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星辰夜風

    早就想寫李清照,但用短短千字寫完一個人的一生,我覺得未免太殘忍了些,更何況還是一代才女。

    我只能用時間鏈、她的詞串起她的璀璨而又悲苦的一生。

    李清照出生於泉城濟南的一個文人世家,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得意門生,,“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家中藏書甚多。母親出身名門(祖父是狀元)可惜早逝。

    16歲,成名

    清照受父親影響,16歲便因為一首詞名滿京城(今開封)。就是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8歲,初嫁

    18歲嫁給了21歲的金石收藏家趙明誠,夫妻二人琴瑟和諧。

    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寫道,當時趙還在做學生,二人生活貧寒,過的節儉。初一、十五趙回家便會將衣服典當了去相國寺市場買了碑文和水果,二人邊觀賞新買回來的藏品邊吃水果。遇到買不起的書畫,二人就借來觀賞一晚再歸還。

    相國寺是當時京城開封最大的寺廟,也是繁華的市場,米芾、蘇軾等文人大家都是這裡的常客。

    那時的清照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21歲,離別21歲 清照的父親因北宋朋黨之爭被罷官,清照回到原籍。清照求趙明誠的父親救救自己的父親,寫下“何況人間父子情”,然趙父有力無心。清照只能嘆一句“炙手可熱心可寒。”

    從此夫妻別離。

    這個時期的清照寫的詞多是對趙明誠的離別思念之情。比如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2歲,隱居

    22歲趙父辭官,夫妻相聚。後二人回青州老家,屏居故里,過上了十年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這十年應該是清照最開心的日子吧。遠離了朝廷的紛爭與人世的浮沉,二人專心將收集的藏書校正、整理。

    她將住所取名歸來堂,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自號易安居士。

    生活雖然清苦,但二人只求溫飽,生活樂趣多多。

    二人為解寂寥,以猜書為樂趣,誰猜對了就先喝茶。沒想到清照贏了卻不小心將茶打翻,茶水潑了一身,兩人相視而笑。

    數百年後,納蘭容若寫了一首悼亡詞:“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引用的便是這段典故。當時只以為是很平常不過的事,經過了後來的變故才知道,所謂的尋常其實是曾經最美好的時光,只是這段美好已難再追回……

    36歲,生離

    36歲,趙明誠重新被起用,重返仕途。夫妻再次分別。清照不捨,但為人妻又不能阻攔,人已遠,憑添一段新愁。只得寫下《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杯別苦,多少事,欲說還羞。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37歲,漸遠37歲,離家尋夫。到了才發現,趙明誠不僅納了妾,還養了歌妓。相愛的人就在眼前,但從前的歡愛已不復存在。此時二人結婚20年,膝下無子。清照心中苦澀,寫下《感懷》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竟至此。

    青州從事孔方兄,終日紛紛喜生事。

    作詩謝絕聊閉門,燕寢凝香有佳思。

    靜中吾乃得知交,烏有先生子虛子。

    誰才是我的知己呢,烏有先生子虛子,這個人子虛烏有罷了。

    43歲,顛沛流離

    43歲,靖康恥。徽、欽二帝被金人虜去。北宋滅亡。徽宗第九子趙構即位,是為宋高宗,南宋建立。

    北方故土失守,清照一家開始顛沛流離,南渡逃難。趙明誠帶了15車的藏品,打算運送到江寧(南京)。而他們在青州老家多的可以裝滿十多間房屋的藏品因兵變付之一炬。

    趙明誠任江寧知府。此刻的趙因公務繁忙,已經對答不上清照的作詩填詞了,小兒女的閨房趣味已然不在了。

    後兵亂趙棄城而逃失節,夫妻二人再次流離失所。路過烏江,清照想起項羽兵敗自刎烏江之事,寫下《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裡面有對南宋皇帝的聲討,也有對夫君棄城的失望吧!

