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舉個例子:假如你是旁觀者或受害者,遇到這個或發現的問題感到不解(發懵),你在網上提問讓大家幫你解惑。結果有人就直接攻擊到你身上,說你有惡意,培養水軍之類的。你對這種人怎麼看待?他們是分辨能力差,還是?
6
回覆列表
  • 1 # 愛寵君

    謝謝邀請!語言攻擊也屬於人類攻擊行為之一,是人的“登峰造極”的智慧的特有攻擊模式。每個人的人格不一樣,人格完整的人可以很好的處理人和人衝突,不至於憤怒或者攻擊,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這個素質,所以,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攻擊模式,包括不限於-- 直接肢體攻擊、吵架直接攻擊、隱匿的語言攻擊等等。

    現實中的不平等,讓人的性格變得暴躁,也無法用同理心去換位思考。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安中。能緩解這種感覺的一種方法就是讓這種不安轉嫁給他人。比如到網上罵人。

    技術門檻的降低導致網路上的主體改變。以前上網的都是有技術有文化有經濟基礎的人。這樣大家能在同一層面上交流,或者至少止於語言暴力。但是技術門檻的降低,讓網路社會魚龍混雜,因此,出現語言暴力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喜歡用攻擊性語言攻擊他人的人通常是出於內心的自卑。因自卑而敏感、易怒、多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不經意的言談舉止所刺激,於是只能用近乎自傲的攻擊掩飾自己內心深處的脆弱。人們所為之憤怒的根本,是自己的無能。

    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但又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在他們心裡,似乎只要有不合主流的行為,就會有一堆人上趕著抨擊你、規勸你走上正路,而這種攻擊性語言,常常會打著善意的大旗,更讓人難以招架。

    歸根結底,人們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引發攻擊性語言的心理,還是因為尊重觀念的缺失。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往往是一個問題的兩面。一個人多大程度尊重他人,很多時候,就是多大程度尊重自己。而尊重他人可以體現在尊重對方的觀念,尊重對方的付出,尊重對方的權益等。

    如果有人對你進行肉體上的傷害,你可以去叫警察。進攻者給你留下的傷痕是你遇害的有力證據。然而如果你遭到語言暴力卻截然不同。除非有人當眾造謠誹謗你,你一可以去告他誣陷罪.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機構可以為你伸冤叫屈的。語言的戕害難以隘於言表,它會滯留在你的心靈深處,因此你得到同情的機會微乎其微,更不易得到幫助。

    更糟的是,語言暴力常常很難察覺。你也許知道自己在受難,也可能模糊地意識到了自己為何而受難,但由於語言暴力的襲擊往往十分隱蔽,所以你也許會去責怪自己而不去責怪對方,這會使你更加痛苦。

    語言暴力的行兇者一般喜歡尋找那些軟弱可欺的人作為施暴的物件。因此必須學會去識別語言攻擊的跡象,清楚並及時地察覺到自己在遭受攻擊.甚至在攻擊者還沒有將惡毒的語言說出口之前,就應該意識到一些微妙的暗示。

    語言的自衛是一種紳士藝術,是防禦暴力的一種方式。因此,可以用恰當的言辭抵禦進攻,回擊應該恰如其分.不僅要恰當地選擇詞彙,而且用詞的程度也應講究。語言的自衛過程應該“適可而止”。任何時侯你都毫無理由去進行過分的回擊。

  • 2 # 荊棘果的愛情

    首先,我不反對語言攻擊,言論自由。別人有權利發表他的看法和觀點,就算說的有時候過激了,但是我們站隊立場就OK!

    其次,修養問題,素質決定了他的語言態度。所以大可不必在意!

  • 3 # 人生對對胡

    這種事情還得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一笑了之,哈哈,不會和攻擊我的人一般見識,但是,不管是誰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別人惹了你,你還會無動於衷嗎?提個建議:把握好度,別讓自己吃虧就好。

  • 4 # 深度--廣度

    語言攻擊本來就有真,有假。有實,有虛。你聽到後,要怎麼對待?怎麼處理?處理語言攻擊比語言攻擊更重要。語言攻擊,有情緒發洩性的不滿,有暴躁發洩性的不滿,有陰謀轉嫁的挑撥,有耍手段利用的因素,又傳聞傳播性的人云亦云,有網際網路的摘錄,還有街頭巷尾的議論。屬於哪一種,什麼性質,怎麼處理,是比語言攻擊本身更重要的。

  • 5 # 菲凡一生

    其實那些攻擊我的人,真的那麼心疼自己老婆,為什麼出軌率那麼高,離婚率有增無減呢?

    在背叛老婆的時候,怎麼不想想曾經因為老婆被打而英雄救美過呢?

    男人只看見自己孕婦老婆被人打了一巴掌,想想如果你老婆不是對別人進行了過分的“語言暴力”,人家氣不過才會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來打你老婆一巴掌,並且人家是打完了,老公也把服務員提出數米洩憤,才說是自己三個月身孕的孕婦。大家一面倒說我冷血不該評論他們服務員和顧客的這種“以暴制暴”的方法不妥,並且也有謾罵聲,我只想說所有事情都是雙面性的,不要被表面矇蔽了。

    而且我的回答是比較中肯的,不然也不會被推薦至首頁。面對攻擊過我的人表示漠視!無所謂別人怎麼說,都在乎那不得氣死了。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 6 # 半導體209370915

    不搭理,不參與。網路暴力還少嗎?!如果我是那個網路暴力的受害者,先躲,就當他們是放p,或者會叫的狗。如果狗還會追著咬了,拿起武器,用打狗棒打狗,最合適不過了。

  • 7 # 情關鄉土

    說起語言表達,我想起《奇葩說》,馬東說過的一句話: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話語的意思千變萬化,語境不同,有時候也會影響受眾對話語的理解。

    根據你描述的問題來看,其中出現的現象是如今網路上非常常見的。網路上發言的成本太低了,每個人對話語的理解都從自己的主觀出發。所以難免會發生分歧。

    就算是在現實生活中語言稍有偏頗,也會攻擊到身邊的人,更何況在網路上語言以文字的方式呈現。

  • 8 # 水說心理話

    現在,這種語言攻擊在網路上十分盛行,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噴子”;所謂噴子並非是指用激烈言語來表達自己觀點的人,而是在不明真相、顛倒黑白、無知無畏的情況下發表偏執、錯誤觀點的人,這些人看似有著自己的明確觀點,但是卻犯了一些思維認知上的錯誤。

    過分概括:在一些新聞媒體的報道中,總是將一個複雜的事件很簡單的描述出來,或者是一些人從來不去看到事件全貌就先發表看法,就導致了這種思維錯誤的發生。還有一些人,他們曾經經歷過類似的事件,所以,他們認為即使自己只看了一點就用自身經歷來去判別,但是針對這件事情,他們其實並沒有看清全部真相。就像是,如果一隻狗咬了人,那麼,全部的狗都應該殺掉一般。

    道德綁架:這也是十分常見的,人們總是站在和自己無關的事件邊緣,用自身的道德感和觀念來去評價一個事件,但是這些人卻很難去客觀分析事件背後的一些過程以及人性本質上的問題。他們就像是道德判官一樣,抨擊著別人。

    總體來說,發表這些觀點的人,我可以很肯定的是,他們在生活中也是一些很少反思和進步的人,所以,他們無法形成客觀的思維認知,而這些思維錯誤也將讓他們很難做到符合年齡的心理成熟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蜜蠟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