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夏憶素顏48783047
-
2 # 笑笑孃親
這樣的孩子不少啊。
如果孩子已經兩歲半,建議家長一定不要以暴治暴。遇到這類事情,家長別躲。要首先去道歉,讓孩子看著,真誠的道歉,承擔責任!要求但是不強迫自己的孩子道歉,以免孩子產生更大的逆反。
接下來,回到家後一定要有懲罰,比如遊戲時間取消,答應好的禮物暫緩,等等。因為動手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不可以姑息。
第三,在孩子情緒平穩以後,抱著他,或者用其它的愛的方式與他交談。可以以自己的故事和感受開頭,也可以以繪本故事來描述。真誠永遠是被人接納的正確方法。
第四,建議可以用畫的方式重複發生的場景,給孩子一個選擇,如果回到那個時候他要怎麼辦?
陪伴是個需要毅力和智慧的工作,改變自己透過自己改變孩子。
-
3 # 嵐棋育兒
兩歲半的孩子比較調皮點的這種推人或打人很讓父母操心,其實,孩子愛打人不僅僅是單純的熱愛暴力,其中一定有些家長忽略了一些問題。
應該如何引導教育愛打人的孩子呢?孩子在2-4歲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很多他想要說的話,要做的事兒跟家長或者小夥伴描述了幾次,都沒有得到迴應的話,他就會著急暴躁,用動手打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多陪孩子練習語言表達,讓孩子能儘快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打人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從小呵護備至,總是擔心被其他的孩子欺負,家長會有意無意的告訴孩子,要學的厲害一點,誰要是打你你就打他。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聽到家長允許他,鼓勵他打人,他就會肆無忌憚的去打人,因為他覺得是家長同意這樣做的。所以說,愛打人的孩子不是因為天性如此,很有可能是受了家人的誤導。家庭的成長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暴力程度。如果父母一方,有一個人,經常愛打打鬧鬧的玩,那麼孩子看到眼裡就覺得,原來這樣的打鬧方式也是在玩。小孩子畢竟下手沒有輕重,原本是想打鬧的玩耍,結果變成了打架。家長朋友們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這種情況的愛打人,就要從改變自己的娛樂方式開始糾正孩子的錯誤。 -
4 # 飛燁媽媽
小孩子行為有問題,我分析有三種原因造成的1家庭原因,父母愛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2自身原因,孩子比較強勢,3社會原因,比如動畫片裡有這樣的鏡頭或者遭受過別人這樣的暴力動作,他學來的。兩歲半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表演的形式給他教育,爸爸媽媽扮演兩個小盆友,他們都想玩一個玩具,就爭奪了起來,一個小朋友就動手打起來,另一個就哭了,這時候問孩子誰對誰錯啊,讓孩子來評價,孩子這個時候可懂事了,他肯定會找出哪個對哪個錯,然後就問他,如果他遇到類似問題,應該怎樣?讓孩子自己說出他的想法,孩子都會為自己的話負責的,他肯定會慢慢改掉這些小毛病。
-
5 # 伊寧玄雪
父母的說話不注意只是部分原因,當發現情況而不制止時,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孩子開始的鸚鵡學舌只是好玩或者單純的模仿,而當成為習慣時,再去糾正便成為一件難事。尤其當孩子遇到攻擊時,自然而然的就會用髒話、粗話的方式防禦和反擊,發洩了情緒的同時感受到了某方面的滿足,令他繼續更多次的重現。老話說“學壞容易學好難”,因此需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去努力糾正。 1、學會寬容 當孩子受到攻擊時,我們應當傳達給孩子一種想法:別人搶了你的玩具,只是因為他非常喜歡你的玩具,我們就讓給他玩一會兒。而且要讓他明白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是開心隨自己意的,一定要學會寬容,不必為這樣的小事生氣。 2、禮貌交往 為孩子講故事,介紹給他更多的好人好事,以及身邊親朋好友的優秀品格,告訴他身邊的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要學會禮貌交往,這樣他才會擁有別人所有的優秀品格和別人的尊重。但同時,也讓他明白人有優點也有缺點,不應因為缺點而辱罵別人,因為他自己也有缺點,也需要獲得別人的尊重。 3、冷靜處理 教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先冷靜一下,比如數數1、2、3使怒火稍降溫,學會剋制自我對每一個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課程,面對緊要關頭時,我們可以用眼神或手勢提醒孩子剋制,自然而然他就會變得冷靜自如了,那時再去考慮該如何面對眼前的事情,可能會更容易,因為冷靜時人的大腦是非常清醒的。 4、記得檢討 即使有時忍不住又罵人了,那也應當要求他學會檢討,讓他明白這樣的行為是要會出代價的,而且罵人也真的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讓他記住每次罵人後都得主動檢討,時而久之,自然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 其實以上的每條方式都同樣適用於我們,作為父母首先應當做到這些,以身作則才能真正糾寶寶愛罵人的習慣,並且學會如何待人寬容,尊重並禮貌對人。
回覆列表
首先,得教育孩子不能打罵,告訴孩子這是錯誤的做法。第二,告訴孩子,小朋友人很好,把對方孩子的優點告訴孩子,好好相處,學習別人的長處。當然,孩子聽不聽的懂是另一回事。慢慢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需要刻意提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