    46歲,死別

    夫病故。

    國破,顛沛流離,一世的愛人也消失在紅塵的盡頭,此時的清照身後已空無一人,心中苦楚達到了極點。寫下了《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7 歲,病

    租住在平民家中,手中的收藏也只剩下幾筐,生怕遺失,藏在床下,沒想到被探知訊息的鄰里惡賊把牆挖了個大洞偷走。

    清照一病不起。

    49歲,被騙

    病中再嫁假意關懷的張汝舟。婚後才知張貪圖趙李二人多年的收藏,當得知藏品早已在戰亂中散失,便對清照惡語相向,甚至拳打腳踢。

    婚後百天,清照狀告張渣男,解除婚姻關係。

    妻告夫,根據宋朝律歷,被判入獄2年,親人多方營救,清照9天后出獄。

    再嫁之事成為笑談,被各路文人嘲諷。

    試問她又做錯了什麼?

    51歲,心灰

    國之不在,家破,人亡。曾經快樂的少女已不復存在,清照心灰意冷,寫下《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她過著清苦的生活,一邊嘲笑自己傻,一邊編著趙李二人的《金石錄》。

    72歲,辭世再後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只是知道她72歲,也可能是73歲,她孤單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一代才女,就此別過。

    從無憂無慮的少女,到初嫁時的歡娛,再到國破家亡的顛沛流離、愛人故去。李清照的人生從巔峰跌到了谷底。

    少時讀李清照的詞,只覺得用詞旖旎,後來才知道,詞裡面有她的境遇,她的快樂悽苦。但幾人能懂?

    欲將心事付瑤琴,絃斷有誰聽?

    斯人已逝,寫小文祭。

  • 2 # 天邊的晚霞34

    一代才女,生不逢時。心憂天下,無人能懂。

    李清照出生在控制婦女思想、扼殺婦女才能的宋代,她並沒有被馴服。她不僅詩、詞、散文方面有成就,而且擅長寫詞,提出“詞別一家”。她的婉約詞長於抒情,擅於白描,語言明白如畫,富有聲調美,對後世影響很大。

    李清照前期的一些詞,具有反封建禮教束縛的意義。如[一剪梅]、[鳳凰臺上吹簫]。後期的詞多寫流亡生活,表現對現實的不滿和關心。如[永遇樂]。

  • 3 # 蘭亭書院顧勇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號易安居士。生於書香世家,家境殷實,自小聰穎過人!

    嫁給趙明誠後,夫唱婦隨,情意融融,作品很多。後來朝廷黨羽紛爭,受牽連,返回青州鄉野隱居。隨後爆發”靖康之難”,夫妻二人南下躲避戰亂,一路顛沛流離,途中趙明誠病死。

    心灰意冷的李清照深居簡出,可求親者絡繹不絕,她一一婉拒!後不勝其煩,就出了一幅上聯,如有人對出,才考慮改嫁: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1155年,懷著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守了28年寡的李清照離開了人間。

    多年以後,一個和尚對出了下聯:

    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

    李清照,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摯大膽地表達對愛情的熱烈追求,豐富生動地書寫自我的情感世界,改變了男子一統文壇的傳統格局,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她的成就足以匹敵古代所有女子的總和!

  • 4 # 薇耘

    李清照曠世奇才,出生於書香門第,生活在一個文化素養極好的家庭。父親李格非,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因博學多才,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在士林中頗負盛名。母親是狀元之孫女,才情和學識也很高。李清照待在閨閣之中就以一首《如夢令》詞聞名全城,成為家喻戶曉的才女。在這種文學氣息濃厚的家庭氛圍中薰陶,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李清照有這麼高的才情和稟賦必然的。

    18歲那年,李清照嫁給了21歲還是太學生的趙明城。趙明城的父親趙挺之,當時擔任吏部侍郎,管階雖然高於李清照的父親,但從表面上看還算門當戶對。趙明城是三兄弟當中最優秀的一個,宋代有名的詩人陳師道曾誇讚趙明城:“趙挺之有一個小兒子叫趙明城,對文章道義之教尤其喜歡,只要看到蘇軾、黃庭堅的詩文,哪怕是殘章斷句,也一定要抄寫收藏起來。”李清照嫁給一個好評如潮的優秀青年,也是十分稱心如意的。倆人情投意合,無形當中建立一種同頻共振的文學婚姻,以研究詩書、文學為紐帶來締造他們永久的愛情佳話。

