他能拖這麼久,應該不是什麼急性的心腦血管疾病,怎麼“奪門之變”後短短一個多月就突然去世了?這裡面還是有太多讓人覺得蹊蹺的地方。

    個人更傾向於野史雜說給出的說法,是明英宗朱祁鎮讓太監活活勒死了朱祁鈺。當然,是不是活活勒死的有待商榷,但朱祁鎮命人殺了朱祁鈺應該是沒有太大疑問的,否則前面所說的那些就不太解釋得通了。其實也好理解,有了“奪門之變”的先例,朱祁鈺不死,朱祁鎮還能睡得著覺嗎?他不怕將來朱祁鈺也給自己再來一出“奪門”嗎?只有朱祁鈺死了,朱祁鎮才能徹底放心!

    至於為什麼“奪門之變”發生時朱祁鎮沒有立即殺了朱祁鈺,也能夠說得通。彼時政局不穩、態勢不明,貿然殺了朱祁鈺,會不會引發新的動盪,朱祁鎮吃不準。一個多月後,該殺的、該拿下的朱祁鈺的舊臣、忠臣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殺了朱祁鈺基本不會再引發什麼動盪了,朱祁鎮又豈會繼續留著這顆“定時炸彈”?

    綜上所述,景泰帝朱祁鈺很大可能是死在了明英宗朱祁鎮的手裡。最後一個多月他過的什麼日子,可想而知。正所謂“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更何況朱祁鈺一個被拉下馬的皇帝?恐怕連太監都不會把他當道菜!即便朱祁鎮沒有讓人把他弄死,估計他也活不長……當皇帝時病都治不好,不當皇帝了,誰還會給他盡心盡力治病?到時候,多半也是被慢慢拖死,徒增不必要的痛苦與羞辱,倒不如被朱祁鎮弄死來得“痛快”。

  • 12 # 酷酷飛愛看電影

    景泰帝朱祁鈺被廢后,隨即被安排到西苑永安宮有幽禁起來,雖然之前景泰帝也將英宗皇帝幽禁於南宮,可是此時,景泰帝的境況與當時英宗被幽禁時卻截然不同,為防止景泰帝與朝臣聯絡,英宗下令對其進行了最為嚴格的看管,英宗下令不許任何人同其講話,景泰帝幾乎沒有任何自由,與囚徒無異。然而就是這樣的囚徒的日子,景泰帝也沒能度過多久。在英宗復位之前,景泰帝已經患病有些時日,也正是因為景泰帝患病,才讓那些投機之臣看準了時機,擁立英宗復位。復位後的英宗原本沒想過要殺掉景泰帝,朱祁鎮更希望自己的弟弟自己病死,免得自己動手落得殺弟的汙名。但神奇的是,景泰帝自從被幽禁於西苑永安宮後身體狀況竟然日漸好轉,這讓英宗深感意外,也頗為忌憚,於是,明英宗授意宦官蔣安,讓其持白綾赴永安宮將景泰帝勒死。景泰帝被絞殺後,明英宗隨即將景泰帝死訊公佈朝野,此時景泰帝帝號已經被廢,於是英宗下令將其以親王禮葬於西山,同時還給景泰帝賜了一個惡諡“戾”稱其為郕戾王,景泰帝生前嬪妃,除郕王妃汪氏外,其餘唐貴妃、李賢妃等人,都被強令殉葬。由於後來明英宗廢除了殉葬,所以唐貴妃等人也成為了明朝歷史上最後一批殉葬的皇妃。

  • 13 # 當世諸葛

    當時明代宗其實沒什麼大病,只是之前有些縱慾過度調理一下就好了。明英宗奪門復位以後,派太監馬吉祥將本已經身體康復的明代宗活活勒死了。後來為了證明奪門的正當性,又殺害了于謙。又為了證明殺害明代宗與自己無關,以及自己的無辜,不久明英宗又處決了幫助他奪門的石亨和曹吉祥全家,誅滅三族。當事人裡頭只有一個徐有貞,由於早年被罷黜,撿了一條命,成為平民。其餘不管是明代宗方面的還是明英宗方面的都死全家了。 這件事明英宗沒錯,錯的是明代宗,沒有派人毒死明英宗,又走的是當年建文帝放任朱棣推翻自己的聖母心腸。但是慈不掌兵,他自己不懂這個道理,卻害得許多人和他一起下了地獄。

