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鏡鑑青年

    有人回答說:我還沒死,就住進了棺材裡。

    這是香港二十萬人的心聲。在外人眼裡,這裡是購物天堂,是國際都市,是時尚之城,也是金融中心,似乎把一切美好的詞用來形容香港都不為過。

    但是在生活在最底層的香港民眾看來,能夠在這裡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張床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而更多的只是一輩子都遙不可及的房子首付。

    一、最貧窮的18區深水埗有著最貴的房租,只因這裡是香港

    在通常情況下,房租與經濟是成正比的,最繁華的地方自然擁有著最貴的房租。

    因而提及香港,在我們的印象中,香港房租最貴的地方無非就是最繁華的中環或者是依山傍水有著“東方夏威夷”的淺水灣。

    但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我們的臉,香港房租最貴的地方是深水埗。

    深水埗是什麼地方?翻開相關資料搜尋一番,深水埗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

    在N個最“老”的詞彙之後才是深水埗的真實面目,深水埗又被稱作是香港最貧窮的地區。

    最貧窮的地區有著最貴的房租,這是什麼操作?

    突然想起大導演吳宇森描述自己童年的一段話:“在這裡,我們曾露宿街頭,一家人拿著碗筷等待救濟,等著入住從置區。”

    吳宇森在這裡描述的就是上個世紀的深水埗,但是如今深水埗的經濟也常年在香港所有區中排倒數第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被列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深水埗有幸成為香港發展最早的地區,但是深水埗在發展中似乎總是差了一點運氣。

    1953年,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火災便是在這裡發生的,造成了數萬人無家可歸。

    如今,已經過去了67年,與中環、淺水灣等帶有著香港國際化大都市氣息的地區相比,深水埗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對它的印象中。

    言歸正傳,深水埗的房租究竟有多貴呢?

    每尺的租金達到了300港幣,換算到內地的面積,大概是2800元每平米。

    這樣的價格是北上廣房租的十幾倍,在香港面前,似乎北上廣的房價都弱爆了。

    但是這裡卻又是20萬香港人不得不進行的選擇,因為在5000-7000港幣的最低收入下,這裡是唯一能讓他們進行歇息的場所。

    或許用電影《一念無明》中表述最為合適,這裡是連連霓虹燈也無法照亮的地方。

    二、2室2廳4個房間?不存在,50平米割成20個“劏房”

    在深水埗的低收入者眾多,2室2廳隔成4個房間的內地普通配置,在深水埗這裡是想也不敢想的“豪華配置”。

    50平米不到的房間被割成20個“劏房”是這裡房東的常規操作,當然依這裡2800每平米的房租要是割的稍大一點,也是租不起的。

    這裡有必要來解釋一下“劏”的意思,依據字典裡面的意思,就是剖開的意思,所謂的“劏房”就是把房間割成更小的居住面積。

    劏房這麼點大的面積可不僅僅是用來睡覺的,廚房和廁所也包括在內,也就是說吃喝拉撒睡都在其中。

    當然這麼“豪華”的配置可不是一個人能夠享有的,通常一家人都是住在裡面的。

    有一組資料表明在20萬的深水埗的低收入者中,有著4萬兒童的存在,也就是說這4萬兒童的童年都是在這樣的狹窄的環境裡度過。

    還有比“劏房”條件更差的存在嗎?香港人會告訴你當然有,因為廁所和廚房的空間還可以去掉,這樣可以組成一個四個板圍起來的空間,被稱作“棺材房”。

    棺材房是在劏房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將劏房進行縱向分離,與劏房的面積相比,棺材房的面積又進一步縮小了,大約只有1.5平米。

    當然這樣的房間租金也不便宜,也需要1500-2000元每個月。

    生活在這裡的人曾自嘲過,這裡像極了在社會中的姿態,不“卑躬屈膝”便無法進入。

    三、98%都是做房地產的?香港富豪是這樣發家的?

    提起香港最有名的富豪,或許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李嘉誠。

    在2020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誠被恆基地產的李兆基超越,位居富豪榜的次席。

    但是在回顧李嘉誠的經歷中,發現李嘉誠的崛起無疑是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密切關係的。

    無論是長江置業有限公司的成立,還是買入希爾頓酒店及凱悅酒店都體現出李嘉誠對房地產行業重視。

    當然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也使得李嘉誠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15年蟬聯華人首富。

    在19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中,香港富豪在前100名中佔據了六個位置,而這些富豪大部分都是房地產行業的。

