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逝去的幽靈
-
2 # 康夫大大
陸議自己很清楚東吳的荊州是怎麼來的,他自然不會重蹈關羽的覆轍從荊州北上把屁股留給蜀漢,他不敢賭蜀漢比自己高尚不會像自己一樣卑鄙的下盟友的黑手;諸葛亮也知道東吳不敢從荊州北伐,他每次出兵也只是通知東吳走走東線徐州意思意思,沒必要去自討沒趣
-
3 # 那個東西叫愛情
一、諸葛亮要安定新成立的蜀國,搞國家建設。
二、諸葛亮一直是主張聯合孫吳、抗擊曹操的。
諸葛亮當丞相是在劉備死之後,而劉備在世時最信任的謀士是法正,並不是諸葛亮,所以這個時候諸葛亮是沒有權力去決定選擇與誰結盟的問題的;當諸葛亮當上丞相以後,這時劉備就是間接被陸遜害死的,他就更不可能與陸遜結盟了,就算是諸葛亮同意,蜀國的大臣們也不會同意的。
-
4 # 勿-語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東吳這諸葛亮北伐事期都幹了些什麼,注:以下資料來自百度內容。
諸葛亮北伐時間為公元228——234年。
此時東吳
1 公元228年,吳將周舫詐降,陸遜大破曹休於石亭
2 忙著作稱帝的準備。大勝後,孫權於公元229年正式稱帝,蜀漢派陳震慶賀,兩國約定平分天下
3 航海活動
公元230年,遣衛溫、諸葛直出海尋找夷洲(臺灣)及亶洲(日本),次年虜了臺島幾千人而回
公元232年,遣周賀、裴潛出海遼東,被魏將田豫砍了;公孫淵派使者稱臣
公元233年,再派張彌、許晏、賀達回訪;公孫淵砍了三人,獻給了曹魏
4 同年,孫權氣憤,於是打了次合肥,無功而回
次年,孫權與諸葛亮約定,三路進兵,敗退。該年諸葛亮病逝前線
根據這些資料,作下分析。
一個很大的方面,就是吳蜀兩國的關係。吳蜀兩國,表面上屬於盟國,明面上和暗中的較量還是不少的,爭鬥的很大一方面,則在荊州問題上。首先說明,歷史上沒有借荊州一說。要說借,也是東吳出於無奈,狐狸沒抓著還惹得一身騷,(赤壁之戰東吳出血比較大,卻被劉備鑽了空子,而劉備佔領的幾個郡稍微靠後,東吳則要直面來自於曹魏的威脅,蛋糕劃分不均,分的少的人當然有意見。)而劃給劉備南郡一部分用來讓劉備直面曹操。在諸葛亮和魯肅的撮合下,吳蜀關係這時候還是比較融洽的,而到了魯肅一死,東吳裡面搞起了動作,由於劉備集團對於零陵,武陵,桂陽等幾個郡的防守較為忽視,東吳趁機拿下了這幾個郡 ,劉備當然不幹,回來就要打,而東吳也不放手,這是北邊曹魏有了動作,雙方只能和解,劃湘水而治,劉備損失三個郡。個人認為,這個時候蛋糕就應該分的差不多了,但是,後面就有關羽大意失荊州,呂蒙白衣渡江,至此,蜀漢勢力就徹底退出荊州勢力,蜀漢損失的不僅僅是荊州這塊戰略要地,還有關羽的蜀漢“惟一”名將。而再後,劉備大舉伐吳,結果打的大敗,劉備自己也不久後撒手人寰。吳蜀的關係,可以說降到了冰點,雖然後面諸葛亮又繼續撮合兩國關係。但是問題是,鏡子破了,你拿膠水粘起來,不管怎樣也難以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何況對於蜀漢來說,還是這麼一個在背後經常捅刀子的盟友了。所以,從客觀上講,吳蜀聯盟同時出軍北上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不少,就算是一起出力,也不過太盡力,吳蜀兩國也一直在邊境防著對方,蜀國滅國時孫吳又暴露出了這樣的嘴臉。
第二個方面,就是看吳軍的戰鬥力了,經常有人說“孫十萬”,一個大經驗包。吳軍的陸軍戰鬥力,確實是不怎麼樣的,陸遜大破曹休確實是拿的出手的戰績,後面曹休也給氣死了。縱觀吳國的北伐,總是感覺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往往是動作大,而後草草收場,取得勝利不會再去擴大勝利戰果,失敗了也不會大敗。東吳也一直做著聯合遼東和其它地方的努力,但由於各種因素的阻撓,收效甚微。
第三個方面,則可能要從蜀漢北伐的收效來講了。事實上,在蜀漢的內部,特別是來自於較為保守的益州本土派的反對聲也是不絕於耳的,原因則與北伐的成績不無關係。而東吳方面很可能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北伐畢竟難度太大,看不見成績 很可能使人洩氣,從而不見兔子不撒鷹。而對於孫權來講,這時候的孫權也幾乎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那種雄才大略,天下英雄誰敵手的氣概了,反倒是有些昏匱了,他也已經稱帝,好像該自己能拿到的也都差不多了。
還有一個小方面就是感覺吳蜀兩國畢竟不是要面對赤壁之戰時不聯合起來就要被雙雙滅亡的燃眉之急,三國鼎立之勢已成,,哪個不想出力也是有情可原的。
-
5 # 紅塵囂囂皆是修行
關二哥事件後,兩國上上下下已經徹底失去互信!不是個別人可以扭轉,如同現在要中日聯合抗擊美國,你認為可能嗎?
