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印度寶萊塢專門拍攝一部關於廁所的電影,廁所已經成為印度國民級難題,這是為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派拉特之書

    上週五,印度上映了一部新電影,片名叫做《廁所:一個愛情故事》(Toilet: A Love Story)。

    這部聽上去有味道的電影把焦點對準了一個在印度長期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隨地大小便。此前的調查顯示,印度有60%的人口不使用廁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還顯示,印度有50%的強姦案發生在女性去野地上廁所的途中。

    在這部寶萊塢新片中,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村民凱沙夫(Keshav)娶了一位受過教育的女子為妻。妻子雖然愛著凱沙夫,但無法忍受每天只能等到天亮才能和村裡的其他女子結伴去野地裡上廁所,於是提出分居。

    為了贏回妻子的心,凱沙夫決定不顧長輩和村民們的反對,在家裡蓋一間廁所。凱沙夫的父親認為在家中修廁所不乾淨,而其他村民則嘲笑凱沙夫的妻子,認為她想用廁所的做法有違「印度傳統」。

    這個聽上去頗為荒誕的故事正是改編自現實題材:2011年,生活在印度中部地區的一名女性就因為家裡沒有廁所,最終離開了丈夫。

    在這部電影上映的同一天,印度拉賈斯坦邦一法院判決允許一名24歲女子與結婚五年的丈夫離婚,理由正是丈夫不在家中修廁所。

    法庭裁決指出,該女子只能等到天黑才能在野地裡上廁所,「這不僅僅是對肉體的折磨,更是冒犯了女性的尊嚴」,「我們花錢購買菸酒、手機,卻不願意修建廁所來保護一個家庭的尊嚴」。

    為解決這個頑疾,總理莫迪於2014年發起了「清潔印度」運動,承諾將在2019年消除印度的隨地大小便問題。

    印度政府承諾將為此投入290億美元,同時為修建廁所的家庭提供補貼。截至今年8月,當局稱印度各地已經新建了4600萬間公共廁所,還有6400萬間正在修建中。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這些數字存在水分。去年12月,《印度快報》對恰蒂斯加爾邦一座村莊的調查發現,雖然該村莊政府稱當地已不存在隨地大小便的情況,但事實上,村裡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沒有廁所。

    除此之外,調查還發現大量被寫進報告中的公共廁所其實並不存在。

    而對於那些已經修好的廁所,使用率卻並不高。部分家庭在新建廁所獲得了補助之後,就把廁所改成了堆放柴火或者養雞的地方。

    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偏遠地區,當地即使修了公共廁所,使用的人也很少。印度第六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的官員為了讓民眾使用公共廁所,甚至想出了以資鼓勵的辦法。

    她稱在她上學時,學校裡雖然有公廁,但非常髒。因此大部分女學生從來不用學校裡的廁所,都是忍著回家之後再解決。

    Quora問答網站上一名印度網友穆哈穆德(Raashid Mahmood)還指出,部分公廁的安全問題堪憂,成為了襲擊者專門蹲點的地方。

    除此之外,穆哈穆德和察特傑都指出,生活習慣和社會習俗是很多人寧願隨地大小便也不用廁所的主要原因。

    穆哈穆德指出,有些地方存在著禁忌,比如公公不能與媳婦使用同一個廁所;還有人認為在野地裡上廁所比在自己家的地上挖洞更方便、更衛生。

    新德里尼赫魯大學的教授麥羅特拉(Santosh Mehrotra)認為,比起提供補貼來說,如何教育和引導民眾,讓大家願意使用廁所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麥羅特拉指出,政府沒能告知民眾隨地大小便會帶來哪些健康和安全問題,導致很多家庭在拿到補貼之後,又「恢復了之前的陋習」。

    除此之外,印度非政府機構「水資源印度」的工作人員賈克布(Nitya Jacob)還以鄰國孟加拉國為例,認為孟加拉國在鼓勵民眾使用廁所上更為成功,因為他們事先向民眾宣傳了使用廁所所帶來的好處。

    賈克布指出,部分印度官員在制止民眾隨地大小便上採取了非常粗暴的辦法: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小鎮Sangola,政府工作人員拍下隨地大小便者的照片,之後將照片發到網上。

    印度北部的哈里亞納邦甚至還考慮使用無人機,從空中對隨地大小便進行監測。這類粗暴的做法已經在部分地區引發了暴力衝突。今年6月,拉賈斯坦邦的一名男子因阻止政府工作人員拍照被毆打致死。

    對於印度能否能在2019年消除隨地大小便的問題,察特傑認為,如果不改變當地的社會風俗和文化習慣,政府投入的巨資將淪為「沒有人用的廁所」。

  • 2 # 語文乾貨鋪

    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印度是一個極端二元化的社會結構,精英階層與普通大眾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次元,甚至可以這麼說——印度的精英階層就連獲取財富的渠道都已經不是靠盤剝底層人民,他們生活在雲端,依靠it、生物製藥等高附加值產業發財,而底層大量非工業人口的老百姓,對他們來說價值近乎於零。當雙方的聯絡如此之弱的時候,絕大部分的印度精英對於改善底層人民的居住、教育、司法等環境是缺乏原動力。

