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歷史

    反坦克炮的應運而生,本來就是作為坦克剋星的存在。如果一個步兵師裝備大量反坦克炮的話,那麼在技術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步兵師完全可以抵擋甚至擊敗一個德國裝甲師。

    雖然不同時期,不同部隊的標準略有不同,但是一個德國標準裝甲師的配置大同小異,具體情況如下:

    反坦克槍-30支

    輕機槍-174挺

    重機槍-46挺

    50毫米迫擊炮-36門

    81毫米迫擊炮-18門

    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36門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14門

    75毫米步兵炮-10門

    105毫米輕型榴彈炮-24門

    150毫米重型榴彈炮-4門

    20毫米高射炮-12門

    37毫米高射炮-2門

    88毫米高射炮-4門

    坦克-152輛

    Marder III Ausf M-3輛

    裝甲車-96輛

    摩托車-1300輛

    汽車-510輛

    馬車-1462輛

    從德軍的配備來看,在二戰初期,這種配置絕對是世界一流水平。這也是為何德國納粹能在二戰前期可以在陸地上一掃Continental諸強的主要原因。在這些裝備中,坦克無疑是核心中的核心,成為德國陸軍所向披靡的主要依仗。

    但是有矛就有盾,反坦克炮的存在就是為坦克量身定做的武器。

    反坦克炮並非是新式武器,它在坦克出現後沒多久,就應運而生。最開始的反坦克炮一般是兼職,或者由高射炮等其他炮種改造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坦克裝甲的厚度僅為6~25毫米,使用步兵炮或野炮射擊可毀傷坦克。射擊距離500米時穿甲厚度為48毫米用步,超速穿甲彈的穿甲厚度為51毫米(當時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45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型坦克裝甲厚度為40-100毫米,重型坦克則為152毫米。各參戰國裝備了口徑50-100毫米的反坦克炮,初速一般為900-1000米/秒,穿甲厚度達到70~150毫米。

    從這裡能夠看出反坦克炮對於裝甲目標的毀傷效率其實很高。那麼在兵員素質相差無幾的情況之下,掌握著大量反坦克炮的步兵師和德國裝甲師其實在火力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唯一的差距可能就出在防護能力上。但是陣地的存在可以,消弭這種差距。

    所以如果是陣地戰,那麼步兵師完全可以有效阻滯裝甲師的進攻,消滅其也並不在話下。但是如果是遭遇戰,那麼雙方的勝敗可能就要取決於誰對武器的使用更加熟練,誰對戰術的運用更加得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人是怎樣理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