  • 14 # 亮仔學史

    隨著明代宗朱祁鈺唯一的兒子,也就是自己花費各種心機立下的太子朱見濟的夭折,明代宗後期時刻被接班人的煩惱所纏繞。他不想把辛辛苦苦經營的皇位再傳到英宗一系,於是瘋狂縱慾,想再生出一個兒子,終於把自己累到了,臥床不起。

    也就在明代宗病重期間,一幫投機分子發現了“商機”,在石亨,徐有貞和太監曹吉祥的密謀下,擁立了在南宮被軟禁了八年的太上皇朱祁鎮登基,史稱“南宮復辟”,也作“奪門之變”。

    其實,此時的明代宗病情已大為好轉,在聽到英宗復辟上朝的鐘鼓聲時,還命太監去詢問發生了什麼狀況,得知太上皇復辟的訊息後,明代宗連說了三個好字,其中深意可謂耐人尋味。

    明英宗登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廢明代宗為郕王,取消其帝號,並且以“私立外蕃”的罪名處死了大英雄于謙。沒過幾個月,明英宗就派人將抑鬱成疾的明代宗給暗害了,死後埋葬在了北京西郊,他是明朝除了失蹤的建文帝,第二個沒有埋在帝陵的皇帝。

  • 15 # 歷史課課代表

    明英宗朱祁鎮在“奪門之變”後二次登基,從而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次皇帝生涯。以太上皇帝身份復位的明英宗對當時還是皇帝身份的景泰帝朱祁鈺做出了處理,他首先廢除景泰帝帝號,降其為郕王,同時將其幽禁於西苑,嚴加看守,最後暗中將其殺害,並毀了景泰帝生前為自己修建的帝陵,而讓其以郕王身份下葬。同時責令除郕王妃以外的所有嬪妃一律殉葬。

    一、廢除帝號,降為郕王: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明英宗復位後,立即宣佈廢除景泰帝的皇帝身份,將其降為郕王,已經被景泰帝廢為庶人的原皇后汪氏仍被尊為郕王妃,同時,已經去世的景泰帝皇后杭氏被褫奪封號,廢除了皇后的身份,其身份終明一朝再不為任何人所承認,不僅如此,杭氏之子,已經去世的太子朱見濟也被追廢太子身份,降其為郕王世子。不僅如此,明英宗還命人毀掉了景泰帝為自己建立的帝陵。

    二、幽禁西苑,嚴加看守:

    景泰帝朱祁鈺被廢后,隨即被安排到西苑永安宮有幽禁起來,雖然之前景泰帝也將英宗皇帝幽禁於南宮,可是此時,景泰帝的境況與當時英宗被幽禁時卻截然不同,為防止景泰帝與朝臣聯絡,英宗下令對其進行了最為嚴格的看官,英宗下令不許任何人同其講話,景泰帝幾乎沒有任何自由,與囚徒無異。然而就是這樣的囚徒的日子,景泰帝也沒能度過多久。

    三、絞殺郕王、強令殉葬:

    在英宗復位之前,景泰帝已經患病有些時日,也正是因為景泰帝患病,才讓那些投機之臣看準了時機,擁立英宗復位。復位後的英宗原本沒想過要殺掉景泰帝,朱祁鎮更希望自己的弟弟自己病死,免得自己動手落得殺弟的汙名。但神奇的是,景泰帝自從被幽禁於西苑永安宮後身體狀況竟然日漸好轉,這讓英宗深感意外,也頗為忌憚,於是,明英宗授意宦官蔣安,讓其持白綾赴永安宮將景泰帝勒死。景泰帝被絞殺後,明英宗隨即將景泰帝死訊公佈朝野,此時景泰帝帝號已經被廢,於是英宗下令將其以親王禮葬於西山,同時還給景泰帝賜了一個惡諡“戾”稱其為郕戾王,景泰帝生前嬪妃,除郕王妃汪氏外,其餘唐貴妃、李賢妃等人,都被強令殉葬。由於後來明英宗廢除了殉葬,所以唐貴妃等人也成為了明朝歷史上最後一批殉葬的皇妃。

    明英宗既不英,亦不明,他在位時寵信宦官王振,弄得朝政混亂,御駕親征不僅自己被俘,還讓明朝主力軍隊喪失殆盡,明朝因此險些傾覆。復位後又斬殺于謙等保衛京師的忠臣,這樣的一個人,既不英明,也不是英雄,死後諡號竟然定位“英宗”,真是夠諷刺的。

  • 16 # 歷史的小學生

    明英宗“奪門之變”是在正月十七日,二十一日,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二月初一,廢明景帝為郕王,遷之西內幽禁。十多天後,明景帝死於西宮,年僅三十歲。景帝死前曾自嘆是“無天之人”,從中可見他是非常的失望和憂傷。

    從明英宗“奪門之變”到明景帝駕崩,中間也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明景宗先是被廢黜皇帝之位,接著被強遷到西內幽禁,在內外森嚴的看守下度過了短暫的餘生。幽禁期間,明英宗數次派人當面指責他“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客觀的講,明英宗的指責加速了景帝的離世。

    由於景帝被廢到駕崩,中間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關於他的死因,引起許多疑點。即使當時的明朝人也是隱諱不言,如李賢的《天順日記》、楊瑄的《復辟錄》、尹守衡的《明史竊》都是簡單的記載為“薨”,就是說突然死去,但未指明具體原因。綜合各種言論,個人認為景帝之死大致有兩種說法:

    一、病死說,公元1456年(景泰七年)十二月下旬,明景帝病重,二十八日,景帝仍未康復,下旨罷去元旦賀禮。三十日,景帝連到太廟祭祀都無法親行,只得令石亨代行。第二年正月初六,景帝又打算親自到太廟祭祀祖先,也由於臥病不起,只能由石亨再次代行。初九日,景帝勉強上朝,並準備在十三日那天到南郊祭祀天地。然而,十三日那天突然病情加重,開始咳血,只能又讓石亨代行。那就是說,在明英宗“奪門之變”之前,景帝已經病入膏肓。據史料記載,景帝身邊的太監甚至暗示皇帝在世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天,讓大臣們趕緊上疏擇立儲君。

    另外《英宗實錄》裡從景泰七年十二月到景帝去世,一共記載了二十餘條有關景帝身體疾病的記錄,渲染景帝病情之沉重,認為景帝是病情不斷惡化,導致不治身亡。

    二、害死說,陸釴《病逸漫記》中記載景帝是“為宦官蔣安以帛勒死”。明景帝駕崩後,明英宗下旨毀掉景帝生前在昌平天壽山修建的壽陵,最後將其改葬在西山。同時令景帝的唐妃等眾嬪妃一律賜紅帛自盡,去世的杭皇后也被奪去皇后名號,毀其陵,只有被景帝廢掉的汪皇后得以倖免。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乾隆帝為景帝陵立碑題詞,也認為他是被害死的。

    個人認為病死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景帝被廢后,已經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明英宗犯不著落個殺弟的惡名。另外,明英宗雖然被景帝幽禁在南宮達八年之久,但無論如何景帝也沒有對其下毒手,他如果將景帝害死,必然不容於青史之中。因此,我傾向於病死說。