-
6 # 矛與盾1949
二者沒有聯軍,是因為彼此不信任,但是二者是各打各的。赤壁前後,對荊州的瓜分就說明了這點。東吳認為自己是割據一方,搶多少地盤都是自己的。蜀漢認為天下是大漢的,自己是大漢的繼承者,佔領和未佔領的地盤都應該是自己的。瓜分荊州的事,開始於赤壁之戰,結束於劉備死於白帝城,前前後後許多事說明了這點。你如果瞭解歷史,且十分有思考能力,你就能明白這其實是“封建制”和“郡縣制”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對貫穿中國古代歷史始終矛盾,如吳三桂和康熙。成見很深,所以不可能有聯軍。但二者雖然沒有聯軍,卻是各打各的。簡單說,蜀漢從西南向東北打,東吳從東南向北打,物件都是曹魏,從這個角度,也不能說不是聯合。只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於從南向北進行戰爭,所以苦於沒結果而已。
-
7 # 中行偃
答:這個問題是從哪裡弄來的呢?孔明修書付費禕至建業,孫權鼎力支援,令陸遜、諸葛瑾屯兵江夏、沔口取襄陽,奈何陸遜呈報孫權的撤兵新城截擊滿寵的計劃還沒有到新城,就被魏明帝給截獲了,於是命劉劭謹防孫權的後兵;魏明帝自帶三路大軍齊破諸葛瑾、陸遜、孫權,迫使陸遜每日種菜…諸葛亮渭南進攻不利,又接到費禕東吳出師失利的訊息,於是,“長嘆一聲,不覺昏倒於地;眾急救,半晌方蘇”“吾心混亂,舊病復發,恐不能生矣!”我們也不知道諸葛亮到底有什麼舊病?至此,諸葛亮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可見,陸遜對諸葛亮何等的重要?何來的“諸葛亮為什麼沒有和陸遜聯合伐魏呢”?
-
8 # 迷蝶一夢
事實上吳蜀是聯合過的,但效果並不好,主要原因就是吳蜀也是競爭關係,都怕被背後捅刀子,三個國家的關係是很複雜的,鼎立這個詞很形象
-
9 # 文藝骨幹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水平。
不過,這個問題的假設是無法成立的。不要說陸遜不會主動配合祝賀餓,即使是孫權也無法讓陸遜主動離開江陵,離開西陵去進攻曹魏的。。
夷陵之戰後陸遜就是堅定的防守主義者,堅定地認為應當休養生息。他還認為曹魏有名臣輔佐,明君主政,不可伐。
如果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那就需要明確問題的主幹和時間截止點。否則,這個問題就會被無限擴大。。還有最核心的問題我們要看清,那就是,陸遜是怎麼想的。聯合,不可能一廂情願。
諸葛如果想聯合陸遜伐魏,那得是在陸遜成為呂蒙的實際接班人之後加上劉備去世之後,到諸葛亮去世前。時間段為223年至234年。也就是說,諸葛派鄧芝修好江東開始,到諸葛去世這個時間段。
劉備去世之前,孔明為蕭何的角色,負責後勤保障,實際上沒有更多軍事決策權,軍事決策都在劉備手中。因此,諸葛在此期間最多隻能建議而無實際軍事決策權。
