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察者文化傳播
-
2 # 過盡飛鴻矣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魏國眼中,歷史上的姜維本就是真心投降的。
至於姜維自己究竟是不是真心投降,史書上對此一直有爭議。
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姜維是詐降這個說法。
三國志記載:而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人建寧。
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斫石。
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會與維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提到姜維詐降的是另一本書,是由東晉時期成漢常璩撰寫於晉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年—354年)的一部專門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誌著作——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曰: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華陽國志跟三國志比起來,權威性還是有所不如的,但姜維詐降一事,如果結合姜維前後作為來分析,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畢竟姜維在蜀漢的時候是忠心耿耿,為了北伐大業,也稱得上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作為蜀漢後期為數不多的主戰派, 如果說姜維在後主投降後立馬就改變了想法,從此也死心塌地的投降魏國,那在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至少以姜維頑強的鬥志來說,放手一搏 ,火中取栗的可能性極高!
所以大部分人還是認為姜維在歷史上的投降確實是詐降,三國演義也採用了這個說法,詳細描寫了姜維詐降,忍辱負重,一記害三賢,意圖復國,結果功敗垂成,自殺身亡。
現在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姜維如是真心投降,那他在魏國能得到什麼樣的官職?
首先,魏軍主將鍾會對姜維是非常器重的,在接受姜維投降後 ,把印號節蓋暫時都還給姜維。鍾會同姜維出則同車,坐則同席,還對長史杜預說:“用姜伯約來比中原的名士,即使諸葛誕、夏侯玄也趕不上他。可見鍾會對姜維的評價非常之高。
而姜維本身文武雙全,極擅軍略,在天下聲名赫赫,多次領軍北伐中原,跟魏國有過長期的軍事鬥爭,魏國朝野無人不知天水姜伯約之名。
所以如果姜維沒有因為遭受鍾會叛亂的影響而死去的話 ,那毫無疑問將得到魏國高官厚祿的封賞。
姜維在蜀漢是官職是大將軍,毫無爭議的軍方第一人,歸降了魏國後,魏國給出的封賞不會太小氣,但至少在短期內不會讓姜維掌握實質的兵權的。
個人推測,姜維會得到右將軍的官職,但是沒有兵權,爵位嘛,應該是列侯。
參照當時蜀漢的張飛次子張紹,作為蜀漢侍中的他,跟隨後主劉禪一起投降後 便被封為列侯,所以姜維的爵位不會低於張紹的。
回覆列表
如果姜維真心歸降,那麼我想先說一下他之後的路徑會是怎麼樣。
首先,如果要姜維真心歸降,那麼受降人的前提首先不能是鍾會。因為鍾會本身就有替代司馬氏之心,姜維接受鍾會的整編之後只能聽命於鍾會,命運也只能跟隨鍾會,那麼相信大家看到這一點也就會想到當初姜維的投降也未必是演義裡描述的詐降。
其次,如果回到我們這個愚蠢的問題上。只考慮姜維是真心歸降,不考慮受降人的問題。那麼姜維之後的路徑按正常的政治思路應該是先跟隨大軍伐蜀,如果這期間沒有成仁,那麼伐蜀之後,必將在蜀地交出兵權,跟隨得勝之軍返回洛陽。按我們從各種史料瞭解到的魏晉君主的行事作風,姜維被殺的機率還是很小的,結合姜維之前在蜀國的地位,他如果老老實實應該會被封一個二品閒職在洛陽終其一生,再無有實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