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多年來,關於佛教發源地的歸屬,印度和尼泊爾一直相爭不下。兩個地方,都想讓這個巨大的文化圖示,成為自己的世界名片。

    不過,如果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出生地,藍毗尼村為佛教發源地的話,尼泊爾無疑才是佛教的發源地。

    (釋迦牟尼畫像)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佛教發源國尼泊爾,為何卻把源於印度的印度教當作國教呢?

    一、佛教發源地之爭。

    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樣,都是講述宇宙自然和人生規律的。自古以來,這些規律一直存在,只是沒有人去總結和發現。釋迦牟尼就是這樣一個善於總結和發現的人。

    公元前543年,在北印度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誕生了一位喬達摩·悉達多王子。相傳他在29歲時大徹大悟,放棄奢華的生活和美麗的嬌妻,建立佛教。當地人都稱他為釋迦牟尼,也就是大聖人的意思。

    佛教的鼎盛時期,當屬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印度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不僅在領地內大力推行提倡,還到藍毗尼附近的佛祖誕生地訪問,派使者到加德滿都谷地,修建佛塔傳播佛教,促進了尼泊爾佛教的盛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英華人登陸印度次大陸,把大大小小的土邦整合成英屬印度,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不過,英勇善戰的尼泊爾人,卻得以獨善其身,仍然以一個獨立王國的形式存在。

    1857年,領土廣闊的英屬印度內部,爆發了反抗英國統治的大規模起義。尼泊爾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和英國站在一邊,出兵幫助英國,鎮壓和尼泊爾交界的印度北方邦,成功平息了暴亂。

    英華人心存感恩,不再堅持將尼泊爾納入英屬印度版圖。在劃分印尼邊界時,英華人還慷慨地把原屬於印度北方邦的藍毗尼村,劃給了尼泊爾。

    一個村子而已,印度人最初也沒太在意。但是僅僅29年之後,考古學家們居然在這裡發掘出了阿育王石柱。傳說中的釋伽牟尼出生地,佛教發源地橫空出世,這一發現可謂舉世震驚。

    一時間,藍毗尼村名聲大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紛紛前往,拜謁心中的佛祖聖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這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印度人追悔莫及,他們不僅失去了一棵搖錢樹,還失去了一張價值連城的歷史文化名片。

    (阿育王石柱)

    二、印度教的興起。

    公元700年到750年,當時尼泊爾的國王,排斥佛教。把印度教吠擅多派的創始人婆羅門商揭羅,請到尼泊爾大力傳播印度教。到公元14世紀,統治者們更是迫使尼泊爾民眾遵從印度教種姓結合制度。

    18世紀中葉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把印度教的瑜辦行者戈拉克納特神化並奉為沙阿王朝的保護神,種姓制度進一步強化,統治者佔有的財富和權力達到巔峰。印度教在尼泊爾的支配地位更加鞏固。

    最終,印度的原始宗教婆羅門,成功的取代佛教統一印度,並席捲整個南亞次大陸,佛教日漸沒落,尼泊爾當然也不例外。

    在尼泊爾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印度教信信徒多達81.3%,曾經的佛教發祥地,淪為印度教的天下。

    (沙阿王朝的君主)

    三、尼泊爾的國教。

    早在1814年,殖民印度的英華人繼續北擴,入侵尼泊爾,廓爾喀士兵展開了英勇的抗爭,制止了英國的吞併,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尼泊爾成為南亞僅有的一個獨立國家,以亞利安文化和印度教為精神支柱的沙阿王朝,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君主制國家。

    為了保證印度教的絕對地位,沙阿王朝驅逐英國傳教士,禁止外華人在尼泊爾傳教。並在憲法中明確印度教為尼泊爾國教,軍隊中配有印度教祭司。軍營定期舉行印度教活動,國家的節日也多以印度教慶典為主。

    到了近代,南亞佛教開始復興, 民主運動風生水起,經過11年的武裝鬥爭,尼泊爾的君主王權制度土崩瓦解。

    2006年5月18日,尼泊爾議會透過決議,宣佈尼泊爾為“世俗國家”。自此,1786年入主加德滿都河谷,統一尼泊爾的沙阿王朝所確立的印度教國家,也不復存在了。

    (參考資料:《尼泊爾的宗教》等)

  • 2 # 走出來的哲理

    我個人認為佛教源於古印度,立足於尼泊爾,繁榮於中國。

    佛教與印度教因教義問題被印度教排擠到尼泊爾後在尼泊爾立足,韜光養晦,完善教義,吸收當地教派和信眾,然後繼續擴散,繼續吸收,繼續完善,最終在華夏得以發揚光大!

