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言騙語

    真武蕩魔大帝!

    漢族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中國近代漢族民間信仰尤為普遍。

    騷年,仔細觀察剛才放的那張圖片吧!發現異常沒有?沒有?好,我給你拉個特寫:他倆在幹什麼?沒看明白?你真是太CJ了!好,咱弄個3D的!什麼?畫面太暗,看不清楚?好,再來個高光特寫!什麼?騙人,沒高光?好,我加個特技:這張圖,主要講的是蛇把龜弄高潮了的故事。太不正經了!事實上是這樣麼?確實是這樣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

    這是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上說的。先生們講玄武,往往不說這塊兒,主要是由於怕孩子學壞。

    這是象徵。是龜蛇。是黑色。是玄武。玄武就是龍和蛇組成的一種靈物。而他們的主人,就是真武大帝,原名玄武大帝。

    可為什麼改名了?據說是宋真宗(曾名玄休、玄侃)讓他改的。

    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帝,一般有侍衛奉陪,左青龍右白虎,中間站個米老鼠。玄武大帝就很嚴肅,他腳下是玄武的實體化物質龜蛇,而他的身邊是實體化的侍衛,右邊是蛇將,左邊是龜將。玄武大帝被當成偶像崇拜久了,人們在廟裡見得多了,對他的形象也就心知肚明瞭,於是大家都知道真武大帝左邊是龜。孔德雨《水滸市井文化》:

    西門慶所說的“龜”也是當時流行的市井隱語,也是暗指男性生殖器。

    所以:

    鄆哥道:“你老婆不偷‘漢子’,只偷‘子漢’!”武大扯住鄆哥,道:“還我主來!”鄆哥道:“我笑你只會扯我,卻不咬下他左邊的來!”武大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兀誰,我把大個炊餅送你。”鄆哥道:“炊餅不濟事;你只做個小主人,請我吃三杯,我便說與你。”武大道:“你會吃酒?跟我來。”

    這段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鄆哥跟武大說潘金蓮偷漢子了,武大很生氣,扯住鄆哥,讓鄆哥給個公道話,鄆哥就笑了:“呵呵,你只敢扯我,卻不敢把他(西門慶)的雞巴咬下來!”武大郎崩潰了,他講,好兄弟,快跟我說是誰,我送你個燒餅,大號的。鄆哥心想你當我傻逼麼,一個燒餅兩三文,大號的也不過七八文,於是他說,我不吃燒餅,我想喝酒,我想吃席。

    武大郎心想你這麼小就會喝酒?問你個訊息要訛我一頓酒錢!太賊了,太坑爹了!算了算了,事關重大,我請你吃好吃的,把你知道的都告訴我。於是展開了一段後世皆知的蕩氣迴腸的捉姦劇,最終被姦夫淫婦以及拉皮條的合夥害死,才有了武松殺嫂那一段。

  • 2 # 王事情

    首先,這應該是《水滸》第二十五回的文字。

    其次,聯絡上下文一想,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一句粗話,是和男女的性器官有關的隱諱之語。

    猜想在那個時代,這應該是一句極普遍的俚語,因為即使以武大的資質也分明聽懂了,君不見他立馬說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兀誰?”

    這一回開篇便是:

    ——“話說當下鄆哥被王婆打了這幾下,心中沒出氣處,提了雪梨籃兒,一徑奔來街上,直來尋武大郎。轉了兩條街,只見武大挑著炊餅擔兒,正從那條街上來。鄆哥 見了,立住了腳,看著武大道:……”

    兩人的對話以現代的話來翻譯大概是這樣:

    鄆哥對武大說,“好久不見,怎麼長這麼胖了?”

    武大答,“一直都這樣啊。”

    然後鄆哥說,“前兩天我上地裡準備弄點糧食餵鴨子,沒弄到,人家都說你那裡多 。”

    武大說,“我家又不養雞鴨,哪有?"

    鄆哥說,”沒有的話,你怎麼肥得跟鴨似的,又肥又痴,扔鍋裡煮了都沒氣。“

    下面幾句好理解——武大道:“含鳥猢猻,倒罵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

    ”你老婆不偷漢子,只偷子漢!“

    武大扯住鄆哥道:”還我主來!“此言猶”你給我說清楚些!“

    鄆哥道:“我笑你只會扯我,卻不咬下他左邊的來。”

    這意思就很明白了,好比今天兩個東北人嚷嚷這件事,話裡有話,話再趕話,如果你在東北常呆,以當時的語境自然就會聽到一個馬上就會說,”你TM那麼能耐,怎麼只會跟我來勁兒,不去把她鐵子的J8咬下來哩!!!!!“

    一家之言,粗魯勿怪。

    可巧,這時候我倒在網上搜到一位老先生寫的文章來。原文連結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a73c5d0102w3mw.html)我不敢剽竊,轉帖如下: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計啜西門慶淫婦藥鴆武大郎》描寫喬鄆哥要向武大揭發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一事。然而這個小孩先不說這事,卻向武大索麥稃。鄆哥道:“我前日要糴些麥稃,一地裡沒糴處。人都道你屋裡有。”武大道:“我屋裡又不養鵝鴨,那裡有這麥稃?”鄆哥道:“你說沒麥稃,怎地棧得肥地,便顛倒提起你來也不妨,煮你在鍋裡也沒氣?”武大道:“含鳥猢猻!倒罵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

    小說中這段話,透過鄆哥罵武大鴨子來暗喻對方的老婆偷漢子,這是一種已經為我們今天所不理解的方言。宋代莊季裕的筆記《雞肋編》中有一段記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小說中的這段話:“浙人以鴨兒為大諱。北人但知鴨羹雖甚熱,亦無氣。後至南方,乃始知鴨若只一雄,則雖合而無卵,須二三始有子,其以為諱者,蓋為是耳。”

    魯迅根據這篇文獻,認為“鴨必多雄始孕,蓋宋時浙中俗說,今已不知。然由此可知《水滸傳》確為舊本,其著者則浙人”。(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這其實是從方言的角度考證作者,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今天有的學者在考證《水滸傳》作者問題時也採用了此方法。

    魯迅先生的《馬上支日記》連結:http://www.my285.com/xdwx/luxun/hgjxb/029.htm

    現亦同時把老先生引用的這一條全部摘抄如下:

    宋莊季裕《雞肋編》⑧中雲:“浙人以鴨兒為大諱。北人但知鴨羹雖甚熱,亦無氣。後至南方,乃始知鴨若只一雄,則雖合而無卵,須二三始有子,其以為諱者,蓋為是耳,不在於無氣也。”案《水滸傳》敘鄆哥向武大索麥稃,“武大道:‘我屋裡又不養鵝鴨,那裡有這麥稃?’鄆哥道:‘你說沒麥稃,怎地棧得肥月耷月耷地,便顛倒提起你來也不妨,煮你在鍋裡也沒氣?’武大道:‘含鳥猢猻!倒罵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漢子,我如何是鴨?’……”鴨必多雄始孕,蓋宋時浙中俗說,今已不知。然由此可知《水滸傳》確為舊本,其著者則浙人;雖莊季裕,亦僅知鴨羹無氣而已。《雞肋編》有紹興三年(1133)序,去今已將八百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近年來拉瑪西亞青訓沒有出來像梅西,哈維,小白等絕對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