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龍鳳傳奇

    感謝你的邀請!第一,他們都明白病從口入,所以很注重健康飲食,營養搭配自然有健康身體,他們也從不吃垃圾食品,如麻辣條,燒烤,麻辣燙,火鍋,油炸食品幾乎都不沾。第二,人有大毛病都是從小毛病引起的,有錢人他們每年都會定期體檢,有點小毛病也會全身檢查,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大毛病。

  • 2 # 壹言伊語

    一,心態好。我們普通人認為的壓力,在他們看來已是常態,並不算什麼壓力。他們能成為企業家,自然有其膽量與魄力。

    二,越是重要的人越注重鍛鍊身體。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每天無論多忙,都會堅持鍛鍊一個小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注重鍛鍊。

    三,防患於未然。據像他們那樣的人,肯定深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通常他們會定期檢查身體,十分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從而做到防患於未然。

  • 3 # Talking車

    馬雲說,我有生以來最大的錯誤就是建立阿里巴巴,因為工作佔據了我的所有時間……如果有來生,不會再做這樣的生意……我不想談論商業,不想工作。

    這絕不是馬雲的矯情!這個時候的馬雲是無數箇中國企業家。吳曉波曾在多個日日夜夜裡為一些遭遇大敗局的企業家而惋惜,為他們身上共同流淌的“失敗基因”而奮筆疾書。

    中國企業家幾乎是最累的一個群體。而對很多第一代創業者來說,他們的生活幾乎都是工作。在很多人看來,那種生活幾乎是不可思議。中國的企業家,只有企業沒有家。

    宗慶後:從少年到白頭,依然堅守一線

    眼袋、皺紋、老年斑種種跡象表明,宗慶後老了。年輕時雷厲風行,老了之後看起來和藹可親。出生於1945年的宗慶後,創業30年來,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場一線。

    工作幾乎是宗慶後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從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幾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沒有什麼享受,簡直就是為了工作而生。部下們說,他雖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經好幾年沒到西湖邊去坐坐,看風景對他來說是一種奢侈。從少年到白頭,宗慶後已經年過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週年,而這位72歲食業老人依舊奔波在市場一線。

    對此,宗慶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苦慣了。我小時候都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後來做生意也吃過不少苦,錢都是自己一點一滴辛苦掙出來的,但真的不太會享受。”

    陶華碧: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

    陶華碧,貴州人,一個沒上過學、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好的農村婦女。卻憑藉一罐老乾媽成為國民公認的女神,並將中國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兒寡母,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女人帶著孩子謀生!她從擺地攤做起,慢慢積累,每天要扛著100多斤的擔子去賣米豆腐,並且為此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直至今日,仍膏藥不斷。她曾被班車售票員推下車,為此她要走幾十裡。但是,這個不屈的女人,愣是靠著驚人毅力扛下來。

    陶華碧說:“從年輕走到老,我覺得人生的路沒有平平淡淡的。沒有經過風吹雨打,不算企業家;經過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才算真正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你別看他說的,要看他實際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來是見不得太陽,是在溫室裡長大的。我們是見得到太陽,經過日曬雨淋、風風雨雨走過來的。”

    劉永好:我們不是一夜暴富

    這位60多歲的董事長,歲月似乎在他身上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記,腳步輕快、心態年輕,似乎有一顆永遠不老的心。

    “我們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創業的艱辛與不易;我們企業的底蘊是踏實穩健的、生機綿綿的,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百年希望。一切務實、不講排場、不圖虛名,不抽菸,不酗酒、不打牌,每天開銷不超過100元,吃穿隨便,得體就行。”

    富有但卻過著簡樸充實的生活,這是劉永好與許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這是新希望多年來蓬勃發展沒有倒下去的原因!

