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aji1482

    威馬汽車是一個國內新起來的新能源汽車牌子,和李斌的蔚來汽車等處於新造車企業的領軍集團。雖然還沒有產品,但現在他們在溫州建了個工廠,已經封頂,感覺挺靠譜的,畢竟造車工廠人家有了,產品還會遠麼?第一款量產產品是一輛定價20W左右純電動智慧化SUV車型。最大續航能到600公里,平時的話450公里肯定是有的。

    比較吸引我關注的是他們說威馬量產車是新興車企裡最在意智慧化體驗的企業之一。創始人沈暉宣佈過,威馬的量產車將100%聯網,透過資料的接入,智慧地規劃最優出行方案。同樣的,威馬在多個場合說過,新工廠的數字化投入是行業平均的3倍。智慧化這部分,用威馬自己的話說,是圍繞“AI+硬體+軟體+服務”打造“更聰明的汽車”的概念,而這一切還是挺酷的,估計明年的這會兒,咱們就能看到了。

    最新的資料顯示,威馬汽車與Mobileye簽署合作備忘錄。Mobileye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地位不用多說了,論估值、論技術都是老大級的。

    據媒體猜測威馬的首款產品上將會使用EyeQ®4技術這是Mobileye下一代看家技術,如果是真的話,明年威馬的量產車將會領跑所有車企。不過產品沒有最終出來認前,也都是猜測而已。

    順帶說說威馬創始人沈暉。39歲就主導了吉利併購沃爾沃。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是李書福等等,但實際上一手操作和美方談判,包括併購後出面重組董事會的是沈暉。而且人家不光收購重組,還將沃爾沃中國從零做到一千兩百億營收一年。業界對於這次收購的定義是:國內汽車界最大規模最成功的海外資產併購!

    據說目前威馬在資本市場上很受追捧,一些媒體已經把它列入了獨角獸級別的企業,和沈暉本人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 2 # 為卿生死

    威馬汽車是一個全新的中國產新能源車品牌。他的創始人是沈暉,80年代大學生,華南理工畢業,UCLA的工程碩士,明尼蘇達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在多個外企任職。在汽車供應鏈的巨頭博格華納工作了7年(算上收購前的公司),然後去了主機廠菲亞特。

    博格華納是汽車供應鏈行業的巨頭,國內很多所謂自主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就是博格華納的,沈暉在汽車供應鏈積累了豐富的人脈。在吉利期間,沈暉完成對沃爾沃的收購,這在汽車行業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大手筆。此後他任沃爾沃全球高階副Quattroporte兼中國區董事長,幫助沃爾沃兩年內盈利,職業經理人算做到巔峰了。

    他和雷軍有點像,經濟自由很早就達到了,職業經理人做到頂峰。在往下走就是為理想創業了。所以因此有了威馬這個品牌。

  • 3 # 車間主任的日常

    首先,我是看好這種合作的,我覺得這種合作對雙方來說,都屬於剛需。

    至於商業運營上的事情,我也說不太明白,交給其他大神解析,我就說說技術方面吧。

    說Mobileye,我覺得應該從汽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說起。

    不論是輔助駕駛還是自動駕駛,汽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sensing)都是基礎,sensing透過接收來自目標的波來實現,波可能是電磁波,包括可見光、鐳射,也可能是機械波,例如超聲波。這些波要麼來自於目標本身對自然界固有的波的反射,例如可見光;要麼來自於對sensor發出的波的反射,例如鐳射雷達。

    Mobileye的中國本土化之路

    與在德國、日本市場不同,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覬覦著汽車產業這塊肥肉,而智慧駕駛則是最佳的切入點。

    例如,就在過去不久,10月11日,在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與上汽共同的“寶寶”斑馬汽車宣佈,與神龍汽車達成車聯網服務戰略合作;9月18日,騰訊馬化騰造訪廣汽;在過去一週左右時間,李彥宏和陸奇頻繁出差,先後宣佈與北汽集團、首汽約車、金龍客車等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研發。更多資訊可以參閱< BAT的汽車局:百度玩"命" 騰訊玩"票" 阿里玩"概念">:

    所以綜合比較以上幾種方案,就會發現,就ADAS和無人駕駛來講,其實攝像頭方案還是具有相當優勢的。當然,單獨一種感知方式多用在輔助駕駛上,以目前情況看,如果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單使用一個攝像頭或者鐳射雷達都是不夠的,常見的兩種方案一種以攝像頭為主(可以是多個攝像頭)其他手段例如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為輔的方式;一種是以鐳射雷達為主其他雷達輔助的多感測器資訊融合方式,也就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使用的系統。

  • 4 # 汽車BB機

    Mobileye的戰略需求——資料共享

    Mobileye雖然已經是一家快20歲的老企業了,但也才是最近幾年進入大眾的視野,特別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大火了之後,作為Autopilot的供應商Mobileye的名聲也漸漸火了起來。

    就在去年,Mobileye聯合創始人Shashua突然宣佈:“EyeQ3 晶片將會是 Mobileye 和特斯拉公司的最後一次合作。” 當時正值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致死事件不久,吃瓜群眾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完了,一家被特斯拉始亂終棄供應商,成了替罪羊,前途堪憂啊。但一調查資料才知道,特斯拉也只是Mobileye的一個小客戶而已,才佔了1%份額還不到,人家Mobileye活得好好的呢!

    兩家的深度合作基本上就保證了威馬的智慧化和無人駕駛始終在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也為Mobileye提供了發展的動力。目前就自動駕駛來講,除了Mobileye的方案,還有就是谷歌的3D地圖+鐳射雷達方案,前者低成本、低運算量、容易實現,後者高精度、高成本、比較顛覆。既然兩者一般不能兼得,但只要抱緊一家的大腿,威馬就肯定不會落後。

    還有,威馬與Mobileye的合作很可能為中國產電動汽車的發展產生一個爆點。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非常看好電動汽車的,而威馬又是中國產電動汽車裡最為靠譜的一個。作為電動汽車,智慧化功能、ADAS甚至自動駕駛幾乎都是剛需,不出6~10年,如果一款車型沒有自動駕駛功能,可能一輛也賣不出去。

    Mobileye在結束與特斯拉的合作關係的時候,首席財務官沙書亞曾公開表示:“要想實現真正的自動化,意味著需要超越“典型的供應關係”。正是要找到一家深度合作的車企,共同推進走向完全自動駕駛。換句話說,在Mobileye的字典裡,“典型的供應關係”是“生意”,“超越典型的供應關係”才是“合作”。

    在與威馬簽約時,Mobileye表示:”威馬汽車以‘車’為基礎立足點,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放硬體平臺,讓更多的合作伙伴在這個平臺上去發現價值。這與Mobileye行業合作、資料共享的基本理念完全契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助:情緒壓抑,吃不下東西,一吃就反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