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MOSS

    早上吃薑勝參湯 晚上吃薑賽砒霜[秋冬常喝大棗生薑湯可暖和手腳]

    古人有“早上吃薑,勝過參湯;晚上吃薑,賽過砒霜”的說法,意思是說早上吃薑有益,晚上吃薑有害。這一說法是非常符合養生之道的。

    中醫認為,生薑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中也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中的薑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發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

    那麼,吃薑的時間為什麼要選擇在早上呢?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為一天中飲食的消化吸收做好 “鋪墊”。並且生薑中的揮發油可加快血液迴圈、興奮神經,使全身變得溫暖。在冬日的早晨,適當吃點姜,還可驅散寒冷,預防感冒。到了晚上,人體應該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因此應該多吃清熱、下氣消食的食物,這樣更利於夜間休息,如蘿蔔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生薑的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薑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上火”的症狀。說其像“砒霜”有些誇張,但確實對健康不利。

    早上吃薑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熬薑湯,也可以用糖醃製而食或放在菜中炒食。在此,特別向大家推薦兩種進食方法,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第一,晨起含薑片:每天早晨起床後,先飲一杯開水,然後將生薑颳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放入盛開水的碗中燙一下,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含10—30分鐘,慢慢咀嚼,切勿一次吞下去。堅持食用,對預防感冒大有裨益。第二,喝生薑大棗湯。每日清晨取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特別適合冬季手腳發涼的朋友食用。

    需要說明的是,生薑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所以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特別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食用腐爛的生薑,其中含有有毒物質黃樟素,可誘發肝癌、食道癌等

  • 2 # 杏林醫姐

    關於姜是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因人而異!但總得原則:建議早上吃!部分脾胃虛寒者,可夜間吃!夜間陰氣盛,脾胃虛寒患者,食用姜有祛陰散寒之功效!另外脾胃有熱(或溼熱)者,不建議長期食用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常吃生薑,不怕風霜。”生薑為生活中常用的佐料,也是中醫常用的中藥!

    生薑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

    主要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

    主要應用:1.風寒表證 2.脾胃寒證 3.嘔吐 4.肺寒咳嗽 5.解魚蟹某些藥物中毒!

  • 3 # 大河妙手

    大河的看法,姜,必須是早晨吃,俗話說得好,早晨吃薑,如喝參湯,晚上吃薑,如吃砒霜。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生薑的溫暖的功效,可以提升陽氣,促進機體的興奮,催動氣血的執行。所以,在早上的時候,正好促進人體陽氣的生髮,功效卓著。

    到了晚上,人身陽氣收斂,陰氣逐漸變得強盛,這個時候,人體需要的是休息,所有的機能的功能都減弱,這時如果吃薑就會對正常的生理機能造成影響,影響夜間的睡眠,人體如果不能正常的收藏,那麼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整個機體的衰弱。所以就有晚上吃薑如吃砒霜之說。

    中醫傳統講究的是天人合一,一天的時辰變化,也可以對應到一年之中的變化。早上就相當於春季和夏季,諺語中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說的也是夏季,人體陽氣正在鼎盛的時候,吃薑能夠促進隱藏的疾病排出體外,這是冬病夏治理論要點。

    當到了秋冬季節的時候,就不應該大量食用生薑。正所謂,一天之內,夜不食姜,一年之內,秋不食姜。秋天多燥,燥氣傷肺,此時食生薑,辛溫發散,洩瀉過度,肺氣就不能夠收斂,導致冬季無所收藏。故古人說”秋姜夭人天年”。

    生薑“走而不守”,偏於散寒。乾薑“能走能守”,溫裡兼能排寒。炮姜“守而不走”,溫裡固虛。

    大河的小妙招,現在正值冬季,正是食用蘿蔔的大好時機。

    蘿蔔性涼,與生薑相反,生通熟補,敗火清熱,下氣消食。大魚大肉之際,吃點蘿蔔,潤喉消食,清虛燥之熱,有利於通透臟腑。

    正所謂,補就是瀉,瀉就是補,有的人只知道秋冬進補,但是補來補去,一點功效都沒有,為啥,就是沒有參透補瀉之道。這個訣竅,可以小兒推拿、可以成人保健,還可以應用到許多方面,多多體會先賢的這些話,你就會發現,一個嶄新的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向外地人介紹德宏,你會介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