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戰神白起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統帥。他和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並位列首位。

    天降將星

    白起對兵書極度痴迷,對各家兵法的要訣要點都瞭若指掌。但當朋友去白起住處談事的時候家中又不見一本兵書。朋友都以為他不看兵書呢,其實白起把兵書都藏了起來,不讓人知道自己研究兵法。他的這種做法我的理解是,不能讓對手知道自己在研習哪些兵法,從而可以窺探出用兵戰術。

    白起雖然看兵書但是從不紙上談兵,能活學活用,戰術總是出其不意,這也是他的天賦所在。憑著對兵法的深度瞭解和過人的天賦,白起在20歲左右就當上了秦國左庶長之職(相當於現在國防部部長)。

    戰術要領

    1 白起作戰從來不以攻城為目的,他的目的在人,在殲滅有生力量,也就是白起善打殲滅戰。

    著名的長平之戰,一戰就斬殺趙軍40餘萬人。因為這場仗真的很殘酷,有的人說白起太絕情。其實我覺得這也不能怪白起,要怪也只能怪當時戰國的形式只能這麼打。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我們經常從樹上或電視劇上看到戰國時期的城池割讓就跟買菜一樣,今天到秦國、明天到楚國、後天又回趙國,來回來去,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佔領。秦國如果要從根本上統一六國,必須消滅其有生力量,讓他們幾代都很難有反抗之力,讓其國家越來越弱,秦國才有可能真正統一六國。要不然就算把這些國家的土地都搶來,人家集結起來在返回來打你,最後不還是失敗嗎!所以,白起打仗從來都是打殲滅戰,讓敵國的可戰之人打一次少一次,以此來弱化敵國。

    白起的殲滅戰術堪稱戰爭史上運用最無以倫比的,白起也成為了最會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2 對敵人採取窮追猛打的戰略。孫子兵法裡的“窮寇勿追”在白起這裡無效。

    孫子是春秋時期人,那時候打仗主要講擊敗敵人,保全自己的國家,是以保全為主,所以當然是莫追窮寇。而白起打仗是以攻擊佔領為目的,當然要全部殲滅敵人,哪還能讓你跑掉!

    說到這裡要說一下悲催的楚王。看上圖我們就能看出當時秦國和楚國是領土最多的國家,實力相當。所以,秦國要想東出,必須先弱掉楚國。那位說了,怎麼不滅掉魏國和南韓呢,那麼小,多容易!如果滅掉魏韓,秦國必然受到趙、齊、楚三面夾擊,地形上極為不利。而且這樣做也會暴露野心,列國一看就知道你的目的了,必然會聯合起來一起攻打你,到時候秦國在強大也是猛虎難敵群狼啊。所以,秦國對列國只能弱化,而不能滅掉。

    在說回打楚國,當時宣太后是楚華人,在楚國的時候過得不好總受欺負。當時是宣太后兒子在位,找個由頭說為母報仇,就可以搪塞列國的疑心,從而掩蓋自己的野心。所以,白起就先拿下楚國藍田、丹陽,在攻下伊闕。幾場仗下來就讓楚王嚇破了膽,於是寫下求和書求和,說以後必定聽從秦國。秦國當時也並不想真把楚滅掉,白起就退回了秦國。而4年後,楚王聽了合縱伐秦之言要搞事情,這件事被秦王知道後,令白起再次伐楚,這時的楚國早已貧弱不堪,白起連勝拿下幾城,最後直搗楚國國都郢城,楚王逃走遷都於陳。

    楚國雖沒徹底滅亡,但白起的殲滅戰已經讓楚華人力極具減少,楚王遷都到陳僅得10餘萬人,此後楚國一蹶不振,直至被秦消滅。

    3 重視野戰、壘工事。白起是先誘敵脫離敵軍陣地,把他們帶到自己預期設計好的地方,再在此地築壘阻敵,然後一舉消滅。用這種方法來打仗,在戰國時期還是前所未有的。

    在白起沒攻打楚國時,當時魏韓聯軍曾一起扼守崤函以阻秦東進。因為此前白起曾攻打過南韓,南韓國小隻能聯合魏國來阻擊秦國。此時,白起率軍沒從正面還擊,而是繞到聯軍後方,逐個攻擊聯軍薄弱環節,把聯軍主力包圍至伊闕,最終一舉殲滅韓魏聯軍達二十四萬人之多,並擒獲首將公孫喜。白起也因此一戰成名,也讓列國見識到了秦國虎狼之師的威名。

    4 白起在戰前,就從敵國的軍事力量、政治態度和國家實力上預算出各種可能性的發生。甚至會預算第三國來救援會發生什麼可能性,所算無一不中,達到了未站即可知勝敗的地步。

    就連毛主席都評價白起為“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所以,可以看出戰神白起用兵戰術的厲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萬以下的自主品牌SUV哪家強?請行家從價效比,油耗,做工,小毛病各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