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志願號

    晏殊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似得猛。他從小就是個神童,5歲就能作詩,14歲就中了進士(想想人家、看看自己,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深得皇帝喜愛,從此一直高官厚祿,做過太子舍人(皇太子的老師),最高官一直做到了宰相。按說做帝師、做宰相的人歷史上也有不少,但晏殊強在不但自己優秀,還能培養優秀的人才。我先隨便點幾個名字吧,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韓琦(連做了三朝宰相的),這一個個都是中國歷史上彪炳千秋的名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晏殊。我的個天了,也不知道這個班分不分的清誰是學霸,但我想至少學生都不會在乎,因為在這樣強悍的老師面前,誰有敢說自己是學霸呢!晏殊最讓明月稱讚的還不是他開掛的才華、仕途和學生。而是他一個每天公務纏身的高階官吏,竟然每天還有時間寫詩填詞,要知道晏殊並不像李煜、陳後主那樣只是一心醉心喝酒文學。其他事都不理會,晏殊在政治上、教育上都是有很大作為的。據說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詞,晏殊壽命並不太長,終年只有64歲,按照他神童的起點5歲開始寫作,寫了60年,一年365天,那也就是把出差、生病都算在裡面也是平均兩天一部作品,這已經是高產的很嚇人了。只能說明晏殊勤奮,非常的勤奮。這麼高的起點還這麼勤奮,這也驗證了一句話,比你優秀的還比你勤奮晏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明月認為:他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又是一個現實的賢人,他讀懂了愛情,也看透了人情,他是一個感性的文人,也是一個理性的哲人,他懂得情場的取捨,也知道朝堂的進退。他會在夜晚百折柔情、追憶過往,他也在白天熱情洋溢、憧憬未來。他用詩篇溫柔著千年的歲月,又用作為驚豔了當時的時光。晏殊,值得我們為他守候千年。

  • 2 # 中式精緻生活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語

    +

    每一個不瞭解晏殊的人,才去渴望晏殊的人生。

    晏殊,字同叔,其從小便聰慧過人,5歲能詩,被視為“神童”。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聞晏殊的才名,大為稱奇,極力舉薦其進京。張知白是個實在人,皇帝曾經關心他說“卿孤寒,凡言照管。”愛卿啊,你孤獨寒苦,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說,我儘量滿足你”。

    這是多麼好的皇帝,要是換成別人,肯定跪著磕頭感激涕零。而張知白不是,他回了一句:“臣非孤寒,陛下乃孤寒。臣家有妻孥,外有親戚,陛下惟昭陽二人而已,豈非孤寒?”意思是我家裡有老婆孩子,外面還有許多親戚,你只有後宮妃嬪罷了,連個孩子都沒有,孤獨寒苦的是你呀!

    就這樣耿直的張知白,教匯出來的晏殊也同樣耿直,張知白與晏殊相識的第二年,就推薦了晏殊參加殿試,晏殊見到皇帝,“神氣不懾,援筆立成”,得到了宋真宗的嘉賞。賜同進士出身。兩天後,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看到題目後直接說“這些題目我都考過了,換別的題目來考吧。”換了考題後,晏殊的答卷依然是最出色的。真宗對他更加賞識,當時晏殊年僅14歲被授以秘書省正事。三年後,召試中書,任太常寺奉禮郎。

    當時的北宋,天下太平,士大夫們遊樂宴飲成風,但是晏殊從官府下班後,卻一直在家閉門讀書。真宗知道這事後,誇獎他不喜遊宴,是一個好青年。遂將晏殊選拔為太子的老師,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的老師。

    沒想到晏殊卻說:“臣非不樂燕遊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是因為我沒有錢,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去。真宗聽後,心裡應該是有些尷尬的,但轉念一想,有這麼誠實的人來教太子,自己也就更放心了。

    晏殊開啟仕途之後,一直是順風順水的,三十歲為翰林學士,三十五歲為樞密副使,四十歲以資政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知禮部貢舉,四十一歲為三司使,四十二歲為參知政事,五十歲加檢校太尉樞密使,五十二歲加同平章事。深居廟堂的晏殊,對比處江湖之遠的范仲淹,仕途順利的不能再順利了。

    當仁宗登位後,晏殊已經官至宰相了。晏殊的俸祿也漲上去了。有錢的晏殊,最見不得別人炫富,有位書生叫李慶孫,參加科舉考試高中探花,心情大好就嘚瑟,寫了句:「軸裝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晏殊見狀,立刻懟了句「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你這是乞丐相,沒有理解什麼是富貴。

