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人下面牙齒得蟲牙的機率要大於上面的呀?誰知道呀?
9
回覆列表
  • 1 # 高速警事

    齲齒 影響因素很多 些因素主要有社會經濟狀況、口腔衛生行為、飲食習慣、氟化物使用等。在對口腔健康的影響因素中,社會經濟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社會整體的經濟狀況決定了各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為國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可能性。而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又決定了家庭成員受教育的程度、健康觀念、衛生習慣、飲食結構和對醫療服務利用的程度。因此,Schou(1995)曾經認為父母社會地位與兒童牙齒健康的關係是刷牙與牙齒健康關係的二倍,是食糖量與齲齒關係的四倍,它對口腔健康的作用被放在口腔衛生和吃糖的前面口腔衛生是僅次於社會地位的重要影響因素,口腔衛生狀況與多種口腔疾病相關,如齲病、牙周疾病。保持口腔衛生的措施有刷牙、漱口、牙線剔牙、潔治等,而刷牙是提高口腔衛生的最重要措施。刷牙開始年齡較早的兒童及有家長幫助刷牙的兒童,其患齲率較低。Vanobbergen(2001)指出每天刷牙少於一次將使第一恆磨牙有患齲的危險。 Hinds andGregory(1995)的研究顯示刷牙可顯著降低患齲危險性。他們在一項國家飲食和營養專案中發現,參與這個專案的兒童如果一天刷牙兩次,與刷牙次數較少的兒童相比,患齲率顯著降低。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糖的攝入量、攝入頻率及糖加工的形式與齲病有密切關係。最典型的例子為日本、挪威和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戰前、戰後的調查資料顯示,糖的消耗量和患齲率的相互聯絡密切。戰前日本平均每人每年糖的消耗量為15kg,6~9歲兒童患齲率為90%。大戰期間,每人每年糖的消耗量減少到1kg以下,患齲率下降50%~75%,1962年每人每年糖的消耗量增加到12~15kg,患齲率回升。Toverud 研究挪威的患齲情況,6~12歲兒童每人每年糖的消耗量由戰前15kg減少到10kg,5年內7歲兒童患齲率從65%降低到35%。同時還發現,吃糖的頻率和糖加工形式的不同,與患齲率有關,如加工成黏性的蜜餞食品等更易致齲。除蔗糖以外現在還存在著多種可以引起口腔疾病的食品,如添加了檸檬酸、碳酸等酸性化合物的飲料等。這些物質雖然不能被致齲菌利用產酸,但它們可以直接產生酸性環境,溶解牙體組織,導致齲病。氟化物對口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齲病的預防,人類患齲率一般與水氟濃度呈負相關。據中國1983年全國中、小學生齲病、牙周病調查結果說明,無論在南方或北方,水氟濃度在0.6~0.8mg/L時,齲均及患齲率最低,低於此濃度時,齲均、患齲率上升。在中國,多種區域性使用的氟化物在各地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含氟牙膏。含氟牙膏在8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90年代中後期市場規模即以年均5%的比例保持快速增長,目前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80%。城市含氟牙膏使用率遠高於農村。除含氟牙膏外,還有含氟漱口水、含氟凝膠、含氟塗膜等。近20年來,中國人民的口腔健康狀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仍然是中國普遍的健康問題。這是因為:儘管兒童占人口比例在逐年下降,但絕對數量大,乳牙齲仍然嚴重;老年人口數量增加,使得齲病、牙周病及治療需要均在增加;地區經濟發展還不平衡,農村地區口腔疾病有上升趨勢;國民綜合素質上升,但口腔衛生習慣的建立還比較緩慢;雖然每個家庭在口腔健康方面的經費投入增加,但對口腔疾病預防的投入還較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遷房子還沒建好就抽籤選房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