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稻麥巴巴
-
2 # 順其自然自尋樂
僅憑肉眼辨別化肥真假是很難的,只能看包裝,正品化肥只標氮磷鉀。假化肥或含量不足的化肥供貨方一般騙不過經銷商,或並不隱瞞,只是老百姓不知情。所以我覺得找一至兩個當地的信譽好的、幹得時間長的經銷商是有效的辦法。不要輕信打著高科技、新理念旗號,買一送幾的野買化肥的。
-
3 # 興農堂
首先,看包裝標示
不同肥料的執行標準是不同的。複合肥執行GB15063-2009。GB國家標準首字母縮寫,15063是程式碼,2009是09年修訂的。HG是化工標準,後面的T是推薦的意思,NY是農業標準。
亂用肥料標準
其次,養分含量標示三元複合肥主要成分氮磷鉀,對於養分標示國家也有標準,氮含量用氮或N標示,磷含量用五氧化二磷或者P2O5標示,鉀用氧化鉀或者K2O標示。比如我們常見的三個15的複合肥,應該標示為:N-P2O5-K2O 15-15-15。如果出現HAK、黃腐酸鉀、鈣鎂代替鉀肥的等都是不符合標準的,如:N-K2O-CaMg 15-15-15
含有HAK的↓
另外含有誇大性詞語也儘量購買產品名稱不允許帶有不實、誇大性質的詞語,如“**肥王”、“全元素**肥料”等。
-
4 # 農業知識科普
接下來我將從肥料選購方面,簡單介紹幾點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六看
一看化肥經營者的經營資格,是否有經營化肥的營業執照。儘量選擇手續合法、有規模和有信譽的商店或企業廠家購買。一般營業執照都張貼在經營地點。
二看肥料產品合格證,肥料檢驗單。無論是進口肥還是中國產肥都要檢視化肥的檢驗報告,最好是有本地或者省內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的肥料。
三看肥料標識,分清肥料類別和性質。瞭解肥料的養分含量、用途、用法、注意事項。國家標準GB18382-2001(肥料標識內容要求)規定,肥料必須標明總養分(僅指N+P2O5+K2O )的含量,不得將中、微量元素或有機質加到總養分中。但仍有個別企業將中、微量元素或有機質加入到總養分中,矇蔽消費者。對這種情況,要留意。
四看肥料品種是否辦理了有關手續。例如,葉面肥、微生物肥要辦理農業部肥料登記證;復混肥料、有機肥料等要辦理省級肥料登記證,看是否是臨時登記許可,登記證是否到期等。復混肥料還要具有生產許可證。
五看包裝。化肥外包裝為編織袋,內包裝為塑膠袋,包裝袋為機器縫合,縫口應整齊一致。國家規定包裝袋上應標示商標、肥料名稱、生產廠家、廠址、肥料成分(註明氮、磷、鉀含量及加入微量元素含量)、等級、產品淨重及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號碼等標誌,如果上述標誌沒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化肥或劣質化肥。認清肥料包裝袋上的含量比例,比如15-15-15這樣的表示就是含氮磷鉀各佔15%。
六看外觀。化肥顆粒均勻、光澤好、顏色鮮豔為優,顆粒不勻、灰暗無光為劣。
三驗
一驗手搓。手心放肥,相對擰搓兩遍,搓不破為優,搓破為劣,化肥越硬越好。
二驗水溶。取少量氮肥或鉀肥放入水中攪拌5分鐘,能完全溶解為優,不能完全溶解為劣。磷酸二銨用水能溶化,但溶化時間較長。
三驗火燒。優質氮肥、磷肥可以用火燒,熔化時間越長,剩餘雜質越少越好;熔化時間短,剩餘雜質多為差。尿素用火能燒化,溫度高時冒白煙。二銨用火能燒化,熔化的時間越長越好。複合肥用火也能燒化,熔化的時間越長越好。磷肥和複合肥如果火燒不化,質量比較差。鉀肥有白色、紅色、粉紅色,紅色鉀肥一般為進口鉀肥,質量最好。
五不要
一不要貪圖小便宜。購買肥料時一定要看好質量,如果購買假劣肥料,就會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一年的耕種。目前,磷肥、復混肥質量相對較差一些,購買時要多注意。可以多走幾戶商家,做到貨比貨,以便買到優質產品。