    後來寇準有詩云:「老覺腰金重,慵便枕玉涼」,晏殊也覺得太俗了,「未是富貴語」這哪是有錢人說的話。那說什麼話,才顯得自己富貴又有錢,晏殊有他自己的見解。「餘沒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唯說氣象」,我每次炫富,都不直接吟詠我富貴,更不說金玉錦繡這些俗物,我只說風景,只有有錢人才會有閒情逸致欣賞景色。

    此時的晏殊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巔峰,有錢有閒,下班之後,終於能開宴會了,他隔三差五地呼朋引伴,與他們把酒言歡,寫詩填詞。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載:“晏元獻公雖早富貴,而奉養極約,惟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飲。”

    晏殊喜歡開宴會的事情,讓他的學生歐陽修非常擔憂,經常寫信給老師,讓晏殊少開宴會,晏殊也不搭理。他雖然喜歡舉辦宴會,卻從不在宴會上喝得爛醉,時刻清醒著。柳永被仁宗認定“永不錄用”後,心有不甘去了晏殊的宴會碰運氣,晏殊問他:“賢俊吶,你喜歡寫曲啊?”柳永回答:“我跟您一樣,特別喜歡寫曲子!”晏殊卻說:“可我不會成天廝混在婦人堆裡,淨寫一些給婦人們看的詞,意思就是我們不是一類人,你不能成為我的門生。

    在柳永的事情上,晏殊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卻也是極為清醒的,他愛才識才,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名臣都是他選拔的。他與門生宴飲清歌,詩詞唱和,其實本來應該是很快樂的事情,卻讓他生出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這樣落寞的句子,以至於他的詩詞每每讀來會有莫名傷感,似乎開宴會的熱鬧,只是為了讓自己有些事情做,來暫時麻痺自己,忘卻自己獨處時容易想起的事情。

    後世的文人,或多或少,都因為“富貴宰相”“富貴詞人”這些頭銜,羨慕過晏殊,卻不知道晏殊也曾經被貶黜了十六年,這些都沒有在他的詩詞裡提及。可能是他覺得這些都是無所謂的事情,這與他的性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在只用兩個字放在他的性情裡,我最願意用“剋制”兩個字。似乎,晏殊一輩子都在詩詞中剋制自己的感情。

    晏殊二十一歲的時候,其弟弟晏穎自盡,二十二歲的時候,結髮妻子李氏病逝,二十三歲,父親去世,二十五歲,母親去世,三十餘歲,繼室孟氏病逝。除了仕途通順以外,晏殊其實是很慘的。雖然他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一生寫過很多詞,但不曾有一首是為逝去之人而作,這也是晏殊的一種生死觀。

    晏殊的兒子晏幾道常言:“先君平日為詞,未嘗作婦人語”。大概總有心事不足為外人道,所以便將他風雨江山之外,萬不得已,隱晦地寫在詞裡。他不去傾訴,也不宣洩,而將自己的感情剋制得恰到好處。 讀他的很多詞,入眼雖是風景,卻也一直有著凝滯未能拂去的清愁。

    比如這首《蝶戀花》:

    南雁依稀回側陣。雪霽牆陰,偏覺蘭牙嫩。中夜夢餘消酒困。爐香卷穗燈生暈。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歡,未免縈方寸。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

    蘭牙嫩,爐香卷,冬君已問梅訊息,可是你看到的只是他一個人在看這些景色,總是落寞的。晏殊的詞,繼承了花間派深婉含蓄,又獨有一種理性和曠達。從而使他的詞韻短而意長。溫潤秀潔,典雅流麗,寫富貴不鄙俗、寫豔情不纖佻,每一首似乎都是訴說給誰聽,就是種幽遠情深,纏綿哀婉,將我們深深打動。

    對於晏殊這樣的人,榮華富貴是更容易讓他難過的,因為沒有人陪他一起,只能一個人在不勝寒的高處看風景。其實總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寒苦的時候,只願一個人,可他自己過的越好,就越難過,越懷念逝去的親人,越希望他們和自己一起享受這人間美好。在晏殊感嘆"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的時候,他已深知逝者長已矣,即使落寞,也要才規勸自己“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然後繼續笙歌,繼續生活。

  • 3 # 中國人識中國史

    14歲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神童,從此以後踏入政壇,一路平步青雲;在興趣上,喜歡寫詩詞,並且有極高的成就,與歐陽修並稱為“晏修”;在教育上培養出了晏幾道這位大詞人,注意這是他兒子,真可謂是人生贏家,年少有為,事業有成,後輩出類拔萃。

