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我13叔
-
2 # 三四
織紋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織紋螺的外形特徵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厴約指甲蓋大小。織紋螺是一種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外形特徵
貝殼小形,紡綞型,殼表有光澤。外唇通常肥厚,內壁有一些小齒。水管溝明顯。
口蓋角質,矩形。齒舌狹舌形,中央齒缺乏齒尖。色彩變化多,數量極多,常用來加工藝品。 殼小,呈菱形,體層梯狀,質厚。殼表光滑,色澤多變。殼口白色,狹窄,外唇厚,外唇內壁有齒狀刻紋。殼口小,角質。
備註 本種與花麥螺Euplica scripta相似,但後者的外唇肩部向外擴張,口內唇有紫斑。
織紋螺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食用織紋螺(去殼)的多是東南沿海地區,在福建莆田民間甚至還流傳著吃螺過節的習俗。主要生活在近海邊的泥沙地和礁石附近。每年端午前後,這種螺生長成熟。
主要毒性
近期中國不少地方都發生因食用織紋螺而中毒的事件,造成人員中毒死亡的嚴重後果。溫嶺市、玉環縣近年曾連續發生幾起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但部分群眾仍心存僥倖地食用,給食品衛生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有關資料表明,織紋螺本身無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長環境中獲得的,是由於織紋螺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長過程中附集了有毒藻類的一些神經麻醉毒素。
近年來,由於海水養殖及工業廢和及生活汙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南海、東海、渤海和黃海均在不同的季節頻繁發生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類有些能夠產生毒素,織紋螺由於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質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織紋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痺性貝類毒素,類似於河豚魚毒素,中毒病人主要成神經性麻痺症狀,死亡率較高。
由於海洋環境受到汙染,“赤潮”頻發,使織紋螺體內“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經檢測,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0.9毫克,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很可能致人死命。織紋螺因其體內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後會因神經傳導中斷而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主要事件
2007年4月7日晚,6位患者陸續走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急診室,就在兩個小時前,他們是聚餐的同一桌食客。這是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兇手”是織紋螺。
每年夏季都是織紋螺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往年福建省的其它地區就有發生過織紋螺中毒的事件,中國國家有關部門已明確禁止銷售經營織紋螺。
2012年7月10日,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預警,提醒公眾慎食織紋螺,以防中毒事件發生。連日來,浙江發生因購買食用織紋螺而導致中毒的事件,並導致1人死亡。在溫州的瑞安市,連續兩日有8人因食用織紋螺中毒。這8名中毒患者送醫時都出現了四肢乏力、口角歪斜、呼吸困難、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呼吸衰竭。經醫院檢查,此前均食用過織紋螺。經過搶救,目前7人已脫離危險。
據瞭解,織紋螺引起中毒死亡率極高,且沒有特效解毒藥物。目前,浙江省食品安全辦已緊急通知全省各地,要求全省各農貿市場、菜場禁止出售織紋螺,餐飲單位禁止採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並要求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嚴格執行食品原料索證制度,查驗原料是否符合食品衛生要求。
2012年7月20日,衛生部發出通知,要求禁止銷售和食用織紋螺。衛生部提醒,誤食織紋螺後,如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中毒症狀的,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
織紋螺種類繁多不易辨別,若自己不懂得辨別,建議不要購買食用螺類產品,誤食織紋螺後,如發生口唇麻木等類似神經系統症狀的,須立即到醫院就診。現在織紋螺體內的毒素,還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
2014年10月27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發現仍有織紋螺在市場銷售,且抽樣檢出含有高含量河魨毒素。河魨毒素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潛伏期一般在10分鐘至3小時。該毒素對熱穩定,煮沸、鹽醃、日曬等均不能將其破壞,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禁售
2012年7月20日,由於浙江等地發生多起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織紋螺中毒,衛生部發布通知,要求禁止銷售和食用織紋螺。原衛生部2012年公告(2012年第13號)明確要求,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
-
3 # 阮光鋒
結論:是的,你們愛吃的織紋螺,的確可能有劇毒,如果不小心吃到,一顆就可能致命。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
1.織紋螺是什麼?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甲錐螺。織紋螺的外表看上去是螺絲狀外殼,有螺旋部和體螺層兩部分,螺旋部尾部較尖,體螺層較大,整個螺體細長,長度約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約指甲蓋大小,殼面常具有1~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
據統計,織紋螺科全世界約有400種,中國沿海有多達60餘種,南、北沿海均有分佈,但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沿海。
織紋螺裡有什麼劇毒?