  • 3 # 飲水君

    佛教起源於尼泊爾,這個說法對也不對

    眾所周知,佛教是釋迦牟尼建立的。他老人家出生在一個叫藍毗尼的村子。這個村子,剛好就位於印尼邊界,從前屬於印度的北方邦。

    1857年,作為英屬殖民地的印度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英運動,尼泊爾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站了英國隊,出手幫英國平息了暴亂。投桃報李嘛,英國在劃定印尼兩國邊界時,就順手把藍毗尼劃給了尼泊爾。

    不過是個村子嘛,印度人起初也沒太在意,但29年以後,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出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石柱,可以說是舉世震驚。這個柱子有什麼用呢?此處省略歷史考據兩千字,一言以蔽之,它是一個實錘,證明了傳說中的佛陀誕生地就是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村莊藍毗尼!印度人悔之晚矣,他們失去的不只是一棵搖錢樹,還是一個文化重鎮。

    只能說,尼泊爾人運氣太好,就偏了這麼個幾公里,佛教起源地這麼一個巨大的文化icon就從此屬於尼泊爾了。

    但嚴格來說,畢竟隔了兩千多年的時間,南亞次大陸經歷了複雜的版圖變遷、政權更迭、文化演變,並不能在古代印度和現代印度間簡單地畫上一個等號。

    佛教既不是起源於今天的印度,也不是起源於今天的尼泊爾,說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是相對嚴謹一些的說法。

    尼泊爾以印度教為國教,這個說法同樣對也不對

    回溯歷史,在尼泊爾,佛教與印度教傳入的時間其實大體相當,早先可以說是各自有信徒,各自求發展。信仰這個東西本來很單純,發乎內心嘛,一旦和統治階層掛鉤,往往就會演變成錯綜複雜的利益遊戲。

    公元八世紀後,南亞次大陸掀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印度教復興運動,這場運動的結果是,佛教日漸衰頹,在大部分地區game over。到中世紀,印度教在尼泊爾已經取得實質的統治地位。

    1768年,沙阿王朝第九代君主、普列特維大帝統一整個尼泊爾,並在1814年頑強抵抗住英國的侵吞,成為南亞唯一的獨立國家。亞利安文化和印度教是沙阿王朝的兩大精神支柱,印度教順其自然,成為國教。

    尼泊爾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以印度教立國的君主制國家,這個說法,在1962年被正式寫入尼泊爾憲法。

    風水總是輪流轉的。到了近代,南亞佛教復興,民主運動興起,事實上,在尼泊爾已經形成了多民族、多信仰的格局,種姓制度帶來的矛盾日趨尖銳,印度教的絕對地位被深深撼搖。

    2006年5月18日,尼泊爾議會正式決定廢除印度教為國教的條款,宣佈尼泊爾是一個世俗國家。10天后,制憲會議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一項舉世震驚的決定:廢黜君主,改制共和,末代國王賈南德拉就此退位。

  • 4 # A求生淨土A

    確切的講,佛教既不發源於印度也不發源於尼泊爾,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印度也沒有尼泊爾,一定要說的話,古印度能確切些,之所以印度教能成為國教,,這是因為,古印度就是信奉印度教的國家,即是是佛教鼎盛時期,全國也不過不足五分之一的人口信奉佛教,佛教教義與印度教教義有許多矛盾之處,印度教更有利於高種姓階級統治利息,所以,奉行印度教,尼泊爾曾經也屬於古印度,所以,統治階層自己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也無可厚非!

  • 5 # 歷史好奇怪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首先呢,大家印象中佛教都是起源於印度的,但為何有人說佛教起源於尼泊爾呢?

    你說起源於尼泊爾確實沒問題。

    具體還要看這個歷史背景。佛教傳到我們國家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佛教的起源更是極其的久遠,作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有眾多的信徒,也有非常淵遠的歷史,它的起源也很奇特。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摩尼。在2500年釋迦摩尼在當時古印度,是一個小國的太子,他的父親叫做淨飯王,他在29歲的時候,由於結婚之後看到每個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便離家出走,立志探索人生解脫之道。

    所以一般人都認為釋迦摩尼創立佛教其實就應該是釋迦摩尼出生的地方,當時叫做古印度,古印度只是個地理概念,而今天這個位置是尼泊爾的領土。

    所以從嚴格上來說,我們說佛教尼泊爾,也沒什麼問題。

    它其實就是尼泊爾一個佛教聖地叫做藍毗尼,這裡被稱作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天示城的釋迦族浴池,如今這裡是吸引許多朝聖者的佛陀生活之地,對於佛教有著極為神聖極重要的地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那麼具有如此源遠流長的佛教源頭和歷史的尼泊爾,為何又基本上全面信仰印度教呢?