    晏殊在史館任職期間,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員經常到外面吃喝玩樂。晏殊因為家貧,沒錢出去,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書、寫文章。有一次,真宗點名要晏殊擔任輔佐太子的東宮官,許多大臣不解。真宗如此解釋說:“進來群臣經常出門遊玩飲宴,唯有晏殊與兄弟們閉門讀書,如此謹慎,正是東宮的合適人選。”然而晏殊像皇帝謝恩後說:“其實我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但因為家貧無法出去。如果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所以晏殊成為人生贏家的最主要原因是待人真誠,職場、工作上許多人,明明很有能力,卻輸在不會表達上,大家不妨學習下晏殊,為人處世,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

  • 4 # 自制通鑑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採桑子

    晏殊成就高,具備了三個成功的重要因子,還辦了一件有影響力的大事。

    三因子如下:

    1,聰明好學,很早就受到天子賞識。5歲就能創作有“神童”之稱,14歲就入殿參加考試,從此一生都受到了幾代皇帝的賞識。晏殊做宰相兼樞密使,富弼做樞密副使,於是,晏殊請求辭去所兼的樞密使職務,皇上沒有允許,他受到皇上的信賴和恩遇達到如此地步。

    2,德行操守,非常好。為官多年,一直保持著簡樸的生活,並且樂於獎掖人才。

    3,性格剛毅直率。他多次做州官,官吏和百姓對他急躁的性格很畏懼。在古代性格剛毅直率,就意味著好名聲。

    創辦教育,是他成為人生贏家的重要事件。在古代大舉興學的人物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儒,自身得有足夠的才華,且有很大的影響力才行。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

    天聖五年(1027年),晏殊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後改知應天府。在此期間,他極重視書院的發展,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嶽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大辦教育之先河。慶曆三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曆興學”。#歷史# #宋詞#

  • 5 # 5有5

    晏殊,北宋時期著名詞人、政治家,官至宰相。雖歷經宦海沉浮,但最後的結局還是不錯的:逝後封臨淄公,諡號元獻。少有所成,宦海沉浮

    晏殊從小被稱為“神童”,十四歲時參加科考,中進士。歷經宋真宗,宋仁宗兩朝,頗受皇帝器重。因各種政治因素,為官時被多次升貶,晚年病逝於京中。

    任人為賢

    自古“文人多相輕”,晏殊居於廟堂時,唯賢是舉,范仲淹,王安石等均出其門下;歐陽修,富弼等皆得他舉薦。

    歐陽修在晏殊為相時,不斷彈劾晏殊。因西夏侵擾宋朝邊境,歐陽修擔心晏殊為國操勞,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去探望晏殊,不曾想晏殊府上歌舞昇平。憤而作詩譏諷晏殊:“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餘萬屯邊兵。”兩人因政見不同,矛盾不斷。晏殊常常對歐陽修以德報怨。可見其德高。

    重視教育

    因五代時書院屢遭禁止,他被貶宣州時,重視發展書院。後升任宰相時,與范仲淹一起改革官學,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晏殊有“宰相詞人”之稱,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

    晏殊在為官期間多保守,歐陽修曾做《輓詞》:“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保全身。”在“慶力新政”時,晏殊從新政開始到失敗,幾乎沒有任何明確表態。

    宰相肚裡能撐船;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為人剛正直率,以德報怨,生活儉樸。為他成為人生贏家提供了幫助。

  • 6 # 黃宇芬

    謝邀答。晏殊少年聰慧勤奮,少年時以“神童”召試。適逢宋朝時勢,官運就來,後屢歷顯要,官知制誥翰林學士,後拜集賢殿字一丄、同平章事兼十吧密使。卒贈司空,兼侍中,諡“元獻”,故世稱“晏元獻”。官至仁宗朝宰相。他一生顯貴,善知人,以獎掖文學後進著稱。引用一些賢能之士。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王琪皆出他的門下。以前我寫寫過一文他寫在牆上“無可奈何花落去”就是一次宴請王琪時法詩論詞,他虛心發問,王琪即應聲道: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極賞識,對王琪加倍器重,為他修館舍,作為自己侍從留身邊。他工於詩文,詩風近於西昆。所作詞130餘首。他愛好文酒宴,喜賓客,未嘗一日不宴欲的生活。他的詩和詞也正是這種生活的消遺品。

  • 7 # 焦南一枝花

    不作為!人生是否成為贏家,不在於他做官是否有多大,做官是否有多久,而在於他為當地老百姓做了多少事,為當時社會的改革與發展做過多少貢獻!但願現在晏殊官員越來越少,做官要做範仲俺王安石蘇軾等型別官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說謊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