織紋螺含有河魨毒素,易導致食物中毒。
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大幾十倍,它可以麻痺人的神經,導致肌肉麻痺。經檢測,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說,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就有可能致人喪命。
一旦中毒,潛伏期只有半小時到3小時,死亡率大約50%。人中毒後首先會有腹痛腹瀉等症狀,隨後手指、腳趾發麻,嘴唇、舌尖發麻。再然後會有四肢無力、走路不穩、說話不清、視覺模糊、四肢麻痺、呼吸困難等症狀,最終病人會死於呼吸肌麻痺。
織紋螺中的河豚毒素從哪裡來?
織紋螺本身其實是沒有毒的。那麼河豚毒素從哪裡來呢?
河豚毒素並不是由於這些動物產生的,而是由於海洋裡的細菌產生,在海藻上沉積,然後透過食物鏈富集,進而進入河豚、織紋螺等的動物體內。
織紋螺的主要食物的藻類植物。如果它吃了帶有毒素的藻類,毒素就會體內富集,從而成為有毒的生物。織紋螺吃岩石上有毒藻類的時候,實際就是毒性逐漸聚集的過程。而且,隨著海洋環境的汙染,如赤潮的頻發,就更容易在織紋螺體內蓄積河豚毒素。
----------------
-
4 # 飛行家J
這是絲螺嗎?那麼多里面不能有幾隻別的嗎?? 這也分辨不出來啊。。。。不知道吃過多少次了啊。。。以後不敢吃了啊
-
5 # 爆炸營養課堂
織紋螺是一類螺的總稱,俗稱海螄螺、麥螺或白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或泥沙底部。每年4月—9月為織紋螺旺汛期,也是其毒性最強的時候。之所以毒性如何強烈,因為它含有河豚毒素,一般的烹調溫度很難將其破壞,而且至今沒有特效藥!沒有特效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過風險警示:食用織紋螺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潛伏期一般在10分鐘至3小時。該毒素對熱穩定,煮沸、鹽醃、日曬等均不能將其破壞,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
6 # 廈門旅遊美食全攻略
作為愛吃的海島青年,最幸福的事情無疑就是那些海洋美味逐漸豐滿的身軀。
其實織紋螺是中國沿海最常見的一類螺,青島、浙江、福建等沿海基本都有食用織紋螺的習慣,可以說華人吃這個玩意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
海螺螄、海瓜子、麥螺、白螺,說起這些名字廈門人應該更為熟悉。春夏之交的季節,織紋螺簡直就是各種海鮮店必備的美味,甚至在福建的莆田民間甚至還流傳著吃螺過節的習俗。
織紋螺聽了想打人,有毒不過時它們吃錯了東西而已。
有人一定很奇怪,同一種螺常常是別人之前吃沒事,怎麼後來吃就中毒了?其實織紋螺本身是無毒的,只是攝食有毒藻類,富集和蓄積藻類毒素而被毒化,使織紋螺體內產生一種名為“石房哈毒素”的有毒物質。在受汙染的海洋裡,織紋螺體內“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
有些人不認識織紋螺,甚至把一些織紋螺的品種當香螺食用。
織紋螺形似圓錐體,大小與指甲蓋相仿,盤旋8層,基部收縮。它的尾部較尖,螺體細長,長度約1釐米,寬度約0.5釐米,殼面常具有1—3條紫褐色或紅黃色螺帶,肉體為淡黃色,光品種就多達11種以上。
雖然國內已經明文規定任何食品單位不得采購和加工織紋螺,但一些店主還是會把它賣給熟客,或者充做其他螺類出售。有些人更是鋌而走險懷著僥倖的心理來食用,還列舉一些能食用的織紋螺種類。
臻府建議不食用織紋螺。
織紋螺的種類之多,又如何分辨哪些是可食用的呢?就算是可食用的織紋螺,但又如何確定這批螺的產地是否受汙染,口舌之快,不如珍惜生命。
畢竟一顆受汙染的織紋螺毒性就非常強,幸運的靠進行催吐、洗胃、加快排洩可以撿回一條小命,但因為神經系統中毒,有癱瘓的風險;重則就小命玩完了。
吃食品吃正規,吃海鮮也一樣。
廈門吃海鮮建議到專業誠信的海鮮餐廳就餐,在此推荐臻府蒸汽海鮮。
新鮮海味源自優質無汙染的東山島海域,自家漁船捕撈保證海鮮質量。
最重要的是同批海鮮,臻府店內的員工與您共同食用,畢竟臻府只賣大家都愛吃的優質海產。
吃海鮮,吃臻府
新鮮、優質、安全、健康,無汙染有保障
至於其他的?還是祝大家好運吧。
-
7 # 八鮮過海
八鮮姐告訴:織紋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織紋螺的外形特徵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厴約指甲蓋大小。
織紋螺是一種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國家衛生部已明令禁止銷售經營織紋螺。
不過,不少食客認為其味道鮮美,為了這一口仍會鋌而走險,飯店、商販則偷偷出售。
醫院每年總會收治幾個!