    在印度,一堵牆可以劃開天堂和地獄——牆的這邊,是高樓大廈、是精緻社群、是麵包牛奶、是草坪花園、是文質彬彬、是律師醫生、是完全歐美中產階級到富裕階層的生活品質和方式;牆的那邊,是汙水橫流、是強盜小偷、是強姦殺人、是無知野蠻、是垃圾遍地、是放到落後國家也堪稱惡劣的巨型貧民窟。——而這兩者中間,連過渡都沒有。

    圖:如同孤島般在貧民窟海洋裡的印度高樓

    所以,印度能把火箭送上天和全國70%的人露天大小便並不奇怪——印度有上千萬接受良好的現代教育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近兩億可以進行現代化生產的工業人口,這足以支撐印度把火箭送上太空。但是這兩億工業人口,從獲得財富的方式和花錢消費的渠道,都和其他10億人少有聯絡。上下形成了近乎於獨立的兩個生態系統。請問,那10億人在哪裡小便重要嗎?反正糞水淹不到那2億人的腳面。

    看完印度,才能理解中國這幾十年取得的成就之偉大。

  • 3 # 說不贏你佛

    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也就不會對所謂下賤姓有好臉色,民生代表則大部份平民屬於賤姓種族,我不相信印度總統官邸沒有廁所。他們對賤姓從骨子裡的蔑視,就決定了不會在這些民生事情上下神。

  • 4 # 會至瀚海點星辰

    1.這個與他們的發展策略有關係,有聲有色的大國必須有標誌,航天既體現了高科技也和武器相關,自然是先發展的物件。

    2.並不是所有國家都重視普通民眾的利益的,廁所這些問題並不影響基礎勞動力的獲得就不會收到重視。

    3.發射火箭上天並不一定都是高科技啊,就像參加奧運會的不一定都是高手一樣(像跳水)。實際內涵差別很大的,就像日本也發射了量子衛星,但是隻是最基本的單光子接收就敢叫量子衛星。

  • 5 # 北海圖

    為什麼印度建個廁所如此之難,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在印度社會,尤其是廣大鄉村社會中,人們並不認為在野外、田間地頭如廁是多麼大的問題,就沒有使用廁所的意識。

    第二,建廁所就存在誰來清理廁所的問題。在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中,清理廁所這類工作是專屬賤民(達利特)的,別的種姓的人是堅決不會碰的。現在讓每家每戶建立廁所,意味著得自己清理,這對於非達利特的很多人來說是侮辱。

    第三,有的家庭一窮二白,政府撥下來建廁所的錢,他們往往用作他途,即便是建了廁所也往往被用作儲藏室、雞圈/羊圈。

    (印度糟糕的露天如廁問題)

  • 6 # 雪域筆談

    如果如廁在戰爭中能發揮作用,那如廁早就解決了,以此類推,很多事物都類似。再就是火箭衛星經費等其他國家考慮自己的利益,會給予支援,其他國家不可能給你錢讓你去修廁所,幹對自己無意義的事情。

  • 7 # 文字拾者

      看到這個問題,最近剛好看了部印度電影《廁所英雄》,該片講述了新娘賈耶嫁給凱沙夫後,發現家中沒有廁所而堅持離婚,最終掀起一場女性革命的故事。這個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但是在印度並不是每個婦女都如此幸運。為什麼在印度能如願上個廁所這麼難?

        首當其衝的當數經濟問題,經濟的落後才是本質。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印度超過70%的農村仍然缺少公共衛生措施。根據2017年的WaterAid 報告,印度沒有基本衛生設施的人數以7.32億(約佔印度人口56%)的巨大“優勢”榮冠全球。在孟買的貧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廁中方便,平均每81人共用一個廁所,有些地方由於貧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個人共用一個廁所的現象,條件最好的地方也需要58個人共用一個廁所。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髒、亂和差,一個全國隨地大小便的國家。

        其次,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印度是一個極度信教的國家。他們對“潔淨”有著非常偏執的理解。認為在家修廁所,是侵犯神靈,是大不敬。這種封建迷信不止農村,在城市也是一樣,全國都認為這是汙穢神靈,廁所的修建能順利嗎?印度種姓制度雖在二十世紀早期廢除了,但想從人們心裡徹底根除卻沒那麼容易。在印度教徒們看來,打掃糞便是賤民的工作,一些高種姓的人們是絕不會幹的。所以就算在家修了廁所,誰來打掃、清理,又是一個問題。

        印度現在一些領導人也在嘗試修建廁所,為印度的公共衛生事業作努力。可想而知,廁所革命,在印度不是一時半會兒,這是一個持久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獻機採血小板,有什麼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