    世事弄人,佛教在印度曾經繁華過,但並沒有笑到最後,還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婆羅門成功的統一印度,甚至席捲整個南亞,尼泊爾當然也是如此,佛教迅速沒落,印度教長期稱霸。

    在尼泊爾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81.3%的尼泊爾人都是印度教徒,在2006年前尼泊爾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印度教王國。

    由於地理位置的影響,尼泊爾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很大,在歷史學家和當地的傳說中,在史前時期有一個叫做尼的印度教聖人,尼泊爾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受聖人保護的地方的意思,車上人選擇一個前程的牧牛人當國王,這第一個王朝葛帕拉王朝的起源傳說。

    所以尼泊爾人對印度教非常敬重,也對印度教中的神非常敬重,愛屋及烏的他們甚至對於牛尤其是黃牛的敬重,比印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尼泊爾黃牛可以肆意的行走在大街上,可以隨便的踩踏農田,可以隨便的吃莊稼,而不受到任何侵害,法律保護神聖的有靈性的黃牛,法律禁止屠殺黃牛,殺黃牛者甚至會入刑,一波人對於黃牛的崇敬程度達到了,會以黃牛的排洩物來作為清洗餐具的東西,他們認為這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對於印度將是非常敬重的,是他們長期以來上千年的傳統,在不斷的文化中,他們形成了對印度教的信仰,甚至在一段時期裡,他們全國都是印度教徒。

    和諧的多宗教國家

    有意思的是,由於印度教和佛教之間具有微妙的關係,尼泊爾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常常會在印度教寺廟互相參拜對方的神靈,參加對方的節日,無論印度教還是佛教,事實上都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同根文化,過去幾千年中,印度教和佛教教徒在尼泊爾從來沒有過任何的宗教衝突。

    兩種宗教和平共處,這也算是宗教歷史上的一個奇觀了。所以這個既是佛教起源的國家,就是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並沒有任何的宗教衝突,反而相對來說比很多地方都和諧。

  • 6 # 努力散發愛與光明呀

    那我們就來說一說印度教(婆羅門教)如何滲入到佛教的吧。

    公元八世紀,印度教奇才商羯羅和鳩摩利羅公開挑戰佛教高僧,高僧們被打得一敗塗地,許多寺廟因此被國家沒收,佛教僧侶開始四處流亡或者成為印度教徒,這是佛教在印度的基本教義和精神層面的滅亡。印度史,伊斯蘭史,世界史都記載了這段完全相同的歷史。

    從第九世紀開始,印度婆羅門教勢力重新抬頭,佛教受到嚴重摧殘,為了順應民風,佛弟子開始採取婆羅門教的梵天觀念,融入大乘佛法,才會神佛滿天;後來連民間信仰、房中術等,都混進了佛教,這就是藏密雙身修法的由來。佛陀在印度教中被稱為毗溼奴神的化身之一,而在佛教中毗溼奴神卻是佛教中的護法神。

    根據199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資料,人口的82%信奉印度教,12%信奉伊斯蘭教,2.32%信奉基督教;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從中可以清楚看出,印度佛教徒所佔的比例少得可憐,那還是安貝卡博士為了人權運動而選擇佛教,重新發展的佛教徒,在印度歷史上,佛教早就徹底滅亡。

    佛教在印度會徹底滅亡有很多因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大乘佛教的興起,使得佛教越來越像印度教,失去佛教原本的特色;佛教寺院成為大財主,高階僧侶生活日益腐化墮落;佛教原本反對巫術、咒語,但婆羅門教徒把咒術和荒誕的神秘主義帶進佛教後,開始廣泛流行,大乘密教的出現使得佛教呈現嚴重病態。

    佛教自婆羅門教吸收大量的神,因陀羅(Indra,釋天)和梵天(Brahmā),大自在天(Mahsevara)和大黑天神(Mahākāla),明王(Māyurarā)。鬼子母神(Hāriti),烏樞沙摩明王(Ucchusma),象頭昆那夜迦天(Vināyat),八臂辯才天女(Benzaiten),吉祥天女(Sri deva)和虎頭金剛(Vajra)等。

    釋迦牟尼佛是由人修道而成,佛菩薩都是示現一頭雙臂的形象,只有婆羅門教才是多頭多臂的樣子。自從大乘佛教興起後,開始模仿婆羅門教,出現大量多頭多臂的佛菩薩形象,例如4臂觀音、18臂觀音、千手觀音等,大乘密教興起後,更出現淫穢的佛父佛母雙修像,完全背離佛門的清淨離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鼓勵聲張正義,明辨是非,但只要一進入佛門,人們似乎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有人指出佛門問題,就會被扣上“誹謗三寶”的大帽子,作為逃避的理由!佛教早已被婆羅門教全面滲透,不能用鴕鳥心態,姑息養奸,坐視佛的正法被婆羅門教的邪知邪見蠶食。

    靈芝師姐微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洋蔥能治雀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