    對於李清照來說,人生正是妙齡年華,找到了如意郎君,那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而趙明城也正值青春年少,娶到了文采出眾的妻子,也是三生修來的福氣啊!少年夫妻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陶醉其中,快樂其中。

    從李清照這一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二人世界的夫妻感情有多甜蜜。如《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李清照清晨醒來,聽到門外有叫賣花的人,於是買了一枝帶著露珠的鮮花,又怕老公看到花後說自己的容貌不及鮮花楚楚動人,所以就把花插在了頭上,一定要讓老公說是花好看,還是自己好看。夫妻之間的逗趣體現出一種感情的融洽。

    他們二人的結合互相影響著對方,李清照看到老公的收藏,馬上被這種博雅君子的生活所吸引,並積極熱情的去研究老公的金石刻辭和古書字畫,閱讀了很多從未讀過的書籍,知識學問日益精進。李清照擅長詩詞,而趙明城無論是在天分上,還是靈性上都不及自己的妻子,所以趙明城更像一個學者,對妻子是滿眼讚賞和傾慕。於是,他就奮筆疾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寫了50餘首詩詞,把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陰》詞放在其中,請友評判哪首寫的最好,友人看後指出: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最好!而這三句正好是李清照《醉花陰》裡面的三句詞。趙明城不服,就去街上找一老翁評判,老翁不識字,就說你讀給我聽,讀完後老翁也得出和友人同樣的評判結果。

    婚姻生活不單單只是風花雪月的二人世界,甜蜜和諧的快樂是短暫的,趙明城是一名在校生,不能因為兒女私情耽誤學業,可不是誰都可以到太學去學習的,只有達到一定品級的官員子弟才有有資格去。所以,趙明城非常珍惜自己“太學生”的學習機會,為了能儘快取得仕途,趙明城還是帶著對妻子的不捨與牽掛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不過每月的初一、十五還是可以回來與自己的妻子相聚的。

    讀書、研究金石以及收藏文物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們夫妻二人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夫妻二人相守的時候,以讀書取樂。趙明城離家的時候,李清照寫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如《點絳唇.思閨》: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暮春時節,寂寞閨房中,相思之苦把人煎熬得柔腸寸斷,千絲萬縷的愁絲剪不斷,理還亂。正在惜春傷神時,春雨卻在無情地催打著花朵,一片片落花飄零如雨。

    百無聊賴,依遍了每一寸相思闌干,春天再好也沒心情去賞美景,良人啊,你在何處?望斷天涯,只見芳草萋萋。

    此詩表達了李清照思念夫君的心境,滿腹愁緒無處訴說,只得揮筆抒情與指尖。

    一次廟會上夫妻二人遇上了喜歡的古書字畫,兩個人都愛不釋手。因經濟尚未獨立,不惜拿自己的衣物典當,換取自己喜歡古書字畫。剩下的零錢買些水果零食,回家兩個人一邊看書,一邊享用零食,好一對有著同頻愛好的小夫妻,聽著是不是讓人挺豔羨的。他們的每一本書都猶如珍寶,如果哪本書有破損就會拿出來重新整理,修復裝幀,再題寫書名,使其完美。

    李清照20歲的時候,趙明城開始了仕途的生涯,有了工作,也就有了工資,可以掙錢給妻子買更多喜歡的書籍啦!生活比從前有所改觀,但他們的物質生活依然粗茶淡飯穿戴一般。只是收購金石、收藏古書籍的慾望更加強烈了,恨不得收盡天下古文奇字,但這些不是憑空而來的,是要金錢的。遇到古玩古物,奇書字畫,價格昂貴的還是免不了典當衣物,他們的這種愛好如賭癮一般,不可自拔。最讓他們耿耿於懷的就是看到了一張《牡丹圖》,南唐徐熙的名作,價格令人咋舌20萬銀兩。就是富貴的家庭花20萬買一副古畫也是不易的,何況他們家境一般,根本買不起,最後只能含痛放棄。

