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八點小吃店

    良性憤怒,是指透過家長的引導和示範,讓孩子透過正常的渠道和方式宣洩自己的憤怒,從而形成一個良性迴圈,以避免孩子因無法宣洩憤怒情緒而形成抑鬱、成癮或其他不良的心理問題。

    簡介

    怒總是令我們感到不舒服,不管是看到別人發火還是自己感覺氣憤都會不舒服。而看到自己孩子生氣則更加令我們難以忍受。為了緩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別哭”或者說“沒什麼好哭的”之類的話。

    正是這些時候,孩子心中開始種下了不良的宣洩憤怒的種子。這些要求孩子“別哭”的家長是在傳授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他們父母又可能是受到自己父母同樣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還可往上追溯。

    事實上讓你的孩子“別哭”本身是對孩子的一種冷暴力,孩子可能以後仍然需要人幫助解決抑鬱、成癮以及其他心理問題。但是當我們讓孩子和我們自己都學會良性的發怒方式,就能阻斷這種惡性迴圈。

    原因

    當你切到自己的手指,你的身體會立即反應,收縮血管,釋放白細胞。為了讓受傷的手指復原,你得讓身體的自然機制進行工作。與身體一樣,心理也知道如何治癒情緒創傷。要讓心靈痊癒,你也需要讓自己經歷一段修復過程。如果你不經歷這一過程,當生活中又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這些舊情緒又會重新出現,帶來痛苦。如果你不學會怎麼檢查自己的情緒,讀取其中的資訊然後再發洩掉,這些情緒就會像永不閉合的傷口一樣永遠存在。

    當我們發覺自己的憤怒太強烈,無法自我修復併發洩出來時,那時我們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模板。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他/她的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決不能表達憤怒。或者,如果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又或是父母之間存在暴力行為,那麼他們的孩子往往會覺得發怒十分可怕。

    有些孩子處理憤怒情緒時會創造一個“虛假自我”: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如果長大後,你還用這種方式應對憤怒的話,結果將會是毀滅性的。因為在虛假自我中,你會把自己真正的情緒剝離開來。當你永遠無法坦率地表達憤怒情緒時,隱藏在心中的“真你”就不得不處理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那些建立了虛假自我的人往往表現出消極抵抗的狀態,並且顯得比較膚淺,因為他們將所有能拓寬深度和塑造品格的情緒都隱藏起來了。

    阻止孩子表達憤怒也會導致孩子產生羞恥感。當你覺得自己做了錯事,你會感到內疚,而當你相信自己有錯時,你會感到羞恥。孩子還不能把個人情緒與自我形象分割開來,因此當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卻被告知這“沒什麼好哭的”,他們會認定自己是壞孩子。

    方法

    要讓孩子形成良性的憤怒情緒,你自己應該率先實踐。在生氣時嘗試正念法讓自己覺得更舒服。對憤怒的抗拒往往只會加劇我們的怒氣。一旦你能更好地體驗憤怒並且以健康的方式發洩出來——沒有消極抵抗或者大發雷霆——那麼你就為你的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

    我們應該在撫養過程中為他們創造一個可以大膽表達情緒的環境。當你自己能適應自己的憤怒情緒時,你就能教育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憤怒是一種有益的情緒。當你的孩子表達憤怒時,幫助他們檢查憤怒的原因。為什麼他們對此感到憤怒。該原因是怎麼讓他們生氣的。然後,你再告訴他們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它們的產生總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控制情緒的表達。

    優點

    父母讓孩子壓制憤怒情緒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長大成人後因為這些被壓抑的情緒而爆發。害怕自己憤怒的人永遠也學不會傾聽憤怒所要傳遞的資訊。

    與其告訴我們的孩子憤怒是不對的,“幸福的家庭”從不會發火,或者怒火最終將導致暴力與恐懼,不如教育我們的孩子憤怒沒有錯。

    憤怒是自然的,是普通的,並且我們能以健康的方式體驗它、表現它。

  • 2 # 城年

    何謂良性憤怒呢?