    牛根生:只要努力,“屌絲”能逆襲成功

    1958,牛根生生於呼和浩特。出生不久,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賣入養父母家。據牛根生親自描述“因為吃不起飯,親生父親開價50塊錢把我賣了。”由養母撫養14年。1978年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養牛工人。

    90年代的牛根生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後來會成為載入中國金融史冊的大人物。那時的他,一個41歲的“老男人”,竟然要大老遠從內蒙古草原跑到北京來找工作,投出去50多份簡歷,連個面試的機會都得不到。就是這樣的“屌絲”最後逆襲成功,創造了中國乳業奇蹟。

    褚時健:人生不要有太多計較,要向前走

    褚時健,曾經是有名的“中國菸草大王”,把紅塔集團做到了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菸草企業。

    後來,從人生的高峰跌倒了谷底,因受賄被判無期徒刑,獲得保釋後,75歲高齡重新創業,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以“褚橙”紅遍大江南北,再一次讓自己成為了傳奇。

    如今褚時健已經是一個89歲的人了,還在摸爬滾打著。褚時健說:“社會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的,是不是果王,不是我說了算。我是做事的,評價是別人的,我給自己打個80分吧。”

    劉強東:京東面臨倒閉危機,一夜白頭

    體現劉強東的“老闆”氣質,或許就是額前的小撮白髮。2008年,第一輪融資用光後的京東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

    51用車創始人李華兵曾是一名投資人,親眼見證過劉強東的創業過程。

    “2006年初,我剛進漢能資本,劉強東就找過來,說能不能融100萬人民幣,把哥幾個工資給發了。又過了三個月,又來了,說能不能再融800萬人民幣。我們都沒工夫見他。”

    結果,京東是在做B輪的時候,找我們另外一個同事做banking。那次是我和劉強東第一次見面,也不熟,就寒暄了一下。他的B輪特別艱難,融了2100萬美元,投前估值6500萬美元。雄牛資本領投1200萬美元,今日資本投了800萬美元,梁伯韜個人投了100萬美元。劉強東特別高興,因為投前估值從3500萬美元爬到了6500萬美元。

    所以你看,創業者有多艱難。那時候就是個白菜價,可白菜價都沒人敢投。

    那段艱難的時間,劉強東一天見五個投資人,說同樣的話,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樣:拒絕。“對兄弟們那種愧疚、和痛苦一擁而上”。

    任正非: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常常哭醒

    “我無力控制,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半夜常常哭醒”、“研發失敗我就跳樓”,這是任正非在華為創業維艱期決絕說出的話。

    那時他先後歷經愛將背叛、母親逝世、國內市場被港灣“搶食”、國外市場遭遇思科訴訟、核心骨幹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依舊深感無力。這位從小在農村吃苦長大,在部隊錘鍊多年,外人眼裡堅強如鐵的商業硬漢曾經如此艱難。

    此後,在一封給華為抑鬱症員工的公開信中,任正非坦誠,自己“也曾是一個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的患者”,他的身體還得了多種疾病,因得了癌症動了兩次手術……

    為何這群人很脆弱?

    因為那太陽般的盔甲過於耀眼,人們的目光穿透不了那耀眼的盔甲,抵達不了他們的心靈。在人們眼裡,他們像那盔甲一樣的堅硬,直到有一天,那堅硬的軀體轟然倒下時,人們在震驚之餘,不明白為什麼如此堅硬的身軀會毫無徵兆地坍塌。

    這似乎也可以用中國歷史上流傳的一句話進行解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企業家表面看上去風光無限,而一旦選擇成為了一名企業家,如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所說,便意味著他的一生從此將與壓力、競爭、勞累、焦慮結伴而行,再也不得輕鬆。企業家承擔著身體、精神的雙重壓力,負重而行。

    1、大多數人是工作狂,積勞成疾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用在企業家身上恰如其分。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一把手,經常面對千頭萬緒的企業發展問題,大多數都是工作狂,沒有睡到自然醒、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工作時間長、作息不規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李開復患病前,經常和年輕人比賽熬夜,半夜回郵件;網上曾流傳過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點起床,健身45分鐘,工作量約是16小時;馬雲一年飛行了800多個小時,平均每天2小時在飛機上度過,走訪了33個國家和地區;柳傳志講到他得病時,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後來變成一個常態,經常地半個月左右就要犯一次;《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艾薩克森說“喬布斯在死前一天還是在工作”……這種作息及高強度的工作在企業家中並不是少數,而如今89歲的李嘉誠、87歲的巴菲特還堅持在企業的一線工作。