    最後說一下景帝的後事,景帝駕崩後,明英宗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個惡諡,表示景帝一生為惡,死不悔改。明英宗的兒子明憲宗即位後,一些臣僚開始為景帝鳴不平,認為景帝在危難之時挽救了大明王朝,使老百姓過上了太平日子,居功甚偉,明英宗那樣貶低景帝是不對的。甚至有人責問明憲宗,當時若不是景帝即位,外敵如何擊退,明英宗又如何得返?明憲宗雖然曾被景帝廢除太子之位,但對這位叔叔的功績還是瞭解的。於是,幾經周折,下旨恢復景帝帝號,定諡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景帝的功績。但明憲宗不可能給景帝全面平反,所定諡號也僅僅五個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諡號都是十七個字,而且景帝還沒有廟號。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才給景帝上廟號“代宗”,並增加諡號到十七個字。至此,才全面恢復了景帝的名譽和歷史功績。

  • 17 # 文史磚家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明英宗,並乘勝進攻北京,但在於謙、石亨的殊死抵抗下,最終鎩羽而歸。瓦剌退兵後,屢屢拿英宗來威脅明朝,索取大量的土地、財富。在這種情況下,于謙等人便擁立英宗的異母弟朱祁鈺為帝(明景帝),以此來斷絕瓦剌的念想,時在景泰元年(1449年)九月。

    景帝即位後,晉升于謙為兵部尚書,執掌軍國重事,並讓英宗之子朱見深依舊擔任太子。沒過多久,瓦剌出於製造內部矛盾的心理,將英宗釋放回明朝,由此給景帝帶來大麻煩。景帝既不願還位給哥哥,又不想揹負殺兄的罵名,便尊他為太上皇,並囚禁在南內。3年後,景帝又廢黜朱見深,改立獨生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景帝費盡心思囚禁哥哥、廢黜侄兒,滿以為能如願以償地把皇位傳給兒子,讓帝位永在自己這一系傳承。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見濟福薄命淺,僅做了一年的太子便夭折。經此沉重打擊,景帝精神上難以承受,漸漸地便身體染病,等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更是一病不起。

    因為當時尚未確立儲君人選,一旦宮車晏駕,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等人為了國家安危考慮,便決定聯合奏請皇帝,復立朱見深為太子。由於奏疏寫成時已是晚上,眾人遂決定在明日早朝上再上奏,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當晚便發生大變故。

    原來在於謙等人商議立儲之事時,太子太師石亨為了自身的利益,便與前府右都督張軏、大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密謀,在取得孫太后的同意後,決定解救明英宗,並扶立他復位稱帝。巧合的是,他們商定好的起事時間,正是于謙等人擬定奏疏的同一天(正月十六日)。

    所以,就在於謙等人懷著忐忑的心情,準備明日早朝奏請立儲事宜時,石亨、徐有貞等人卻在當晚率軍闖入南內,用巨木撞開宮門,將英宗救出,然後迅速趕往奉天門,將其扶上寶座。事後,石亨敲響鐘鼓,召叢集臣到來。等到群臣聚集到奉天殿時,徐有貞又威逼他們向英宗朝拜。就這樣,被幽居深宮八年的英宗復位,時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

    天順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輗、張軏,左都御史楊善,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以兵迎帝於南宮,御奉天門,朝百官。見《明史·卷十二》。

    英宗復位後,立刻封賞功臣。其中,徐有貞以原官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石亨獲封忠國公,張軏獲封太平侯,曹吉祥晉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與此同時,英宗又以“謀逆”的罪名處死兵部尚書于謙和大學士王文,籍沒兩家財產,並迫害於謙所薦之文武官員。于謙有再造國家之功,最終卻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天下鹹以為冤。

    明英宗復位後,整天忙著清除異己、封拜功臣,但卻忘記了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景帝朱祁鈺還活著,並且還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英宗這下算是“糗大了”,因為在沒有對弟弟身份做出調整的情況下,自己便復位稱帝,在天下人看來,這就是篡逆。所以等到英宗回過味兒來後,便趕緊採取補救措施。

