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荷蘭逗逗

    我怎麼看?我用後腦勺看!印度這個國家?除了人口多是真的、其他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且還都自我感覺良好!超級自信的一個大集體!分支流派、等級最低、.............生在這個國家只能說上輩子真的做了很多孽!報應唄就是!

  • 2 # 海色民生

    印度近期的CPI上漲,與過去連續五次的降息關係很大,這次12月的CPI達到7.35%,也讓印度20年2月的降息預期落空,印度央行此前規定,印度商業銀行的執行利率須與央行的回購利率掛鉤,每3個月動態調整一次,但息差可以由商業銀行自行選擇。目前印度央行的回購利率為5.15%。

    對印度稍有關注,就會知道,印度人不吃豬肉,所以沒有飛漲的豬肉,但是洋蔥價格已經翻了幾番,這和中國的情況差不多,因為洋蔥也是印度的基礎食品。

    印度的GDP增速已經跌破5%,主因還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印度國內,去年出現小企業和消費者融資困難,金融系統流動性緊縮,這是印度降息的主因。

    降息之後,流向印度市場的資金走向很難控制,選擇投機獲得高收益是資金的首選方向,加上印度本身制度的缺陷,地方勢力林立,各自都有利益追求。

    印度想要走出困境,必須嚴格控制資金走向,流入莫迪期望的基礎建設領域,帶動工業發展,不過這一目標很難完全實現,能完成多少要看莫迪的掌控能力了。

  • 3 # 錦繡中源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19年12月印度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了7.35%,與前一個月的5.54%相比,上漲幅度比較大,也遠高於市場預期的5.1%。這已是印度CPI連續第三個月超過央行設立的4%的中期通脹目標,也是首次超過央行設立的6%的通脹最高上限。

    7%以上的通貨膨脹率已經算是高通脹了,比印度的經濟增速還要高,今年前三季度,印度經濟僅增長了5.1%,估計印度居民收入增速也跑不贏CPI增速,這就變相的使得居民手中的錢“貶值”了。本次印度通脹率上升,主要是由蔬菜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所致。

    2019年以來,印度經濟放緩嚴重,過去幾年,印度經濟基本能夠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長,但由於內需不穩,外資撤離、出口受阻、失業率上升等,使得印度經濟發展不斷放緩,其中去年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僅增長了4.5%,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低。為應對經濟放緩,去年印度央行已經進行了五次降息,已總共降低利率135個基點,雖然降息一定程度上會提振經濟,但也會造成通貨膨脹,如今印度通貨膨脹率飆升,因此是否繼續降息要保持謹慎了。

  • 4 # 永想冬日暖陽

    印度沿用英國的體制,較英國更英國。系統決定一切,不同的人負責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資料來自不同的人,且不妥協。那麼有不同資料的矛盾就不奇怪了。其實也未必是壞事,本來各國對此都視為難題,統計學本來就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這或許就可以有我們借鑑的地方。

  • 5 # 財經宋建文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在1月1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印度2019年12月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幅度遠超預期,從前一個月的5.54%升至7.35%。印度CPI已經連續三個月超過印度央行設立的4%的中期通脹目標,也是首次超過央行設立的6%的通脹最高上限。

    印度12月CPI達到7.35%,這會讓印度接下來的決策非常困難。

    大家都知道,去年印度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18年時印度GDP增速高達6.98%,但到2019年三季度時,印度的GDP增速已經降至4.5%,經濟增速的下降自然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比如說印度諸多房地產專案停工,而房地產又會透過產業鏈進行傳導,印度的失業率大幅上升,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為了應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問題,印度進行了連續四次降息,對實體經濟提供了一定的流動性支撐,但是持續的大幅的降息,同樣帶來了兩大副作用:

    第一,大幅的降息,造成了資本的外逃。

    印度在前些年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有大量的海外資金流向印度,推動印度經濟的增長,而在這個過程中,印度的高息環境,為歐美負利率國家資金提供了非常大的利差空間,現在印度大幅降息,再加上宏觀經濟不佳,大量資本快速撤離印度,使得印度短期遭受資本流動大幅波動的衝擊。