二不要看“大”不看“小”。有些產品為炫耀賣點在包裝上用名牌大字標出,而為應付監督部門檢查,將實質內容用小字標出。如用大字在顯著位置標出“俄羅斯”,用小字標出“採用”、“原料”等,使人誤認進口產品;還有的在顯著位置標出“硫酸鉀型”,在不顯眼處標出“含氯”,以達到擾亂視聽的目的。
三不要被新概念迷惑。有些產品打著高科技的幌子。在包裝上大做文章,標以“生物”“活化”“綠色”等高科技名稱,實際是一般產品,要認準品牌。
四不要自認“倒黴”。發現購買到假化肥或使用中出現肥害等現象,應向當地農業主管部門、技術監督部門、工商部門和消費者協會等及時反映舉報。
五不要忘記索取購銷憑證。購買肥料的時候,不要忘記索取發票和信譽卡、出貨單之類的購銷憑證,並要注意保留好購銷憑證、肥料樣品和包裝袋,為發生糾紛時能夠提供有力的維權依據。
-
5 # 農多收柯員之家
@所有農戶,下載農多收後,補貼、農藥、肥料查詢,病蟲草害的圖譜等好東西在小工具裡面!未來有更多喲!
我們決定用七天的時間,給各個農民解釋一下棉花高產的相關問題。今天是第三天。
其實把這個單獨說,很多的老百姓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單獨說一下。因為很重要。
你如果吃的一直都是偽劣產品,那麼很簡單,你想長的好幾乎都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吃的飯一直是餿的,你吃的菜都是沒有營養的的,你啃的饅頭一直都是觀音土,不好意思。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的人都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那個年代大量的營養不良。
作物也是一樣一樣的,我經常見到很多的農戶是欠來一堆東西,然後,我看了一下包裝,大體上就知道真假了,農戶的鑑別能力很有限,工商局對於不在庫房裡面,直接送到農戶手中的也沒有辦法管理,因為執法的問題。農民很少有去檢測的。比如說,三個數字 16-30-20,下面寫的是N-P-HFK,親,這個就有嚴重的問題。這個屬於配合式不對。但是農民不懂。
重點是,農戶自己不懂得去檢測。
有的農戶問我說,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檢測相關肥料真假的問題。額,這個很難的,作為技術員,我們現在大體上看到肥料包裝第一要素就可以看到是否違規。
當時有些老百姓很奇怪,我吶吶的說,因為很多造假的人,連相關法律法規都懶得看,才會有這個問題的。
現在造假工藝越來越厲害,最基本,我們有的時候都把握不準了。不要相信肥料領域是純潔的,因為,我們要知道一點,我們的奶粉都有假的,吃的地溝油打擊多次都是滿的,有什麼理由相信肥料是純潔的地方呢。
與其把相關的相信程度放給別人,不如交給自己。
很多農民自己有一套鑑定方法:是這樣的,比如看磷酸二銨,用手搓,然後用菸頭燙。我只能說,親,你這種方法已經過時了。油不油比較簡單,就算冒泡也是比較簡單的。
不要相信任何經銷商,合作社,越是送貨到位的,越要提高警覺。工商局沒有見到庫房裡面的貨物是不檢查的,這個給很多造假者一個非常大的漏洞空間的。
我也見過很多合作社將假貨送貨到位,工商局幾乎查不到,這個簡直就是化外之地。合作社對農戶說,我們只批發的,不掙錢,我們有其他的掙錢渠道,我們招標的,等等等等。
很多時候,我覺得很多農戶想當然覺得他人是有義務免費給自己做服務,這個理念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雷鋒的。個人認為上個世紀孫中山說的那個公僕論比較適合這種場景。上個世紀孫中山說當官的一定不要以主人心態,而是人民的公僕,大軍閥孫傳芳罵道,“你們不知道,僕人沒啥好東西,過去宮裡的太監負責買辦,買一半的東西扣一半的錢,貪心的很。就算現在,有些僕人在家裡也是耀武揚威,只瞞著主人,什麼壞事都幹,甚至還勾搭主人的姨太太,這哪是好人?孫先生肯定是搞錯了。要我說,就要當人民的父母,你們看哪有父母不愛自己子女的?只有把人民當成自己的孩子,才能真正為人民謀福利,做好事!”