    二月初一,明英宗頒佈詔書,怒斥弟弟“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宣佈廢黜其為郕王,前往西內居住(“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內。”見《明史·卷十一》)。至此,才算是解決“二帝共存”的尷尬局面,而此時,距離英宗復位已經過去半個月時間。

    景帝雖然被廢,但病情卻漸漸好轉,但異常詭異的是,就在十多天後,他卻離奇駕崩。由於景帝死的蹊蹺,所以民間便開始盛行“英宗殺弟”的傳言,更有人宣稱,太監蔣安奉英宗之命,將景帝縊殺在病榻上(“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見《罪惟錄·卷八》)。

    景帝駕崩後,出於對他的恨意,明英宗為其上惡諡為“戾”,並禁止他入葬皇陵區,而是按照親王的標準,葬在西山北麓,即今日的景泰陵。明朝自遷都北京後,歷任皇帝均葬於昌平皇陵區,唯獨景帝是個例外。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下詔恢復叔父的帝位,併為其改諡號為“恭仁康定景”,後世由此稱朱祁鈺為明景帝。

  • 18 # 剋勀

    歷史記載弟弟朱祁鈺失去皇位很快病死了。

    我認為哥哥朱祁鎮秘密整死弟弟朱祁鈺的可能性比較大。朱祁鎮奪門成功,不會再留這樣的機會給朱祁鈺政變,只有朱祁鈺見老祖宗才能放心!

  • 19 # 蘇綻

    明朝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英宗皇帝復辟成功,改變了明朝的歷史走向,是明朝的重大事情之一。

    英宗復辟以後,景泰帝雖然病重,但依然還在世。英宗復辟的那一天,景泰帝原本要重立太子的,而群臣商議的太子人選,恰恰就是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不過,一個突如其來的奪門之變,把一切計劃都全部改變了。

    正月十六日那一天,也就是英宗復辟的前一天,景泰帝讓群臣商議皇儲之事。當時的文臣主要有兩種意見,由於景泰帝無嗣,有人主張立襄定王朱祁鏞為皇儲。朱祁鏞是景泰帝朱祁鈺的堂弟,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孫子,有賢名,拋開明英宗和景泰帝這一脈來講,朱祁鏞也是最接近皇位繼承資格的人。

    而另一波人以于謙為主,主張立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朱見深是朱祁鈺的親侄子,是與朱祁鈺關係最近的嫡親。不過,朱見深在土木之變以後曾經被立為太子,後來被景泰帝廢黜。

    最終,經過各方意見的統一,群臣決定還是復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由於天晚,于謙等人決定次日正式向景泰帝上奏。如果不出意外,大明王朝的儲君將是朱見深無疑。

    然而,意外在當天晚上發生了!

    關於文臣的意見,以石亨為主的一些武將卻不滿了。石亨等人認為,不管文臣擁立朱祁鏞還是朱見深,文臣都有擁立之功,而武將將被疏遠。於是,石亨聯絡曹吉祥、徐有楨等人,選擇了一個冒險的方案,即迎立太上皇明英宗復位。

    石亨等人的行動很快,從計劃出臺,到進入皇城迎出明英宗,前後不過幾個小時。由於明英宗原本就是皇帝,其復位的過程非常簡單,基本上沒有引起什麼反抗。等到十七號早朝的時候,英宗已經成功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英宗復辟以後,廢黜了景泰帝的皇帝稱號,將景泰帝貶為郕王,同時將景泰帝囚禁在了西內。一個月以後,景泰帝駕崩。景泰帝死後,明英宗拒絕將景泰帝葬入祖陵,而是按照親王禮,將景泰帝葬入了景山。景泰帝也是明朝北京十四帝中,唯一沒有葬入皇陵的一個皇帝。當然,也沒有進入明朝的宗祠。

