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彩途窩

    我個人覺得時期不同,那時候劉邦已經都打敗了項羽了,天下無人能與其爭雄,丁公這傢伙才跑來投靠,還說以前劉邦差點被捉的狼狽事例,劉邦此事已經不是考慮怎麼招攬人才,而是讓手下人更忠心,所以丁公就成了最好的榜眼,既可以震懾群臣還可以彌補下丁公這廝不會說話遺憾,都快一統了你跑來說當年我那些不堪的過去,我不殺你我殺誰!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如果單論功績,丁公和項伯的確是難分伯仲的。

    首先來看項伯,他在鴻門宴前,為救好友張良而隻身前往漢營,結果被劉邦的糖衣炮彈所俘獲“芳心”,結果在鴻門宴上,隻身擋住了項莊針對劉邦的“助樂舞劍”,為劉邦最終逃脫宴席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後來,在項羽分封天下諸侯時,項羽把劉邦打壓到偏野的蜀地,而又是項伯的幫助,項羽最終增加漢中之地給劉邦,這給劉邦“東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楚漢爭霸的最後階段,當項羽要烹煮被擒的劉太公時,又是項伯的溝通和說情,才使項羽“放下屠刀”。後來,當劉邦和項羽進行鴻溝議和時,項伯充當了“楚方代表”的職務,並最終達成一致,而其中在項伯的“幫助”下,項羽還放了劉太公、呂雉等劉邦的家屬,讓劉邦徹底後顧無憂,最後撕毀了條約,把項羽圍逼在垓下,最終迫使項羽烏江自刎。

    整個過程項伯對劉邦來說可謂是“功不可沒”。

    而丁公對劉邦的“恩情”主要是在彭城之戰中。當時劉邦的五十多萬聯軍被項羽三萬鐵騎出奇不意地打敗後,在逃亡的路上,面臨多次劫難。首先,在過河時,就被楚軍全部包圍了,這時靠老天幫忙,他才僥倖逃脫。隨後季布手下的丁公又帶兵追近,這時劉邦手下只有拉拉稀稀幾十號人馬了,這時根本就無法和丁公對抗了。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選擇了“投石問路”,主動和丁公拉關係套近乎,大致意思是說,我說那個誰誰誰,我可認得你,你不就是那個誰誰誰的親戚嗎?我看見你在戰鬥上英勇一面,那叫一個威風凜凜,那叫一個氣宇軒昂,那叫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總之,什麼好話,什麼甜言蜜語都往他身上招呼,這樣說有什麼好處呢?滿足了別人的虛榮心和獵奇心。果然丁公本來就是人,不是神,他很快就被劉邦的“口腹蜜劍”所俘虜,他很快和劉邦達成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放任劉邦揚長而去,

    丁公之所以在關鍵時刻對劉邦“網開一面”,原因很簡單,他也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放劉邦一馬,日後有個難處,自己也就多了個靠山。

    總之,如果彭城之戰中,如果沒有丁公的“手下留情”,劉邦應該是成為楚軍的“階下囚”了,更別說最後能打敗項羽了。

    而劉邦稱帝后,之所以對同樣有功勞的項伯和丁公給予不同待遇是有原因的。劉邦對項伯封侯,這是“感恩”的需要,項伯做為項羽的叔叔,能在幾個關鍵時刻幫他,他的恩情劉邦銘記於心,稱帝后自然要感恩回報,給他高官厚祿。同時,這樣也可以讓天下人知道他不是一薄情寡意之人。

    而劉邦之所以要斬殺“恩公”丁公,原因也很簡單,丁公不忠不孝,在戰場私放對手,不忠於主子,目的是殺雞儆猴。

  • 3 # 路衛兵

    二人雖都救過劉邦,但性質完全不同:項伯是機緣巧合,丁公屬於投機。對劉邦而言絕非等功,處理方式也會不同。

    項伯最初想救的不是劉邦,而恩公張良,是張良牽線才搭上的劉邦。最重要的是,鴻門宴時項羽和劉邦還沒翻臉,劉邦也不想跟項羽作對,項伯舞劍擋項莊只是破壞了范增的個人計劃,於項羽無礙。

    後來項伯不讓項羽殺太公,對項羽也不是沒好處,畢竟殘忍對待一個手無寸鐵的老頭有失威名。總之項伯做事沒有超出正常閾值,卻在事實上對劉邦有幫助,論功行賞也在情理之中。

    丁公救劉邦純粹就是吃裡扒外。他在彭城堵住了狼狽逃竄的劉邦,僅僅因為對方把自己並列為牛人——“兩賢豈相鬥哉”——就徇私太沒原則。能出賣項羽就能出賣劉邦,這是君王大忌,有該殺的理由。

    劉邦跟過項梁,丁公可能和他有過交集,但交情不會太深。之所以賣好更多的是為自己考慮,給自己留後路。證據就是他後來以此邀功——如果真為交情就不該主動提這事,等著劉邦想起來效果更好。一站出來底兒就掉了,正好讓劉邦殺雞儆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為何自鴻門宴後成為真正的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