你所認為的那些別人應該的,其實不是。所以,任何時間,對於任何產品要有足夠的懷疑態度。檢測是必須的,這個好比,我們在吃飯之前要聞一聞飯是否餿是一個道理了。
假貨以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鉀肥這幾種為非常嚴重的造假品種。當然,市面上,經常會出現磷酸三安等擦邊球產品,這個也可以當做一種偽劣貨物,因為磷酸三安是不穩定的。
我也見過很多賣假貨的人,採用類似傳銷的方法,給很多的人進行講課,說,上了這個,如何如何,然後,我看了一眼東西,無非就是普通的複合肥,把東西說的天花亂墜,然後賣一個高價,比如拿一些絮凝劑給農民演示:親,看這是一堆土,放在水裡面,然後加上我一點點,迅速就可以沉澱,我的這個東西很好。不是說這個絮凝劑不能用,而是沒有必要。
我是典型的技術派,我相信含量,相信其中的物理效能,相信合理的配方配比。這個好比,我相信吃正規的飯,比吃那些補品強,飯補要遠遠大於補品補。
我不相信,一個含量不夠的肥料,能夠達到高產,就如同給一個孩子年年吃的都是非常差的營養的東西,能夠長個高個子一樣。
事實上,很多農戶叫我們檢測,然後公佈。
說實話,我知道很多的假冒偽劣。但是我不幹。。。
說白了,我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員,把這些如果公佈出來,是給農民降低了很多成本,也讓假貨無處遁形,但是結果大體就是我天天被黑磚追著。把別人的利潤搞掉了,對農民好,但是對我並不好。
所以,我不公佈是有苦衷的。
但是,我可以給大家教一種方法呀。
就是盲測。我們說過很多次的盲測。我們叫做盲測三板斧
1、誰也不說,誰也不告訴,悄悄的取樣兩公斤。千萬別告訴經銷商或者合作社,否則。。。你懂得。
2、拿到各地技術監督部門的檢驗科。粉狀的幾乎都可以用NY1107-2010標準進行檢測。一般一個含量也就是200元左右。記住一點很關鍵,別帶包裝袋。因為很多的時候,你懂的。別相信那些你覺得自己拿個煙就能夠看的那些手段,親,那些太簡單了,很簡單就可以做出來你想要的東西。
3、所有經銷商或者合作社的貨物一定要給你開具票據,相信我,否則,你連打官司都打不贏的,他們把你的條子撕了,你有什麼辦法?保留證據是很關鍵的一個措施。
農藥如何檢測?我們將在農藥的相關說法中說明,那是夏天的事情了。
以前看《天下無賊》的時候,那個傻根相信天下無賊,但是,我覺得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有點像傻根的。可惜,這個世界上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純潔。
盲測吧,這樣的測定方法,一般假貨都會現行的。
回覆列表
鑑別肥料的真假,透過肉眼能鑑別出肥料成份的真假嗎?
