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衛元孝
-
2 # 御康堂慢病調理會所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理解的關鍵點是“毒”的概念和定義範疇,所謂“毒”者,是指:某種物質使用(或服用)之後,造成機體的神經,器官和臟腑的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功能下降或者喪失者稱之為“毒”,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使用的方法和劑量不對或者過量都會導致身體受到損傷,“是藥三分毒,人參也不例外”,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只要是使用的方法和和劑量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就是“毒”藥。
-
3 # 華山好人
麥面有毒成分,能治肚孑飢,辣子有毒成分,能刺激食慾,漂亮的姑娘有毒成分,能讓臭男人眼睛過癮。藥物的有效的微量成分,抑制了病情,這不叫毒,叫治療。
-
4 # 如一凡夫
"是藥三分毒",這是咱華人的一句口頭禪,"是藥"二字已經作出了定論,凡是藥也就說只要是藥都是有一定的毒性的,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當然藥不同其毒性也是有差異的,量不同毒性也是有所不同的。中醫上常說:中藥用藥之秘在劑量。可見劑量的作用是非同凡響了。是藥三分毒是經驗,也是真理,其實我們日常吃用的食物都是有一定毒性的,只不過是毒性作用比較輕微罷了。
-
5 # 李藥師談健康
有人說:西藥才有副作用,中藥最安全。其實不然,中藥同樣有副作用和毒性,甚至有時候是很嚴重的副作用,前一陣子鬧的沸沸揚揚的“馬兜鈴酸“致癌的問題就是很好的例證,隨著中藥學和現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藥,原來一些說不清的副作用,也能找到具體的罪魁禍首了,其實這是好事,或許有一天,能夠做到提取有效的活性成分,去除有毒副作用的不良成分,讓中醫藥更加安全。有人說:西藥研究的透徹,什麼副作用都明確標示,不像中藥,什麼都是尚不明確。其實也不盡然,很多西藥臨床資料仍然需要積累,不同的個體用藥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用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但隨著臨床應用的深入,其引發消化道內出血的風險也逐步的引起了關注,應用前檢查凝血功能,胃腸功能,幽門螺旋桿菌情況等,已經成了共識。
說了這麼多,言歸正傳。為什麼說”是藥三分毒”,其主要原因,就是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不從藥理學來看,但從辯證法來看,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所有的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都有這樣那樣的對身體的影響,如抗生素在殺死病菌微生物的同時,也可能使病菌產生耐藥性,造就恐怖的“超級細菌”。
是藥三分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藥物的代謝和排洩,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經過肝臟代謝的,大部分藥物都是經腎臟排洩的,因此,在代謝排洩的過程中,特別是長期服用的藥物,都不可避免的對肝腎產生一定的影響。
再多囉嗦幾句,說說網上的那些“噴子”,做問答也有半年多了,發現網上有很多特別“絕對”的人,你說中醫藥好,有人說不科學,中醫都是忽悠;你說西醫藥好,有人說你是洋奴,背祖忘宗。這樣的人,我現在基本是不予理睬,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完全沒有溝通的必要。
其實在李藥師看來,中醫西醫並非水火不容的兩個陣營,中醫的辨證施治,西藥的構效關係研究,很多東西都可以相互結合,甚至是相互融合的。“中西醫結合”不應該單純的理解為中西藥的合用,或者是雙管齊下的治療方法,而是真正的洋為中用,發揮西方的科學研究方式,結合中醫藥的傳統優勢,真正的做到中西醫的結合和融合,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發展的道路和態度。
-
6 # 看聽圖說
首先你得知道這句話出自於哪裡?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原文出自《藥治通法補遺》。
原話是:“是藥三分毒,唯開胃無毒,蓋開胃者排毒也。”所以很顯然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中藥而說的,因為古時候中國還沒有西藥,
是藥就有幾分的偏性,而這個偏性對證,就不是毒,不對證就是毒(偏性產生的傷害)
古人云:“是藥三分毒。”中國最早的醫學專著《內經》對如何用藥十分講究,將藥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治療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當今不少的人認為中藥大多數源出於天然的動植物和純中藥製劑,比化學藥品的藥性平和而安全,總認為不會發生藥物毒副作用。其實不然,如果任意濫用,亂役藥石,同樣亦會發生毒副作用。
據文獻記載,已發現能致死的中草藥就達20多種,如有大毒的專治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雷公藤,有中等毒性的驅蛔蟲中藥苦椅子,有毒的息風止痙的中藥蜈蚣等。在中草藥中有一些藥物不僅具有毒性,甚至是劇毒,如:水銀、斑蟊、紅砒石、白砒石等。有的生藥的毒性還是較大的,如生附子、生半夏、馬錢子、生草烏、馬豆、生南星等。這些藥物經過炮製後,雖然毒性可大為減低,但若濫用或藥量過大,仍然會發生毒副作用,或出現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在應用時,應嚴格掌握劑量。據報道,曾經有位“專家”用附子治療風溼病,因用藥量(增加一倍),結果病人嗚呼矣哉。
