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
2 # 關東風土誌
日本人名與華人名一樣,是姓在前,名在後。
在日本古代,平民沒有姓氏,只有統治階級的公卿、武士有姓,以示特權。明治維新前,日本人的姓分為三個部分:氏、姓、苗字,分別表示一定的意義。氏是日本古代國家中的一種政治組織。每個氏都有自己的名稱,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據該氏族在朝廷中擔任的職務或該氏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門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稱為忌部氏,而出雲氏、近江氏則是統治出雲、近江地方的氏族。在日語中,至今仍然將姓名叫做“氏名”。日本古代的"姓"是賜與氏的稱號,以表示該氏的社會政治地位。姓有幾十種,它類似爵位,是世襲的。各姓之間等級分明。例如:臣、連、君、直等。除氏、姓以外,公元九、十世紀時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稱號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個家族從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後的新姓。但在既有氏、姓又有苗字的貴族統治階級當中,天皇是一個例外。歷史上的日本天皇都沒有姓,只有名。在古代,天皇被認為是天神的後代,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因而也就沒必要有姓。不僅是天皇,就連皇后和天皇的子女也都沒有姓(天皇的女兒長大出嫁以後,可以姓丈夫的姓)。
氏、姓和苗字是權勢的象徵,因此在名前面冠以這些稱號是當時日本統治階級的特權。在此舉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武田信玄的全名為“源朝臣大膳大夫武田晴信入道德榮軒信玄”,其中“源”才是武田信玄的本姓,平安時期以來,日本貴族主要有四大姓:源、平、藤、橘,多是原皇室子弟被“臣籍降下”,由天皇賜姓,因此除天皇外無權更改。武家政治時期,統治者多是源、平兩姓的後人,其中又以桓武平氏、清和源氏後裔最多,也有一部分大名為了取得大義名分,冒認祖宗,自稱源平兩姓。甲斐武田氏出自於源氏,是平安時代後期名將(源)新羅三郎義光的後裔,故稱姓“源”。“大膳大夫”是官職名稱,負責管理諸國的雜物、菜果、醬餚等的調節、食物的調理等,基本品級為從四位下、正五位上。“武田”為苗字,苗字不是天皇所賜,可以由個人自由決定。源義光的一支子孫定居在甲斐國(今山梨縣)武田鄉,故以地名為苗字,稱武田氏。“晴信”是本名,“入道”指皈依佛門,“德榮軒信玄”是出家後所取的法號。如按照如今的命名習慣,武田信玄的本名應當是“源晴信”,因為他皈依佛門,故今時通稱“武田信玄”。在戰國時期,織田信長的部將羽柴秀吉就任日本“關白”(丞相),奏請制定新姓“豐臣”而獲准,從此乘名“豐臣秀吉”,豐臣氏成為與源平藤橘齊名的第五大姓。不過豐臣姓傳承很短,到第二代豐臣秀賴便宣告斷絕。
從上例可以看到,“苗字”的來源非常隨意,從事的職業、居住的地名等皆可為姓,因此現代意義上日本人的姓,實際上基本相當於舊時貴族階級名字中的“苗字”。明治維新後的1870年(明治3年),為了徵兵、徵稅、製作戶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頒佈了《平民苗字容許令》容許包括以前不準擁有姓氏的平民在內的所有日本人擁有姓氏。但已習慣有名無姓的日本平民對此並不熱心,故創立姓氏的工作推行緩慢。因此,於1875年(明治8年)明治天皇又頒佈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規定所有日本人必須使用姓氏。由於不知道自己該姓什麼,很多平民便根據自身的生活環境、從事的職業等隨意取姓,比如家住在山腳下,取姓“山口”,家門口旁邊有棵大松樹,便姓“松下”,家中是漁民,飼養魚鷹(鵜)的,取姓“鵜飼”......也有很多人將古代名將、公卿的苗字拿來為姓。而出身於舊武家、舊貴族的顯貴家族,則多以家族原有的“苗字”為姓,如:德川、伊達、佐竹、山內、織田、島津等。隨著日本的姓氏數量極速增長,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從此以後,苗字開始成為日本人現代意義上的姓。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天皇及其家族沒有姓,只有本名,一般習稱天皇氏。二戰後首任日本首相東久邇稔彥,其全名應該是“東久邇宮稔彥親王”;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朝香宮鳩彥,全名為“朝香宮鳩彥親王”。戰後,這些積極參與侵略戰爭的皇室貴族被剝奪皇籍,貶為庶民,因此以過去的宮號為姓。
按照古代日本人姓名的書寫規則,“氏”、“姓”、“苗字”皆在本名之前,這是日本受到中華文化薰陶、而按照中國姓氏習慣而採取的原則。因此沿襲至今,日本人名與華人一樣,姓在前,名在後,成為不成文的定製。日本人的姓一般為兩個字,也有一個字或三個字的,比如“原”姓(著名人物為前首相原敬),一個字;“佐佐木”姓,三個字。而日本人的名一般不超過三個字,多為雙字名,如“晉三”、“雅美”、“英壽”。加在一起,現代日本人的全名一般為兩到六個漢字,而多數人的名字是四個字或五個字,這樣很容易區分哪個是姓,哪個是名,如“三島由紀夫”,“三島”為姓,“由紀夫”為名。但有些日本人名讀起來很像華人的姓名,比如“金城武”,本姓“金城”,“武”為本名,但許多華人由於這位明星主要在香港、臺灣發展,且能說流利的漢語,誤認為他是華人,姓金氏,名“城武”,但其實他是日本人,姓“金城”氏。現代日語書寫人名時,在正式場合一般在姓與名中間空一格,比如“中井貴一”在正式書寫時寫作“中井 貴一”,這樣姓與名便一目瞭然。使用漢字姓名的華人、北韓人、南韓人人名在日語中,同樣如此處理。
-
3 # l湖湘客
謝邀。日本的普通百姓是有名無姓的。直到明治維新後,平民百姓才有名有姓。日本人的姓名與中國一致,前姓後名。日本人的姓的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職業。二住所位置,方位,例如山中,井上,田中等等例如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就姓田中,:又如井上大郎。井上是姓。太郎是井上家族的男丁排行,太郎是老大,次郎是老二。
回覆列表
前面是姓 後面是名如 加藤 力也加藤は姓、力也は名普通は加藤さんと言う(初回見面も同じ)熟悉後一般的朋友還是叫加藤さん,你是男的可以叫加藤君くん上司對下屬或者很熟很熟叫加藤也可以很親密的朋友或者對方要求可以呼其名 力也さん/力也ちゃん(女)/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