    此外,景泰帝的所有妃嬪,也全都沒有幸免,全部被明英宗安排殉葬。而景泰一朝的重臣,如於謙等人,也被英宗殺害了。

  • 20 # 大國布衣

    奪門之變,在南宮被關了整整七年的明英宗復位稱帝,隨即展開了對弟弟景泰帝的無情報復。景泰帝被廢為郕王,軟禁於西內永安宮,一個月後蹊蹺死去,死因不明,後世不少人都認為是英宗指使他人殺害景泰帝。

    臨危繼位

    (大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人俘虜)

    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都是明宣宗朱瞻基之子,相比英宗由宣宗正宮皇后孝恭章皇后孫氏所生,朱祁鈺的出身就平凡多了,他的母親吳氏本是宣宗為皇太孫時的侍女,被宣宗臨幸後而生下了朱祁鈺。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皇帝駕崩,二月,朱祁鈺封郕王,居京不就藩。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一向行事我行我素的明英宗在大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當時屢犯邊境的蒙古瓦剌部,留在京師的郕王朱祁鈺被委以監國重任。誰料這一次英宗親征極不順利,瓦剌太師也先採取誘敵深入的方法,在土木堡大破50萬明軍,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等五十餘名隨軍出征而沒有大戰經驗的朝廷重臣全部戰死。更令人震驚的是,深陷瓦剌大軍包圍的英宗圍能突圍而出,最後被瓦剌人俘虜。

    訊息傳至京師,朝野震驚,人人自危。原本僅僅是代行監國之職的郕王朱祁鈺,在首輔王文和兵部侍郎于謙的支援下,繼承大統。當時英宗的兒子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為免主少國疑,王文與于謙都向孫太后請求立郕王為帝。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郕王朱祁鈺正式即帝位,遙尊英宗為太上皇。

    即位後,朱祁鈺即表現出了他沉著冷靜的一面,一方面,他言詞駁斥南遷之論,表示誓與京師共存亡的決心。另一方面,他雷厲風行,對王振黨羽展開大規模清算。除此之外,為了穩定人心,朱祁鈺聽從兵部尚書于謙的建議,下旨各地軍隊赴京勤王,自己坐鎮京師,這樣很快就穩定了軍心民心。

    果然,之後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失敗。氣敗急壞的瓦剌太師也先親自率領二十萬瓦剌大軍攻打北京,朱祁鈺任用於謙等人,組織了轟轟烈烈的北京保衛戰,最終打退了瓦剌大軍,明朝在這一場國難之危中,靠著皇帝朱祁鈺和眾多大臣的團結一心,最終打退了瓦剌的進攻,使大明轉危為安。

    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中實現復位的明英宗)

    原本與皇位無緣的朱祁鈺,突然間被擁立為皇帝,隨著皇權的鞏固,他也早將之前與孫太后、群臣的約定拋之腦後。瓦剌見明軍勢大,靠英宗作為要挾的資本已經行不通,相反的英宗在手上反而成了燙手山芋,於是,便決定送還英宗。但此時代宗卻不幹了,英宗南還,就意味他必須要恪守此前的約定,將皇位還給英宗,他事實上,是非常時期代行皇帝之職。好在,兵部尚書于謙以“天位已定,寧復有他!”令代宗稍安,最終答應迎回英宗。

    景泰元年(1450年),被瓦剌關押了整整一年的英宗被迎回北京,出征時還是大明皇帝,歸來後卻成了太上皇。兄弟二人在東安門外的這一見,恍如隔世。

    至高無上的皇權是多麼的誘人,在坐穩皇位的朱祁鈺面前,太上皇朱祁鎮絕口不提復位之事,隨之而來的是他長達七年的監禁生涯。這一邊東安門充滿兄弟溫情的一見多少令人動容,那一邊,景泰帝已經提前叫人開啟南宮的大門,太上皇朱祁鎮一回京,即被人護送到南宮,隨後,望眼欲穿終於等到英宗回來的錢皇后也搬到南宮陪伴太上皇,為了防止外人接近太上皇,景泰帝命人將南宮所有的大樹砍去,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命錦衣衛二十四小時看守南宮,連食物都只能透過小洞遞入。可憐的英宗才從虎穴回來,自己的兄弟卻又無情的把自己關入冷宮,這一關,又是整整七年。

