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系統
-
2 # 秋水Mr
手機和平板現在都是娛樂的了,很難說手機就是打打電話發發簡訊的功能能。
記得也就是note2的時代手機螢幕和平板的尺寸慢慢分的不那麼清晰,隨著三星note2的熱銷手機螢幕尺寸和平板變得不那麼清晰,手機的功能和平板的功能有些重合(包括遊戲,影音功能),電池續航也越做越大。
換個方面的說,也和手機的崛起和pc及pad產品銷量下滑有關,pad的功能手機也可以完成,也就沒必要再買一個平板了,另外pad蘋果說是老二,沒人敢說第一。
首先是現在手機螢幕基本上都是1920*1080p的,其解析度高,色素成像清晰。用手機看電影,圖片,玩遊戲的使用者體驗確實非常棒。觸控式螢幕配合多點觸控技術對於輸入方式的徹底顛覆,而大螢幕又是極大地提高了觸控輸入方式的準確度。
其次手機是隨身的計算裝置,非常具有潛力,而使用者使用手機處理事務越來越多,使用時間也增長,導致手機正在逐步的去取代其他的隨身攜帶計算機移動終端。而取代平板電腦的場景越來越多,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對於螢幕顯示的需求。而手持的舒適度和攜帶便利等原因在手機設計決策中排序並沒有那麼高。導致手機的螢幕越做越大。
手機CPU,電池一直制約著手機的發展。手機的硬體功耗都是有極限的,而我們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手機CPU也只能足夠在平常生活中使用,若要是整點別的,手機CPU運算起來則會非常吃力,以及螢幕畫素密度的提升,都會導致手機使用的功率瘋狂的踩踏紅線,倘若一直踩踏紅線,那手機的機身溫度就如同磕了藥一般往上瘋長。而如果為了防止溫度上升,就必須要降低工作頻率,那效能就更無從說起了。而這些硬體在還沒有突破的時候,手機廠商卻在這裡面找到了一個捷徑,就是手機的尺寸越大,那麼散熱的效率就會更高,雖然電耗也會增加,但這是目前最簡單最效率的方法。
而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手機尺寸越大,對於手機廠家來說手機的利潤就會越高,也促使了廠家對於大螢幕的手機越來越青睞。
平板電腦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平衡膝上型電腦與智慧手機之間的空白,而近兩年智慧手機的飛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已經彌補了先前的不足,首先平板相較智慧手機最大的優勢——大螢幕優勢已經越來越小,現在只要不足千元就可以買到螢幕尺寸在5.5英寸左右的1080P螢幕手機,而且比平板電腦更容易握持,小米甚至推出了6.44英寸的小米Max。其次不論是安卓陣營還是蘋果陣營手機與平板的作業系統都一樣,而智慧手機覆蓋面太廣以至於很多常用app都只針對手機尺寸做最佳化,導致許多應用在平板電腦上的體驗並不好。
首先,小尺寸平板電腦的價格更低能提升一些市場競爭力。小尺寸平板電腦的便攜性也更強,但如果無法與智慧手機共享太多移動應用,這類產品的競爭力就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