    不願意說累,似乎成為中國企業家的通病。青島啤酒的彭作義突發心肌梗塞意外去世,大中電器的胡凱、愛立信的楊邁都死於心臟病,日本曾有12家大公司的總經理在一年內相繼突然去世,而這背後更多是積勞成疾,過勞猝死。

    企業家如此拼命,長期高負荷工作,身體的健康狀態讓人堪憂。而中高層管理人員上行下效,越來越多的人也被疾病、亞健康侵蝕,亦不容忽視。

    2、揹負的精神壓力巨大

    在郭家學想要自殺的那個下午,查出端倪的員工趕到辦公室。他們說:

    如果你死了,你就把所有為了夢想而追隨你的同事們都害死了。你死了是要大家心死嗎?你死了,父母兄弟孩子的痛苦你想過嗎?那麼多幫助你的朋友的感受你想過嗎?你死了,幾萬名員工的飯碗怎麼辦……

    這樣話語無疑一字一字地敲打著郭的心,身上有如此多的期望,生命已不只是一個人的。人要好好活著,而好好地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

    實際上,一旦一個人長期揹負的期望、壓力過多時,這就很容易導致抑鬱症,企業家、一把手群體中並不少見。法制週報曾提到一份公開資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有1200多名企業家因為自己擺脫不了的心理障礙走向了自殺身亡的道路。

    柳傳志在剛開始辦企業的時候,多次有過太大的驚嚇,他說“差點兒嚇出神經病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自曝患過兩次抑鬱症,毛大慶在萬科轉型最艱難時期正值患上抑鬱症。

    企業家也許比外界想象的要承受更多,更為脆弱!

    壓在企業家身上的 "三座大山 "

    中國有一群堅持奔日子的人,一群願意做大樹的人,企業家們正是這樣的人。而吳曉波觀察到很多人覺得做企業越來越累。

    企業家很脆弱,但他們更不敢病、死不起,為何?背後其實是民營企業面臨的困境,這些無疑是懸在企業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1、中國民企大多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內部管理跟不上

    除了華為、萬科、聯想、新東方等少數大型民企外,中國有超過 2000 多萬個中小企業,這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力量。在發展過程中,捉襟見肘、跌跌撞撞、死扛硬挺、野蠻生長,在奔跑中調整姿勢,這是中小企業的真實寫照。

    中小企業在初創前期,幾乎一切的導向就是生存、活下來。在這種背景下,建立合理而完善的人才梯隊管理制度是極大的奢侈品。很多民企的一把手也扮演了精神領袖的角色,大權緊緊地握在自己手裡,親力親為。這更容易導致一家企業以創始人為大,嚴重依賴單獨的某一個人。這也加劇了一家企業的風險。

    2、很多第一代創業家沒有做好交班

    根據 " 新財富 500 富人榜 " 的資料顯示,中國 50 歲以上民營企業家佔比為 67%,這意味著近七成的中國家族企業需尋找接班人。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將有 300 萬家民營企業面臨接班換代的問題。

    麥肯錫上海區董事總經理張海濛先生曾在島君的採訪文章《民企轉型的三大動因、成敗關鍵、老闆格局…這篇講透了》中提到:

    實際上,大部分第一代的創業人現在剛開始要交班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已經不太來得及。我認為現在很多的中國第一代創業家沒有做好交班,沒有對自己下一代的領導層做好安排。

    選擇家族的內部人接班企業,這是第一代企業家的優先選擇,也是中國民企接班換代的最典型、最常見的模式。新希望的劉暢、娃哈哈的宗馥莉、碧桂園的楊惠妍是目前已成功接班的 "80 後 " 二代。而即便從小接受培養的二代也未必願意接班,比如曹德旺的兒子曹暉。

    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初創人選擇職業經理人的接班模式。柳傳志把聯想的接力棒交給了楊元慶,王石把萬科交給了鬱亮等等。

    第一代創業家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前,就意味著依然要奔波在企業的第一線。

    3、外界輿論與資本的壓力

    一個企業家對穩定或提高一家企業股票市值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也因此,一家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老大身體若有了異樣,公關部門採取的措施多是穩定軍心,守口如瓶。

    一把手保持健康,不光是對自己,而且是對企業員工、投資人、資本市場的一種交代。

  • 4 # 香蕉時尚

    事情上,無論是平凡的我們還是企業家,身上都有巨大的壓力及責任,而這些都是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不單是企業家,還有我們應該都要健康意識覺醒。