有毒性的中、草藥用時雖應注意,但對一些常用的中草藥,也仍然要講究劑量,若藥量過大。同樣也會導致副作用。如甘草,藥性平和,能調和諸藥有健胃之功,具有補中益氣,瀉火解毒,緩和藥性,和中緩急之效。但若無故而久服,就能影響脾胃氣機,有礙消化功能;黃藥子用量過大,可導致肝臟損害和黃疽;木通用量過大,可引起腎臟損傷;苦寒的龍膽草、大黃及生石膏用量過大或長期濫用,可引起食慾減退、胃痛、腹瀉等消化道的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因為藥物不是一個人生存必需的空氣、水源、食物,而只是用來克服疾病用的。在本書裡,我們要指出所謂的中藥大寶庫。其實是個雜貨鋪。按照太醫黑名單的分類,中藥分為急毒藥、慢毒藥、不入藥,乏力藥、如同藥、可用藥等六類;因此實際能夠給病人使用的中藥並不多,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預防藥物中毒,都要牢記這個原則“傷胃氣者謂之毒。”;而不必等待出現肝腎損害。再驚呼藥物中毒了。
我們根據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反覆強調了三分治七分養的生飢、食療、慎用藥的概念;也許你會同意這種防治疾病的方法。倘若你以後不再亂用藥,你的健康長壽將不再是問題。
-
7 # 健識局
這句話原本說的是中藥,但其實,西藥也有副作用,所以現在大家用這個是泛指所有藥品。
不過,西藥和中藥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西藥的副作用通常比較明確,便於用藥時酌情處理。而中藥的副作用往往不慎明確,因此常有人誤認為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可以經常吃。
但其實,我們常見的中藥材,有不少都有毒性。最近,國家藥監局還發布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釋出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旨在管控中成藥、中藥飲片的藥源性肝損傷問題。
那麼,那些藥材具有肝毒性呢?
何首烏。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釋出過相關不良反應通報,提示何首烏有引起肝損傷風險。
番瀉葉。番瀉葉的確是通便良藥,但如果長期過量服用,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易傷害肝臟。
艾葉。研究發現,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發油或水溶性物質,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甚至導致肝硬化,因此不能長期、大量使用。
白果。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
無論是什麼藥,藥品就是藥品,沒有生病還是少吃為妙。
-
8 # Forever情人日記
所有的東西只要超量使用就會成為毒物,所以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有副作用的。在用藥的時候千萬不要私自超劑量使用,否則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記得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要求帶藥的孩子父母在班級門口的帶藥表上寫好劑量和用法,可是有個家長粗心的寫錯了劑量,明明應該是3毫升,他給寫成了30毫升,結果孩子吃完藥後,很快就出現了眩暈、嘔吐的症狀,最後送到醫院進行急救。
不要迷信中藥安全無副作用,中藥也是有副作用的,有些甚至比西藥更嚴重。
是藥三分毒,無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是一樣的。
-
9 # 營養百事通
“是藥三分毒,吃還是不吃?”
很多人看到藥物的副作用,心裡都還是很害怕的。特別是“是藥三分毒”這一說法深入人心。 這個說法是真的嗎?該如何避免藥物帶來的風險呢?真的是「是藥三分毒」嗎?中草藥是天然的,但是植物也要依據不同化學成分類別來區分,有無毒性的。含有生物鹼,皂苷等化學成分的藥材,在使用的時候就特別需要注意!像烏頭,細辛,鬱金都是有毒的,需要經過炮製處理後,降低藥物毒性,才可以使用的。
西藥呢?大多數為合成的藥物,當用藥劑量過大,就會慢慢在人體內蓄積,前不久,如懿傳裡面的舒貴人就是因為長期喝藥,導致十二阿哥早產的。聽起來是不是也很可怕。
如何避免藥物的危害?1. 遵醫囑服藥
只要我們遵醫囑或按說明書服藥,藥物濃度就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內,就不會出現服藥中毒的情況。
2. 不要過量吃 要注意服藥時間
說明書說服用不超過三天,你就別吃一星期。 老人、小孩、肝腎病人代謝比較慢,則更需要注意蓄積的問題,尤其是那些說明書中標註有「老年人、兒童慎用」或「肝腎病人慎用」字樣的,最好諮詢過醫生或藥師後再服用。 正常服藥的情況下,藥物中毒的情況就基本不會出現了。
3. 留意自己是否藥物過敏
少數人對於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即使在正常劑量下,也會產生較大的反應,如某些人不能使用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 因此,大家在買藥時要告知醫生或藥師你的過敏史,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4.多種藥同時吃要注意
有些人為了疾病能好的快一點,會多種藥一起吃,其實,這還真有問題。 因為很有可能某兩種藥物裡面都含有同一種成分,又或者其中一種藥物增強了另一種藥物的作用,這有可能造成人為的「中毒」。 因此,大家在多種藥同時吃時,一定要注意。
5. 藥物的保質期需注意
在服藥中毒的事件中,有一些就是因為服用了變質或者過了保質期的藥物而引起的。 因此,大家要把藥物儲存在合適的環境中,在服藥前先檢查藥物包裝,看是否完整,是否還在保質期內。
作者簡介:王琿
執業藥師/註冊營養技師/王興國老師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
回覆列表
是藥三分毒是指中藥而言,因西醫的傳入為時太短,當機體發生病變時,以毒攻毒即指中藥的毒性以糾正機體內的偏盛偏衰,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對於西醫採用現代科技手段直接註明了所有的付作用,在冶療疾病的同時,也照樣對其它臟器產生毒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