識別肥料的真假,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講,如果僅憑肉眼觀看,只能看所購買肥料的包裝是否正規。
由於造假技術之高明,其包裝袋裡的肥料一般農民是看不出來的。
對於糧食作物來講,常用的肥料有哪些?就拿糧食作物:水稻、小麥舉例來講,所需要的主要肥料無非就是氮、磷、鉀肥,還有就是含氮磷鉀的複合肥。
復混肥、摻混肥都屬於複合肥,效果都差不多。
除了氮磷鉀以外,對於水稻、小麥來講還需要哪些?有很多,有鋅、硼等。不過像其他微量元素的肥料,對於水稻、小麥來講,其需求量很小,微乎其微。
原因有兩點:1、水稻、小麥對於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很小。2、土壤本身就含有這兩種糧食作物所需求的微量元素。
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足夠水稻、小麥的需求量。假設土壤裡某種微量元素不夠,只要葉面噴施相關藥劑足夠。
選擇葉面噴施的藥劑的有點:1、藥劑相對於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第四元素)價格低,而且效果好。
2、葉面噴施後就足夠這兩種糧食作物的需求量,根本用不了。相對於微量元素的肥料來講,減少農民付出的成本。
對於:第四元素肥料,有什麼看法?說到微量元素,我想大家都有了解過:第四元素吧,不知道大家經不經常看新聞。
關於第四元素的肥料宣傳,大家不要過於相信,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高科技。
對於第四元素的廣告宣傳,怎麼看?農作物所需的16種元素,實際當中,需要的多少都算其中,最主要的是氮磷鉀這三種元素,沒有四元素之說。
也不能說對於第四元素的廣告宣傳是虛假的,只不過是人家對文字的使用恰到好處,說白了,廣告的目的就是誘導大家購買。說好聽點就是“創新”。
不論是電視上,還是網路上,對於第四元素的廣告宣傳,比如什麼“四大特點”等,對於土壤、農作物有多好多好,人家說的也對,所所以對其宣傳也沒什麼辦法。
第四元素的價格相比其他肥料,價格是怎樣的?第四元素肥料的價格,詳細農民也有所瞭解,價格高。原因很簡單,人家的廣告費高啊,所以價格就高。
對於水稻、小麥來講,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大嗎?本文上半部分,我已經說了,實際當中,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足夠水稻、小麥的需求量。假設土壤裡某種微量元素不夠,只要葉面噴施相關藥劑足夠。
而且選擇葉面噴施的相關藥劑,成本低,可減輕農民的付出成本。
一般來講,由於農作物的種類不同,其需要的微量元素種類也不同。如果一塊地常年的只種植一種作物,就要注意該作物所需的敏感微量元素。
對於肥料,真的與假的,有什麼不同?1、假的價格便宜。2、假的肥料其成分含量比正品的含量低。
對於糧食作物來講,我們要買的肥料主要是含氮、磷、鉀,因為沒有這三種元素,莊稼就沒有產量。
以我們經常使用的複合肥為例,肥料主要是含氮、磷、鉀,其中鉀的含量越高,肥料的價格就越貴。
因此,小化肥廠的複合肥為了迎合農民朋友貪圖便宜的心理,所生產的複合肥,其中氮磷鉀的含量很少。
裡面主要新增一些便宜的營養成分,如:有機質、腐殖酸等。
怎樣鑑別肥料的真偽?從包裝上看,正品的複合肥只能標出:氮磷鉀的含量,如果含有其他有機質或腐殖酸,只能標明含有它們,不能寫含量多少。
一旦包裝上標明有機質或腐殖酸的含量為多少,那就不是正規的肥料。
如圖所示,該複合肥不僅標明氮、磷、鉀:16-16-16,而且還標明瞭總含量:≧48%。還有就是裡面又包含了氯,但並沒有寫氯的含量為多少。
這樣的就是正品複合肥。
當然,辨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看外包裝是否表明商標、許可證號等,對於大部分農民來講,對於該常識的缺乏,很難辨別。
如果這個方法,你還是無法辨別,我在教大家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比如你要買含氮磷鉀含量15-15-15的肥料,你去賣肥料的門店,儘量不要買那些門店裡不放,只有在倉庫裡的肥料。
還有就是,要貨比三家,對比一下價格,同樣含量肥料的價格如果差不多,就可以放心的購買。
同樣的肥料,真假一袋可以相差10~20元,所以說,真假化肥在價格上就可以看出來。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有所瞭解了,我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對於水稻、小麥所需的肥料來講,鑑別方法不在於多,也不在於有多複雜,一下兩點就足夠了,對農民來講,簡單有效。
1、記住肥料標識含量的,只有氮、磷、鉀,若還有其他有機質、腐殖酸,正品的只標識含有機質或腐殖酸成分,不能寫其含量為多少,否則為假的。
2、購買肥料是,去賣肥料的門店,不要買那些:門店裡不放,只有在倉庫裡的肥料。
貨比三家,多去幾家門店,對比一下價格,同樣含量肥料的價格如果差不多,就可以放心的購買。
以上兩種方法鑑別糧食作物常用肥料的真偽,足夠。其他複雜的方法,不必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