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11月出生,今年9月還上不了幼兒園,請問這之前有沒有必要上個託班,本人也是做教育的,但教的是高中生,平時工作較忙綠,在上海平時只有我爸爸幫忙帶孩子,家附近的一個託班每個月要將近3000元
2
回覆列表
  • 1 # 雨露育兒

    做決定之前,對託管班做個瞭解,它究竟有些什麼內容是家長做不到的?

    第一,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問題,透過託班幫孩子“斷奶”,建立獨立意識,學習自己玩、自己吃飯、自己走路……很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都要學著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真正讓心智成長,才能各方面發展。孩子才不會對家長過於依戀,才能儘快適應集體生活。孩子入園時表現出來的哭鬧、坑拒的行為,到了真正入園的時候,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這個在家確實沒法做到。

    第二,提前熟悉陌生環境,接觸陌生人,這樣孩子正式入園就不會過於緊張和不安了。(提前接觸陌生環境、陌生人這個家長可以做到。)

    第三,補充教學家庭有關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欠缺。主要是幫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個時候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語言和想要表達的意思匹配度是很差的,需要糾正和練習。

    第四,就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了。這個能力是最起碼的自理能力:進餐能力、喝水能力、如廁能力、洗手能力、穿衣脫衣、穿鞋脫鞋能力……。而孩子在家中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家長不斷詢問孩子要不要大小便,孩子基本都是被動地進行大小便,不利於寶寶主動大小便習慣的養成。到了託班,老師會訓練孩子自己動手脫褲、提褲、洗手等自理能力。引導孩子主動表達,並定時提醒,幫助孩子改變在家小皇帝、小公主的習性,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習慣。

    總之,孩子在入園前進入托班,生活自理動手能力,群體適應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能得到提升就是值得的。如果覺得在家也能做到這一些,那就沒必要把孩子送進去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沒有絕對的模式可套,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 2 # 豆媽媽聊生活

    我家孩子十月中旬出生的,明年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此說說我的看法。

    有時間,能給孩子高質量陪伴的話,建議不要送託班。

    第一,年齡小,分離焦慮嚴重。突然送去託班,最親的媽媽不在身邊,經常照顧自己的爺爺也不在身邊,不安瞬間爆棚,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第二,自理能力較差。老師不止照顧你一家孩子,馬上天氣涼了,尿了褲子之類的,如果不能及時更換,著涼了,發燒咳嗽什麼的小孩大人都遭罪。

    第三,語言表達能力稍弱,受了欺負表達不清。前幾天不是有個天津的幼兒園,幼師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扎針教訓麼,小班的孩子明顯沒有中班的表達清晰。別說託班的了。

    對於上一段時間親子互動課我並不排斥,我打算明年每週上兩次親子課,陪著孩子適應下集體生活,為上幼兒園做下預演。

    當然你也說了平時工作忙碌,由你爸爸在照看。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又陪不了你,成年人為了生計各有各的無奈,亦或老人帶孩子過於寵溺,養成一些諸如小電視迷之類的壞習慣,建議還是送去託班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是同根生,為何寮國不屬於“漢字文化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