    第二,持續的降息,大幅推高通脹水平。

    通脹水平除了短期受到供求關係影響,以及受到資源品輸入端影響外,還受到貨幣政策的影響,如果貨幣政策寬鬆,會推升資產價格,帶來通貨膨脹,而在民眾收入沒有同步增長的情況下,會造成購買力下降,生活水平下低,印度連續數次降息,進一步推高了印度的通脹水平。

    野村證券在2019年11月份的時候預計印度全年GDP增速將降至4.9%的水平,在經濟增長失速後,印度需要解決資金缺乏、失業率高企及通貨膨脹壓力,如果不進一步降息,印度的經濟增長仍可能進一步放緩,而如果再繼續降息,通脹水平過高,則將會帶來更大的危險,這會使得印度的貨幣政策處於兩難之中。

    綜上,由於印度經濟結構問題,在2019年出現了增速放緩,為穩定宏觀經濟,預計今年印度仍將會有降息行為,但考慮到通脹水平已經超過了其央行設定的通脹上限,降息將會變得更加謹慎,預計上半年和下半年會各有一次降息,不會再像去年一樣頻繁。如果印度不能有效的在穩定經濟與通脹之間找到平衡,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更加不妙的連鎖反應,對於脆弱的印度經濟造成更大的衝擊。

  • 6 # 閒閒財經

    印度2019年12月CPI值7.35%,首次超過央行6%通脹最高上限。

    肯定是有內在原因的,一個國家CPI大幅上漲,跟本國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有關。

    先拿中國為例:比如12月CPI資料顯示,同比增長4.5%,國內情況大家都知道了,由於2018年下半年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造成2018年底豬肉價格大幅下跌,而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豬肉價格從底部反彈,然後強勁上漲,到刷新歷史新高,直接推升了CPI價格。

    2019年12月份,中國豬肉價格同比增長97%,是推升CPI的重要力量。但隨著政策上的控制和儲存凍豬肉的釋放,價格得到有效控制。

    而對於2020年的豬肉能否再次大幅推升CPI呢?這個就沒有2019年那麼顯著影響了,2019年之所以影響這麼大,因為2018年豬肉價格低迷,到2018年底達到了歷史低谷,而隨著豬瘟疫情大幅去產能,造成了2019年的暴漲,這是低基數下拉昇的CPI,2020年或者前四個月豬肉對CPI貢獻比較大,下半年基本影響不大了。

    用這種邏輯來推演印度。

    印度CPI大漲7.35%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很多關注印度經濟的朋友或許也都知道,印度有一個商品大幅上漲,那就是洋蔥。

    洋蔥是印度的必須品,所以該商品價格上漲直接推動CPI上漲的罪魁禍首,一旦洋蔥出現短缺的時候,印度方面並非採取了有利、得當的措施,不像我們控制豬肉價格上漲那樣的措施:一、釋放儲備凍豬肉;二、加大進口豬肉。

    而對於洋蔥來說,印度又是第一大生產國、消費國,所以想使用各種手段來解決,還是比較困難的,並且洋蔥危機來得突然,也沒有儲備。

    由於印度洋蔥危機事發於2019年下半年,按照這個邏輯推斷,印度的CPI居高不下,很可能持續到2020年的下半年。

  • 7 # 雲端美

    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即貨幣發多了湧向了消費品市場。印度12月CPI值7.35%,政府不能不採取措施;否則民選政權也可能風雨飄搖。

    印度還有一個頭痛的問題:經濟增長率每況愈下低至4.5%,莫迪一直琢磨怎麼扭轉經濟發展頹勢,前不久還會見了剛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印度裔美華人,召集11個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研究經濟問題。