    藏書,讀書是二人的共同愛好,相比之下李清照更愛讀書,趙明城更愛藏書。飽覽群書的李清照記憶力超強,每次飯後李清照會拿出堆積在案頭的經史書籍,兩人互相考問,然後翻書判斷正誤,勝者先飲茶,敗者無。獲勝的李清照得意忘形,哈哈大笑時會把茶水抖翻。最喜歡看他們倆人把收藏的書畫鐘鼎,拿出來欣賞,小心撫摸,研究其造型款式,並討論其中的絕妙之處,直到深夜樂此不彼。

    時間流轉,這期間李清照九死一生經歷國破,夫亡。收藏的文物也大多毀於戰亂,兵荒馬亂的歲月裡,沒有趙明城的陪伴,也沒有孩子,失魂落魄的李清照猶如落單的孤雁,面對未來不知所措,前途一片迷茫。晚年寫的一首《聲聲慢》表現出她孤獨處境中惘然若失的心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啊!孤獨的晚年生活怎一個“愁”字了得!

  • 5 # 開開心心的畫渣渣

    一,書香門第,家學淵源

    李清照出生於宋神宗元豐十七年(1084),章丘明水人。其父李格非,為“蘇門後四學識士”之一,學術著作有《禮記精義》十六卷、《永洛城記》一卷、《史傳辨記》五卷等,深受當代大文豪蘇軾的器重。李格非的學術造詣,對李清照的影響深刻,對她的心路歷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父非常喜歡和賞識自己女兒的聰明才智,在其文學方面進行了專門的培養,使得李清照在文學這片沃土中茁壯成長。

    二,出名要趁早

    著名作家張愛玲的經典語錄“出名要趁早”這句話,正適用於李清照。由於家庭環境和父母素養的影響,使李清照十五六歲就顯示出過人的才華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寫出的《如夢令》等好詞,在當時宋代的文壇已經非常有名氣,她的詞在士大夫中間廣為傳播,甚是流行。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三,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辛棄疾詞曰:”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李清照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她的生活以建炎元年(1127)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的生活比較美滿。十八歲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共同收集金石文物,一起讀書、創作。先居住在汴京,後來迴歸丈夫的故里青州。靖康之難發生後,李清照的生活進去了後期。他們夫婦先是避地江南,不久趙明誠病逝,李清照一人輾轉流離,備嘗國破家亡之苦。晚年定居於杭州。著有《漱玉詞》,今存詞約五十餘首。

    四,從詞的變化上,看她的心路歷程

    李清照的詞,隨著她生活的變化也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多些閨蜜相思之情,後期則抒發家國之恨。作為歷史上成績最為突出的女詞人,李清照的閨閣詞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她將女性細膩、豐富的內心感受透過個性化的語言真誠、直率地表達出來。她的前期作品,透過對花或者酒後的倦容,來表達主人的情緒,其實這恰恰是李清照對自己微妙的心緒的一種表達,表達她那種夫妻短暫分離的苦悶、憂愁中帶有期待的矯情。比如這首《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後期的作品,雖然也是對花的描寫,但是,狀況卻與前期截然不同,從她的作品中,家國之恨已然蘊含其中,我們透過這首《聲聲慢》,就可以感知李清照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她悽慘的心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從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個性化抒情的一種方式,毫不造作,亦不掩飾,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動。

    五,一代詞宗

    李清照的詞中,語言非常有特色,她很少使用典故,自然而又本色,比較接近口語,但是,這種口語跟其他市井語言又有所區別,既天然,又雅潔,而且音韻優美,顯然是經過了作者的淘洗和錘鍊。如: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等等。

    這些特色成就了人稱“易安體”的藝術成就。讓學術界認定李清照為“詞家一大宗”。

  • 6 # 十一小雨

    宛若天上精靈般的她出身正宗的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為當時的著名學者,母親王氏也是豪門世家出身,擅長詩文。

