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爸養正學堂
-
2 # 愛玩K
首先,明確一點,我們為什麼玩遊戲?
當然是為了開心,消遣時間,適當的進行遊戲有利於大腦的開發,有利於讓孤獨的孩子們在空閒時間不會特別無聊。既然有贏,那麼肯定會有輸!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只肯贏,不能輸,那麼證明我們是玩不起遊戲的,與其這樣倒不如不玩,將時間用在其他的方面更划算。
關於小孩子的調教問題,我們大可以直接勸導,既然遊戲給你帶來的不是快了,為什麼還要玩下去?輸了就發脾氣,為什麼不肯反省自己?引導小孩子有正確的遊戲觀,人生觀是家長應盡的義務!
-
3 # 積木育兒
首先要明確孩子是隻在遊戲輸了的時候發脾氣還是經常會發脾氣
如果是隻在玩遊戲的時候發脾氣,那麼要認同一點——發脾氣是很正常的,因為即便是對成年人而言,在遊戲的過程中因為變化多端,眼看到手的勝利又飛走的情況尤其容易讓人情緒爆發,不過這也正式遊戲的樂趣所在。所以我們應該教育孩子享受遊戲的過程而非結果。遊戲有輸有贏是很正常的,而且遊戲輸了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遊戲是為了獲得樂趣。但是這其實是要求孩子從更高的層面看待這一過程,這就需要經歷和感悟提高情商才能做到,所以讓孩子玩適齡的遊戲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比如5歲的孩子比起鬥地主更適合玩捉迷藏,就相當於讓普通人和職業電競玩家打遊戲,如果心態不擺正,很難有人不生氣。
另一種情況,孩子經常容易發脾氣,並不僅限於遊戲,那麼重點就不是孩子玩遊戲怕輸,而是教孩子情緒控制的能力。許多孩子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容易發脾氣,表現得非常倔強有個性,家長對於這種行為不應該否定,也不應該鼓勵,因為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有獨立的人格,但也應該學會適應,所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說一些發洩情緒的方法,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孩子渴了,媽媽沒有及時幫孩子拿桌子上的水杯,那麼孩子的比較好的做法是用語言表達很渴,想讓媽媽快一點,大聲的哭鬧、扔東西發脾氣是沒有用的,並不會早一點喝到水。用不好的行為來發洩情緒是比較原始的方法。
除此以外,孩子情緒控制能力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孩子們會觀察模仿身邊大人的發洩情緒的方式,如果爸爸媽媽經常會大吼大叫,那麼孩子也會潛移默化認為這就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只有這樣誇張的表現才能讓其它人注意到我,而其實這並不是好的方式。所以家長要為孩子以身作則,如果爸爸媽媽無論在遊戲贏了輸了的時候都能享受過程的樂趣,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也會受到感染。
-
4 # 家語幼學
因為沒有提到小朋友平時的發脾氣的頻率,那我就先按題中的設定來回答。
小孩子玩遊戲總是怕輸,輸了就會發脾氣,應怎樣教育呢?
首先,瞭解孩子怕輸背後的原因小孩子玩遊戲怕輸,主要表現在心裡承受不了數這個結果,稱為受挫能力差,那是怎樣導致的呢?
1、曾經輸了比賽遭到身邊人的嘲笑。看似無意中的一次嘲笑,就能成為澆滅小孩子的鬥志。
2、輸了之後來自家長的批評。很多父母都喜歡用嚴厲的教育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稍有做得不好,就恨鐵不成鋼地批評孩子,讓小孩在輸了遊戲之後還要承受二次傷害,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3、爭強好勝心作祟,這型別的孩子比較自卑,渴望透過贏得遊戲得到表揚,引起注意,證明存在。
4、有些較小的孩子,也會擔心輸了遊戲得不到獎賞,所以也會怕輸。
瞭解了孩子怕輸背後的原因,才能更多地具體分析,找到解決的辦法。
發脾氣是對內心情緒的直接反映孩子發脾氣,有兩種原因:
1、小孩子發脾氣代表他們意識和思維上要求獨立自主,性格開始顯現出來,當他們內心痛苦,沮喪,不知道該如何發洩這種情緒的時候,發脾氣是他們最本能的表現。
2、當孩子的思想準備進入另一個階段,但身體還沒有準備好,不能同步的時候,當某件事情想做而做不到的時候,他們會透過發脾氣表示不滿。這階段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任何人都幫不上忙,也不需要別人幫忙,這是他們建立內心秩序的關鍵時刻。父母能做的只有靜靜地陪伴,當他們尋求幫助時第一時間線上,給以幫助和鼓勵。
弄清楚孩子怕輸背後的原因,以及引發的發脾氣,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
1、孩子玩遊戲輸了,家長第一時間避免指責孩子,嘲笑孩子,而是跟孩子感同身受,認同他們輸了遊戲的難過心理。
2、孩子輸了遊戲發脾氣,父母可在安全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允許小孩將心裡的難受發洩出來。情緒發洩後,讓孩子講講事情的緣由,當時的心理感受,並判斷髮脾氣做得對否。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愛他,但不能接受這種行為。
3、平時多讓孩子體驗失敗,讓他們在失敗的生活經歷裡學習經驗和教訓,加強對孩子受挫能力的鍛鍊。
小孩子怕輸,愛發脾氣並不可怕,只要家長教育得當,以後回頭看這段經歷,也頗有意義。
回覆列表
可以玩一個“輸了不哭”的遊戲,誰輸了不哭,還敢“再戰”,就是勝利。
孩子玩遊戲輸了,生氣哭鬧都是很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小,往往會把遊戲看得很重,這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孩子經歷的失敗少,情緒控制力弱。
孩子玩遊戲輸了哭鬧,家長不要批評,也不要過度安慰,讓孩子哭一會兒,再靜一靜就好了。我們小的時候,孩子們一起玩,輸了也哭,哭完了又繼續玩。沒有家長在場,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孩子沒有對等的玩伴,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家長和孩子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贏,孩子會失去信心。如果一直讓孩子贏,孩子又會過於驕傲,還會造成成輸不起的情況。所以,最好的解決的辦法,是多生幾個孩子,讓孩子們有基本對等的玩伴。
家長和孩子玩,要讓孩子有輸有贏。孩子輸的時候,要指出,雖然你輸了,但是這次你比上次已經有進步了。只有一直有進步,總會贏的。孩子贏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撒潑打滾,讓孩子知道這樣不好。家長輸了,也可以嚎哭一會兒,惹得孩子哈哈大笑。然後,家長要告訴孩子,輸了是可以哭的。哭完了,勇氣就又回來了。
另外,可以玩“比誰不怕輸”,“看誰能含著眼淚戰鬥”的遊戲。把遊戲的重點放到“不怕輸”上面來。
最後,家長們要懂得,孩子哭是好事情。把壞情緒化掉,才不會傷害到身體。哭點低的孩子,並不代表懦弱。過於糾結孩子哭的問題,是現代家長的通病,也是教育的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