    矛盾的情況出現了,刺激經濟的寬鬆貨幣政策不敢用了(通貨膨脹那麼高,再釋放流動性更加通貨膨脹)、低利率政策要收斂了(把錢趕出銀行去消費,更加推高通脹)。

    發展中國家的產業附加值不提高,光靠刺激沒什麼效果;沒有哪個國家是刺激出來的發達國家。

    一個美華人跟李鴻章說,發展教育20年就能改變國家的經濟面貌;李無奈地說,我們等不了20年。印度的教育,大規模提高勞動者職業素質的教育,是無論如何都要持續推進的。企業研發,永遠是投入產出比最優的模式,與其收稅上來研發什麼產業技術不如留給企業強化供給側競爭力。里根八十年代供給側改革,讓美國再次偉大;里根是特朗普的偶像。那個時代盛產聰明的政治家,里根、小平、撒切爾、大平正方、李光耀、密特朗。

    創新能力是發達和發展的一條鴻溝,所謂扶持起一個發達國家是不可思議的。印度還是在本質上多花些力氣:把教育繼續推進、支援企業研發,政府投資基建彌補一下總需求不足,招商引資改善經濟結構。

  • 8 # 海南如何突出重圍

    1、印度經濟只會越來越差勁

    2、印度對石油進口依賴大的,消耗大量的美元

    3、印度沒有多少美元,很多都是僑民郵寄過來的

    4、印度的工業產品沒有多少競爭力

  • 9 # 金融見聞錄

    看了幾個答案,說的都不太對。

    這次印度cpi上漲與中國今年經歷的豬肉價格上漲非常類似。

    中國通脹的罪魁禍首是豬肉,印度則是洋蔥。

    印度洋蔥的零售價格在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達到每公斤200盧比,西紅柿的價格也在上漲,達到了80盧比。這簡直讓消費者熱淚盈眶。昂貴的食品價格將零售通脹推至三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許多人因此急於改變飲食習慣。

    雖然土豆的價格遠低於普通的洋蔥和番茄的價格,但隨著作物受損和供應中斷加劇供應緊張,土豆的價格也開始上漲,達到了30盧比。這是價格的溢位效應。

    在2019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零售通脹率一直保持在央行認為合適的4%水平之內。

    但是蔬菜價格上漲緩慢推高了零售通脹率,11月,零售通脹率升至5.54%的三年多高點。12月份更不得了,到了7.35%。

    印度政府要做的就是平抑蔬菜價格。去年11月批准了50億盧比的“綠色動”(Operation Greens),以促進這三種大宗商品的生產和加工,以遏制這些關鍵的廚房主食的價格波動。

    政府遏制洋蔥價格上漲的行動有點晚,與埃及、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市場簽訂了洋蔥大宗進口合同。儘管供應每天都在到達印度海岸,但洋蔥在國內各個零售市場的價格仍在130盧比/公斤以上,土豆在20-30盧比/公斤,而番茄則降至30-40盧比/公斤左右。除此之外,大蒜的價格已經開始飆升,僅100克就高達30-40盧比。

    所以,這是供應衝擊的通脹。貨幣政策影響有限。

    印度的貨幣政策還是要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不會用加息的手段控制通脹。這與中國的豬肉上漲,但是卻不斷降低準備金類似。

    印度儲備銀行主要透過其雙月貨幣政策來衡量零售通脹水平,它已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率的中期目標設定為4%,在正負2%的區間內,同時支援經濟增長。在去年12月的貨幣政策評估中,將2019年至2020年下半年的零售通脹預期從早些時候的3.5%至3.7%上調至51%至4.7%,主要是針對更昂貴的洋蔥、水果、豆類、牛奶和穀物。

    印度央行更關注的是經濟增長。自2月以來,印度央行已連續5次下調回購利率,維持現狀。由印度央行行長沙克蒂坎塔•達斯(Shaktikanta Das)領導的6人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一致投票決定,將關鍵的回購利率維持在5.15%,將逆回購利率維持在4.90%。

    展望未來,通脹前景可能會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最近幾個月蔬菜價格可能會繼續高漲;然而,隨著政府採取措施透過進口增加供應,到2020年2月初將有助於降低蔬菜價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裝柴火壁爐好用嗎?有什麼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