理論上講,聯合江東,這是諸葛的一生想法,無論初出茅廬還是諸葛北伐,她都希望聯合。弱者聯合才能扛得住曹魏,這是蘇秦的理論。
但問題是,此時的陸遜跟諸葛已經不是一個層次,也不是一個發展階段了。
諸葛初掌大權,威信未立,尤其是軍事威信……陸遜卻功成名就且如日方升,紅得發紫,權勢熏天,。也就是說,諸葛除了政績還需要軍事業績,也就是說,諸葛還處於上升期。而陸遜卻已經功成名就,盆滿缽滿且國無二選。陸遜已開始進入“資本維護期”。而且陸遜還處於君臣敏感期,功高震主難免予人口實,,擁兵自重難免為政敵誇大。
諸葛雖然一直聯合,但應該看到,陸遜當時的角色和心理諸葛顯然沒有洞察。不要說聯合陸遜,即使是孫權很多時候也聯合不了陸遜。夷陵之戰之後,陸遜基本堅持著他的“國之蕃表”理論。堅持認為,江東的界限就在西陵,不應過分壯大。主張休養生息,養民,甚至反對與民爭利。
其實,陸遜是有自知之明且有幾分先見之明,他不想過分膨脹以免陷入死局。其實陸遜也看得很透。呂蒙在世的時候,不敢在淮南方向跟曹魏死磕,因為知道國力不行,更知道江東水軍不是路上騎兵的對手。呂蒙雖然強佔襄陽,但也不久就退出了。。以職業軍人呂蒙之善於抓住戰場機遇之能,尚不能前出襄陽,陸遜這個“書生”恐怕更有幾分猶豫。
陸遜接任之後,雖然江東有幾次大的軍事行動,但除了石亭之戰以外,陸遜都是積極防守絕不戀戰,更不擴戰。即使是石亭之戰,陸遜也是採用了最保守的打法,把曹休擊敗趕走就迅速回防。。即使是打襄陽那也是給孫權一個樣子,佯攻。。
陸遜不但看透了自己的發展空間,,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更吸收了前任的經驗,儼然就是一個老油條了。。。
諸葛聯合陸遜北伐,,蜀地運輸那麼困難,一旦蜀國進攻不利,而讓江東獨自盯著曹魏壓力。陸遜不會幹。且,陸遜若打曹魏,最多就是前出襄樊,關羽就是前車之鑑。
-
10 # 一丿瀬麗花
陸遜又不是傻子憑什麼幫老劉?以東吳的實力現在還不足以單方面抗衡任何一方唯有三國鼎立才是上上策!滅掉任何一個東吳的好日子就到頭兒了!蜀國強就聯魏伐蜀魏國強就聯蜀伐魏!
-
11 # 滄海一滴
自從東吳偷襲佔領荊州,劉備伐吳在夷陵慘敗以後,吳蜀兩國就不再是盟友了,關係基本破裂。即使後來諸葛亮著力恢復受損的兩國外交關係,也是收效甚微。兩國是互相提防,同床異夢,虛與委蛇,面和心不和。彼此都心知肚明,再也不可能回覆到從前的關係了。諸葛亮也絕對不會忘記東吳背信棄義在背後捅刀子的惡行!但他意在北伐,知道孰輕孰重,不會去自相殘殺壞了北伐的大計。其實仇怨結得太深,根本就化解不了。只是大敵當前,誰也不願意公開地撕破臉皮罷了。不然就會被外敵所乘。基於以上因素的制約,諸葛亮不可能與陸遜合作共同伐魏。不然東吳再來一次背後偷襲捅刀子,諸葛亮就哭天無路了。東吳這樣的盟友,絕對是靠不住的。同樣的錯誤,他肯定是不會重複的。教訓太慘痛,太深刻了!
