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510男士短褲

    7.62比較好,狙擊射程400∽800米,槍重也適中,便於攜帶。大口徑步槍較重,後坐力較大,帶彈量也不是很多。小口徑步槍射擊距離一般不超過400米,適合近戰。

  • 2 # 兵工科技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沒有定論。

    十五世紀初,隨著鋼鐵冶煉技術的進步,歐洲人制造出了人類早期步槍--“火繩槍”。這種槍的口徑在17毫米左右;到了十六世紀,人類對點火裝置進行了改進,“火繩槍”被點火方式更加簡化的“燧發槍”取代,由於“燧發槍”的射速明顯提高,所以武器的口徑也相應減少到13毫米左右;十九世紀40年代,德華人成功研製出了“德萊賽擊針後裝槍”,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子彈從槍管後端裝入並用擊針發火的問題,但這一時期步槍的口徑也多在11-18毫米左右;十九世紀00年代後,無煙火藥得以在步槍上廣泛使用,使步槍口徑銳減到6-9毫米之間。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至冷戰初期這段時間,發射中間口徑槍彈的步槍以其射速高、槍身短和質量輕逐漸為世人所接受,於是7.62毫米口徑步槍開始唱主角。比如;從1953年開始北約各國統一採用口徑為7.62毫米TATO彈。華約各國則以7.62毫米M43彈為通用口徑彈。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至上世紀末,小口徑步槍開始異軍突起,因為採用小口徑的步槍有比中間型口徑步槍更多的戰術技術優勢,比如:有輕型步槍和衝鋒槍的綜合性能;可使武器系統大幅度減輕,而突擊性又相對提高;槍彈在近距離上殺傷威力優於中間型槍彈等等。於是,北約與華約國相繼把5.56毫米(北約SS109彈)、5.45毫米(俄AK74彈)小口徑槍彈列為各自步槍標準制式彈。中國也把5.8毫米(中國產DBP95彈)小口徑槍彈列為新一代步槍的制式槍彈。顯然,這一時期5-6毫米之間的小口徑槍彈成為步槍主流口徑。

    雖然小口徑槍彈的確立為步兵班用武器實現輕量化、彈藥通用化和小口徑化奠定了基礎,並導致了輕武器裝備在世界範圍內的更新換代,但是,包括當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三種小口徑彈在內的任何一種小口徑槍彈都不是人類最終的目標。因為現行小口徑槍彈都存在著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限,比如小口徑彈對中遠距離目標殺傷力明顯不足;彈頭質量輕,導致受外界條件(主要風力影響射彈執行軌跡)影響大;彈頭穿透能力弱等等。

    在近期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幾場區域性戰爭中,10毫米以上大口徑步槍又開始鋒芒畢露,於是,又有些軍事評論家開始預測說:隨著各國軍隊機械化、資訊化程度不斷提高,步槍將傾向於在中、遠距離上能夠毀傷各類輕型裝甲目標及擊穿著防彈衣計程車兵。進而認為,步槍口徑應在10毫米以上為宜。

    可見,關於步槍口徑多大最好的問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即便現在流行的幾種步槍口徑(5.56毫米、5.45毫米5.8毫米等),也只是人類發展到這一階段的“適當”選擇,而決非是“最終”選擇。

  • 3 # 瓜皮大戰麻瓜

    步槍口徑這個問題,如同我以前回答的手槍口徑問題一樣。首先列舉幾種口徑美國及歐洲大部分5.56口徑。代表作美國M16。俄羅斯7.62口徑,代表做AK47槍族。中國95式5.8口徑。各國口徑不一,至於那個最好。我想說的是看作戰環境來決定。說環境前分析一下大小口徑的優缺點。如大口徑代表AK47是全世界造的及仿造最多的步槍。具備射程遠,殺傷力大,易保養造價便宜。最值得一提的是殺傷力,因為7.62口徑基本前胸進後背出就是一個碗大的血窟窿。打在身上人基本就廢了。大家千萬別相信電影身重數槍還在跑。AK的殺傷力真不是假的。因為大口徑射程還比一般步槍遠。但是缺點也就出來了,口徑大後坐力也不是蓋的,連射槍口上跳的厲害。近距離速射精度差。士兵使用很累。再說M16由於採用小口徑。優點後坐力小近距離速射精確度高。士兵疲勞度低。但是由於口徑小,造成的射程不是很遠,同時殺傷力不足,而且小口徑的槍太過於嬌氣。舉個例子吧,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中。有很多美國大兵反應。經常看到對方中了好幾槍還跑了。為此給美國大兵鬱悶壞了。美軍不得不啟封了對越戰爭中封存的M14,以加強殺傷力。配合M16共同使用。說到嬌氣大家還記得美軍在伊拉克戰場,每個大兵槍管都套一避孕套嗎?因為M16小口徑,力求精度造成進一點沙子都打不出來。伊拉克風沙大。愁壞了美華人。最後說一下中國95。5.8口徑不算大也不算小。精度後坐力也可以。屬於居中這麼一款槍。由於在世界裝備只有中國。沒怎麼經歷戰爭。不做過多評價。歸根結底步槍口徑沒有絕對大好還是絕對小好。看戰場環境。沙漠山林作戰環境艱苦,要求槍皮實隨時能打響。肯定大口徑,如果城市巷戰近距離肯定要求精度高速射性好。沒有絕對的好壞。適應作戰環境才是最實用。謝謝悟空問答邀請