    她可謂是聞著翰墨香,看著錦繡文長大。

    她十八歲嫁給太學生趙明誠為妻。早期生活優裕,夫妻情趣相投,家庭美滿,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這是她人生中一段最為幸福愜意的時光。

    可能是天妒紅顏,命運的輪盤指標偏向了黑色,厄運開始了。

    公元1127年,金人的棒錘砸爛了京都汴京的瓊樓玉宛,也粉碎了李清照悠閒雅緻的生活。

    歷史上的最大狗血劇上演了。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趙構倉皇南逃,重新立國,史稱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離山東青州故鄉,輾轉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趙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餘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老天爺又給了這個精靈般的女人當頭一棒……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李清照四十六歲。

    接著金兵繼續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和南渡的難民一樣,到處流亡。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孤苦伶仃的她還曾被人喜劇性的誣陷通敵,險些入獄。

    隨即,老天揮舞的當頭第二棒接踵而至。

    李清照隨身攜帶的凝聚了他們夫妻兩人畢生心血的十餘車金石古玩書畫,也在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灰飛煙滅,消失殆盡,但生活的苦難還在繼續。 

    逐漸衰老的李清照無兒無女,孑然一身,始終居無定所,如同秋後的蘆絮,隨風漫舞。

    她飽嘗了顛沛之苦、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後在如今的杭州獨自黯然消魂……一代天驕就此杳杳逝去。

    最最揪心的是連確切死期竟然都無人知曉……足見堪比黃花痩的她晚年之悽悽慘慘慼戚……。

    縱觀李清照的生活軌跡,是青春激揚,中年痛憾,老邁淒涼。

    也許,是多舛的命運鑄就了她的空靈美麗,她的人傑鬼雄,她的亙古流芳。

    李清照在文學上的成就可謂“曠古爍今”。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

    生活上亦是淺酌隨意,小賭怡情,瀟脫自如,靈秀慧敏。

    她的詞作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圓潤通達之境界,在詞壇上獨樹一幟,熠熠生輝,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李清照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對周圍事物的敏銳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

    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在她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

    同時,她詞作中的文筆淋漓、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讀來亦然血氣凜然,鏗鏘有力!

    從而對辛棄疾、陸游以及後世詞人有較大影響。她傑出的藝術成就贏得了後世文人的高度讚揚。後人認為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鬚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也許,她和李白一樣,本是天上一嫡仙!

  • 7 # 無聊到巔峰

    自宋代程朱理學興起之後,女性受到的束縛和限制愈發的變本加厲,甚至於在詞學如此昌茂的時代,女詞人仍是寥寥無幾。據古本所傳,如今流傳下來、既知名姓的詞人中,女性只有寥寥五六十人,更甚者,這些女詞人們幾乎只有單詞流傳。

    而細數整個中國文學史,佔據重要地位、能與眾鬚眉一爭高下的女性詞人,只有李清照一人。今天我們就檢教李清照之生平故事,看看她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成就了“一代詞宗師”的千古盛名。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著名女詞人、理論家。迄今為止,關於李清照的生卒依然沒有定論,但我們能確定的是,她已然是為數不多的高壽女性了(七十歲以上)。

    我們談詞人,不免因詞及人,又不免因時及詞,李氏一生有安逸閒適的富貴平生、也有家國動盪的背井離鄉,而正是這種反差的砥礪下,李清照經過了三次蛻變,終於成為了王世貞所言的“一代詞宗”。

    之詞而詩,非詩也。言其業,李氏、晏氏父子、耆卿、於野、美成、少遊、易安至也,詞之正宗也。溫、韋豔而促,黃九精而險,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詞之變體也。詞興而樂府亡矣,曲興而詞亡矣。非樂府與詞之亡,其調亡也。(《弇州山人詞評》)

    秉持家學的初露鋒芒

    王仲聞、龍榆生等近現代學者一般都是將李清照的風格嬗變粗略的分了兩個階段,即南渡前與南渡後,卻獨獨放過了李清照少女時期的風格醞釀,甚至可以說,李清照正是少女時期的“赤子之心”才得以讓李清照走出了“別是一家”的“易安體”。