在寧波鎮海區,愛吃割香螺的人較多,零星也有大排檔違法銷售。當地醫生說,當地小飯店確實有賣這個螺,中毒前期除了發麻,還會噁心、嘔吐。
醫生提醒,這是神經毒性,至今沒有特效藥。這幾年醫院對病人多數是採取催吐、排洩、洗胃等辦法,加快新陳代謝,儘量少地讓人體吸收。好在總有人中招,但沒發生過死亡的病例。
“當地老百姓都知道,總覺得吃了會沒事。一旦真有事,也會很早自己就跑醫院來了。” 醫生提醒,一旦有中毒症狀要及早就醫。
別吃了,尚無解藥!
當然,僥倖沒事不代表織紋螺可以食用。
早在2012年,衛生部就發公告稱:浙江等地發生多起因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事件。織紋螺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引起織紋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
吃一顆就可能致命,以下是各種織紋螺的形狀:
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中的患者,早期表現為口唇、舌、指尖發麻,眼瞼下垂。不久即可出現消化道症狀,主要有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便血,進而出現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無力或肌肉麻痺、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症狀。重症者出現癱瘓、言語不清、聲嘶、紫紺、呼吸困難、神志不清、休克,最後因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
8 # 朱毅
織紋螺有毒嗎?為什麼有人吃了沒事?
織紋螺沒毒嗎?為什麼中國禁止銷售?
要想弄明白上面的問題,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織紋螺是學名,它又叫白螺,割香螺、海絲螺、甲錐螺… …海螄螺叫得相對比較普遍。一定要記住這些名字,方便以後看到聽到了躲遠一些。
織紋螺種類繁多,一般外觀多是圓錐形,螺層上有縱肋條,與螺肋交叉形成網狀紋或方格狀紋,類似織紋,所以叫作織紋螺。
織紋螺體內有什麼毒?這個至今也沒個確切的說法。普遍認為它的毒素成分是河魨毒素類毒素,不過麻痺性貝類毒素的中毒症狀跟它也是極其類似,因此也有人認為織紋螺體內的毒素主要是麻痺性貝類毒素。不管它是何種毒素,我們要明白的是,一般烹調沒辦法破壞這種毒素,一旦中毒,發病急,潛伏期特別短,最短只需要5分鐘,最可怕的是,死亡率還特別高,不管國內還是國外,還沒有什麼特效療法。
它這麼毒,為什麼有人吃了會沒事呢,難道有神功護體?
織紋螺古怪的地方在於,一般人們認為它是沒有毒的,毒化是由於攝食有毒藻類,也有可能是其它有毒物質,根據中毒事件的統計分析,織紋螺的毒性與生活海區、生長季節甚至種類有密切關聯。比如從每年中毒事件爆發的時間來看,是從南到北逐漸推遲,多發生在每年的5月份至9月份,如果當地水域汙染嚴重的話,中毒事件相應也多一些。
同一片水域的織紋螺,在不同季節可能毒性大不相同;同一季節的織紋螺,出自不同水域,毒性也可能迥然相異,所以你偶爾吃一次,可能安然無恙,但這不代表你以後吃也沒事。
正因為織紋螺的情況如此複雜,普通人根本沒辦法區分它是不是帶毒,一旦中毒致命率又高,監管部門乾脆就一刀切,禁止販賣出售。早在2012 年,原衛生部就公佈《關於預防織紋螺食物中毒的公告》,其中明確要求“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得采購、 加工和銷售織紋螺” 。
監管部門只能監管市場,如果你自己下海採來自己吃,那是沒人攔得了你的。考慮到織紋螺大機率帶毒,建議你不要碰這個運氣,為了一口吃的,冒著生命危險,太不划算了。
據台州市市場監管局訊息,近日,臨海市場監管局聯合市公安局開展了“織紋螺”大排查行動。成功查處並移送刑事案件5起,刑事拘留6人。當地部門表示,經相關權威部門檢測,吃一顆織紋螺就有可能喪命,但一些經營戶仍在偷賣織紋螺。
回覆列表
織紋螺(英文名Nassariidae),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小黃螺、甲錐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織紋螺科。織紋螺的外形特徵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厴約指甲蓋大小。織紋螺是一種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後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國家衛生部已明令禁止銷售經營織紋螺。
由於海洋環境受到汙染,“赤潮”頻發,使織紋螺體內“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經檢測,該毒素對人體的經口致死量為0.54—0.9毫克,一顆小小的織紋螺很可能致人死亡。織紋螺因其體內含有“石房哈毒素”,人食用後會因神經傳導中斷而中毒,可引起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