    在2020年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中,排名第一的更是做房地產起家的李兆基。

    坊間有言是六個富豪促進了香港的發展,但是香港在發展的同時也無疑撐起了這六個富豪。

    香港普通人的居住環境十分擁擠的,這讓人產生一種香港的土地已經被開發殆盡的錯覺。

    事實上香港的居住面積僅僅只達到香港總面積的3.7%,還有大部分的綠地處於沒有開發的狀態。

    政府也曾經打過開發這些綠地的念頭,但是遭到上流社會的一致抵制,最後開發綠地改善居住環境的計劃就一直被擱淺了。

    大多數富人無非就是覺得綠地開發之後,房屋的供給量會大大增加,自己手中囤積的房子會大大貶值。

    香港這樣擁擠的居住環境不是因為房屋的供給量問題,而是因為想住的人大部分都買不起房子。

    結語

    "沒住過香港的鳥籠屋,棺材屋,你都不知道住的有多幸福。"狹小的房間藏著無數香港人的夢想,在這裡他們覺得自己是日益繁華的國際化都市的一份子,因為心中有夢,他們選擇在這裡繼續下去。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更多的只是深夜裡的痛哭流涕罷了。

  • 2 # 心立方

    之前看過幾張香港棺材房的照片,感覺還是相當震撼的,原因在於沒想到號稱國際大都會的東方之珠香港也有如此的居住環境,這樣的居住環境還沒農村老家的平房住得舒服,其實並不是他們想住這樣狹窄的小房子裡,而是他們沒有錢讓自己選擇一個更好的環境,由此可見貧富差距真得是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一個普遍現象。

    客觀來說這樣的居住環境對於人來說壞處還是蠻多的,首先人是環境的產物,雖然人的適應性也還蠻強的,但長久居住在這樣一個封閉狹小的房子裡,對於人的影響顯而易見,這樣的環境讓人感覺壓抑,心情煩悶,容易敏感,焦慮,緊張,當然不是所有的人會如此,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會陷入這種負面影響之中,在這種負面情緒影響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容易出問題。

    這種地方最容易發生夫妻之間爭吵,鄰里之間矛盾,而且對孩子的成長也極為不利,畢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極具壓縮,俗話說距離產生美,零距離破壞了這種美,讓人們只看到對方的缺點,看不到優點,人容易陷入到易激惹的狀態中,於是矛盾和爭吵就不可避免,所以這種居住環境對於人的負面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對於很多住在這種房子裡的人來說,這種居住環境只是暫時的,畢竟誰也不是在裡邊住一輩子,很多人都透過自己的奮鬥在大城市裡立足,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裡,這樣的人算是非常幸運的了,但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階層的限制,擺脫這種棺材房,住進大房子裡,對於這種狀況就需要面對現實,及早規劃,與其在大城市裡忍受棺材房這種惡劣的居住環境,不如回到小城市,買座大房子,舒舒服服的生活,享受人生。

  • 3 # 東北一浪姬

    沒有住過棺材房,但是旅遊時住過太空艙,工作時住過深圳城中村常年不見Sunny的民房,說一下感受。

    太空艙:

    應該和棺材房有比較多的共同點,都是基本只有一張床的大小,活動空間十分狹小,太空艙的棚頂更低一些,也就170的身高基本可以在裡面坐直,尚有一點空餘的高度。

    不想出去的時候在艙裡玩手機打遊戲發呆,很短的時間,感覺非常壓抑,可能平時住的房子多多少少算是正常大小的,突然所有的活動空間都在這一個小膠囊裡,不太適應,在裡面清醒呆的時間久了,感覺氧氣都快被我吸沒了,好吧,我記得太空艙是有通風換氣系統的的,應該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棺材房至少高度是比這個高的,但是我屬於旅遊,也就隨身背了幾件衣服,沒什麼行李,長期住在棺材房的話,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還是很多的,實際使用空間應該不會比我大太多。

    深圳城中村:

    畢業之後來深圳工作,畢業季房子很難找,朋友的房東剛好有一個空房,3樓,晚上下班去看房,感覺價格戶型都還算合適,就定了,隔天搬家。

    工作日早出晚歸一直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週末。恩?怎麼白天也是一點Sunny都沒有?到陽臺一看,恩,房子和房子之間間距太小了,而且陽臺的朝向也不太好。不過時間一長也習慣了,懶得換房子了,就這樣住了一年半。衣服全靠陰乾,雨季屋裡瓷磚永遠蒙著一層水珠,週末一個懶覺睜開眼睛永遠不知道這是早上還是下午。還好房子比較大,不至於太壓抑。

    現在換了一個高層,每天Sunny滿滿,覺得真好,至少不願意再去考慮以前那種房子了。

    棺材房應該是結合了太空艙的小和低層城中村的無Sunny,對身體到是沒有感覺有什麼傷害,但是長期住在這種房子裡,精神上應該很容易壓抑,尤其是白天遇到不順心的事,再回到這樣一個房子,非常考驗人的忍耐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面的小姐姐歌詞?