    李氏家門煊赫,其父李格非與廖正一、李禧、冬榮併成為“蘇門後四學士”;非如此,其母王氏為狀元王拱辰之孫女,自然也是頗善詩文。正是這種往來鴻儒的家學氛圍,使得李清照早早的便被文壇巨擘晁補之所激賞。(“善屬文,於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朱弁《風月堂詩話》捲上)。

    彼時李清照雖然頗負才名,但終歸還是碧玉年華,張弛詩詞便是橫豎爛漫,雖然這個階段李清照存詞不多,但也意義非凡。

    宋哲宗元符二年,李清照時值十六歲,作《如夢令丨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時值時值十七歲,作《如夢令丨昨夜雨疏風驟》、《點絳唇》

    《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蘇軾與佛印曾有“見屎見佛”之說,然則詩詞也不外如是--------(詞)同樣是(詞人)最真實的反饋。其中名句“綠肥紅瘦”非但在當時就名噪一時,甚至被後世引為絕唱:

    明代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知否”二字,疊得可味。“綠肥紅瘦”創穫自婦人,大奇。

    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記》卷五四:李易安又有《如夢令》,雲“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此時雖依然不敵前輩名家,但作為十六、七歲的少女,更多的褒揚似乎也並不過分。

    琴瑟和鳴的技藝精深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十八歲的李清照便與太學生、諸誠趙明誠結為夫妻。

    李清照與趙明誠,似乎一直是當成琴瑟和鳴的典範。趙明誠為左僕射趙挺之(宰相)第三子,亦是宋初時候的學者、金石收藏家,自然是學識淵博,與李清照琴瑟和鳴,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秀恩愛事蹟。(清代納蘭性德寫的“賭書消得潑茶香”就是引自李、趙二人的掌故。)

    李清照與趙明誠的“讀書潑茶”

    此時李清照所處時代安定,自有時間攻讀經典、又能與丈夫切磋學術。因此,得天獨厚的環境,使得李清照跳出了“封建女性”的淺界藩籬,達到了歷代女詞人不曾達到的高度。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非如此,李清照還是第一個對“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並提出了“詞別是一家”的觀點,甚至寫下了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裡、宋代第一部詞學理論作品《詞論》:

    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詞論》節選

    少年輕狂的李清照也因此書,在後世平添了不少罵名,但李清照點評諸家的弊病卻一針見血。此時李清照雖然在眼界上達到了當世名家的高度,但限於生活的安逸,大部分作品也脫不去閒愁淡恨的主題束縛。

    身世兩失的千古詞宗

    衣冠南渡,不單單是宋代之恥,也是國史之恥。李清照非但身置亂世中離散飄蓬,更悲涼的是趙明誠於(高宗建炎三年八月十八日)赴行建康途中病逝--------這是絕對意義上的國破家亡。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彼時李清照在個人感情、在家國動盪中的煎熬,便成了她藝術境界的最後昇華,終能以巾幗之身得成一代詞宗。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兩首,尤其後者,可謂李清照的壓卷之作。張端義評《聲聲慢》就說: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後疊又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

    -------本朝無能士,但無一人能如此作詞。

  • 8 # 胡楊牧風

    「胡楊答問」千古才女李清照在全民寫詞、萬眾作詞的宋朝,隨隨便便都能碰到一個出口成章的詞人,更不缺歐陽修、蘇軾等歷史留名的大家。

    但李清照卻能從這萬千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婉約一派之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不得不說是上天的偏愛。

    父親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頗工詞章,喜歡藏書,家裡就跟個圖書館似的。母親是當朝狀元的孫女,文學造詣極深。而李清照絕對沒有辜負父母的大好基因,小小年紀,才名響得直叫一些前輩大家兩股戰戰。

    長大後嫁給同為書香門第、官宦之後的趙明誠,來了一場才子佳人的真人秀。 婚後的李清照和丈夫琴瑟和鳴,李清照將生活的點點滴滴寫進詞中,高調向廣大吃瓜群眾秀恩愛,直叫千萬人為此神魂顛倒,甘心做了腦殘粉。