-
12 # 歷史春秋網
其一、諸葛亮實際掌握軍權是在劉備去世後,之前蜀漢集團一直是劉備說了算,關羽的地位也比諸葛亮高。這時侯不存在諸葛亮聯合陸遜伐魏的問題。諸葛亮掌握軍權後,蜀漢因為關羽被東吳所殺、劉備伐吳失敗、荊州全部被東吳搶去而成為仇敵。雖然諸葛亮派戲芝去修復關係,但這麼大的裂痕不可能讓兩國同心協力。
其二、蜀漢內部對於北伐也有兩派意見,來自於較為保守的益州本土派是反對北伐曹魏的。打不打都不能形成完全的統一意見,何況與東吳聯不聯及如何聯的問題。吳蜀兩國畢竟不是要面對赤壁之戰時不聯合起來就要被雙雙滅亡的燃眉之急,三國鼎立之勢已成,二國各懷心腹事,面和心不和。有危難時聯一下,沒有危難時就各幹各的。
其三、蜀漢自認為是漢朝正統,國小牌子大。東吳相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兩國的天下觀實際上是不同的。沒有共同的信仰,怎麼會協同作戰呢;只不過出於共同的危機感,兩國不能分裂。如果分裂則唇亡齒寒。
其四、蜀漢與東吳非但不能協同作戰,聯合伐魏,而且互相提防,有後顧之憂。稍一疏忽,荊州的悲劇又會重演。所以在三國幾十年的戰爭中,其實蜀漢與東吳都是伐魏的,只不過是各自為戰,都打魏國,但自己打自己的,缺乏協調性。所以常常被魏國各個擊破,化險為夷。三方各有勝負,但動搖不了根基。
-
13 # 路衛兵
怎麼沒聯合呢?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五丈原那次,就“遣使約吳同時大舉”,跟吳國一塊兒打的,這個在《資治通鑑》中有明確記載。當時陸遜也有參加,而且出兵路線還真就是荊州方向。結果還是失敗,諸葛亮也死了。
這次北伐諸葛亮做了充分準備,10萬大軍出褒斜道,然後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駐軍屯田,準備打持久戰。孫權接信後也積極響應,兵分三路伐魏:自己親率10萬大軍為中路,從巢湖口出發進攻合肥新城;陸遜、諸葛瑾率1萬人馬為西路,進兵江夏、沔口,直指襄陽;將軍孫韶、張承為東路,進軍廣陵、淮陰。吳國這次出兵比蜀國還多,用曹魏將軍田豫的話說就是“悉眾大舉,非圖小利”,不能說沒誠意。
兩線作戰,魏明帝曹叡把重點放在了防吳上。都督揚州諸軍事的滿寵一度想轉移合肥守軍,引東吳兵到壽春決戰,曹叡不同意,說合肥、襄陽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必須守住。之後登龍舟御駕親征,給滿寵打call。對於西線,曹叡一方面增加兵力,派秦朗率2萬人馬馳援;一方面對司馬懿做出以逸待勞、堅守不戰的指示。為防意外,還派特使辛毗過去節制司馬懿。
孫權攻打合肥並不順利,士兵水土不服生病的很多,攻城器械也被燒燬,侄子孫泰還壯烈犧牲了。曹叡的先遣軍到達後大造聲勢,孫權感覺不妙便下令撤軍,東路的孫韶也隨即回吳。陸遜、諸葛瑾也想撤兵,又怕軍心渙散被曹軍鑽空子,便做出全力進軍襄陽的架勢,誘開魏軍主力,然後以打獵為藉口,掃蕩了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等地,“斬獲千餘人而還”,算是找回了點面子。
吳國撤兵,魏國將士覺得御駕親征是個好東東,攛掇曹叡再去長安督戰。曹叡說不用,有司馬懿就夠了,讓他繼續跟諸葛亮耗。諸葛亮拿女人衣服取笑司馬懿,刺激他出戰,司馬懿不上當,為了穩定軍心還跟辛毗演了把雙簧:一個假裝氣呼呼地要出戰掙面子,一個拿著詔令堅決不讓挪窩。耗了100來天,最後把諸葛亮給耗死了。
吳、蜀聯合的衝擊力還是很大的,否則曹叡不會御駕親征。但這種聯合比較鬆散,屬於各自為戰,缺乏協調聯動。最重要的是心不齊,諸葛亮死後孫權立刻在吳蜀邊界的巴丘增兵,蜀國也隨即在永安增兵即是證明,各有各的心思。吳、蜀若搞一次像樣的聯合,打敗魏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
14 # 魚zhi樂
因為諸葛亮實力不夠 初次北伐和陸遜相約 結果曹魏根本沒想過蜀漢敢北伐 一心只在孫吳那 結果諸葛亮屁顛屁顛回家了 陸遜還在奮戰 戰果比諸葛亮還大 那以後諸葛亮北伐規模越來越小 簡直就是打秋風了
-
15 # 九天閒雲鶴
吳蜀的結盟完全是為了自保,因為有一個共同的威脅——魏。吳蜀既互相需要又互相提防,他們需要的是均勢,要打破均勢都希望是自己打破,一旦哪一方打破了均勢,另外兩方就會重新聯合起來。比如諸葛亮兵出祁山,拿下了長安,直接威脅到曹魏的生存,吳魏肯定會再次聯合對付蜀漢,這都是自身安全的需要……
回覆列表
因為襄樊戰役,呂蒙不僅僅是賣隊友坑隊友,更直接放大招乾死了隊友。後來備哥要替關二哥報仇發動了夷陵戰役,結果又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雖說後來迫於形勢兩家和解,但是別說什麼聯手伐魏了,雙方心裡話都是隻要保證我和曹魏幹仗的時候你別來背後插我兩刀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