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悟益薦
-
2 # 好營養師
營養的概念首先要搞清楚!老百姓所謂的營養是什麼?就是大魚大肉,即死蛋白、高膽固醇、高油脂、精細澱粉和高磷食物。而營養師所謂的營養是什麼?是活性蛋白、必須脂肪酸、抗性澱粉、膳食纖維、生物鹼、大豆異黃酮、花青素、多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
營養師上認為沒有營養的食品是高糖、高脂肪、蛋白質含量很少,不含或者極少含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和生物活性物的食品。
那麼沒有營養的食品有哪些呢?比如說白米及其製品;白麵及其製品如麵包、蛋糕、餅乾等;含糖食物比如說糖果、含糖飲料、奶茶、冰淇淋等。還有包括一些油炸的食物如炸雞翅、炸薯條;燒烤類的食物如烤羊肉串、烤麵包等;醃製或加工肉類食物比如香腸、鹹肉、火腿腸等。
那麼我們為什麼說這些食品是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呢?
白米即精製大米,經過精加工,很多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會損失掉。然後因為為了保持白米的顏色好看,所以有可能加入了增白劑。
白麵即精製麵粉,與白米類似,營養素損失很大。特別的是,為了避免麵粉提早被氧化,很可能會在出廠之前加上防腐劑、抗氧化劑。為了讓麵粉變白,很可能加入漂白劑。為了讓發出來的饅頭更疏鬆多孔,口感更好,所以很可能新增膨鬆劑等等。
含糖飲料就不用多說了,經常吃含糖飲料,易造成肥胖,三高等等。燒烤、油炸食物就更加不用說了,這些食物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致癌物質,比如苯並芘等。
這類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吃得越多,對我們肝臟的代謝會造成巨大的壓力。因為這些食物吃進去之後,身體的得到的只是熱量,而沒有得到其他更多的營養素。久而久之,肝臟的解毒功能一定會變差,隨後肥胖、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就會逐漸來了。
-
3 # fanliz飯粒罐頭食品=防腐劑 沒營養?被誤會這麼多年,是該平反了!
罐頭食品真沒那麼糟 長期以來,罐頭在華人眼裡並不被看好,而一項統計顯示,美華人均罐頭年消費量在90公斤左右,西歐國家人均約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中國僅為1公斤。這是為什麼呢?對於罐頭食品,我們對其有何誤解呢?
誤解1有很多防腐劑,對健康有害
實情:罐頭之所以能夠長期儲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於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與防腐劑毫無關係,也不需要加什麼防腐劑。
因為做罐頭的原理很簡單:原料和罐子容器分別充分加熱殺菌後,趁熱封口;再加熱滅菌,冷卻後,容器頂隙裡面的空氣體積會收縮,產生負壓,使本來封嚴的瓶子就打不開了,外面的細菌也不可能進去了。經過這些工序,食物自然不會腐敗,所以無需新增防腐劑。
誤解2罐頭只能充飢,沒有營養
實情:一般肉類和海產類罐頭採用巴氏滅菌法,所以加工溫度在120℃ 左右。而且買回家加工程式也很簡單,只需加熱即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罐頭的營養流失比家庭烹調(炒 菜很容易就會超過200℃)還少。而蔬菜、水果類罐頭的加工溫度不會超過100℃,營養相對來說保留得還算可以。
誤解3只要是加工過了,就是不新鮮的
實情:罐頭食品所用的原料是新鮮的。製造罐頭,為了追求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口味,都會在最合適的季節選擇最新鮮的原料。而且為了節省成本,正規的罐頭廠商都有自己的原料基地,並把生產線建在離基地最近的地方。這樣,相當於從自家後院現採現做,大大縮短了從採摘、運輸再到加工的過程,一般全程不超過6小時。且高溫熱處理會停止或減緩營養損失的化學反應,保持食物的鮮度和營養。
以黃桃為例,採摘1天后,維生素C會損失30%,而黃桃罐頭則只損失10%。因此,比起長途運輸的“新鮮”水果,水果罐頭更新鮮。
小貼士
應該如何挑選罐頭食品?
◎別有“油商標”
觀察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洩漏,罐蓋、瓶蓋是否生鏽、擦傷,商標是否浸油。
◎不買“胖聽”的
觀察罐底、罐蓋或瓶蓋。罐蓋、瓶蓋微凹的為佳,若發現罐蓋、瓶蓋向外凸起不要買。
◎聲音脆亮好
用手彈擊罐蓋,聲音發脆時為優質的,而濁音時說明已經變質。
◎商標要完整
觀察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商標不完整或臨近保質期的穿品購買時要慎重。
-
4 # 人聞
粗糙的食物
比如扎嘴的粗糧、難嚼的芹菜杆和白菜幫子。這是因為此類食物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就是這些膳食纖維,能幫助人們預防便秘、防止腸癌、有利金屬離子排出,幫助身體排毒,減輕體重。在吃水煮魚、紅燒肉等高脂菜餚,八寶飯等使血糖升高快的甜食,動物內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時候,都是粗糙食物發揮效力的最佳時刻。
苦的食物
像檸檬皮、茶葉、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種甙類、萜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正是它們讓食物變苦。比如檸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紅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也給食物帶來了一點苦澀的風味。
“衝”的食物
比如蘿蔔、大蒜、洋蔥等。這些食物味道很衝,甚至吃完了還會有臭味。原因就是它們含有硫甙類物質和烯丙基二硫化物,這些物質都對預防癌症很有幫助。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衛士”。大量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蒜產區和長期食用大蒜的人群,其癌症發病率均明顯偏低。
“臭”的食物
榴蓮氣味強烈,說它“臭氣熏天”毫不誇張。但在泰國,由於其營養價值很高,常被用來當作病人、產後婦女補養身體的補品。榴蓮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痛經,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的症狀,可以促使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榴蓮雖然好處多多,卻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身體燥熱,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雖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卻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這種物質能幫助身體吸收礦物質,保護骨骼,最適合進入40歲後的中老年人。香菜中還富含鐵、鈣、鉀、鋅、維生素A和維生素C等元素,有利於維持血糖穩定,並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它具有清熱利溼、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有研究表明,香椿中含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具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療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稱。
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揮發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鎮痛作用,還能提高新陳代謝,起到燃脂、減肥的功效。芥末辣味強烈,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增強性功能,還能刺激血管擴張,增強面部氣血執行,使女性臉色更紅潤。芥末嗆鼻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鹽。這種成分不但可預防蛀牙,而且對預防癌症、防止血管斑塊沉積、輔助治療氣喘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芥末還有預防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回覆列表
首先要搞清楚營養的概念
人體為了生存和生活必須攝取食物,以維持生長髮育、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理機能等生命活動。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養料以維持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稱為營養。
其中核心是營養不分好壞,要看在人體當中的比例是否均衡。現代人普遍是脂肪含量超標,導致肥胖、三高、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高發!
日常營養攝入膳食纖維量基本不足,導致便秘等腸道菌群失衡問題,身體毒素無法排出,誘發疾病!
因此,合理的營養要以均衡為主,什麼多了或不足都是不健康的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