    先說憤怒,憤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這世界上應該沒有誰從來沒有憤怒過,從來沒有發過火。用老百姓的話說,是佛也有三分火,別把人惹急了,就是對憤怒情緒一個最好概括。

    有了憤怒之後,就需要合理發洩,不講究方法的發洩肯定是兩敗俱傷的,比如言語攻擊、行為攻擊(打架),還有最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冷暴力,我生氣了,生氣之後不理你,不跟你說話不跟你溝通,把你當做透明人,當做空氣一樣處理,這些方式多多少少都有弊端。

    良性憤怒,就是把憤怒情緒,找一個合理、安全,良性的渠道發洩情緒發洩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掌握自我情緒管理方法,形成一個正迴圈、良性迴圈。

    我舉兩個簡單例子:

    1,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會有委屈憤怒的情緒,這裡加委屈是因為很多憤怒是從委屈過渡而來的,比如成人或者孩子被誤解之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繼而變成憤怒,這個時候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大喊,把心中的憤怒喊出去。

    家裡或者辦公室不方便,那就找個曠野,找個山頂大聲喊出去,哪怕指名道姓說髒話都沒事,罵人也罵不疼,當事人還聽不到,喊罵一遍不過癮,那就喊罵五百遍。

    不過對於孩子,一般是讓孩子喊自己的名字,以及一些鼓勵自己,增加自信的話語,比如,XXX是最棒的。

    2,積極參加運動,尤其是對抗類的運動。跑步,負重訓練都是很好的減壓方式,也是可以緩解憤怒的,而對抗類練習,比如打沙袋,踢打腳靶,與教練對抗練習,還有把沙袋或者靶子上貼上想要發洩的人的名字或者照片,練出一身透汗之後,大多數憤怒情緒都會消失殆盡。

    很多人以為這些都是阿Q精神的表現,其實不是,憤怒的情緒得不到合理發洩,強行壓制之後往往會有情緒起伏波動,說句很直白的話,能夠輕而易舉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大多數人都要反覆經歷憤怒情緒的折磨。

    與憤怒不斷積壓最終爆發產生不可預計的破壞後果相比,及時讓這種情緒發洩出去,把憤怒變成良性憤怒,繼而掌握自我情緒管理控制的方法,這就是成熟的表現。

  • 3 # 小荻老師

    第一次看到這個詞的時候,覺得很搞笑,後來,慢慢的發現,發現這個詞還是蠻有意思的。

    憤怒,是一種情緒,在後現代應用心理學上說,憤怒是給我們力量去改變一個不能接受的情況。電影中的角色警告對方不要激怒自己便是很好的例證。內心力量不足的人,往往需要在生活在憤怒中,以維持更大的力量去面對人生。這當然不成,就像一個人在冬天裡燃燒自己的腿去取暖,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大。世人最大的錯誤是企圖運用憤怒帶來的力量去改變外面的人事物,這不會成功,這樣的人以為需要更大的力量,於是變得更憤怒。

    良性的而憤怒,是看到自己的情緒,尊重這個情緒,短暫的和這個情緒待一會,然後瞭解這個情緒的由來,背後有什麼正面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用這種情緒帶來的力量改變自己,讓自己看到正確的信念、價值觀和方向。就像一位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中考成績和其他孩子比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理想要發火一樣,這裡就有一種憤怒的情緒出現,那這個憤怒的情緒出現的背後是什麼呢?是這位母親對孩子學業的關心,對孩子未來可能的關心,再往深裡說是出於對孩子的愛。看到這裡,我們發現憤怒背後是有著正向的意義,帶著這份正向的意義,去了解和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真正雙贏的解決辦法這才是良性憤怒,而不是拿著憤怒作為工具來滿足自己、達到自己以為的目的。

    今天這裡說的涉及到後現代應用心理學的內容,可能會不太容易明白。推薦一本書叫《重塑心靈》,這裡面有關於情緒的大量介紹和說明,可能會對上述文字會更好理解和明白。

  • 4 # KK健康

    良性憤怒是指透過家長的引導和示範,讓孩子透過正常的渠道和方式宣洩自己的憤怒,從而形成良性迴圈,以避免孩子因無法宣洩憤怒情緒而形成抑鬱,成癮或其他不良的心理問題。憤怒總是令我們感到不舒服,不管是看到別人發火,還是自己感覺憤怒都會不舒服,當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氣,則更加令我們難以忍受。為了緩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別哭,說沒什麼好哭的之類的話,那麼在這個時候,在孩子心中還是種下了不良的宣洩憤怒的種子。這些要求孩子別哭了的家長是在傳授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他們父母有可能受到自己父母同樣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還可往上追溯,事實上,讓孩子別哭,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冷暴力。能幫助解決抑鬱成癮以及相關的心理問題,但是當我們讓孩子和我們自己都學會良性的發洩方式,就能阻斷這種惡性迴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簡歷該不該把自己做了什麼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