  • 4 # 輕兵器愛好者

    其實步槍口徑這個東西沒有一個確定的最好的一個值,就像一個人問有什麼車最適合開一樣。不同的情況下使用不同的口徑才是最好的。

    在二戰之後,人們就發現,全威力步槍彈的穿透力太大,而其在近距離只會一槍穿個洞,而不會造成太大的殺傷。於是在二戰後期,德華人就開始使用中間威力彈了,而這種子彈有著超過沖鋒槍手槍子彈的射程以可以滿足稍遠距離的作戰需求,而在二戰之後,蘇聯人也開始使用這種中間威力彈。而在中間威力彈挑戰了世界20年之後,新型的小口徑步槍彈出現。這種子彈,原設計只是為了減輕重量,但是後來才發現,小口徑對於中間威力彈就是徹頭徹尾的碾壓。由於小口徑的原因,子彈可以在同一的重量下做的更細更長,這樣子彈的彈道係數就會較高(M43 7.62*39 彈道係數為.225, 美軍xm855 5.56*45彈道係數為.304)。從而子彈可以飛的更遠,更直。

    但是呢小口徑依然存在著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子彈的彈道係數無法提升像5.56這種口徑的子彈(.224)要想達到3000的初速,彈頭最大也只能達到77格令的彈頭。從而彈道係數就好像被一層無形的牆卡死在0.5以下,而使用30cal這樣的彈頭,子彈的彈道係數推上0.5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而為了滿足1000碼內更好的彈道與更好的精度,美軍又開始悉心研究6.5這個口徑,也就是一個夾在5.56與7.62之間的口徑,由於其較小的彈頭直徑,所以不需要像30cal那樣180gr以上的重彈,只需要140gr就可以達到非常優良的彈道。

  • 5 # 前沿陣地

    其實與其說是步槍的口徑,還不如說是步槍所採用的彈藥,這才是有著決定性意義的。

    就拿二戰來說,德軍裝備的都是毛瑟98K步槍,使用7.92X57毫米全威力彈,射程遠威力大。但是這也制約了其用於單兵自動射擊武器,比如FG42傘兵步槍,就存在著射擊後坐力過大的缺陷。而二戰中,交戰距離一般都在400米左右,更需要的是可靠的強火力,後來7.92X33毫米短彈出現,配套的MP44突擊步槍實戰效果就很不錯。

    冷戰中,蘇聯也開始採用中間威力彈,實戰效果要比此前的7.62X54R步槍彈更好,更加適合用於自動射擊,而且可控性更好,其伴隨著AK系列步槍成為了經典武器。

    後來美國的M14步槍落後於AK,同時,美國發現小口徑彈藥的實際作戰效果也並不差,於是開始裝備M16系列步槍,引領了世界單兵武器的小口徑化浪潮。但是小口徑雖然有載彈量更大,殺傷力並不亞於中間威力彈等彈藥的優點,但是其依然不是最好的彈藥。

    美軍在阿富汗等戰爭中,就感到小口徑槍彈的射程和威力不夠,於是重新裝備M14步槍並加以改進繼續使用,這才讓美軍的基層火力得以提升,至今美軍依然裝備這種使用7.62X51毫米彈的武器。因此可以說,沒有最好的彈藥,只有在不同條件下最合適的彈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網站可以把自己總結的習題上傳供別人下載賺取下載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