    一次丈夫趙明誠前腳剛剛外出,李清照後腳已在倚門遙望,又逢重陽佳節,思夫之心更切。作詞《醉花陰》一首,遙寄相思:“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拿到李清照的詞以後,為她的才情傾倒,又為她的柔情感動。細細品讀,猶如美人在懷,如痴如醉。 他抑制不住男人那點小小的自尊,決心要寫一首更好的詞。遂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寫成詞50首。 趙明誠將自己寫的50首詞和李清照的詞拿去請朋友評鑑。朋友讀後說:“這麼多詞作中,唯有三句絕佳。” 趙明誠迫不及待問是哪三句。朋友回答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之才,大抵如此。千年之中,唯此一人。

    李清照和趙明誠,不是簡單的門當戶對,更為重要的是兩個人志趣相投,相得益彰。

    但忽然有一天,上天像是後悔了,要把給予她的一切都拿回去。 先是因為黨爭,李清照的父親被排擠出朝廷,後又因為權相蔡京的構陷,公公去世,丈夫丟官。 即便如此,也還不算太壞。李清照夫婦鄉居青州,喝茶、彈琴、作詞賦詩、研究石刻古籍,卻也怡然自得。

    13年後,丈夫再為官。事不湊巧,恰逢金兵大舉南侵,北宋滅亡,李清照從此也開始了奔波飄零的餘生。 在南逃的過程中,被視為珍寶的大部分古籍、詩畫、古董遺失。在此期間,趙明誠病逝。 所愛之物遺失殆盡,所愛之人撒手而去。孤苦無依,漂泊他鄉的李清照為生計所迫,改嫁偽君子張汝舟。 張汝舟本來的目的在於李清照的古玩字畫。當他發現這些都已經在李清照逃亡過程中遺失殆盡時,人渣的原形就暴露無遺了。 按照宋朝的律法,妻子告丈夫,無論對錯,都要蹲三年的監獄。即便如此,李清照還是義無反顧地向朝廷告發了張汝舟的欺君之罪,並要求休夫。 張汝舟獲罪,朝廷也同意李清照的離婚訴求。然而自己也被下獄,幸虧有好友搭救。在牢裡待了九天之後,重獲自由。

    然而,此時的世界,對李清照來說,並不比監獄舒服多少了。

    本來生活的殘酷已經足夠讓李清照承受了。但是,她偏偏還十分憂國。流離於南方,她時刻都在希望著收復失地。 “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然而懦弱的南宋朝廷卻自甘偏安東南一角,不思復國。 李清照就在這種漂泊、憤懣、孤獨的生活中,“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地度過了餘生。

    即使生在三從四德的宋朝,即使飽受生活與世事摧殘與捉弄,李清照的風流不羈卻一點兒也沒受到束縛。

    首先,李清照不僅喜歡喝酒,還經常喝得找不到東南西北。 少女得意的時候,就愛喝酒:“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完全和逛夜店,酒醉忘了回家的野孩子好有一比。

    年老悽苦的時候也喝酒:“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賞花,當然更不能無酒。菊花開了,喝酒:“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茶花開了,喝酒:“金尊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梅花看了,也要喝酒:“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只要想喝酒,從來不缺理由。

    不僅喜歡喝,還經常宿醉不醒:“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其次,不僅恩愛,還要秀恩愛;不僅秀恩愛,還要將閨房蜜語寫出來,供人傳唱。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炎炎夏日,剛好傍晚一陣暴風雨趕走了酷暑。少女先是撫琴一曲,柔腸款款;再對鏡子化上淡妝,點了朱唇,秋波粼粼。然後洗個澡,穿上薄如蟬翼的睡袍,如脂如雪的肌膚晶瑩剔透,若隱若現,活色生香。這些都不算,還要嬉笑細語:“親愛的,今天晚上的枕蓆應該很涼快。” 就連以情詞豔語著稱的柳永、秦觀尚且沒寫出過如此讓人酥麻的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開網約車的,現在小區物業不讓出門,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