    那些英年早逝的企業家和經理人 :

    2001年7月,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彭作義先生不幸逝世,終年56歲。

    2004年3月,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凱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逝世,終年52歲。

    2004年4月,愛立信中國Quattroporte楊邁猝死,終年54歲。

    2004年11月,改革開放的風雲人物、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逝世,年僅38歲。

    2005年9月,網易代理執行長孫德棣猝死,年僅38歲。

    2006年1月,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南民,因患急性腦血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7歲。

    2006年2月,贛粵高速董事長吳紹明逝世,終年56歲。

    2007年4月,綠野木業公司董事長許偉林,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2歲。

    2007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辭世,年僅40歲。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生瑜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39歲。

    2010年4月,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江民防毒軟體創始人王江民,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9歲。

    2011年2月,成都衛士通訊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學軍因病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2歲。

    2011 年 4 月,山東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因病搶救無效逝世,年僅51歲。

    2011年6月,德爾惠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原董事長丁明亮因癌症辭世,享年52歲。

    2011年7月,原鳳凰網總編輯,百視通營運長吳徵游泳時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病逝,享年39歲。

    2013年6月,慧聰網副Quattroporte、首席技術官洪廣志突發疾病,經緊急搶救無效,年僅43歲。

    2013年7月,御泥坊前董事長吳立君突發腦疾去世,年僅36歲。

    2013年8月,南陽通宇集團董事長王慶來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43歲。

    企業家健康指數令人擔憂

    2016年10月31日,喜歡彈鋼琴、被行業人稱為“銀行家和詩人”的古永鏘“告別優酷土豆,入駐阿里”。欣賞馬雲的他對待工作嚴謹,但週末絕對不加班,並強調“做生意不快樂就放棄”,因為古永鏘要求自己一定要快樂。

    和古永鏘性情類似的企業家、創業者目前還不是主流,但他們的態度和選擇非常符合“華人快樂指數”調查機構提出的“快速提升華人快樂指數”的期許。

    事實是,華人的快樂指數遠遠低於美國、印度,“有錢沒錢都不快樂”。

    而人們不會忘記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令人震撼的“臨終遺言”:“作為一個世界500強公司的Quattroporte,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己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品嚐過“死亡威脅”滋味的企業家,不止王石、馮侖、柳青、李開復。他們最知道,當一個人的身體出現警示時,對他們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王利芬的一句“張銳,我的朋友,我知道你有多苦多累,我知道你上天堂休長假去了。那些沒有退路的創始人們,創業真的是長跑,找自己喜歡的事,慢慢做,不要讓公司估值超高”的話語,牽出無數人的淚水。

    而時光就那麼快地走過了生命,幸福變得無影無蹤了。

    很多企業家、職業經理人都有著和喬布斯相似的“無休止地追求財富”的“狂人”習性,缺乏生命喜感、美感。改革開放30多年來,側重企業家心理健康的研究者一直擔憂這個群體的健康指數。因為這些企業家們更喜歡“愛拼才會贏”的人生哲學。

    正是無數的前輩用自己的親身事實,喚醒了很多現代年輕的企業家。如現在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們更加喜愛“划艇”賽場的王石,“國際馬拉松”賽場的毛大慶,“演唱會”上的馬雲、王健林、賈躍亭、雷軍,太極館裡堅持“雲手”的郭廣昌,Golf“高手”柳傳志、李東昇。老一代創業者們的接班人,都開始用國際化的生活理念來展現生命的頑強與獨一無二。

  • 5 # L小姐的電影日曆

    不知道你覺得企業家身體好的判斷是哪裡來的。根據《2016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顯示如下:

    另外,在體檢中,樣本人群,也就是中國企業家五項以上異常的人數接近一半。另外,男性企業家比女性身體狀況更差,而北上廣這三個城市是最差中的最差。

    所以企業家壓力大是真的,身體好基本就是不對的了。你經常看見馬雲打太極拳之類的,到了那個層面的企業家,已經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老闆了,財富和事業對他們來說都已經是數字,比拼誰活得長是唯一剩下的競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部部古裝劇最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