    七年的軟禁生涯,太上皇朱祁鎮都是在惶恐不安中度過的,而這七年裡,景泰帝也沒閒著,為了推翻之前和孫太后及群臣的約定,景泰帝執意廢黜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皇太子。誰料,景泰帝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竟很快夭折,皇儲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竟突然病倒了,而且至此臥床不起,太子之位空置,皇帝又重病在身,大明未來該何去何從,群臣一時都感到很迷茫。正是在這種非常的氣氛下,一些別有用心的大臣才鋌而走險,決定擁立太上皇復位,以為自己求富貴。

    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和宦官曹吉祥為首的投機派決定乘著景泰帝病篤,擁立太上皇朱祁鎮復位。這些人說幹就幹,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徐有貞、石亨等人率領千餘人乘夜開啟長安門,急馳南宮,將南宮大門撞開,灰頭垢面的太上皇朱祁鎮見狀嚇得不敢出宮,至到有人喊“恭請太上皇復位”,才勉強出來與所有人見面,於是一行人即趕往奉天殿,朱祁鎮一句“朕太上皇也”呵退了所有人,總算有驚無險的實現了復辟。

    事後清算

    (優柔寡斷,結局悽慘的明代宗朱祁鈺)

    英宗復位之時,景泰帝雖在病榻之上,但畢竟還是大明的皇帝。也就是說,已經重掌國政的英宗,只能先廢黜景泰帝,他才能成為大明唯一的天子,畢竟“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然而,急於展開報復清算的英宗,復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和吏部尚書王文等擁立景泰帝“首惡”,兩人最後都被處死。之後,隔了好幾天,英宗才想起還在還在病榻之上的弟弟朱祁鈺。也就是說,自南宮之變後得短短几日之內,大明王朝,一個朝廷,竟然存在著兩位合法的皇帝,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前所未聞之事。

    直到二月初,已經實現復位的英宗才下旨,廢景泰帝為郕王,將其軟禁在西苑。不過,一個月後,在位僅僅八年,年僅二十九歲(實際不滿29歲)的景泰帝還是駕崩了。關於景泰帝的死因,不僅《明史》未見記載,民間更是一片禁言,儘管後人多指英宗出於報復,指使他人害死了景泰帝,但筆者以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很明顯的,景泰帝當時病的已經很重,要不然奪門之變怎麼會輕易就成功。再者,身為皇兄的英宗絕非是一個冷血無情之人,明朝大臣楊瑄曾在他的私著《復辟錄》有過這樣一段記載:“上(朱祁鎮)復寶位二三日間,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華殿。上喜見眉宇,呼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無預弟弟,小人壞之耳。”諸臣默然。可見英宗皇帝當時在皇位已復的情況下,對皇弟依然飽含殷切的關心。雖然七年的監禁生涯令英宗倍感壓抑,但他復位之後的瘋狂舉動,卻更多的是針對於謙、王文這樣當年擁立景泰帝的大臣。更何況在處死於謙之事上,英宗還一度動了惻隱之心,若不是小人徐有貞的慫恿,英宗也不至於鑄成千古大錯。

    然而,太上皇朱祁鎮畢竟是透過發動宮變而重登皇位的,因此,他必須要為自己正名,更何況,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有擁立之功,總不至於寒了他們的心。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朱祁鎮不得不有所表態。於是,很快的,原本是大明正統皇帝的景泰帝朱祁鈺便被下詔直斥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不僅帝號被廢,恢復為郕王,還賜了一個惡諡曰“戾”,稱“郕戾王”。更令人寒心的是,在當了八年大明皇帝后得朱祁鈺,最後僅以親王禮安葬於北京西山,這是大明王朝自成祖遷都北京以來,唯一一位沒能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上一次的早睡是在什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